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混帳!」
劉徹猛地一拍桌子他怎麽也想不到,鴉片的危害竟然有這麽大!
「這英國分明是要毀我華夏根基!」
唐朝。
孫思邈雙手顫抖:「毒物……竟是毒物!」
這是給整個國家投毒!
太極宮裏,李世民眼光如刀:「異邦居心叵測,清朝的皇帝官員是死的嗎?就這樣任憑毒物在國內肆意流通!」
【更為可怕的是,不少官吏靠走私鴉片牟取暴利,宮廷內部也有人染上菸癮,吸食鴉片的風氣從宮廷蔓延向民間,造成了從上而下的腐爛。一個被毒品肆虐的國家是什麽樣子的?一群被毒品侵害的國人是什麽樣子的?是弱國殘邦,是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
仿佛一根鐵棒猛然劈在頭上,眾人隻覺腦袋嗡嗡作響。
明朝。
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向身旁的兒子:「她說什麽,東……東亞病夫?!」
他的眼前一陣發黑:「我華夏強盛之邦嗎,哪怕如宋朝也有嶽武穆、辛棄疾那樣的鐵骨男兒,便是如陸秀夫、文天祥這般文士,亦有君子死節之誌!咱當年起兵抗擊蒙元,手下士卒起於甿隸,卻個個驍勇絕無孬種,如此壯烈國民,竟被稱作……竟被稱作東亞病夫!」
唐朝。
李世民隻覺胸中一陣氣血上湧,拳頭不住地捶著桌案痛心疾首:「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未央宮。
劉徹一把揮開案上杯盞:「大膽!」
煌煌華夏,怎容被如此侮辱?
鹹陽。
嬴政臉如寒冰握緊腰間長劍,語氣怒極反笑:「彼以毒物亂我邦國,反汙我國人為病夫,當真厚顏無恥!」
東漢。
張仲景的胸口劇烈起伏:「毒物害人!毒物害人!」
西漢。
司馬遷紅赤著雙眼死死咬住牙關,他想破口大罵,或背過身去不再看這後朝血淚,但他知道他不能,他要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些血淋淋的事情記下來,告訴世人異邦惡行,告訴世人民族苦難,告訴世人殷鑑猶在,萬不能再重蹈覆轍。
唐朝。
白居易憤而鋪紙,想要用詩一抒胸中悲憤,並警醒世人遠離毒物。而唐初的孫思邈早已下定決心修書太宗皇帝,鴉片之禍尚在千年之後,但五石散之禍卻可能近在眼前。
【也有有識之士認識到了鴉片的危害,於是出現了我們熟悉的知識點——清政府出台禁菸政策,林則徐虎門銷煙。】
眾人心中稍慰。亡羊補牢,希望為時未晚。
【但最後的結果我們也知道,虎門銷煙的壯舉之後,是英國無恥地發動鴉片戰爭。】
「竟是如此!」
又一個驚雷扔下,眾人隻覺一陣眩暈。
太極宮。
李世民與堂下臣子對視一眼,大腦飛速運轉,迅速串起前因後果:
「清廷禁菸,英國無法向華夏售賣鴉片,但又不想失去這個牟取暴利的機會,故而用槍炮強行打開華夏國門!好啊,好一個英國!好一個鴉片戰爭!」
房玄齡眉心緊鎖兀自思量:「華夏耕給自足,本無行商之必須,更兼地大物博,多有奇巧,想必那英國也如現在的西域諸國一般,需要我華夏貨貲。我們能賺到他們的錢,他們卻未必能賺到我們的錢……」
「所以虎門銷煙反倒成了他們的藉口,英國的目的本就是打開華夏國門售賣商品!」長孫無忌失聲道。
「豈止如此。」李世民冷笑道,「且不說鴉片本就是毒物,普通百姓哪有那等資財?況且諸位可別忘了,鴉片戰爭之後,還有不平等條約。」
所謂不平等條約,就他們所知,即有割地賠款之類,賠款的錢從哪來,不還是取之於民?百姓本便窮苦,哪背負得了這樣多的債務?長此以往,民怨沸騰……
眾人不敢想了,一時心都沉向了穀底。
一旁的魏徵好似見眾人的心情還不夠沉重,冷冷地補上一點:「華夏一敗則現頹於諸國,便好似貧賤之家而懷巨寶,四鄰見之,焉不起侵吞之心?」
他這樣說著,袍袖下緊握的拳頭卻已然發起顫來。
聽得分明的李世民再壓抑不住胸中暴怒,一把抽出架上寶劍用力劈下,寒光湛湛沒入朱紅的桌案。
「豎子爾敢!」
貞觀君臣能想明白的問題其他明主賢臣又如何想不到,一個個俱是氣得渾身發抖,拍著桌子破口大罵:「無恥!無恥之國!」
北宋。
王安石紅著眼幾l乎抓皺手中的文書,異邦固然無恥,可那清朝若是強盛,又怎會受這般屈辱?強國,強國,國若不強,安有太平之四境!
【還有德國的廢槍炮,沒什麽用的東西卻高價賣給我們,這樣的武器拖到戰場上去又有什麽用?後麵的香粉、電影、小東西雖然看起來無傷大雅,但同樣可以賺取國人錢財,腐蝕國人心誌。】
「唉!靡靡之音大行其道,直有亡國之相啊!」大儒鄭玄掩麵嘆息。
孔穎達同樣憂嘆不已:「心誌惑迷,國人精氣全消矣。」
有的生性偏保守的人後怕不已:「這異邦的東西,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啊!」
【鑑於以上種種,所以「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這也正是送來主義的危害,使得國人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不敢接受外來事物,這也是害國的,其實質在於文化侵略下的被動接受。】
劉徹猛地一拍桌子他怎麽也想不到,鴉片的危害竟然有這麽大!
