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心中一陣可惜。涉後雖驕,一身膽氣,實在令他感佩。


    三國。


    劉備長長太息:「秦民之苦楚,盡在其中矣!」


    他想起這些年或顛沛或戎馬倥傯中的所見,不由得也悲從中來。


    盛唐。


    杜甫眼中充滿了動容,他想起楚棠曾贊他詩中始終不忘百姓疾苦,眼前的辭賦又何嚐不是呢?


    「杜牧此言,亦在為萬姓唿號。」


    杜甫拱手,向著水鏡長長一揖。


    中唐。


    本就宣揚詩文有補於世的元稹更是心有戚戚焉:「文辭華美,情真意切,氣勢逼人,純為百姓言事,此人若在官場,必是一位不忘民困的好官。」


    白居易跟著點頭,又道:「便是不在官場。以手中詞筆為萬民立言,亦不負一身所學。」


    說著,他看向對麵的元稹,元稹同樣看他,二人對視一眼,俱是明了對方的未竟之意。


    縱然當世不彰,後人總會記得。吾輩文人,隻管唿號,隻管實幹。


    北宋。


    對於杜牧這篇辭賦,王安石早已爛熟於心,他忍不住迴想起楚棠的那句「無產階級必須先解放全世界才能解放自己」。


    王安石其實並不能完全理解這樣的話,可是他覺得,如果他想為自己求得「解放」的話,必得也是讓大宋通達,讓大宋的百姓擺脫貧弱。


    他仰頭看向鏡中的文字,雖有水鏡造勢,朝中明麵上對變法的阻力小了許多,但同僚分歧仍有暗潮,想到今日在朝堂之上的爭論,王安石的手逐漸握緊。


    但那又如何?他的麵上逐漸浮起堅毅之色:「雖千萬人,吾往矣!」


    如果他的使命便是變法強宋,那他有何不敢擔這天命?他的顯達,當在萬姓之後!


    太極宮。


    李世民將抄錄的文字反反覆覆念了幾遍,越念心中的情緒越發洶湧,秦世之盛衰、隋末之動盪、百姓之哀苦盡數湧上心頭,他的眼圈忍不住發紅,掩麵嘆息一聲,動容道: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昔日隋煬帝荒淫逸樂,鑿河道以下淮揚、采民女而充後宮、興土木而享華侈,以致天怒人怨,四海並起。史冊殷殷,豈在秦隋?」


    房玄齡點頭稱是,他廣讀書史,學的是輔國安民道,立的是濟世救人心,杜牧的賦文讓他感慨不已,李世民的言語同樣令他心有戚戚。隨煬之事還歷歷在目,他斂眉:


    「倉廩實、衣食足,百姓所求何其微也。明君製民之產,不過俯仰以活父母妻子,樂歲保暖,兇年免死。人君牧民,當以萬姓憂樂在肩,豈可以己之私慾,淩駕於萬民之上。」


    「房相所言甚是。」李世民虛心受教,「君位是榮耀,亦是責任。朕自繼位以來,日日憂慮,唯恐養民之不贍,今讀杜牧阿房之賦,更覺觸目驚心。宮中之用度靡費,一律再減免一二罷!」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雖然知曉真實的歷史事件並非如此,但李世民還是被辭賦裏強烈的感情震動到了。


    秦,鹹陽。


    嬴政眉心緊皺,眼中壓抑著風暴。杜牧的言辭不可謂不犀利,又全然站在黔首一邊,句句如刀指責大秦不恤民力,偏偏又是通過水鏡這樣人人可見的神跡傳出來,還不知道會生出怎樣的亂子。嬴政的麵色愈發凝重了起來。


    【這裏的「獨夫之心」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把「獨夫」理解成了「唯獨那個人」,它是一個固定的名詞,意為殘暴無道、失去人心的統治者,語出《尚書》,孟子曾用這個詞指代過商紂王。聽出含金量了吧同學們,實際威力提高了不止一個點,該說一句小杜不愧是你嗎?】


    唐朝。


    被後輩打趣的小杜本人神情尷尬地摸了摸鼻子,雖然他也沒有很覺得自己這個說法有什麽不妥,但一想到某個時空裏秦始皇本人正在聽著,他不由得就一陣心虛。


    「文意至此,誇飾些也是難免的嘛!再說,我本意也不全是為了指責始皇。」


    他小聲辯解著。


    另一邊。


    李商隱堅決為杜牧喝彩:「論筆精深犀利,敢言他人所不能言,這才是杜樊川!」


    漢朝。


    看戲看得心滿意足的劉徹舒適地靠在椅背上,故作哀傷地嘆了一口氣,半是真情半是假意地嘖嘖:「唉,竟然被後人罵作桀紂,始皇帝可真有些慘吶~」


    話是這麽說,但他的翹起的嘴角就沒拉下來過,還好心情地撚起了一塊果脯,意態悠閑極了。


    底下的眾臣看了隻覺眼睛疼,陛下,您幸災樂禍的樣子會不會太明顯了?


    【說起來up第二次見到「獨夫」這個詞還是幾年前刷朋友圈,隔壁學院一師兄轉發了一篇漢武帝相關的論文,具體內容不是特別記得清了,大概就是作者對巫蠱之禍進行了重新闡釋。


    我們教材上的觀點不是巫蠱之禍是劉據被人陷害,武帝受人蒙蔽,最終導致父子相殘嗎?那個教授不這麽看,他覺得巫蠱之禍就是劉據在君父的長期猜疑彈壓下,萬般無奈、忍無可忍後的一次殊死搏鬥。


    他還認為,武帝晚年昏聵,識人不清親近佞臣,不顧惜民力,多次發動對外戰爭,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又對自己的繼承人百般猜忌,毫無明君之相,可謂是獨夫民賊,人心盡失。我那時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顛覆性的說法,感覺三觀都裂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