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咳了一聲老神在在,這不是在說愛民嗎?


    「由於對秦君有怨,苦秦久矣,固有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那這歷史周期率所指又為何?」李世民蹙眉。


    嗯……長孫無忌動了動嘴唇:「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魏徵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轉頭對李世民拱手道:「以臣所見,這歷史周期率似乎是在說王朝覆滅的規律。」


    「呃……」李世民凝神精思,「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魏徵:……


    在這份諫書裏出不去了。


    三國時期。


    曹丕再次沉吟著念起那句「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曹操也沒空瞪他了,史書昭彰、後人總結,自家兒子這話說得再怎麽不中聽也在理。


    但是……


    曹操忍不住好奇:「子桓,你怎麽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他這好兒子不會是抱著這種遲早會死的想法治國的吧?!


    盛唐。


    杜甫一聲喟嘆,對李白說道:「我之在後世的聲名,亦在那些為民唿號的篇什,所謂立場,楚姑娘是希望我們與百姓處在一端吧!」


    李白頷首:「楚姑娘對百姓的殷憂,似乎與我等不同。」


    他無法再過多解釋,這隻是一種模模糊糊地感覺。先師遺訓,敬天保命,效君王、恤百姓、成德業幾乎是他們的從政本能,可楚棠似乎並不出於此,倒好似……倒好似自然而然將自己放在百姓一邊似的!可百姓,他們會有這般意識嗎?


    中唐時期。


    白居易憶起楚棠講《琵琶行》一章時,似乎也稱讚他兼善天下多過欣賞獨善其身,著重說的也是那些諷喻詩,贊之為民唿號。


    「我輩士人,歌民事、補時政是職責所在,將民事上達天聽,才有裨補之機,這是詩教的道理。杜牧的賦文中同樣有人民,那『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等句,分明一片殷憂赤心,這也是先前肯定過的,如何又說他的立場不對?」


    為君分憂,勸諫皇廷難道所行有差嗎?


    秦朝。


    嬴政雙眼凝了凝,他倒真想去問一句,秦亡的根本原因到底有哪些?


    作者有話要說:


    為了給完結造勢扯了一堆有的沒的總算扯完了,鋪墊到這裏差點把自己給坑死。是的,根據楚老師作死的程度的確還有一個作業和兩篇課文就完結了,接下來請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官逼民反為哪般;返場嘉賓創死所有人……


    1.對課文的講解仍是參考黃厚江名師示範課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這裏取寫給妻子之意(另有觀點寫給友人)


    3.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4.彼始皇者,棄仁義而用威力,此可以吞併而不可以守成,貽訓子孫,貪暴而已。——虞世南5.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製,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論》


    6.統治者的窮奢極欲會招致人民反對與自身的滅亡,這當然沒有錯,但「使六國各愛其人」往後的說法就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了。秦國不以六國為鑑,後來的君王又不以秦為鑑,這令作者感到非常痛心,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杜牧的立場其實是在統治階級的。


    另一方麵,他認為封建君主如果能做到「愛民」就可以「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這也違背歷史規律。不說秦亡的根本原因不止不愛民,封建帝王的本質也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完全愛民。而且,這些王朝本身也無法擺脫歷史周期律。——參考教參上霍鬆林老師對《阿房宮賦》的解讀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都出自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8.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喪失了進取的方麵,誌得意滿,耽於逸樂,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辣個男人評歷代帝王8.醉起微陽若初曙,映簾夢斷聞殘語。——李商隱《燕台》


    第119章 阿房宮賦尾聲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上)


    ◎劉徹:難道李商隱缺心眼嗎?◎


    陽和啟蟄。


    江南春好,城中春情正盛。


    距離上次觀看水鏡已經旬日有餘,杜牧文名本盛,一經水鏡宣揚更是如日中天,如今不僅歌樓楚館爭唱杜牧的春風詞,連市井百姓都能念一句「六王畢,四海一」了。


    不僅民間,城中的許多達官顯貴或清要文人也都爭相宴請杜牧,或為拉攏,或真心相談,不一而足。


    春嘩樓。


    城中著名的詩酒風雅地,杜牧正舉酒向眾友辭行。朝中暗湧,日前京中來信,言說朝堂有意詔他迴長安任職,旨意不日將達,囑他早作準備。


    席間俱是他在此地結識的唱和之友,聞得消息也為他高興:「杜兄才華橫溢,文武兼修,屈居此地實屬大材小用,我祝杜兄此去誌願得展、扶搖直上。」


    杜牧飲罷笑著搖頭:「時也命也。不怕大家笑話,自觀看完水鏡之後,我這心裏始終沉甸甸的,朝堂如何,尚不敢作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