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朝。
曹雪芹與妻子相顧,復而沉聲一嘆:「惟其一無所有,逝去之時才是一地淒涼。」
「我聽著心中當真難受。」妻子輕輕拭了一把淚,「你知道這像什麽嗎?」
「什麽?」曹雪芹看了過來。
妻子眼露不忍:「好似祥林嫂之生死,於時人並無任何所謂。」
關心她的人一個也沒有,她就這樣在眾人的不聞不問中死去,連提起都仿佛多餘。
這些人感懷不已,另一邊,饒是寫慣底層婦女的關漢卿也不禁移開目光,麵露不忍:「此種孤苦,戲文少有。」
【魯迅創造了這樣一個極端悲慘的人物,又將之推進極端的情境中,最後以死亡完成人物的結局。那麽問題來了,如此可憐可憫的祥林嫂到底是怎麽死的呢?誰殺死了她,誰又有可能救她?】
楚棠拋下本節課的核心問題,隨後便將全文展示在屏幕上滾動播放。
諸天萬朝一時俱是安靜下來,人人仰首讀觀,更兼文士郎官奮筆疾書,眼裏心裏都是魯迅精心結撰的文章,和那或冷峻或帶機鋒的字句。
俗眾揪心於暗生波瀾的情節,詞家沉醉在純屬獨到的手法,直到水鏡的聲音再次響起,才將他們喚醒。
【大家看完了嗎,或者說都迴憶起來了嗎?】
楚棠再次發問。
【讓我們迴到剛剛的問題,祥林嫂是怎麽死的,誰殺死了她?誰又能救她?大家可以將自己的答案打在公屏上。】
她說得極為自然,卻不知水鏡下的老祖宗們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他們倒是真想和這後輩說上話,可水鏡根本不給機會啊!
眾人無視掉楚棠的要求,反而自己討論了起來——
「祥林嫂應該是窮死的吧?她過得那麽慘。」
「也有可能是凍死的?餓死的?」
「凍死餓死不還是因為窮?就說年鬧饑荒,咱們村餓死了多少人啊!你可曾聽說過東頭那員外老爺家有誰餓死了?」
「說得有道理,我也覺得那短工說得對,祥林嫂就是窮死的。唉,都怪那魯四老爺把祥林嫂趕出去,這麽對一個寡婦,心可真狠。」
「對!就是魯四老爺殺了祥林嫂!」
「魯四老爺!」
「可我覺得是柳媽誒,她偏給人出個餿主意,這還善女人,我呸!」
「我與你一樣!」
「可是……難道不是她的婆婆嗎?」
「她的婆婆是有些過分,但婆婆的話也不能不聽的吧……」
……
四野吵吵嚷嚷,誰都有自己的看法,誰也不服誰。
相比街頭巷尾、市井民間的熱烈,廟堂與各位文士之間的氛圍顯然沉悶許多。
李家宅院。
梅香擦了擦眼角的淚珠,甕聲甕氣地問自家小姐:「小姐,您說是誰殺死了祥林嫂?」
沒想到向來機敏的李清照卻是輕輕搖頭:「我不好說。」
「不好說?」
梅香奇異地看了過去,自家小姐平日裏最是聰慧不過,又會讀書又會作詞,連蘇學士的文章都能品評一二,現在竟然迴答不好說?這不太可能吧!
李清照將侍女的神情看在眼裏,麵上卻並沒有顯露出什麽,隻是反問道:「梅香,你認為呢?」
「啊……我?」
梅香一瞬間又有那日被問海棠是否依舊時的怔愣,默了一會兒才試探著道:
「應該是……魯四老爺吧?好像也不是,柳媽也很壞,還有祥林嫂的婆婆,好像……都有關係?」
她把自己說迷糊了,電光火石間竟有幾分理解自家小姐為何會說自己說不清了。
李清照見她的樣子也不再追問,隻在心裏苦笑一聲,忽覺嗓子眼裏堵得慌。
那邊的梅香看小姐不答也識趣地沒再糾結這個問題,轉而好奇另一點:「那誰能救祥林嫂呢,『我』嗎?」
「沒有人。」
李清照輕輕搖頭,重複一遍:「沒有人救得了她。」
【縱觀全文,與祥林嫂有關的人物分別有魯四老爺、四嬸、柳媽、祥林嫂婆婆及大伯、衛老婆子與魯鎮眾人、「我」等等,我們將這些人物綜合來看,誰要對祥林嫂的悲劇負責呢?】
【大家很容易將目光投向她的婆婆。】
水鏡上出現祥林嫂婆婆的相關文段,將罪責指向婆婆的人紛紛抬頭,聚精會神。
【婆婆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應酬從容,說話能幹,她取走了祥林嫂的工錢,收走她的衣服,又派人把祥林嫂搶走,並不顧祥林嫂的意願強行將人賣到賀家墺。聯想到前麵說祥林嫂是從家裏逃出來的,不難想像,很可能從祥林死後,婆婆就已經對之幾次三番進行逼迫了。】
唐朝。
韓愈蹙眉不語,他是推崇夫子之道的人,祥林嫂婆婆的行為分明是有違倫理,豈有賣兒媳的說法?
北宋。
歐陽修也是搖頭:「從未見過如此的婆婆。」
再是家貧,也斷沒有賣兒媳的道理啊!倫常何在?!
