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上,大家可以直觀認識到封建思想對人心的限製,在世界快速發展、民主科學的唿聲日益壯大的情況下,舊的思想顯然不適合時代發展潮流了。而處在內憂外患下的中國,想要一振頹風,想要不亡國滅種,就必須搗碎封建專製與封建禮教的舊枷鎖。】
【所以魯迅一代學人,矯枉必須過正。】
楚棠的語氣不容置疑,就像在說什麽板上釘釘的不刊之論,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高位上的帝王們尤其換上謹慎之色。
【坦白來說,封建製度是有其先進性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也發揮了其作用,歷史上鼎盛的封建王朝,如秦、漢、唐等,始終是當時世界上先進文明的代表。】
被點名的三朝皇帝們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還好楚棠沒有將他們一桿子打死。
其他朝代卻不那麽輕鬆了,比如先前就被重點說過的明朝,果然——
【但是明中後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新的生產力已經出現,可專製統治卻在不斷強化,另一方麵皇權進一步加強、科舉僵化、思想控製日益嚴苛,中國就這麽錯失了變革的機會。
到了清朝,專製統治與專製思想更是到達了巔峰,又在物極必衰之後迅速下行,變革就更是癡人說夢了。】
奉天殿。
朱元璋嚐試跟上楚棠的思路:「後輩的意思是說,是大明誤了華夏?」
啊這……
他們可不敢這麽總結,朱棣等人謹慎地往後退了半步,斟酌著道:「倒也未必,與時局聯繫得更緊密的,是後來的清。」
「但她又說大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還出現了什麽新生產力,這兩句話是何意?」朱元璋冷靜了些許,擰著眉思索:「皇權、專製,順著這新的生產力,不能有皇帝?!」
【其實明清兩代也有許多活躍的思想家,比如李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等,他們對君權專製以及理學思想等都作出了一定反思,甚至直言君主天下之大害也。
但他們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再則當時的封建勢力又過於強大,比如李贄的思想被斥為異端邪說,他自己也將自己的作品稱為《焚書》,即深知其作不能見容於世。】
【而果然他的書在明清兩代都被視作洪水猛獸,屢遭禁止,但卻是屢焚屢刻,在密不透風的專製統治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先進之士。】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近代的反封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前幾代,甚至許多代,都有微弱的火光經久不息。
隻不過少數人的覺醒畢竟不是真正的覺醒,隻有喚醒最廣大的人民,這個國家才能煥發出無窮偉力。
魯迅的反思是深刻的,幸運的是,我們最後克服了這個弊病。】
喧聲四起,暫停的畫麵再次動了起來,一個個青年學生舉著橫幅高聲疾唿,他們走過街巷,聲聲唿喚,或是振臂而起慷慨宣講,情真意切,即使麵對官吏的威脅抓捕也毫不後退,不斷有民眾加入他們,和他們一起吶喊,救亡圖存的唿聲響徹九霄。
「醒了!他們醒了!」
司馬遷情不自禁地麵露喜色,眾人好像都被視頻裏的情緒感染了似的,忍不住心髒砰砰直跳起來。
戰爭、炮火、流血、犧牲,遍地哀鴻遍地血,可血色嚇不退前赴後繼的人。
戎裝戰士拚死殺敵,布衣百姓寧死不屈;前方戰士悍不畏死,後方百姓百般支援。先前麻木呆滯的眼睛,此時仿若有星有火在閃耀。
諸天萬朝的人被震撼到了。
「向來隻有躲著大軍的黔首,哪有這樣親如一家拚死相幫的?」蒙恬等將不敢置信。
三國。
劉備一把抓住諸葛亮的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軍師,這正是你當日在隆中與我所說!」
「太不可思議了,先前那般麻木愚昧之民,此時竟展現出此等風貌,華夏果然不會亡!」
先前還憂心忡忡地韓愈此時精神大振,恨不得自己也化作其中一員。
南宋。
辛棄疾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畫麵,他是在北方長大的,見到過百姓對王師的期盼,但也看過「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荒唐,他憂心百姓處北地日久,一樣會忘記國恥。
水鏡的內容告訴他,他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可水鏡也告訴他,百姓之力是無窮的!隻要,隻要向後世做的那樣,喚醒他們,何愁百姓不能同仇?大宋,不是某些人的大宋,他們要守護的,是自己的家園!
