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李白和蘇軾俱是一笑,他們都知曉,這個水鏡是在各個時空同時播放的,不其然的,兩位詩人都油然而生一種隔代相交的感覺。


    蘇軾執起桌上杯盞,舉酒起身,神情朗暢:「如此,也算是與詩仙共飲了。」


    不約而同地,終南山上的李白也向著夜空舉酒。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大家會發現,蘇軾心中不僅有儒家的兼濟之誌,更有佛家的圓融、道家的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山水在他的眼中不再是山水,而是可以神交的知己。這一點在他的《赤壁賦》裏表現得更為明顯。】


    未央宮。


    劉徹要素覺醒:賦啊,這朕熟啊!


    同樣要素覺醒的司馬相如也豎起了耳朵,除他的作品之外,這還是水鏡上第一次出現賦吧!不,他的《子虛》、《上林》隻出現過名字,蘇軾這賦是獨一份的。


    司馬相如突然也生出了一絲不平衡的感覺:蘇軾的賦能寫得有多好?


    不獨是他們,漢廷的其他大臣也或多或少地打起了精神抬眼往水鏡上望。


    先前楚棠說,一代又一代之文學,賦正是漢代文學的代表,還說隻有大一統的王朝才能孕育出那樣深廣宏富的作品,這些話他們可都還記得!現在水鏡要放出後代的賦了,他們當然得好好瞧瞧,這賦比起司馬長卿的到底如何。


    一時之間,未央宮的君臣格外團結。


    【赤壁風流猶未盡,一首小詞如何能說盡胸中言語呢?更何況赤壁給蘇軾的慰藉不止於此。讓我們把目光迴到那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之時。】


    伴隨著輕靈的講述,水鏡的畫麵倏然一轉」


    第76章 念奴嬌13


    還是那片茫茫夜色,蒼蒼山巒間,一江靜水沉沉深流,空靈的樂聲也便如水一樣流淌,眾人不自覺便沉浸在這美妙的樂曲聲中。


    山川行止,一葉扁舟緩緩駛入江心,有人白衣高帽,負手立於舟上。一輪圓月升在高天,畫麵再轉過去,白衣人已然落座,舉杯飲酒,他的對麵,是一人持簫,吹著悠揚的曲。


    洞簫幽幽,緊接著,畫麵上一列列的詞句便交替出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劉徹臉上興味的笑容褪了下去,銳利的眼眸裏閃著精光,一瞬不眨地盯著水鏡裏的文字。透過那些字句,他仿佛看到了那「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好景裏,列子禦風而行的情境,不自覺便有幾分癡了,喃喃道:


    「這蘇軾,莫非也成仙了不成?」


    劉徹很矛盾,觀看水鏡以來的理智告訴他,蘇軾是不可能成仙的,但這賦裏的意境空靈縹緲、高邁超逸,竟比司馬相如《大人賦》裏的描繪更脫塵三分,當真是難及而又可及的神仙之境!


    劉徹剛剛歇下去的尋仙的心思又冒了出來,蘇軾這賦簡直寫得他心裏直癢癢。


    另一邊,司馬相如麵上也有了幾分呆愣,他是存著心思要和蘇軾一較高下的,詩詞比不過,賦體可是他的看家本領。


    可是,可是……


    司馬相如不覺得自己寫得差,但他卻從沒有見過像蘇軾這樣的賦——有莊子之文氣,又有詩歌之韻律,用的也盡是些淺淡文字,可組合在一起便是一篇神物。


    天生才也!


    他的腦中驀然出現這幾個字,繼而長嘆一聲,又跟著水鏡裏的展示,一句句無聲誦讀著,隻覺齒頰生香、心曠神怡不外如是。


    唐朝。


    韓愈神色微動,受某些固有原因的影響,他是不大欣賞辭賦駢文這類文體的,多數將之目為南朝文風之遺毒。可這篇赤壁賦,屬對之間更有古文之暢達靈動,文從字順明白曉暢,情理相合逸興遄飛。


    他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如果說王勃的賦體還有著南朝華美對偶之流風,蘇軾此篇真真稱得上是完全的新體了!


    一代文宗的眼光何其敏銳,韓愈清晰地看到了蘇軾辭賦中與古文如出一轍的朗暢之氣,他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古文之倡行,必然是成功了!


    【大家一看便知,剛剛我播放的是蘇軾《赤壁賦》的內容。《赤壁賦》也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產物,名震千古。這篇文章在我們必修上冊的第八單元,一本書裏選了兩篇,隻能說不愧是蘇軾。】


    頂著父親和弟弟讚賞的目光,蘇軾擺擺手,含蓄地笑了,他也不曾知曉,自己在後世竟然聲隆至此,他忽然覺得剛剛得知自己仕途波折的抑鬱都被沖淡了幾分。


    千載有知音,夫復何求?


    【由於它也是背誦篇目,我們就順帶著簡單講一下。蘇軾在黃州一共寫了前、後兩篇《赤壁賦》,這裏選的是《前赤壁賦》,它應該作於《念奴嬌·赤壁懷古》之前。


    如果說《念奴嬌》裏,蘇軾將赤壁戰場的重點集中在周瑜的身上,那麽在《赤壁賦》中,目光則聚焦向了曹操。】


    三國。


    看完全文已然被暴擊到的曹操麵無表情,隻想叫水鏡閉嘴。楚棠可不管他,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幫著蘇軾紮了曹老闆的心,自顧自地接著道:


    【這段描述是藉由客之口說出來的,有考證說這個客是蘇軾的朋友,一個叫楊士昌的道士,他善於吹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