「這英國分明是要毀我華夏根基!」
唐朝。
孫思邈雙手顫抖:「毒物……竟是毒物!」
這是給整個國家投毒!
太極宮裏,李世民眼光如刀:「異邦居心叵測,清朝的皇帝官員是死的嗎?就這樣任憑毒物在國內肆意流通!」
【更為可怕的是,不少官吏靠走私鴉片牟取暴利,宮廷內部也有人染上菸癮,吸食鴉片的風氣從宮廷蔓延向民間,造成了從上而下的腐爛。一個被毒品肆虐的國家是什麽樣子的?一群被毒品侵害的國人是什麽樣子的?是弱國殘邦,是東亞病夫。】
東亞病夫!
仿佛一根鐵棒猛然劈在頭上,眾人隻覺腦袋嗡嗡作響。
明朝。
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向身旁的兒子:「她說什麽,東……東亞病夫?!」
他的眼前一陣發黑:「我華夏強盛之邦嗎,哪怕如宋朝也有嶽武穆、辛棄疾那樣的鐵骨男兒,便是如陸秀夫、文天祥這般文士,亦有君子死節之誌!咱當年起兵抗擊蒙元,手下士卒起於甿隸,卻個個驍勇絕無孬種,如此壯烈國民,竟被稱作……竟被稱作東亞病夫!」
唐朝。
李世民隻覺胸中一陣氣血上湧,拳頭不住地捶著桌案痛心疾首:「奇恥大辱!奇恥大辱!」
未央宮。
劉徹一把揮開案上杯盞:「大膽!」
煌煌華夏,怎容被如此侮辱?
鹹陽。
嬴政臉如寒冰握緊腰間長劍,語氣怒極反笑:「彼以毒物亂我邦國,反汙我國人為病夫,當真厚顏無恥!」
東漢。
張仲景的胸口劇烈起伏:「毒物害人!毒物害人!」
西漢。
司馬遷紅赤著雙眼死死咬住牙關,他想破口大罵,或背過身去不再看這後朝血淚,但他知道他不能,他要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這些血淋淋的事情記下來,告訴世人異邦惡行,告訴世人民族苦難,告訴世人殷鑑猶在,萬不能再重蹈覆轍。
唐朝。
白居易憤而鋪紙,想要用詩一抒胸中悲憤,並警醒世人遠離毒物。而唐初的孫思邈早已下定決心修書太宗皇帝,鴉片之禍尚在千年之後,但五石散之禍卻可能近在眼前。
【也有有識之士認識到了鴉片的危害,於是出現了我們熟悉的知識點——清政府出台禁菸政策,林則徐虎門銷煙。】
眾人心中稍慰。亡羊補牢,希望為時未晚。
【但最後的結果我們也知道,虎門銷煙的壯舉之後,是英國無恥地發動鴉片戰爭。】
「竟是如此!」
又一個驚雷扔下,眾人隻覺一陣眩暈。
太極宮。
李世民與堂下臣子對視一眼,大腦飛速運轉,迅速串起前因後果:
「清廷禁菸,英國無法向華夏售賣鴉片,但又不想失去這個牟取暴利的機會,故而用槍炮強行打開華夏國門!好啊,好一個英國!好一個鴉片戰爭!」
房玄齡眉心緊鎖兀自思量:「華夏耕給自足,本無行商之必須,更兼地大物博,多有奇巧,想必那英國也如現在的西域諸國一般,需要我華夏貨貲。我們能賺到他們的錢,他們卻未必能賺到我們的錢……」
「所以虎門銷煙反倒成了他們的藉口,英國的目的本就是打開華夏國門售賣商品!」長孫無忌失聲道。
「豈止如此。」李世民冷笑道,「且不說鴉片本就是毒物,普通百姓哪有那等資財?況且諸位可別忘了,鴉片戰爭之後,還有不平等條約。」
所謂不平等條約,就他們所知,即有割地賠款之類,賠款的錢從哪來,不還是取之於民?百姓本便窮苦,哪背負得了這樣多的債務?長此以往,民怨沸騰……
眾人不敢想了,一時心都沉向了穀底。
一旁的魏徵好似見眾人的心情還不夠沉重,冷冷地補上一點:「華夏一敗則現頹於諸國,便好似貧賤之家而懷巨寶,四鄰見之,焉不起侵吞之心?」
他這樣說著,袍袖下緊握的拳頭卻已然發起顫來。
聽得分明的李世民再壓抑不住胸中暴怒,一把抽出架上寶劍用力劈下,寒光湛湛沒入朱紅的桌案。
「豎子爾敢!」
貞觀君臣能想明白的問題其他明主賢臣又如何想不到,一個個俱是氣得渾身發抖,拍著桌子破口大罵:「無恥!無恥之國!」
北宋。
王安石紅著眼幾l乎抓皺手中的文書,異邦固然無恥,可那清朝若是強盛,又怎會受這般屈辱?強國,強國,國若不強,安有太平之四境!
【還有德國的廢槍炮,沒什麽用的東西卻高價賣給我們,這樣的武器拖到戰場上去又有什麽用?後麵的香粉、電影、小東西雖然看起來無傷大雅,但同樣可以賺取國人錢財,腐蝕國人心誌。】
「唉!靡靡之音大行其道,直有亡國之相啊!」大儒鄭玄掩麵嘆息。
孔穎達同樣憂嘆不已:「心誌惑迷,國人精氣全消矣。」
有的生性偏保守的人後怕不已:「這異邦的東西,都不是什麽好東西啊!」
【鑑於以上種種,所以「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這也正是送來主義的危害,使得國人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不敢接受外來事物,這也是害國的,其實質在於文化侵略下的被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