沒有任何前提和預兆的,陳淇忽然有點兒想迴一趟驪城一中。
自從陳淇從這兒畢業後,他從來還沒有迴來過。
倒不是因為抗拒或是牴觸一類的情緒,隻是因為從來都沒有一個充分的契機讓陳淇迴到母校。
明明當初陳淇從這兒畢業的時候學校掛在校門上的標語是母校永遠是畢業學子溫馨的港灣。
但等到真正畢業了,所有的畢業學子都會被門口保安以無關人員不得入內的理由攔在校門外。
陳淇其實這一次也不知道要以怎樣的理由迴去,隻是他忽然想起曾經驪城一中的西校區圍牆外長著一顆柚子樹,遲到的人隻要沿著那一棵樹爬上牆,就能很輕鬆地進到校內。
但等陳淇根據自己之前的記憶到達那一據點,卻發現那棵柚子樹早就被砍得隻剩一個樹根了。
隻是陳淇在走到校門口時發現,原本總是把人拒之門外的保安竟然已經翹著二郎腿睡著了,手機裏的麻將小程序還在不斷發出特殊的音效。
今天是月末,正好是驪城一中所有中學生們放月假的時候。
學校裏沒什麽人,陳淇直接從攔車的升降杆上跨過去了,保安亭裏睡得正沉的大叔也沒能醒過來阻止。
陳淇進了學校後完全就是漫無目的的瞎逛。從學校修建的歷屆優秀畢業生展示牆旁邊路過時,陳淇帶著點兒好奇地停下來看了一會兒,竟然從第二十四行的第十三豎排上看見了自己的一寸照片。印在照片下麵是一行小小的字,逼仄地寫著自己的名字和錄取大學。
想起金善是在海城大學畢業的,陳淇不知抱著怎樣的想法又在榜上找了一圈。
沒看到金善的一寸照片,倒是看見在第三十行的第一豎排上有一個空缺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曾經貼上過照片又在後來被揭掉了,隻留下了一點點兒膠水的痕跡。
原本陳淇沒太注意,直到他將整個榜單都找了一遍都沒看見金善的照片。
於是他又折返迴來看了一眼,發現那個空掉的位置上印的是金善的名字,隻是照片被揭掉了,名字和錄取大學也被特意地劃掉了,隻有仔細看才能看清這上麵曾經印的是什麽字。
金善的照片為什麽被揭掉了,名字又是被什麽人給刻意劃花了呢?如果不是校領導的允許,沒人會敢在這麵牆上做惡作劇。
陳淇蹙了下眉,將視線調轉到旁邊的另一麵榮譽牆上。
上一麵牆是歷屆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優秀畢業生,而旁邊這一麵牆上是所有從驪城一中畢業的在相應領域獲得了一定成就的知名人士。
而金善的名字赫然就在這一麵榜上的第一排。
陳淇有點兒不明白,兩麵榜上都有名字的也不止金善一個。為什麽到了金善這兒,就非要把其中一個名字劃掉呢?
學校隻希望出現在這一麵榜單上的所有畢業學生能夠因他們的成就而顯得更加的輝煌醒目,沒必要就單單隻是針對一個金善。
除非是金善經歷了什麽特殊的事件,沒成功在海城大學入學,學校才有可能會因金善並沒有取得相應的學歷而刪去他的名字。
但陳淇之前搜索過有關於金善的資料,上麵分明也是寫著金善的畢業大學是在海城大學,隻是沒有描述其畢業的具體年份。
陳淇沒敢再繼續想下去,隻希望這一切都隻是自己不切實際又毫無根據的瞎想。
第152章 空白篇章
這麽多年過去,很多漫無目的的日子在陳淇眼裏大部分都已經慢慢變得模糊了,但高中時的記憶卻是無比鮮活的。
抱怨學校的時候有,因為冗長的學業而盼望著能夠早點兒畢業的時候也有。
隻是比起這些,明確地向著理想的終點前進,跟隊友在排球場肆意地揮灑汗水,迎著刺眼的陽光看見藍白色的球朝著自己的方向飛過來,一陣大風吹過來灌進校服看起來像鼓起的船帆,中午在教室恍恍惚惚地睡過一覺,睜開眼睛時看見吊扇將書的扉頁吹起來——這些鮮活的記憶遠遠比乏味無聊的感受要來得更加深刻。
陳淇看著記憶中熟悉的每一個場景,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之前訓練的排球場。
不知道又是誰忘了把排球收進器材室,成筐的或新或舊或鼓或癟的排球,逼仄地堆在一個深藍色的筐裏。
如果忽然要下一場雨,難免會被淋濕,那個負責最後將訓練排球收進器材室的男生難免會被臭罵一頓。
陳淇剛剛在教室履歷牆上已經看到過了,驪城一中的排球教練還是多年前負責教他們的楊棟。
陳淇甚至可以想像到楊教練到時候會怎麽訓人,因為在他們那一屆,成績最好也被罵得最多的往往就是陳淇和吳卯,因為他們總是因為一心想著溜去學校玩而忘了收器材。
他是知道揚棟罵人有多兇的,所以陳淇很難得地想要主動幫人件好事,在後天收假前幫這些小鬼把排球收迴器材室。
好在器材室確實也因為這些小鬼的疏漏而沒能鎖上。
陳淇推著這一大筐的排球,視線都有點兒被遮擋住了,帶著點兒試探地一點兒一點兒向前走,總算是把這一大筐球給推進去了。
隻是因為陳淇沒看到器材室牆角的那一個鐵餅,推著筐不小心磕了一下,滿滿當當的球因顛簸而掉出來幾顆,咕嚕咕嚕地滾向器材室的各個方向。
