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文章中人稱的細微不同。】
楚棠摘取了一些文本內容,老祖宗們得以沉浸式地參與課堂。他們抬頭,隻見水鏡上的文字被分成了左右兩版,文句又長又短,句中有些字還被特意標紅,左邊是「我」字,右邊則是「我們」。
小鎮做題家兼文章大手韓愈掃了幾眼,率先反應過來:「左邊多言自身經歷與感謝之詞,而談及青蒿素專研貢獻之時則屢次使用『我們』。如此功勳反倒屢屢推舉協力之能,謙謙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參透「玄機」,紛紛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實乃我輩楷模啊!」張仲景笑嗬嗬地捋著鬍鬚,眼中是純然的佩服與欣賞。
武周。
武則天麵露讚賞:「踏實能幹,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時能多幾個這樣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頂尖人才,誰不眼饞?
【她反覆表達自身的感謝,卻又在論及青蒿素相關時換成「我們」,反覆強調團隊的功勞,並不一人強占。
我們不禁會想到第一課講袁老的時候,他同樣也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黨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協作助力了那個年代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是這些「風流人物」踏實謙遜的品質才使得我們在征途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
「說得好!」
蘇軾撫掌大讚,他覺得這個風流人物用在這裏簡直比自己拿來形容周瑜還要貼切!
旁邊的蘇洵同樣讚賞不已:「不忘國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勞,秉良誌而直行,擔得上一句風流人物!」
蘇轍眼中湛然有光:「後世風流亦當為我等效仿!」
前賢後繼,行高者皆可為我師!
蘇軾贊同地點點頭:「子由所言甚是。後世既可以我等為師,我等亦可效後人之行。」
【另一方麵,大家再看標題。屠呦呦將青蒿素及其發現定位到人類征服疾病的征程中,謹慎地使用了一個詞:一小步。
其實哪裏是一小步呢?在所有抗瘧藥物都失效、各國抗瘧研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青蒿素卻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化學結構,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瘧原蟲。
其後,屠呦呦又和團隊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精研,以複方等多種方式嚐試探索治瘧的途徑,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青蒿素儼然為全球抗瘧築起了最後一道防線。】
「數百萬!」
眾人聳然動容。
「這是……神仙之功吧!」葛洪張了張嘴,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記下的那株小草竟在後世起了那麽大的作用。
鮑姑同樣瞠目:「而且聽楚姑娘的意思,青蒿是當時後世唯一有效的抗瘧藥物,屠醫師……居功至偉啊!」
他的聲音有點發虛,雖說醫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為準行,但「拯救萬民」這四個字突然具象化,還真挺令人恍惚的。
【可是在對抗瘧疾的道路上,甚至對抗疾病的道路上,這又確實是一小步。在謙虛的品質下,屠呦呦女士還有著一個學者的清醒與實事求是。】
「不錯。」孫思邈不住地點頭:「病邪何其多也,瘧疾隻不過是其中一類,何況時移世易,瘧疾本身也不知會發展成何等模樣,由此觀之,這『一小步』的定位,實在是準確極了!」
「不為浮華迷眼,猶記醫者之責,當得一拜。」
李時珍向著水鏡拱手一禮,心中之誌再一次明晰——他也總要為世人、為醫道,再進一小步。
【另外其實還要關注一下最後一節:中醫藥學的貢獻。
屠呦呦由於少時的經歷對中醫有天然的好感,後來又係統地脫產學習,對之有更深的了解。
她在文章地最後一部分直言「青蒿素是中醫藥學基於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又仔細列舉了一些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最後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在同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疾病的鬥爭中,中醫藥學進一步發揮威力,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作出新貢獻。」
拳拳之心,歷歷可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對中醫藥的強烈認同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這話說得一眾醫藥前賢通體舒泰:「我便說嘛,幾千年來治病救人的法子還是不錯的!」
這屠呦呦真是一個敏而好學的好醫者。
【自中醫行業泥沙俱下以來,再兼時代浪潮之衝撞,中醫藥的處境其實曾一度尷尬,像迅哥兒的父親沒有被中醫治好,他便曾頗有微詞。
不過迅哥兒是對事不對人,也是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好中醫吧!
我記得迅哥兒後麵還和兄弟談過《本草綱目》裏的一些草藥方子,也惋惜一些好的驗方經久失傳…迅哥兒還是個挺辯證的人的,他隻是反庸醫。】
「辯證?這迅哥兒也是位醫者?」
辯證是醫家的法門吧!杜甫有些好奇,先前聽楚棠說他的詩文,還以為是個文人呢!難不成是兼修?
李白思索片刻搖搖頭:「對事不對人,不反中醫而反庸醫,應該是說他能從兩方麵看問題,不至偏頗吧?