明朝。
聽到這裏的朱樉忍不住嘖嘖:「這老婦也是奇了,尋常人家都要求媳婦守節,她倒好,上趕著把兒媳賣出去。」
「山野村婦難免不知禮數。」朱元璋擰眉,「倒是祥林嫂寧死不從,稱得上剛烈,頗似那糟糠自厭的趙貞女。隻是逃出去一途,卻又在趙貞女之下。」
曹雪芹與妻子相顧,復而沉聲一嘆:「惟其一無所有,逝去之時才是一地淒涼。」
「我聽著心中當真難受。」妻子輕輕拭了一把淚,「你知道這像什麽嗎?」
「什麽?」曹雪芹看了過來。
妻子眼露不忍:「好似祥林嫂之生死,於時人並無任何所謂。」
關心她的人一個也沒有,她就這樣在眾人的不聞不問中死去,連提起都仿佛多餘。
這些人感懷不已,另一邊,饒是寫慣底層婦女的關漢卿也不禁移開目光,麵露不忍:「此種孤苦,戲文少有。」
【魯迅創造了這樣一個極端悲慘的人物,又將之推進極端的情境中,最後以死亡完成人物的結局。那麽問題來了,如此可憐可憫的祥林嫂到底是怎麽死的呢?誰殺死了她,誰又有可能救她?】
楚棠拋下本節課的核心問題,隨後便將全文展示在屏幕上滾動播放。
諸天萬朝一時俱是安靜下來,人人仰首讀觀,更兼文士郎官奮筆疾書,眼裏心裏都是魯迅精心結撰的文章,和那或冷峻或帶機鋒的字句。
俗眾揪心於暗生波瀾的情節,詞家沉醉在純屬獨到的手法,直到水鏡的聲音再次響起,才將他們喚醒。
【大家看完了嗎,或者說都迴憶起來了嗎?】
楚棠再次發問。
【讓我們迴到剛剛的問題,祥林嫂是怎麽死的,誰殺死了她?誰又能救她?大家可以將自己的答案打在公屏上。】
她說得極為自然,卻不知水鏡下的老祖宗們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他們倒是真想和這後輩說上話,可水鏡根本不給機會啊!
眾人無視掉楚棠的要求,反而自己討論了起來——
「祥林嫂應該是窮死的吧?她過得那麽慘。」
「也有可能是凍死的?餓死的?」
「凍死餓死不還是因為窮?就說年鬧饑荒,咱們村餓死了多少人啊!你可曾聽說過東頭那員外老爺家有誰餓死了?」
「說得有道理,我也覺得那短工說得對,祥林嫂就是窮死的。唉,都怪那魯四老爺把祥林嫂趕出去,這麽對一個寡婦,心可真狠。」
「對!就是魯四老爺殺了祥林嫂!」
「魯四老爺!」
「可我覺得是柳媽誒,她偏給人出個餿主意,這還善女人,我呸!」
「我與你一樣!」
「可是……難道不是她的婆婆嗎?」
「她的婆婆是有些過分,但婆婆的話也不能不聽的吧……」
……
四野吵吵嚷嚷,誰都有自己的看法,誰也不服誰。
相比街頭巷尾、市井民間的熱烈,廟堂與各位文士之間的氛圍顯然沉悶許多。
李家宅院。
梅香擦了擦眼角的淚珠,甕聲甕氣地問自家小姐:「小姐,您說是誰殺死了祥林嫂?」
沒想到向來機敏的李清照卻是輕輕搖頭:「我不好說。」
「不好說?」
梅香奇異地看了過去,自家小姐平日裏最是聰慧不過,又會讀書又會作詞,連蘇學士的文章都能品評一二,現在竟然迴答不好說?這不太可能吧!
李清照將侍女的神情看在眼裏,麵上卻並沒有顯露出什麽,隻是反問道:「梅香,你認為呢?」
「啊……我?」
梅香一瞬間又有那日被問海棠是否依舊時的怔愣,默了一會兒才試探著道:
「應該是……魯四老爺吧?好像也不是,柳媽也很壞,還有祥林嫂的婆婆,好像……都有關係?」
她把自己說迷糊了,電光火石間竟有幾分理解自家小姐為何會說自己說不清了。
李清照見她的樣子也不再追問,隻在心裏苦笑一聲,忽覺嗓子眼裏堵得慌。
那邊的梅香看小姐不答也識趣地沒再糾結這個問題,轉而好奇另一點:「那誰能救祥林嫂呢,『我』嗎?」
「沒有人。」
李清照輕輕搖頭,重複一遍:「沒有人救得了她。」
【縱觀全文,與祥林嫂有關的人物分別有魯四老爺、四嬸、柳媽、祥林嫂婆婆及大伯、衛老婆子與魯鎮眾人、「我」等等,我們將這些人物綜合來看,誰要對祥林嫂的悲劇負責呢?】
【大家很容易將目光投向她的婆婆。】
水鏡上出現祥林嫂婆婆的相關文段,將罪責指向婆婆的人紛紛抬頭,聚精會神。
【婆婆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應酬從容,說話能幹,她取走了祥林嫂的工錢,收走她的衣服,又派人把祥林嫂搶走,並不顧祥林嫂的意願強行將人賣到賀家墺。聯想到前麵說祥林嫂是從家裏逃出來的,不難想像,很可能從祥林死後,婆婆就已經對之幾次三番進行逼迫了。】
唐朝。
韓愈蹙眉不語,他是推崇夫子之道的人,祥林嫂婆婆的行為分明是有違倫理,豈有賣兒媳的說法?
北宋。
歐陽修也是搖頭:「從未見過如此的婆婆。」
再是家貧,也斷沒有賣兒媳的道理啊!倫常何在?!
明朝。
聽到這裏的朱樉忍不住嘖嘖:「這老婦也是奇了,尋常人家都要求媳婦守節,她倒好,上趕著把兒媳賣出去。」
「山野村婦難免不知禮數。」朱元璋擰眉,「倒是祥林嫂寧死不從,稱得上剛烈,頗似那糟糠自厭的趙貞女。隻是逃出去一途,卻又在趙貞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