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困擾了他們幾千年的瘧疾就這樣被消除了?不是說青蒿素也隻能用於治療嗎?後世人到底用了什麽辦法啊!
此時此刻,這是水鏡下眾人唯一的想法。而秦皇漢武等帝王並隨侍的禦醫、大臣早在震驚後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好好聽上一聽接下來可能會說到的的治瘧良方。
索性楚棠也並未讓他們失望:【我國的瘧疾流行史已有數千年之久,自殷商時代起我們便開始了與瘧疾的鬥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70%以上的縣都是瘧疾流行縣,而在1970年,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已經超過2400萬,即使比起如今非洲瘧疾最嚴重的地區也不遑多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控製瘧疾。
這時候製度的優越性就又體現出來了。我們現在國家層麵上製定了防瘧規劃,接著,省、市、縣、鄉、村等各級政府、基層組織按計劃推進有關工作,依託我們的衛生保障係統,安排專人直接從事瘧疾的防治。】
【瘧疾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衛生問題,我們知道,作為一種寄生蟲疾病,引發瘧疾的元兇——瘧原蟲主要是靠蚊蟲叮咬傳播的,熱帶潮濕、蚊蠅多得地反覆就容易爆發瘧疾。
所以,我們在重點流行區域進行了防蚊滅蚊工作,有條件的還可以掛上蚊帳啦,保持幹淨、衛生的生活環境。
對於已感染的人群,則會予以重點的救治,並定期複查。
「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反覆鬥爭。」
這是我們從轟轟烈烈的抗瘧鬥爭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一經驗如今也隨著援外隊伍一齊走出國門、去往非洲,繼續為全球健康事業發揮著餘熱。】
為了防止課程的無聊,楚棠在ppt中插入了一些圖文資料,邊講邊進行展示。包括當年國內瘧疾流行的數據、一些地市關於「定期消滅瘧疾」的宣傳畫,以及滅蚊運動、基層瘧疾防治,甚至是非洲援外培訓的照片。
這可大大方便了底下一大群老祖宗,許多人手上的筆幾乎就沒停過——知識點太密集了。
不少儒生官員士大夫們紛紛感嘆不已:「真乃聖朝仁義之邦啊!」
自上而下啟動防瘧規劃,卓有成效之際還不忘惠外邦而柔遠人,造福於萬方之民。他們在故紙典墳裏追摹聖人之治,可如今對上這後世中國,想來唐堯虞舜亦難免相形見絀了。
民間鄉野同樣議論紛紛:「瘧疾竟然是蚊子帶來的,天吶!」
一位婦人驚懼著,趕緊將自己的衣服攏緊了些,生怕被蚊蟲趁虛而入。
「我剛才拍死了一隻蚊子啊!救命我不會的瘧疾吧!」
一個小夥驚恐地捂著自己臉上被蚊蟲叮過的地方滿是惶然,這一聲讓周圍的人騷動了起來。
「我剛剛也拍死了一隻蚊子!」
「我也被蚊子咬了!」
「天吶!」
……
對疾病的恐懼最是樸實,這些鄉野小民堪堪聽到蚊子傳播瘧疾,投射到當下的情境中又怎能不害怕?立時便是一派喧然。
還是一位老醫者站了出來,張開手高聲安撫道:「靜一靜,大家靜一靜!」
眾人聞聲安靜了下來,老者接著道:「鄉鄰們,夏秋多蚊蠅,咱們這誰沒被叮上幾口,但得了瘧疾的又有幾個?想來並不是所有蚊子都有瘧疾,大家莫要驚慌,莫要驚慌啊!」
老者是這一帶數一數二的名醫,深得鄉民們信任,聽他這麽說,眾人心裏安定了幾分,但到底是瘧疾,他們難免害怕。
「可是老大夫,這楚姑娘也說了蚊子身上有那啥,瘧蟲。我們大夥聽著實在是有些心慌啊!」
一個青年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好辦。」老者定了定神,「蚊蠅怕煙燻,大家迴去用艾草、蒼朮之類將住處熏一熏,平日裏身上也佩戴些艾草包之類的物件,應是可以防治一二。」
他也是從水鏡的講述裏得到的靈感,眾人一聽,蒲艾這類物什他們端陽之日也會採集一些收在家中,滅蚊又是剛剛楚棠說到的,估計錯不了,當下心裏便安定了幾分,七嘴八舌道:
「老大夫這法子可行,我這就迴家試試!」
「俺也去!」
「俺也是!」
一群人鬧哄哄的各迴各家,想試試這新的防瘧法子。
明朝。
李時珍激動得手抖顫抖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瘧疾竟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他想起先聖醫書,或言瘧疾是由空中邪氣而生,或者幹脆說是瘧鬼作祟,故而醫藥之外,有祈穰驅邪法、以詩治瘧法,誰曾料到罪魁竟是一隻隻攜帶瘧蟲的小蚊子呢?
李時珍看著水鏡裏參與基層防瘧人員的圖片,眼中有欽佩又有羨慕。能參與這樣造福萬民的事務,是多麽有意義啊!
