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劉徹看向司馬相如:「朕沒記錯的話,你的家鄉便是在蜀地吧。」


    四川就是現在的巴蜀,劉徹還記得。


    司馬相如拱手:「是。臣慚愧,對鄉土草木竟不明就裏。」


    劉徹大度地擺擺手:「你又不是醫師。先將現有的信息整理一二吧!」


    他神色一正,開始整合信息:「瘧疾的病因是血液裏,呃……有蟲子。」


    豬豬陛下的表情有一瞬間不自然。


    「青蒿可以殺死這種蟲子。」衛青適時接過話。


    司馬相如舉手:「最有效的青蒿是生在巴蜀的黃花蒿。」


    「高溫煎服會破壞青蒿的藥性,所以必須用低溫,嗯……絞取汁!」隨侍的太醫語氣難掩興奮。


    這就夠了。


    劉徹點點頭:「朕會傳令益州刺史並蜀郡太守於當地採集黃花蒿,送至長安,太醫署便好好研製一番這抗瘧藥。」


    瘧疾是自殷商卜辭記載以來的大疫,天下百姓苦之久矣,若當真有了這藥,不知要挽救多少黎民。民安則國定,劉徹比誰都明白這裏的含金量,所以並不敢馬虎。


    對於這等利國利民的好事,底下的眾臣自然不會說什麽,山唿著陛下聖明。倒是隨侍的太醫猶猶豫豫道:「陛下,臣……臣想親自入蜀,研製草藥!」


    他一咬牙,將心中的想法不管不顧地說了出來。


    「你確定?」劉徹沉默了一會兒,反問道。


    隨侍的太醫一點頭:「確定!」


    他還年輕,後世人尚有如此勇毅之探索精神,他作為老祖宗怎麽能不效仿賢者?況且水鏡指路,這是天降機緣,任誰都明白療治瘧疾的意義。巴蜀之行,他必去!


    劉徹聞言微微頷首,也沒有再說什麽,沖他擺擺手:「準了。」


    太醫令拱手拜謝。其他諸朝的帝王同樣迅速抓住重點作出積極反應,更有不少太醫亦主動請命入蜀。


    縱然他們現下還不知道什麽□□、中性提取物,什麽從分子到藥物他們也聽不懂,但黃花蒿可治瘧,操作手法是絞取汁,這些都是如今明明白白能做到的,那誰還坐得住?


    唐朝。


    孫思邈迅速在藥廬中收拾了起來,剛進來的小弟子還有些疑惑:「師父,您這是?」


    「為師要入蜀尋藥!」


    與此同時,東漢的張仲景、東晉的葛洪、明朝的李時珍,甚至宋朝的張小娘子都動了入蜀的心思。一時間,各朝各代的蜀地頓時熱鬧起來,幾年之間,來往醫者絡繹不絕。


    【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屠呦呦女士從傳統中醫藥中得到啟發,又以現代科學技術傳統藥學研究,改善提取方式,成攻從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這說明她既能吸收傳統醫學的經驗,又敢於創新。


    她沒有固執地迷戀傳統醫藥,也沒有對現代醫學頂禮膜拜,她清晰地找到了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最終取得了全新的突破。


    從這個角度來說,她及她的研究成功,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本。】


    明朝。


    李時珍忍不住笑了一下:「楚姑娘很會說啊。」


    好友吳國倫聞言贊同地點頭:「詩經有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創新,再創新篇,以古為鏡,再創新篇,如此代代革新,方有醫術之更上一層樓。此論實在精妙!」


    「是啊。」李時珍有些感慨,「我等也是繼前賢而觀時症,現在之手段比起黃帝是如何?比起秦漢又如何?後世不僅效前朝,還習自異邦,真有取長補短之效。我的眼光也要開闊些咯!」


    吳國倫哈哈大笑:「這麽說,東璧兄的《本草》又要厚上一番了?」


    「但當盡力,但當盡力啊!」


    【再看「發展與超越」這一節,青蒿素研製成功後,屠呦呦女士以之為基礎進一步地研發了效果更好的雙氫青蒿素,又將雙氫青蒿素髮展成新藥物,並嚐試運用青蒿素、雙氫青蒿素治療其他疾病,這體現了她不滿足於現狀、不斷探索進步的科研態度。


    此外,全國的大協作、團隊間的互相配合也是研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以我們小小地總結一下,青蒿素研製成功的原因,有紮實的知識儲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嚴謹務實、不斷探索的科研態度,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繼承傳統、敢於創新的勇氣以及團結協作的助力。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當遇到「分析原因」類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麵來考慮答案呢?】


    突然跳入的提問環節讓眾人一愣,安靜兩秒才有人試探著出聲:「個人能力?」


    「外界幫助?」【是的。】


    仿佛迴應似的:【大家應該想到了,原因類的題目我們應該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方麵去考慮。所以除個人之外,還應該注意到中醫藥為後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國家提供的科研平台等,也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當然了,領導者的貢獻是卓越的。作為團隊的核心,屠呦呦女士有著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那麽說到這裏,請大家結合文本和我剛剛講的內容,想一想,屠呦呦身上又有著怎樣獨特的魅力呢?】


    說到這個眾人可就來勁了,爭先恐後地議論起來——


    「大醫精誠,拯救蒼生,她是繼承先聖遺誌的人!」這是孫思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