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開放、更從容地姿態走向國際,向世界宣揚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新時代的「送去」。


    不同於腐朽的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我們博採眾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我們的文化,順應歷史潮流穩步向前;


    不同於百年前果黨政府的伏低做小賣國求榮,我們主動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帶著五千年文化底蘊與滄桑巨變七十載的偉大跨越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


    一幅幅無聲的畫麵閃過,和著楚棠的講述徐徐鋪展,輕易便引得所有人傾目側耳。


    【吸收外國之優長並不會令我們「變質」,「走出去」也不再是當年懦弱的「送去」,何以如此?


    是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完成、是改革開放的經濟騰飛、是新時代更為穩健的揚帆遠航……是強大的國家實力托舉了我們的自信。】


    【我們或許會想起當年的盛世大唐,長安街上往來如織的異國麵孔,異族亦可供職於廟堂,官員百姓以新鮮的眼光接納不同於本國的文化,又慷慨自信地展示著自己的文化,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舉措,其實古已有之。


    而後來的不斷緊縮,或許正如魯迅先生的詰問: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如今,我們終於可以坦然地給出新時代的迴答:沒有!


    百年前,麵對神州陸沉與精神界萬馬齊喑的現狀,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刻畫出了自己理想的賢達:


    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較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


    取異邦先進之技為己所用,又將自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宣之於世界,既能「拿來」,又能「送去」,不斷給中國文化注入新動能,這正是魯迅先生所欣賞的明哲。】


    「說得好!」


    司馬遷率先拊掌大讚,「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對待文化如此,修列國史亦是如此,魯迅,大才也!」


    中唐。


    韓愈仔細品味著魯迅的那段話語:「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既順應時代之大勢,又不失固有之精神,以本國為立足,向外可去,向內可取,去取之間,生生不息,這是文化昌明之道,也是國家興盛之道!」


    韓愈總算明白了楚棠先前所講,《拿來主義》表麵上說的是文化,實際上有著鮮明深刻的政治隱喻!


    北宋。


    蘇軾感喟嘆息:「如今復古,別立新宗。魯迅從始至終關照的都是華夏之命脈,救國之士,豈止在戰場?」


    魯迅分明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救國!如此深沉殷憂,當得一世賢名,堪稱萬世先生。


    神宗朝。


    王安石眼中精光乍現,「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背後都是強大的自信,自信的來源則是自身的實力,他沒有錯過這之間的因果邏輯。


    後世同樣麵對外敵之欺辱,又遭懦弱小人阻撓賣國,如此憂患,既能恢復河山,又能迎難而上日新月異。後人尚且如此,大宋難道偏偏要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嗎?!


    他狠狠地砸向桌案,隻覺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明朝。


    本來因為抬槓失敗而滿心不服氣的朱棢沉默了,他張了張嘴,好一會兒才道:「拿來和送去,還真是缺一不可啊……」


    被深深震撼到轉而生出萬丈豪情的朱橚蠢蠢欲動:「機不可失時不待我,父皇,兒臣明日就要出海,把甘薯引進來!」


    朱元璋看著兒子幹勁十足的樣子欣慰無比,大手一揮就要下旨籌備,一旁的朱棣瞅著老爹的臉色插話:


    「倒也不必專為此一事,大明強盛,天下所仰,五弟既要出海,不妨也帶些大明奇珍,一則揚我國威,二則探明商路。」


    楚棠不是說外國的錢好賺嘛!


    「這個可以有!」朱橚眼前一亮,「反正出海總要經過異邦諸國,正好可以宣揚國威,這就叫『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他無師自通學會了後世的基本政策,越想越覺得這個思路妙極,轉頭便向朱元璋叫道:「父皇,把我們的船隊安排得大大的!」


    大刀金馬的明太祖沒有惱怒兒子的失禮,反而認同地點了點頭:「老四這個主意好,隻是出海非同小可,老五身邊得有個機靈人跟著。」


    「我啊我啊!」朱樉舉手:「我保護五弟!」


    「你有海上航行的經驗嗎?」朱元璋反問。


    「emmm沒有。」朱樉泄氣。


    大殿內陷入沉思,眾人紛紛開始思考是否有人符合「機靈人」這個標準,朱棣凝眉,一個名字出現在他的腦海裏。


    他拱手:「父皇,兒臣手下有一宦侍名叫三保,其人知兵有謀,自幼習得行船造船之術,熟悉海外風土掌故,兒臣覺得此人或許可行。」


    「宦官啊……」朱元璋有些遲疑。


    朱棣知道父皇的隱憂,當即開口為自己的人保舉:「父皇放心,三保在我身邊多年,是個安分守己的人,父皇盡可信任。」


    朱橚跟著點頭:「三保確實機靈聽話。」


    兩個兒子都這麽說,三保的條件又確實有優勢,朱元璋沉吟片刻還是鬆了口:「也罷,明日叫進宮來,咱親自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