自從陳淇從這兒畢業後,他從來還沒有迴來過。
倒不是因為抗拒或是牴觸一類的情緒,隻是因為從來都沒有一個充分的契機讓陳淇迴到母校。
明明當初陳淇從這兒畢業的時候學校掛在校門上的標語是母校永遠是畢業學子溫馨的港灣。
但等到真正畢業了,所有的畢業學子都會被門口保安以無關人員不得入內的理由攔在校門外。
陳淇其實這一次也不知道要以怎樣的理由迴去,隻是他忽然想起曾經驪城一中的西校區圍牆外長著一顆柚子樹,遲到的人隻要沿著那一棵樹爬上牆,就能很輕鬆地進到校內。
但等陳淇根據自己之前的記憶到達那一據點,卻發現那棵柚子樹早就被砍得隻剩一個樹根了。
隻是陳淇在走到校門口時發現,原本總是把人拒之門外的保安竟然已經翹著二郎腿睡著了,手機裏的麻將小程序還在不斷發出特殊的音效。
今天是月末,正好是驪城一中所有中學生們放月假的時候。
學校裏沒什麽人,陳淇直接從攔車的升降杆上跨過去了,保安亭裏睡得正沉的大叔也沒能醒過來阻止。
陳淇進了學校後完全就是漫無目的的瞎逛。從學校修建的歷屆優秀畢業生展示牆旁邊路過時,陳淇帶著點兒好奇地停下來看了一會兒,竟然從第二十四行的第十三豎排上看見了自己的一寸照片。印在照片下麵是一行小小的字,逼仄地寫著自己的名字和錄取大學。
想起金善是在海城大學畢業的,陳淇不知抱著怎樣的想法又在榜上找了一圈。
沒看到金善的一寸照片,倒是看見在第三十行的第一豎排上有一個空缺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曾經貼上過照片又在後來被揭掉了,隻留下了一點點兒膠水的痕跡。
原本陳淇沒太注意,直到他將整個榜單都找了一遍都沒看見金善的照片。
於是他又折返迴來看了一眼,發現那個空掉的位置上印的是金善的名字,隻是照片被揭掉了,名字和錄取大學也被特意地劃掉了,隻有仔細看才能看清這上麵曾經印的是什麽字。
金善的照片為什麽被揭掉了,名字又是被什麽人給刻意劃花了呢?如果不是校領導的允許,沒人會敢在這麵牆上做惡作劇。
陳淇蹙了下眉,將視線調轉到旁邊的另一麵榮譽牆上。
上一麵牆是歷屆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優秀畢業生,而旁邊這一麵牆上是所有從驪城一中畢業的在相應領域獲得了一定成就的知名人士。
而金善的名字赫然就在這一麵榜上的第一排。
陳淇有點兒不明白,兩麵榜上都有名字的也不止金善一個。為什麽到了金善這兒,就非要把其中一個名字劃掉呢?
學校隻希望出現在這一麵榜單上的所有畢業學生能夠因他們的成就而顯得更加的輝煌醒目,沒必要就單單隻是針對一個金善。
除非是金善經歷了什麽特殊的事件,沒成功在海城大學入學,學校才有可能會因金善並沒有取得相應的學歷而刪去他的名字。
但陳淇之前搜索過有關於金善的資料,上麵分明也是寫著金善的畢業大學是在海城大學,隻是沒有描述其畢業的具體年份。
陳淇沒敢再繼續想下去,隻希望這一切都隻是自己不切實際又毫無根據的瞎想。
第152章 空白篇章
這麽多年過去,很多漫無目的的日子在陳淇眼裏大部分都已經慢慢變得模糊了,但高中時的記憶卻是無比鮮活的。
抱怨學校的時候有,因為冗長的學業而盼望著能夠早點兒畢業的時候也有。
隻是比起這些,明確地向著理想的終點前進,跟隊友在排球場肆意地揮灑汗水,迎著刺眼的陽光看見藍白色的球朝著自己的方向飛過來,一陣大風吹過來灌進校服看起來像鼓起的船帆,中午在教室恍恍惚惚地睡過一覺,睜開眼睛時看見吊扇將書的扉頁吹起來——這些鮮活的記憶遠遠比乏味無聊的感受要來得更加深刻。
陳淇看著記憶中熟悉的每一個場景,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之前訓練的排球場。
不知道又是誰忘了把排球收進器材室,成筐的或新或舊或鼓或癟的排球,逼仄地堆在一個深藍色的筐裏。
如果忽然要下一場雨,難免會被淋濕,那個負責最後將訓練排球收進器材室的男生難免會被臭罵一頓。
陳淇剛剛在教室履歷牆上已經看到過了,驪城一中的排球教練還是多年前負責教他們的楊棟。
陳淇甚至可以想像到楊教練到時候會怎麽訓人,因為在他們那一屆,成績最好也被罵得最多的往往就是陳淇和吳卯,因為他們總是因為一心想著溜去學校玩而忘了收器材。
他是知道揚棟罵人有多兇的,所以陳淇很難得地想要主動幫人件好事,在後天收假前幫這些小鬼把排球收迴器材室。
好在器材室確實也因為這些小鬼的疏漏而沒能鎖上。
陳淇推著這一大筐的排球,視線都有點兒被遮擋住了,帶著點兒試探地一點兒一點兒向前走,總算是把這一大筐球給推進去了。
隻是因為陳淇沒看到器材室牆角的那一個鐵餅,推著筐不小心磕了一下,滿滿當當的球因顛簸而掉出來幾顆,咕嚕咕嚕地滾向器材室的各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