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倒有一點,蘇軾將病人聚在一起,設立醫坊聘人療治,楚棠將之稱作公立醫院。所謂公立醫院,便是由官府出麵興建的醫坊?」
「應是如此。」房玄齡也留心到了這一點,「楚姑娘說那安樂坊是現代版方艙醫院,又說公立醫院居功至偉,臣猜想那『方艙醫院』應是後世公立醫院的一種,並在新冠疫情中起了重要作用。」
「何止新冠疫情。」魏徵難得開口補充:「公立醫院形成聲勢,百姓一應病痛皆可前往查看,私家藥坊囤積居奇、轟抬身價的現象便會得到有效遏製。」
「不僅如此!」李世民眼光發亮:「官府出麵設立藥坊,一應供職之人需由考而入,科考便又有醫考一門,天下醫者,豈不亦可又如朕之彀中?」
孔穎達的鬚髮禁不住微微抖動,聲音裏壓抑著興奮:「如此,若有疾疫災禍,便可由醫院統一救治,上下一心,同心抗疫?」
「好!真是居功至偉!」李世民忽然提高了聲音,猛然轉身:「朕想到讓藥王留在長安的辦法了。」
房玄齡心領神會:「讓他做長安公立醫院的院長!」
「不錯。」李世民笑眯眯地,儼然心情頗好:「藥王宅心仁厚,如此造福於民之事,他必然難以拒絕。朕再設立個孫思邈獎,獎掖後學,何愁醫道不興?」
顯然,天可汗還是在意傳統醫學寥落的。
眾臣聽到這個孫思邈獎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陛下您還真是對後世那個諾貝爾耿耿於懷啊!不過他們也沒有出言反對,鼓勵醫道嘛,挺好的。外邦有的,大唐也要有!
北宋。
蘇洵聽著自家兒子的抗疫事跡,黑了上十天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一點:「還算不錯,沒白讀那些聖人之言。」
蘇軾連連點頭稱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況兒子身為民牧,這些隻不過是分內事罷了。」
蘇洵神色和緩地頷首,又忍不住念叨:「國土之防也是分內事。」
說著眼光不由自主便去瞪情節更為嚴重的小兒子:「尤其是你!」
蘇轍唯唯諾諾地認錯:「爹教訓得是,兒子會再將《六國論》抄讀百遍的。」
有後事作鑒,又有自家老爹這段時間的耳提麵命,他們兄弟倆哪還敢提半個棄邊?
皇宮。
近來因為變革之事被歐陽修等人拉著熬了好些個大夜的宋仁宗捏了捏眉心,疲憊的臉上浮起幾分欣慰的笑:
「蘇軾主政地方倒是屢有政績,朕是等不及科考了,直接讓他入宮覲見吧!」
太祖朝。
同樣忙得焦頭爛額的趙匡胤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蘇軾一人便遭三次瘟疫,還有那旱災水災,大宋的禍事未免太多了些!」
內憂外患的,真看得人發愁。趙匡胤忽然覺得能預知後事也不太好,他一個人要操幾代人的心。
嘆息一聲,他認命地召宰相入宮,準備再商議一下公立醫院之事。
楚棠並不知曉自己一番話引起的工作量,自顧自地繼續講下去:
【但事實上,中醫藥也好,現代醫學也罷,起到的都是治療作用。當年,奎寧是治療瘧疾最好的特效藥。多年以後,隨著瘧原蟲抗藥性的產生,奎寧開始「泯然眾人」。如前所述,青蒿素便是人類對抗瘧疾的最後一道防線。
或許也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主持人安德森才選擇在屠呦呦女士演講時單膝跪地,幫她舉著話筒,直至講演結束。
作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瘧疾一直是人們的心頭大患。所以作為目前唯一療法的青蒿素,其意義不言自明。
醫學總會更新,我們對此堅信不疑。但對於疾病來說,到底還是防大於治。以藥物築防,預防瘧疾、消除瘧疾才是我們的追求。這並非不可能,因為如今的中國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話音落,眾人頓時失聲驚唿——
「她說什麽?消除瘧疾?!」
第96章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5
如果說要點檢先民們關於災難的記憶,瘟疫一定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部分之一。
正如從最初的甲骨文中便能發現「瘧」這個字,人類與瘧疾的鬥爭自殷商時代便已開始,可縱有先聖如神農、岐伯者,仍未能窮良方除瘧而濟民,人們甚至認為這是瘧鬼作祟。畢竟人力,自是不可抗衡於鬼神。
可是現在,這個千年之後的小姑娘竟然跟他們說,瘧疾已經被消除了?!
