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來,諸天萬朝可謂是熱鬧非凡,王公貴族、文人學士、販夫走卒不知為魯迅的文章與楚棠的觀點爆發了多少次論辯,儒生學者更是日日論道,反覆爭說。


    那些被禁言的人在限製解開後則是每日一罵,當然他們也不敢罵太狠,因為擔心不知何時天上的仙人又會給他們禁言。


    帝王們內心複雜,這些日子為了處理水鏡惹下的麻煩,他們幾乎日日不眠不休,密切關注全國動向,就怕生出亂子來。


    雖然不少帝王決定繼續觀看,可水鏡的存在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把雙刃劍,得了便利又隨時都有可能被劃傷。是以旬月來,遲遲沒看到水鏡的他們心裏半是鬆口氣,半又覺得空落不鬱。


    太極宮。


    李世民忍不住向長孫皇後抱怨:「幾番權衡留下水鏡,楚棠別不是不再授課了。」


    他覺得有幾分憋悶,那日中樞夜談,他與房玄齡等人與朕商議,諸人發現一個現象:交去的作業上雖然不能直接向楚棠提問,但觀前情,似乎隻要與作業內容相關,便不會被水鏡抹去。先前的馮夢龍、杜牧都是如此。


    確定這一發現後,貞觀君臣一致決定由孔穎達執筆草擬,在作業中相機對那段「吃人」的結論提出疑問,最後由李世民提交。


    最終的結果證明大家的猜測是正確的,提問的內容並未被抹除。因著這層原因,李世民對水鏡的再現更添了幾分期待。結果許久過去了,楚棠遲遲未來,那他們的一番苦心不就全白費了麽?


    帝後二人伉儷情深、知無不言,長孫皇後當然知曉丈夫擔憂所為何事,她婉聲安慰:


    「二哥勿急,楚姑娘每次所授內容繁多,想來籌備亦要費些時日。水鏡未去,總不至於便成了一麵空鏡。」


    「希望如此吧,朕如今也是吃不準了。」


    李世民輕拍長孫皇後的手背,語氣有幾分喟然。帝王禦極天下、控懾四海,可這水鏡,還有水鏡中人的言說偏偏是他所無法掌控的,這種體驗可真不算好。


    就在李世民感嘆後的第二日,申酉交替十分,消失旬月的水鏡終於出現,楚棠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地輕快。


    【各位同學許久不見,終於從考試堆裏爬出來了,本以為研究生就沒有期末周,我太天真。】


    略顯懊惱的語氣含了些吐苦水的意思,成功惹得不少人忍俊不禁。


    北宋。


    正和弟弟一同在窗下溫書的蘇軾挑挑眉,有些意外道:「期末周、考試,楚姑娘此時原來仍是學子?」


    蘇轍也有些許驚訝,這般開壇設講他們還以為楚棠在後世該是塾師一類人物。蘇轍在心中好笑,那邊蘇軾已經放下書卷,摸著下巴疑惑道:


    「不過楚姑娘的語氣怎麽這般,考試應該不是多難之事吧?」


    明朝。


    朱樉偷摸地戳了戳一旁的朱標:「大哥,這是您說的師者傳道受業解惑?」


    根本還不是師嘛!朱樉覺得自己被耍了。


    朱標關愛地看了弟弟一眼覺得父皇有些話說得的確沒錯,二弟的確該多念些書。


    清朝。


    蒲鬆齡訝然之後倒是開始讚賞起來:「以考登階自古當然,楚姑娘亦為學子,又兼女子之身,卻可談論古今,不乏令人耳目一新之說,比之時下空讀道德文章,卻連蘇東坡都不知的儒生,不知強勝多少!後世之科考,比如今八股取士當真是高明太多!」


    【看了一下大家在後台提交的作業,寫得都很不錯。不過這次不少同學在作業中都提到了一個問題,就是魯迅的抨擊是否太過偏激,所謂「吃人」是否有割裂傳統之嫌。】


    楚棠將幾分有代表性的作業貼在了公屏上,李世民一眼便看到了自己的那份。果然,他們的猜測是對的,隻有以與作業相關的內容進行提問,才有可能被楚棠看到。


    隻不過……他看著其他幾份作業,看來也不隻他們發現了其中的規律。


    北宋。


    二程和朱熹等人同樣緊張地盯著水鏡,他們未必發現了規則的「漏洞」,不過是思緒無解又不吐不快,在寫作業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提出了質疑性的觀點,萬幸不曾被楚棠忽略過去。


    明朝。


    李贄迅速將其他幾份作業的內容掃了一眼,和耿定理一同鋪好紙筆,隻待作記。


    【這個問題其實在新文化時期及此後的學界都產生過討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學者林毓生的《中國意識的危機》。在書中,他認為五四運動是在徹底、全盤的反傳統,而這種轟轟烈烈的反傳統運動就造成了中國文化的斷裂,並由此帶來中國意識的危機,有點類似否定歷史造成的歷史虛無主義?】


    漢朝。


    劉徹似笑非笑:「他們倒也知道被指責數典忘祖?」


    南宋。


    朱熹神情一肅,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歷史虛無主義!正是如此!儒學治世數千年一聲『吃人』逆反,斷然否定百代傳承,豈能不墮入虛無之境?!」


    他覺得後世這個詞用得極好。


    另有一批本就對魯迅觀點不忿的人摸著鬍鬚表示贊同:「可不就是文化斷裂嗎?我早便說,魯迅的提法有失偏頗!」


    「後世到底有清醒之人。」


    唐朝。


    杜甫頗感興趣的對李白說道:「看來魯迅一派也並非完全勢大,質疑之說倒亦合情合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