他神色湧動,心中有什麽破土而出的東西正迅速增長。
秦朝。
最先出生的竟然是李斯:「縣!這個縣是郡縣的縣吧?我們秦製沿襲千年了?!」
眾人聽了李斯的話才反應過來,神情俱是難掩激動,而那些反對郡縣製的大臣則是神情晦澀,並不言語。
堂上的嬴政沒管他們的眉眼官司,郡縣優於分封,他自是有這個底氣的。他沉吟著:「體製的優越性……」
這不是他第一次聽楚棠這樣說,卻每次都覺得雲山霧罩:「省、市、縣、鄉、村,這便是後世王朝的規劃麽?」
此時此刻,這是水鏡下眾人唯一的想法。而秦皇漢武等帝王並隨侍的禦醫、大臣早在震驚後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準備好好聽上一聽接下來可能會說到的的治瘧良方。
索性楚棠也並未讓他們失望:【我國的瘧疾流行史已有數千年之久,自殷商時代起我們便開始了與瘧疾的鬥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70%以上的縣都是瘧疾流行縣,而在1970年,我國的瘧疾發病人數已經超過2400萬,即使比起如今非洲瘧疾最嚴重的地區也不遑多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於是,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控製瘧疾。
這時候製度的優越性就又體現出來了。我們現在國家層麵上製定了防瘧規劃,接著,省、市、縣、鄉、村等各級政府、基層組織按計劃推進有關工作,依託我們的衛生保障係統,安排專人直接從事瘧疾的防治。】
【瘧疾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衛生問題,我們知道,作為一種寄生蟲疾病,引發瘧疾的元兇——瘧原蟲主要是靠蚊蟲叮咬傳播的,熱帶潮濕、蚊蠅多得地反覆就容易爆發瘧疾。
所以,我們在重點流行區域進行了防蚊滅蚊工作,有條件的還可以掛上蚊帳啦,保持幹淨、衛生的生活環境。
對於已感染的人群,則會予以重點的救治,並定期複查。
「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反覆鬥爭。」
這是我們從轟轟烈烈的抗瘧鬥爭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一經驗如今也隨著援外隊伍一齊走出國門、去往非洲,繼續為全球健康事業發揮著餘熱。】
為了防止課程的無聊,楚棠在ppt中插入了一些圖文資料,邊講邊進行展示。包括當年國內瘧疾流行的數據、一些地市關於「定期消滅瘧疾」的宣傳畫,以及滅蚊運動、基層瘧疾防治,甚至是非洲援外培訓的照片。
這可大大方便了底下一大群老祖宗,許多人手上的筆幾乎就沒停過——知識點太密集了。
不少儒生官員士大夫們紛紛感嘆不已:「真乃聖朝仁義之邦啊!」
自上而下啟動防瘧規劃,卓有成效之際還不忘惠外邦而柔遠人,造福於萬方之民。他們在故紙典墳裏追摹聖人之治,可如今對上這後世中國,想來唐堯虞舜亦難免相形見絀了。
民間鄉野同樣議論紛紛:「瘧疾竟然是蚊子帶來的,天吶!」
一位婦人驚懼著,趕緊將自己的衣服攏緊了些,生怕被蚊蟲趁虛而入。
「我剛才拍死了一隻蚊子啊!救命我不會的瘧疾吧!」
一個小夥驚恐地捂著自己臉上被蚊蟲叮過的地方滿是惶然,這一聲讓周圍的人騷動了起來。
「我剛剛也拍死了一隻蚊子!」
「我也被蚊子咬了!」
「天吶!」
……
對疾病的恐懼最是樸實,這些鄉野小民堪堪聽到蚊子傳播瘧疾,投射到當下的情境中又怎能不害怕?立時便是一派喧然。
還是一位老醫者站了出來,張開手高聲安撫道:「靜一靜,大家靜一靜!」
眾人聞聲安靜了下來,老者接著道:「鄉鄰們,夏秋多蚊蠅,咱們這誰沒被叮上幾口,但得了瘧疾的又有幾個?想來並不是所有蚊子都有瘧疾,大家莫要驚慌,莫要驚慌啊!」
老者是這一帶數一數二的名醫,深得鄉民們信任,聽他這麽說,眾人心裏安定了幾分,但到底是瘧疾,他們難免害怕。
「可是老大夫,這楚姑娘也說了蚊子身上有那啥,瘧蟲。我們大夥聽著實在是有些心慌啊!」
一個青年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好辦。」老者定了定神,「蚊蠅怕煙燻,大家迴去用艾草、蒼朮之類將住處熏一熏,平日裏身上也佩戴些艾草包之類的物件,應是可以防治一二。」
他也是從水鏡的講述裏得到的靈感,眾人一聽,蒲艾這類物什他們端陽之日也會採集一些收在家中,滅蚊又是剛剛楚棠說到的,估計錯不了,當下心裏便安定了幾分,七嘴八舌道:
「老大夫這法子可行,我這就迴家試試!」
「俺也去!」
「俺也是!」
一群人鬧哄哄的各迴各家,想試試這新的防瘧法子。
明朝。
李時珍激動得手抖顫抖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瘧疾竟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他想起先聖醫書,或言瘧疾是由空中邪氣而生,或者幹脆說是瘧鬼作祟,故而醫藥之外,有祈穰驅邪法、以詩治瘧法,誰曾料到罪魁竟是一隻隻攜帶瘧蟲的小蚊子呢?
李時珍看著水鏡裏參與基層防瘧人員的圖片,眼中有欽佩又有羨慕。能參與這樣造福萬民的事務,是多麽有意義啊!
他神色湧動,心中有什麽破土而出的東西正迅速增長。
秦朝。
最先出生的竟然是李斯:「縣!這個縣是郡縣的縣吧?我們秦製沿襲千年了?!」
眾人聽了李斯的話才反應過來,神情俱是難掩激動,而那些反對郡縣製的大臣則是神情晦澀,並不言語。
堂上的嬴政沒管他們的眉眼官司,郡縣優於分封,他自是有這個底氣的。他沉吟著:「體製的優越性……」
這不是他第一次聽楚棠這樣說,卻每次都覺得雲山霧罩:「省、市、縣、鄉、村,這便是後世王朝的規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