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會發現,這些情節都是圍繞主人公林沖展開的,小說的核心,也恰恰在人物,解讀人物看可以幫助我們把握小說本身。那麽,請大家結合課文思考,你眼中的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
什麽樣的人?這可是問到不少人的頭上了。
「當然是個英雄好漢!」
有百姓迅速搶答,他聽了許多遍水滸的故事,對林沖最為喜歡,此時就差跳起來說了。
周圍其他人聞言也跟著附和地點頭:「確實好漢,武藝高強,草料場真是解氣啊!」
「但你們不覺得憋屈嗎?」有人小聲提出異議,「早把那些個歹人殺了了事,一忍再忍,要不是天可憐見自己的小命就賠上去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林沖有些時候的確軟弱了些。」
……
明朝。
施耐庵笑得意味深長:「林沖此人,不可等閑論之。」
「林沖自然是書中的上上人物,隻是寫得太狠。」
金聖歎說罷,將自己慣常看的水滸翻到風雪山神廟一節,書上密密麻麻都是他的批註,可見用心。
【我們一段段來看。】
楚棠放出相關文段,眾人終於得以見到水滸文章,個個為這鮮明、精妙的語言讚嘆不提。
【首先是滄州遇舊。林沖在滄州遇到了酒店夥計李小二,這個李小二當年在東京犯了事兒,林沖幫忙救下了他,還贈他錢財讓他有一條活路,從這裏可以看出,林沖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
課件上出現標紅的「古道熱腸」四個字,眾人跟著討論。
「救人於危難,確是一個善心之人。」白行簡道。
「隻是李小二偷了店主人的錢財,也不算光彩,林沖這一幫豈非有幾分助惡?」元稹帶了幾分玩笑。
「誒,」白居易聞言卻是笑了:「遊俠行事但憑本心,林沖雖然是個禁軍教頭,行事倒有遊俠之風,微之你又何必苛求認真?怕不是那李小二一求饒,形容悽慘,林沖瞧見了不忍,便幫了一幫,端的是一副軟心腸。」
元稹一聽這話也笑了,打趣道:「我隻這一句,你倒是補出不少內情來,當真要同知退一起去作傳奇?」
話音剛落,便見一旁的弟弟同樣炯炯有神地盯著自己,看來還是沒有放棄挖牆腳的想法,白居易連連擺手告饒:「說笑了,說笑了。」
北宋。
蘇軾看得更快一些,輕咦了一聲:「惡了高太尉,林沖如何觸怒高太尉?後麵又說生事陷害,那到底是太尉之錯?」
蘇洵目光微凝:「如此,那太尉豈是正直之人?」
果然,楚棠立即肯定了他的猜測——
【再看林沖本人說的話:「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裏。」「惡」是觸怒、冒犯的意思,高太尉,指殿帥府太尉高俅,也是本書中的大反派。】
「正反相對,反派便是說此人作風不正?」
得益於漢語的表意性,眾人很輕易地猜出了這個字的意思。
館驛裏,猜測被證實的蘇洵臉色立時沉了幾分,連帶著另一個時空裏的趙匡胤也拉下了臉,一個大反派,是他大宋的殿帥府太尉?
北宋。
李格非擰了擰眉,似有所知。李清照此時正與父親一同在庭院中,見狀便問到:「父親認識此人?」
李格非頷首:「你在閨中不曉,先皇為端王時,樂於蹴鞠之戲,高俅善之,故獲寵於端王,後端王即位,高俅便得了太尉之職。奈何此人本無才能,侵占軍營地皮以為自己之私第,役使禁軍為己之勞役,又使禁軍為百戲逗樂,是恃寵營私一類人物。」
他將那些朝堂舊事一一道來,寥寥幾語也讓李清照聽得心驚:「如此營私無能之輩掌管禁軍,先帝當真沒有半點識人之明麽?!」
她又氣又怒,想起先前水鏡所述的靖康之恥,一張臉繃得緊緊的,眼圈又紅了。一旁的李格非哪會不知女兒心緒?