樂聲激昂,紅旗招展。軍民一心,氣勢如虹。東方龍吟,華夏新生。
視頻中的畫麵越來越明朗,戰火之後的新生國民並未失去血性,而是又以極大的激情投入家園建設之中,這裏看不到一個權貴高門,俱是幹勁十足又爆發出驚天偉力的民眾。
於是一座座橋樑被架起,一條條絕境變通途,一條條洪水偃旗息鼓,一畝畝良田風吹麥浪,一張張臉上笑容燦爛……
——敢教日月換新天。
水鏡之下不知是誰一聲哽咽,從陰雪層層濃雲團團的冰冷魯鎮,到紅旗招展下蓬勃殷盛的新生之國,他們見證了後輩的苦難,也見證了向死而生後用勇氣與性命換來的幸福。
「華夏,不會亡啊……」
「是啊,好像還,變得更好了。」
由衷地感嘆,是他們的欣慰與艷羨。
【所以魯迅一代學人,矯枉必須過正。】
楚棠的語氣不容置疑,就像在說什麽板上釘釘的不刊之論,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高位上的帝王們尤其換上謹慎之色。
【坦白來說,封建製度是有其先進性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也發揮了其作用,歷史上鼎盛的封建王朝,如秦、漢、唐等,始終是當時世界上先進文明的代表。】
被點名的三朝皇帝們微不可察地鬆了口氣,還好楚棠沒有將他們一桿子打死。
其他朝代卻不那麽輕鬆了,比如先前就被重點說過的明朝,果然——
【但是明中後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新的生產力已經出現,可專製統治卻在不斷強化,另一方麵皇權進一步加強、科舉僵化、思想控製日益嚴苛,中國就這麽錯失了變革的機會。
到了清朝,專製統治與專製思想更是到達了巔峰,又在物極必衰之後迅速下行,變革就更是癡人說夢了。】
奉天殿。
朱元璋嚐試跟上楚棠的思路:「後輩的意思是說,是大明誤了華夏?」
啊這……
他們可不敢這麽總結,朱棣等人謹慎地往後退了半步,斟酌著道:「倒也未必,與時局聯繫得更緊密的,是後來的清。」
「但她又說大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還出現了什麽新生產力,這兩句話是何意?」朱元璋冷靜了些許,擰著眉思索:「皇權、專製,順著這新的生產力,不能有皇帝?!」
【其實明清兩代也有許多活躍的思想家,比如李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等,他們對君權專製以及理學思想等都作出了一定反思,甚至直言君主天下之大害也。
但他們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再則當時的封建勢力又過於強大,比如李贄的思想被斥為異端邪說,他自己也將自己的作品稱為《焚書》,即深知其作不能見容於世。】
【而果然他的書在明清兩代都被視作洪水猛獸,屢遭禁止,但卻是屢焚屢刻,在密不透風的專製統治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先進之士。】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近代的反封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前幾代,甚至許多代,都有微弱的火光經久不息。
隻不過少數人的覺醒畢竟不是真正的覺醒,隻有喚醒最廣大的人民,這個國家才能煥發出無窮偉力。
魯迅的反思是深刻的,幸運的是,我們最後克服了這個弊病。】
喧聲四起,暫停的畫麵再次動了起來,一個個青年學生舉著橫幅高聲疾唿,他們走過街巷,聲聲唿喚,或是振臂而起慷慨宣講,情真意切,即使麵對官吏的威脅抓捕也毫不後退,不斷有民眾加入他們,和他們一起吶喊,救亡圖存的唿聲響徹九霄。
「醒了!他們醒了!」
司馬遷情不自禁地麵露喜色,眾人好像都被視頻裏的情緒感染了似的,忍不住心髒砰砰直跳起來。
戰爭、炮火、流血、犧牲,遍地哀鴻遍地血,可血色嚇不退前赴後繼的人。
戎裝戰士拚死殺敵,布衣百姓寧死不屈;前方戰士悍不畏死,後方百姓百般支援。先前麻木呆滯的眼睛,此時仿若有星有火在閃耀。
諸天萬朝的人被震撼到了。
「向來隻有躲著大軍的黔首,哪有這樣親如一家拚死相幫的?」蒙恬等將不敢置信。
三國。
劉備一把抓住諸葛亮的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軍師,這正是你當日在隆中與我所說!」
「太不可思議了,先前那般麻木愚昧之民,此時竟展現出此等風貌,華夏果然不會亡!」
先前還憂心忡忡地韓愈此時精神大振,恨不得自己也化作其中一員。
南宋。
辛棄疾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畫麵,他是在北方長大的,見到過百姓對王師的期盼,但也看過「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的荒唐,他憂心百姓處北地日久,一樣會忘記國恥。
水鏡的內容告訴他,他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可水鏡也告訴他,百姓之力是無窮的!隻要,隻要向後世做的那樣,喚醒他們,何愁百姓不能同仇?大宋,不是某些人的大宋,他們要守護的,是自己的家園!
樂聲激昂,紅旗招展。軍民一心,氣勢如虹。東方龍吟,華夏新生。
視頻中的畫麵越來越明朗,戰火之後的新生國民並未失去血性,而是又以極大的激情投入家園建設之中,這裏看不到一個權貴高門,俱是幹勁十足又爆發出驚天偉力的民眾。
於是一座座橋樑被架起,一條條絕境變通途,一條條洪水偃旗息鼓,一畝畝良田風吹麥浪,一張張臉上笑容燦爛……
——敢教日月換新天。
水鏡之下不知是誰一聲哽咽,從陰雪層層濃雲團團的冰冷魯鎮,到紅旗招展下蓬勃殷盛的新生之國,他們見證了後輩的苦難,也見證了向死而生後用勇氣與性命換來的幸福。
「華夏,不會亡啊……」
「是啊,好像還,變得更好了。」
由衷地感嘆,是他們的欣慰與艷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