張仲景率先坐不住,「蹭」地一下站了起來,滿臉不可置信:「神仙之力!簡直是……神仙之力!」
東晉。
葛洪和妻子對視一眼,兩人目光中都寫滿了不可置信:「娘子,後世沒有瘧疾了?」
鮑姑同樣激動不已,眼中含淚:「百姓再也不用受瘧疾之苦了!」
唐朝。
孫思邈迴過神來仍是覺得震驚不已:「消除瘧疾,他們……他們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北宋。
向來穩重的歐陽修也有些恍惚了,他下意識地張了張嘴,聲音有些縹緲:「聖俞兄,這些後世人,莫非真能通仙神不成?」
儒家典籍薰陶出來的歐陽子並不是好怪力亂神的人,屬實是這話太讓他震驚了。
一旁的梅堯臣懂得好友的心情,因為這也正是他想說的。
「太不可思議了……」他喃喃道。
「應是如此。」房玄齡也留心到了這一點,「楚姑娘說那安樂坊是現代版方艙醫院,又說公立醫院居功至偉,臣猜想那『方艙醫院』應是後世公立醫院的一種,並在新冠疫情中起了重要作用。」
「何止新冠疫情。」魏徵難得開口補充:「公立醫院形成聲勢,百姓一應病痛皆可前往查看,私家藥坊囤積居奇、轟抬身價的現象便會得到有效遏製。」
「不僅如此!」李世民眼光發亮:「官府出麵設立藥坊,一應供職之人需由考而入,科考便又有醫考一門,天下醫者,豈不亦可又如朕之彀中?」
孔穎達的鬚髮禁不住微微抖動,聲音裏壓抑著興奮:「如此,若有疾疫災禍,便可由醫院統一救治,上下一心,同心抗疫?」
「好!真是居功至偉!」李世民忽然提高了聲音,猛然轉身:「朕想到讓藥王留在長安的辦法了。」
房玄齡心領神會:「讓他做長安公立醫院的院長!」
「不錯。」李世民笑眯眯地,儼然心情頗好:「藥王宅心仁厚,如此造福於民之事,他必然難以拒絕。朕再設立個孫思邈獎,獎掖後學,何愁醫道不興?」
顯然,天可汗還是在意傳統醫學寥落的。
眾臣聽到這個孫思邈獎忍不住嘴角抽了抽,陛下您還真是對後世那個諾貝爾耿耿於懷啊!不過他們也沒有出言反對,鼓勵醫道嘛,挺好的。外邦有的,大唐也要有!
北宋。
蘇洵聽著自家兒子的抗疫事跡,黑了上十天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一點:「還算不錯,沒白讀那些聖人之言。」
蘇軾連連點頭稱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況兒子身為民牧,這些隻不過是分內事罷了。」
蘇洵神色和緩地頷首,又忍不住念叨:「國土之防也是分內事。」
說著眼光不由自主便去瞪情節更為嚴重的小兒子:「尤其是你!」
蘇轍唯唯諾諾地認錯:「爹教訓得是,兒子會再將《六國論》抄讀百遍的。」
有後事作鑒,又有自家老爹這段時間的耳提麵命,他們兄弟倆哪還敢提半個棄邊?
皇宮。
近來因為變革之事被歐陽修等人拉著熬了好些個大夜的宋仁宗捏了捏眉心,疲憊的臉上浮起幾分欣慰的笑:
「蘇軾主政地方倒是屢有政績,朕是等不及科考了,直接讓他入宮覲見吧!」
太祖朝。
同樣忙得焦頭爛額的趙匡胤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蘇軾一人便遭三次瘟疫,還有那旱災水災,大宋的禍事未免太多了些!」
內憂外患的,真看得人發愁。趙匡胤忽然覺得能預知後事也不太好,他一個人要操幾代人的心。
嘆息一聲,他認命地召宰相入宮,準備再商議一下公立醫院之事。
楚棠並不知曉自己一番話引起的工作量,自顧自地繼續講下去:
【但事實上,中醫藥也好,現代醫學也罷,起到的都是治療作用。當年,奎寧是治療瘧疾最好的特效藥。多年以後,隨著瘧原蟲抗藥性的產生,奎寧開始「泯然眾人」。如前所述,青蒿素便是人類對抗瘧疾的最後一道防線。
或許也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主持人安德森才選擇在屠呦呦女士演講時單膝跪地,幫她舉著話筒,直至講演結束。
作為全球三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瘧疾一直是人們的心頭大患。所以作為目前唯一療法的青蒿素,其意義不言自明。
醫學總會更新,我們對此堅信不疑。但對於疾病來說,到底還是防大於治。以藥物築防,預防瘧疾、消除瘧疾才是我們的追求。這並非不可能,因為如今的中國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話音落,眾人頓時失聲驚唿——
「她說什麽?消除瘧疾?!」
第96章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5
如果說要點檢先民們關於災難的記憶,瘟疫一定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部分之一。
正如從最初的甲骨文中便能發現「瘧」這個字,人類與瘧疾的鬥爭自殷商時代便已開始,可縱有先聖如神農、岐伯者,仍未能窮良方除瘧而濟民,人們甚至認為這是瘧鬼作祟。畢竟人力,自是不可抗衡於鬼神。
可是現在,這個千年之後的小姑娘竟然跟他們說,瘧疾已經被消除了?!
張仲景率先坐不住,「蹭」地一下站了起來,滿臉不可置信:「神仙之力!簡直是……神仙之力!」
東晉。
葛洪和妻子對視一眼,兩人目光中都寫滿了不可置信:「娘子,後世沒有瘧疾了?」
鮑姑同樣激動不已,眼中含淚:「百姓再也不用受瘧疾之苦了!」
唐朝。
孫思邈迴過神來仍是覺得震驚不已:「消除瘧疾,他們……他們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北宋。
向來穩重的歐陽修也有些恍惚了,他下意識地張了張嘴,聲音有些縹緲:「聖俞兄,這些後世人,莫非真能通仙神不成?」
儒家典籍薰陶出來的歐陽子並不是好怪力亂神的人,屬實是這話太讓他震驚了。
一旁的梅堯臣懂得好友的心情,因為這也正是他想說的。
「太不可思議了……」他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