杜甫略一沉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便是楚姑娘說的辯證?」
正討論著,忽然便聽到水鏡裏傳來一句驚天之語——
【庸醫確實害人不淺,明朝有個太醫叫劉文泰,一頓操作送走兩個皇帝,其中有個皇帝還創下中興之治吧?比較有建樹,沒想到m明朝有時候是挺抽象的。】
楚棠摘取了一些文本內容,老祖宗們得以沉浸式地參與課堂。他們抬頭,隻見水鏡上的文字被分成了左右兩版,文句又長又短,句中有些字還被特意標紅,左邊是「我」字,右邊則是「我們」。
小鎮做題家兼文章大手韓愈掃了幾眼,率先反應過來:「左邊多言自身經歷與感謝之詞,而談及青蒿素專研貢獻之時則屢次使用『我們』。如此功勳反倒屢屢推舉協力之能,謙謙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參透「玄機」,紛紛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實乃我輩楷模啊!」張仲景笑嗬嗬地捋著鬍鬚,眼中是純然的佩服與欣賞。
武周。
武則天麵露讚賞:「踏實能幹,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時能多幾個這樣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頂尖人才,誰不眼饞?
【她反覆表達自身的感謝,卻又在論及青蒿素相關時換成「我們」,反覆強調團隊的功勞,並不一人強占。
我們不禁會想到第一課講袁老的時候,他同樣也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黨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協作助力了那個年代事業的發展,同樣也是這些「風流人物」踏實謙遜的品質才使得我們在征途上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
「說得好!」
蘇軾撫掌大讚,他覺得這個風流人物用在這裏簡直比自己拿來形容周瑜還要貼切!
旁邊的蘇洵同樣讚賞不已:「不忘國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勞,秉良誌而直行,擔得上一句風流人物!」
蘇轍眼中湛然有光:「後世風流亦當為我等效仿!」
前賢後繼,行高者皆可為我師!
蘇軾贊同地點點頭:「子由所言甚是。後世既可以我等為師,我等亦可效後人之行。」
【另一方麵,大家再看標題。屠呦呦將青蒿素及其發現定位到人類征服疾病的征程中,謹慎地使用了一個詞:一小步。
其實哪裏是一小步呢?在所有抗瘧藥物都失效、各國抗瘧研究一籌莫展的情況下,青蒿素卻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化學結構,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瘧原蟲。
其後,屠呦呦又和團隊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精研,以複方等多種方式嚐試探索治瘧的途徑,拯救了全球數百萬人,青蒿素儼然為全球抗瘧築起了最後一道防線。】
「數百萬!」
眾人聳然動容。
「這是……神仙之功吧!」葛洪張了張嘴,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記下的那株小草竟在後世起了那麽大的作用。
鮑姑同樣瞠目:「而且聽楚姑娘的意思,青蒿是當時後世唯一有效的抗瘧藥物,屠醫師……居功至偉啊!」
他的聲音有點發虛,雖說醫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為準行,但「拯救萬民」這四個字突然具象化,還真挺令人恍惚的。
【可是在對抗瘧疾的道路上,甚至對抗疾病的道路上,這又確實是一小步。在謙虛的品質下,屠呦呦女士還有著一個學者的清醒與實事求是。】
「不錯。」孫思邈不住地點頭:「病邪何其多也,瘧疾隻不過是其中一類,何況時移世易,瘧疾本身也不知會發展成何等模樣,由此觀之,這『一小步』的定位,實在是準確極了!」
「不為浮華迷眼,猶記醫者之責,當得一拜。」
李時珍向著水鏡拱手一禮,心中之誌再一次明晰——他也總要為世人、為醫道,再進一小步。
【另外其實還要關注一下最後一節:中醫藥學的貢獻。
屠呦呦由於少時的經歷對中醫有天然的好感,後來又係統地脫產學習,對之有更深的了解。
她在文章地最後一部分直言「青蒿素是中醫藥學基於人類的一份珍貴禮物」,又仔細列舉了一些中醫藥對人類健康的貢獻,最後表示自己的夢想是「在同威脅人類健康與生命的疾病的鬥爭中,中醫藥學進一步發揮威力,為維護世界人民的健康與福祉作出新貢獻。」
拳拳之心,歷歷可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對中醫藥的強烈認同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這話說得一眾醫藥前賢通體舒泰:「我便說嘛,幾千年來治病救人的法子還是不錯的!」
這屠呦呦真是一個敏而好學的好醫者。
【自中醫行業泥沙俱下以來,再兼時代浪潮之衝撞,中醫藥的處境其實曾一度尷尬,像迅哥兒的父親沒有被中醫治好,他便曾頗有微詞。
不過迅哥兒是對事不對人,也是因為他沒有遇到一個好中醫吧!
我記得迅哥兒後麵還和兄弟談過《本草綱目》裏的一些草藥方子,也惋惜一些好的驗方經久失傳…迅哥兒還是個挺辯證的人的,他隻是反庸醫。】
「辯證?這迅哥兒也是位醫者?」
辯證是醫家的法門吧!杜甫有些好奇,先前聽楚棠說他的詩文,還以為是個文人呢!難不成是兼修?
李白思索片刻搖搖頭:「對事不對人,不反中醫而反庸醫,應該是說他能從兩方麵看問題,不至偏頗吧?
杜甫略一沉吟:「『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便是楚姑娘說的辯證?」
正討論著,忽然便聽到水鏡裏傳來一句驚天之語——
【庸醫確實害人不淺,明朝有個太醫叫劉文泰,一頓操作送走兩個皇帝,其中有個皇帝還創下中興之治吧?比較有建樹,沒想到m明朝有時候是挺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