他們同是觀了那首《聲聲慢》詞,識得大宋血淚,家國慘痛外,他的心中還多了一份慈父悲哀。長嘆一聲,他拍了拍李清照的手臂以示安慰:
「先時宮中變故,官家賓天,蔡京等一眾奸賊被梟首示眾,高俅之流亦被革職懲辦,也算是有了交待。」
李清照點頭,靖康禍事橫亙在前,整個大宋如今都繃得緊緊的,奸佞之輩一時龜縮在後,朝堂汙濁之氣的確掃清幾分,就是不知,這話本裏的高俅,會做出何等惡行了。
她仰首而望。
【這句話涉及前幾迴的劇情,也是林沖遭發配的前因,我們簡單敘述一下。話說林沖那日陪妻子林娘子往大相國寺上香……】
楚棠將前情一一道來,為了讓講述不那麽枯燥,她還將央媽版《水滸傳》的相關情節剪輯了出來,分段作了消音處理。
眾人聽她講述,影片裏的人物也一個個顯了出來,林沖、林娘子、魯智深、高衙內,個個都形神畢肖。
眾人早已見慣了這後世的百戲,都聚精會神地盯著水鏡,生怕錯過一點畫麵。
雖然演繹各有區別,也不似當下的戲曲一般塗滿油彩,以虛的技法展現萬千氣象、豐富內容,但電視劇的聲色顯然更吸引眾人耳目,而劇中人物亦是麵豐體美,雖有演繹裝扮,精神麵貌卻仍可見出不同來。
什麽樣的人?這可是問到不少人的頭上了。
「當然是個英雄好漢!」
有百姓迅速搶答,他聽了許多遍水滸的故事,對林沖最為喜歡,此時就差跳起來說了。
周圍其他人聞言也跟著附和地點頭:「確實好漢,武藝高強,草料場真是解氣啊!」
「但你們不覺得憋屈嗎?」有人小聲提出異議,「早把那些個歹人殺了了事,一忍再忍,要不是天可憐見自己的小命就賠上去了。」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林沖有些時候的確軟弱了些。」
……
明朝。
施耐庵笑得意味深長:「林沖此人,不可等閑論之。」
「林沖自然是書中的上上人物,隻是寫得太狠。」
金聖歎說罷,將自己慣常看的水滸翻到風雪山神廟一節,書上密密麻麻都是他的批註,可見用心。
【我們一段段來看。】
楚棠放出相關文段,眾人終於得以見到水滸文章,個個為這鮮明、精妙的語言讚嘆不提。
【首先是滄州遇舊。林沖在滄州遇到了酒店夥計李小二,這個李小二當年在東京犯了事兒,林沖幫忙救下了他,還贈他錢財讓他有一條活路,從這裏可以看出,林沖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
課件上出現標紅的「古道熱腸」四個字,眾人跟著討論。
「救人於危難,確是一個善心之人。」白行簡道。
「隻是李小二偷了店主人的錢財,也不算光彩,林沖這一幫豈非有幾分助惡?」元稹帶了幾分玩笑。
「誒,」白居易聞言卻是笑了:「遊俠行事但憑本心,林沖雖然是個禁軍教頭,行事倒有遊俠之風,微之你又何必苛求認真?怕不是那李小二一求饒,形容悽慘,林沖瞧見了不忍,便幫了一幫,端的是一副軟心腸。」
元稹一聽這話也笑了,打趣道:「我隻這一句,你倒是補出不少內情來,當真要同知退一起去作傳奇?」
話音剛落,便見一旁的弟弟同樣炯炯有神地盯著自己,看來還是沒有放棄挖牆腳的想法,白居易連連擺手告饒:「說笑了,說笑了。」
北宋。
蘇軾看得更快一些,輕咦了一聲:「惡了高太尉,林沖如何觸怒高太尉?後麵又說生事陷害,那到底是太尉之錯?」
蘇洵目光微凝:「如此,那太尉豈是正直之人?」
果然,楚棠立即肯定了他的猜測——
【再看林沖本人說的話:「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裏。」「惡」是觸怒、冒犯的意思,高太尉,指殿帥府太尉高俅,也是本書中的大反派。】
「正反相對,反派便是說此人作風不正?」
得益於漢語的表意性,眾人很輕易地猜出了這個字的意思。
館驛裏,猜測被證實的蘇洵臉色立時沉了幾分,連帶著另一個時空裏的趙匡胤也拉下了臉,一個大反派,是他大宋的殿帥府太尉?
北宋。
李格非擰了擰眉,似有所知。李清照此時正與父親一同在庭院中,見狀便問到:「父親認識此人?」
李格非頷首:「你在閨中不曉,先皇為端王時,樂於蹴鞠之戲,高俅善之,故獲寵於端王,後端王即位,高俅便得了太尉之職。奈何此人本無才能,侵占軍營地皮以為自己之私第,役使禁軍為己之勞役,又使禁軍為百戲逗樂,是恃寵營私一類人物。」
他將那些朝堂舊事一一道來,寥寥幾語也讓李清照聽得心驚:「如此營私無能之輩掌管禁軍,先帝當真沒有半點識人之明麽?!」
她又氣又怒,想起先前水鏡所述的靖康之恥,一張臉繃得緊緊的,眼圈又紅了。一旁的李格非哪會不知女兒心緒?
他們同是觀了那首《聲聲慢》詞,識得大宋血淚,家國慘痛外,他的心中還多了一份慈父悲哀。長嘆一聲,他拍了拍李清照的手臂以示安慰:
「先時宮中變故,官家賓天,蔡京等一眾奸賊被梟首示眾,高俅之流亦被革職懲辦,也算是有了交待。」
李清照點頭,靖康禍事橫亙在前,整個大宋如今都繃得緊緊的,奸佞之輩一時龜縮在後,朝堂汙濁之氣的確掃清幾分,就是不知,這話本裏的高俅,會做出何等惡行了。
她仰首而望。
【這句話涉及前幾迴的劇情,也是林沖遭發配的前因,我們簡單敘述一下。話說林沖那日陪妻子林娘子往大相國寺上香……】
楚棠將前情一一道來,為了讓講述不那麽枯燥,她還將央媽版《水滸傳》的相關情節剪輯了出來,分段作了消音處理。
眾人聽她講述,影片裏的人物也一個個顯了出來,林沖、林娘子、魯智深、高衙內,個個都形神畢肖。
眾人早已見慣了這後世的百戲,都聚精會神地盯著水鏡,生怕錯過一點畫麵。
雖然演繹各有區別,也不似當下的戲曲一般塗滿油彩,以虛的技法展現萬千氣象、豐富內容,但電視劇的聲色顯然更吸引眾人耳目,而劇中人物亦是麵豐體美,雖有演繹裝扮,精神麵貌卻仍可見出不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