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遠去,浪花淘盡英雄,可書中的名字歷久彌新,寫書的人同樣永生。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此時此刻,他們與施耐庵等人的名字一同不朽。


    【還有些作業比較有意思,是來自我們的老熟人,幾位皇帝陛下。】


    水鏡上又被幾張文字塞滿。


    【這些內容也確實是讚歌,但都不約而同地流露出了招安的意思,你們的反應還挺貼人設?】


    未央宮。


    劉徹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什麽貼人設,朕就是皇帝!


    「林沖本是個安分守己的人,若有清明之君為之作主,何至落草為寇?朕是在給他機會。」


    鹹陽宮。


    嬴政也道:「肅法紀,懲奸賊,自可納賢良。」


    別說林沖,那魯智深他也想要,問就是缺人。況且嘯聚梁山終究是賊寇,如何能長久安身?


    【不過大家也清楚,《水滸傳》後半部分的情節本就是招安。宋江上梁山後,將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他想為手下的弟兄們謀一個好出身,洗清賊寇之名,於是最終接受了朝廷招安的建議,一場轟轟烈烈的農□□動宣告失敗。招安,並不能成為梁山好漢的出路。】


    明以前的眾人沒想到竟是這麽個結局,一時間都有些難以接受。秦皇漢武等人則是神情微頓,一時猜不到楚棠會說出什麽話來。


    【《水滸傳》塑造的第一反派是高俅、通關等人,亂自上作的「上」,指向的也是朝堂官場,恰如宋江所說的「道君皇帝至聖至明,隻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但書中隱藏的筆觸,或者說我們心知肚明的,最大的反派其實就是那個「至聖至明」的皇帝。】


    宋初。


    趙匡胤聽到這裏就是臉色一黑,在心裏把那宋徽宗又翻來覆去罵了個遍。


    而李格非李清照等人卻是難言的沉默,雖然此時那位道君皇帝已崩,但這話,他們也是罵不得的。


    【任用奸臣的是他,荒淫無道不理朝政惹得民怨四起的也是他,北宋末年的亂局就是因為昏庸的統治階級而起,許多好漢本就是被逼上梁山,現在又要向這個最大的反派投降,幫著去征另一路義軍,這難道不荒謬嗎?


    未被招安前,梁山一派紅火高歌猛進,招安後反倒折損了不少弟兄,作意如何已經很好猜測了。《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麵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投降,不會有好下場。】


    「誒。」


    鄉野裏,有漢子支肘捅了捅身邊的夥伴。


    「楚姑娘的意思是不是說,那梁山好漢該跟朝廷鬥到底,自己去做皇帝?」


    「你可小點聲!」


    夥伴趕緊去捂他的嘴,四下看了看,見沒人注意才放下來,低聲道:「應該是的吧?反正我也覺得招安憋悶。」


    他這些時日趕閑的時候,聽了不少「說水滸」,每次一聽到後麵招安的內容他就著急,為這群英雄好漢可惜。


    「但一輩子做土匪也不是個事兒吧!我覺得宋公明說得對,難道他們的後代也要落得個土匪的名聲嗎?」


    另有一人加入討論。


    先前說話的人嫌棄地看了他一眼:「笨!他要打贏了就不是土匪了。」


    民眾們議論紛紛,隻覺水鏡的論語既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又挑戰了他們的固有認知。


    而朝堂之上,那些帝王就敏銳多了。


    未央宮。


    劉徹眼中鋒芒一閃,神色似笑非笑:「怎麽,還希望那群寇賊割據一方,再換個新天?」


    「簡直荒謬!」


    不待劉徹表態,先前就對楚棠「農民起義」言論表示不滿的王公大臣立即大聲斥責:


    「做土匪難道是個體麵出身?皇恩浩蕩寬恕他們的罪過,降旨招安這是他們的福分!」


    「投降投降,受命朝廷這叫迴歸正道!」


    「君就是君,上天垂統、以明正道,你竟敢汙之為反派,成何體統?!」


    太極宮。


    李世民沉吟著沒有說話,他們當年反隋,亦是稱義軍行義舉,李衛公曾贊之為正道。君舟民水,他時刻深戒,故也能理解幾分那被「官逼民反」的梁山好漢。


    但楚棠的話又難免令他心生警惕,公然批判帝王,讚揚流民作亂,惋惜他們不能反抗到底,這樣的話能被天下萬民聽了去嗎?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深深憂慮。


    楚棠有時候講話也太肆無忌憚了些。可,她本便不知他們這些人的存在,又有什麽可忌憚?


    宋朝。


    趙匡胤臉色愈發黑了,雖然他也恨極了宋徽宗,但楚棠這是在支持那幫匪徒造他大宋的反!這不是謀逆嗎?!


    興化,白駒場。


    聽完這番話的施耐庵諱莫如深,他此時竟也難得迷惑了。他將《水滸》定名為「傳」而非習見的「演義」或「記」,本便有效仿史傳之風,不虛美、不隱惡是良史之筆,故而亂自上作,無可諱言。


    但是他的作意,在楔子的「洪太尉誤走妖魔,張天師祁禳消災」與「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兩迴中也說得分明,怎的後世便解作投降派的下場呢?接受招安的好漢確實賺得功名者寥寥,但他真有這個意思嗎?


    施耐庵和前幾課的曹操一起懷疑人生。


    明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