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聽出了這句話裏的諷刺。皇宮之中,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試圖去理解那些人的邏輯:「照這樣說,祥林嫂並非自願改嫁,全是被她婆婆逼迫,真要問罪討公平,分明就該劈她的婆婆!」


    北宋。


    蘇軾嘆息者搖頭:「這鬼神,也是個不講理的啊!」


    【祥林嫂被嚇到了,於是柳媽接著建議,讓祥林嫂去寺廟裏捐門檻、贖罪名,以免死後受苦。祥林嫂接受了她的建議,不吃不喝攢了近兩年的工資去捐了一條門檻,自以為贖清了罪孽,可沒想到當她坦然地去拿福禮時,聽到的還是一句急促緊張的「你放著罷,祥林嫂!」】


    四野仿佛安靜了一瞬,不必再贅言,眾人也能感受到一種荒謬的悲哀。


    「這柳媽支的什麽昏招?不僅沒救人反倒把人給逼死了。」李白很是不理解。


    蜀中。


    卓文君拉下臉來:「嫁了兩個丈夫就要被劈成兩半?哪裏來的說法,簡直可笑!」


    唐朝。


    王維的妻子崔氏推了推丈夫神色古怪:「柳媽說的閻羅地府和你平日讀的佛經倒相像,佛經裏什麽時候有這樣野蠻的道理了?」


    王維聞言搖搖頭,眼中透出幾縷複雜:「後朝的佛說,我竟看不懂。」


    明朝。


    馮夢龍沉沉嘆息:「一段敘事又接入一個柳媽,橫生波瀾,似有轉機,實為將書中人拉向死地。遙想祥林嫂攢錢之時撐著何種心勁,捐門檻時如何如卸重負,贖罪後如何坦然,在被喝止的那一刻便如何天塌地陷。不動聲色,即寫一人之心死,魯迅筆鋒,鋒利如刀啊!」


    他有些感慨,他們作話本,總忍不住在其中插入一番言說,或抒己憤、或勸人心,又敷衍一段團圓,點綴些許光亮,勸慰世人。但魯迅全然沒有這些筆法,他隻是冷峻地描繪,恰似解牛的庖丁隻將結果呈現,而如何觸目驚心,全在觀者。


    這樣的筆法,隻讓人覺得怕。


    【在這之後,祥林嫂仿佛大受打擊似的,臉色灰黑、眼睛窈陷、精神不濟、膽怯呆滯,最終被魯家趕了出去,死在祝福之夜。】


    【從這裏的因果關係來,柳媽要害祥林嫂已經非常明顯了,祥林嫂也確實因為她喪失了生的希望。但需要明確的是,柳媽真是的天生壞種不懷好意嗎?她是有意要害祥林嫂的嗎?】


    「不是嗎?」


    唏噓義憤的百姓們有些發懵,如果不是柳媽故意說些陰司鬼神的事來嚇人,又支了個無效的昏招,祥林嫂怎麽會希望破滅而死?事情再明白不過,楚姑娘不會想替她辯白吧!


    北宋。


    李清照略一思索卻是立即明白了楚棠的意思,臉色一瞬間更差了。一旁本還在疑惑的侍女見狀不由得好奇地問:「小姐,你知道答案了嗎?」


    李清照輕輕唿出一口氣,仰頭看著水鏡,目光似冷似嘲:「她不是要害她,她是要……幫她。」


    「啊?」梅香愕然。


    水鏡解答了她的疑惑:【其實不是,她是真的按照自己的經驗向祥林嫂講明處境。我們看她給祥林嫂出的主意——捐門檻做替身。】


    【所謂替身是舊時迷信的一種說法,認為人死後到陰間還有鬼魂,人活著的時候有什麽罪,可以用人或物代替贖罪。這裏有一個反覆出現的詞——罪。祥林嫂有什麽罪?】


    祥林嫂有什麽罪?眾人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倒是一眾儒生反應極快,個個凜然極了,大聲道:「有何罪?改嫁便是她最大的罪過!」


    話音剛落,水鏡上出現兩個鮮紅的大字——改嫁。方方正正的粗體紅字被放置在正中央,黑色背景上映著的鮮紅倒像是如血一般,讓人看著壓抑而心驚。


    【前麵我們說,魯四老爺一家認為祥林嫂改嫁過,不幹淨,這是一個理學家兼一個地主統治階級給祥林嫂定罪。】


    【但認為祥林嫂有罪的不止魯四老爺他們,柳媽也這麽覺得,她又根據自己知道的陰司輪迴給祥林嫂一渲染,告訴祥林嫂,你要想贖罪,擺脫這樣的死後命運,就得去捐門檻。她接受了統治階級「改嫁有罪」這一思想條例,轉而又向祥林嫂施以神權的恐懼。】


    漢朝。


    呂雉選擇性忽略那些「權」啊「階級」之類的字眼,半是疑惑半是嘲諷地開口:「女子改嫁,何時成了罪過?」


    那朝堂之上的陳平,將近而立才娶得一個屢嫁之婦,也不曾見有何人嚼舌根。放在祥林嫂身上,別說她是被逼的,就是一個普通女子,死了丈夫過不下去也是可以再嫁的吧!後人連這都能定罪?


    【可是事實上,改嫁哪裏是罪呢?大家會認為改嫁有罪嗎?不說現在二婚的大有人在,《孔雀東南飛》裏,被休迴家的劉蘭芝不是仍舊有人求娶嗎?家裏高高興興給她張羅婚事,沒有人覺得再嫁是一件可恥的事,憑什麽他們就要給祥林嫂定罪?】


    眾人萬想不到《孔雀東南飛》的悲劇在此時竟還能成為一個正麵列舉,不禁覺出荒唐的別扭來,焦仲卿更是苦笑一聲,無言以對。


    是啊,女子改嫁何時便是有罪了呢?先代諸人與楚棠一同發問。然而明清時期不少儒生和老夫子們卻是表情一震,露出恐怖的神色來:


    「二婚……大有人在?!!」


    這分明是不知廉恥!


    【沒錯,是禮教。或者說具體一點,是理學家們創造出的貞潔倫理和一女不事二夫的荒唐觀念,它告訴世人女子要守節,要從一而終,隻要改嫁那就是不貞,是對丈夫的背叛,要遭萬人唾棄,不可饒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