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


    歐陽修一邊將詞諳熟在心,一邊不無讚賞地感嘆:「原以為蘇軾之詞一意雄豪,這《江城子》卻是哀婉淒切,自血淚吐出,較之前代婉約之詞,更是以情取勝。」


    他哪裏是不會寫婉約詞,分明是二類兼修,且個個都是巔峰!


    真情總是動人的,更何況運筆者還有極高的藝術素養。這首詞既能打動千百年後的讀者,自然也會令之前或之後的古人動容。一時之間,眾人都沉浸在哀婉的詞意中。


    「唉,上天為何總是妒忌恩愛夫妻呢?」


    收穫了眾人同情的蘇軾本人卻是被眼前的詞嚇得如遭雷擊,好半晌都沒緩過神來:


    「娘……娘子她,過世了?!」


    第71章 念奴嬌8


    當年,他前往父親好友王方的中岩書院遊學,書院的丹岩赤壁之下,有一汪綠泉,好水之中豈能無魚?他於是擊掌三下,不想水中竟果有群魚聚集。


    如此景致不禁令人嘖嘖稱奇,老師王方建議為之取名,諸學生紛紛提筆,所得卻不盡人意。


    他略一思忖,提筆寫下「喚魚池」三字,贏得滿園喝彩。卻不料片刻後,丫鬟送來一張字紙,說是小姐擬的名。紅紙展開,赫然也是「喚魚池」三個字。竟然與他不謀而合!


    眾人紛紛感嘆不已,為這一瞬間的心靈相契。那擬名的小姐便是他後來的妻子——王弗。


    想到這件往事,蘇軾的神情柔和了幾分。婚姻已定,父親帶他們兄弟一人出川參加科考,他心中雖有些不舍,但到底也知道修齊治平的道理,所以忍痛暫別。結果剛到京師,就被透露自家妻子會芳齡早逝?!


    蘇軾險些控製不住表情:「怎會如此……」


    蘇洵和蘇轍同樣也是難以置信:「出川之時,大嫂看著也是康健啊。」蘇轍覺得有些難受。


    蘇洵搖頭:「可惜水鏡未曾說明具體時間,否則也好防範。」


    對這個兒媳婦、好友之女,他也是滿意的,誰知竟是遭了如此天妒呢?


    他們被這突出其來的消息砸得發懵,忽然,蘇軾起身,一甩袖子就要往外走,蘇轍連忙將人叫住:「兄長你去哪?」


    蘇軾迴身,神情嚴肅,語氣含了幾分急促:「我迴房修書一封,發往眉山,請娘延請名醫,看看娘子身上是否藏有暗疾。」


    「說得在理。」蘇洵也站了起來,「順便添上一句,既請了名醫,便讓你娘也一同問診。」他想起妻子在家中的操勞,或許也該注意幾分。


    夫子三人對視一眼,匆匆便離開了雅間,反正房中開了窗一樣可以看到水鏡。


    【順便補充一點,悼亡這個題材古人寫了很多,從《詩經》起就有了,後麵寫得比較好的有潘嶽和元稹,潘嶽雖然望塵而拜令君子不恥,但長得好看,對妻子也比較深情,悼亡詩寫得真切感人。】


    正在悲傷的潘嶽:……望塵而拜這事能不能不提了?


    當事人現在就是很後悔。


    另一邊,元好問一邊提筆一邊不無諷刺地吟道:「高情千古閑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另一個悼亡詩寫得好的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他的《離思》,流傳度很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迴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既然見過世間至大至美之景,別的就都看不上了。倉促地從花叢中走過卻毫無留戀,一般是因為修道之人應該清心寡欲,一半卻是因為,自你去世後,世間任何好景我都無心觀賞。】


    唐朝。


    白居易安慰地拍了拍好友的肩膀:「滄海、巫山,一者取自孟子,一者襲自宋玉《高唐》,最後結於一『半緣君』,微之你亦是至情之人。」


    元稹默然神傷:「詩再至情,娘子也迴不來了。」


    他覺得這詩果真是自己寫的,若韋氏去了,這世間種種花色又有什麽可看的?


    洛陽。


    元稹的妻子韋叢以帕拭淚,她也通曉文墨,雖知曉自己命數不永,但觀這首詩情意深重、纏綿動人,相公果真是愛極了她!韋叢心中又喜又酸,餘生漫漫,自己不在,相公拿什麽去捱?


    【元稹這首詩寫得很深情的,感覺有那麽點斷情絕愛守身如玉的意思,不過妻子去世沒多久,他好像就續娶了。續娶這事倒也不算什麽錯,離譜的是被營銷號傳得滿天飛的緋聞,再加上《鶯鶯傳》裏呈現出來的陳舊思想與現代觀念不合。


    講個笑話,大三去實習,老師問元稹是什麽人,底下學生不假思索地答:渣男!就……雖然大部分看的是洗腦包,但真的很好笑,元稹,好好一個人,「渣」得人盡皆知,好慘一男的。】


    「噗嗤——」


    劉徹沒忍住笑出聲:「這元稹,在後世挺出名的嘛。」


    眾人捂臉:陛下,您看熱鬧的心思不要太明顯。


    洛陽。


    剛剛還在為丈夫擔憂的韋叢一瞬間沉默下來,理解是一迴事,心裏有些不鬱又是一迴事。唉……她嘆了一口氣,決定從今天起,好好調養身體。相公的詩寫得挺好的,下次別寫了。


    京城。


    元稹氣得漲紅了臉:「汙衊!這是汙衊!我何時和別人傳什麽……緋聞了!」


    雖然有些詞語不甚理解,但結合句段,連蒙帶猜也能讀出個大概,元稹咬牙:「知道是捕風追影的事還在水鏡上說,治學要嚴謹,嚴謹懂不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