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這些內容耳熟嗎?沒錯,以上情節都出自羅貫中老師的《三國演義》,在《三國演義》裏,周瑜意氣張揚,機智有餘而缺乏容人之量,最後被氣死的情節也算得上是……絕唱了。】


    羅貫中:……我就知道。


    馮夢龍哈哈大笑:「《三國演義》固是奇書,隻不知周郎和諸葛丞相此時聽到是何等反應。」


    馮大手才不承認自己是在看熱鬧。


    【但這些內容其實都是羅貫中杜撰的,歷史上的周瑜頗具才華,蔣幹說他「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陳壽亦稱他為奇才;陸機贊他「雅達」;綜上可見,周瑜的氣量非但不狹小,還頗有些「海納百川」的意味。】


    聽到這裏周瑜才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還有明白人。他擰著眉頗有些不鬱:「這羅貫中怎的如此編排於我?他縱欣賞那諸葛孔明,倒也不必拿本將作賓吧!」


    而且聽楚棠的意思,他在後世大多數人眼中好像就是這麽個氣量狹小的形象,羅貫中,你欠我的那什麽還?


    另一邊,諸葛亮也有些不自在了:「這些小說家言真是……誇大其詞,周公瑾頗有俊才,實不必如此貶抑。」


    剛剛還有些疑惑地劉備倒是笑眯眯地接受良好:「看來那羅貫中對軍師頗為欣賞啊!」


    一意揄揚,喜愛之心溢於言表。劉備覺得有些平衡了,還是有人念著他們劉蜀的嘛!


    許都。曹操表情複雜:「哼,又是這個羅貫中!」


    他可沒忘記先前楚棠說的,民間故事裏人人都管他叫曹賊,不知道這羅貫中的演義又在其中出力了多少,現在連南邊的周瑜也被編排了。


    「唉!」他忽然嘆了一口氣,神情惆悵極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啊!」


    曹丕曹植的眼角一齊抽了抽:父親,這詩您還是別念了。


    不曾想,剛腹誹完,上首的曹操就發話了:「子桓吶!」


    被點到的曹丕心裏一跳,連忙斂了神色上前:「父親。」


    曹操笑得可以稱得上和藹:「先前水鏡是說你編過誌怪吧?不錯,是個有才能的。這樣,你也去寫一本什麽,《三國演義》,省得後世那不知事的人胡編亂造,褒貶失衡。」


    曹丕:?


    父親您真的是……


    「怎麽,你不願?」曹操的眼睛眯了起來。


    曹丕神情微微慌亂:「孩兒不敢,孩兒……」文采斐然的曹氏二公子第一次覺得詞窮。立在旁邊的曹植看到兄長窘迫的樣子,不厚道地偷笑起來。


    曹操眼尖,發現後麵幸災樂禍地漏網之魚,當即笑得愈發慈愛:「子建似乎也對俳優小說頗感興趣,便與子桓合著吧!」


    剛好一起著書還能增進感情,免得後麵發生兄弟鬩牆的慘事,一舉兩得。曹操對自己的安排頗為滿意,他就不信,他老曹家兩個兒子,寫不過一個羅貫中!


    慘遭支配的兄弟二人累覺不愛:爹,您放過我們吧!


    【另一方麵,周瑜的軍事才能也很高,雖然《三國演義》裏將火燒赤壁的功勞安在了諸葛亮的身上,但這一奇計實際是周瑜謀劃的,羅大大經典手法之一:張冠李戴。】


    明朝。


    膝蓋再次中箭的羅貫中覺得有些尷尬,不同於一開始得知自己的著作名流千古的激動,他現在隻覺得自己仿佛在眾人麵前被公開處刑。


    同人文舞到正主麵前去了是什麽體驗?羅貫中後知後覺地和馮夢龍共情了。


    茶樓雅間。


    蘇軾搖頭失笑:「我就說楚姑娘說的如此離奇,原來是後世編的話本子。」


    「每每提到三國之事,楚姑娘必談這本演義,想來也是一本奇書。」蘇轍表示有些感興趣了。


    蘇洵捋著須總結:「聽楚姑娘描述,那位羅貫中似乎有尊劉之心,倒是和瓦舍講史之戲多有相和,演義之書,該是裁剪編錄、潤色而成。」


    他對這本史向話本頗感興趣。


    三國。


    周瑜再有雅量也坐不住了,憤憤地一拍桌子:「羅貫中,欺人太甚!」


    火攻之計明明是他想出來的,孔明之人分明是從屬,這種功勞也能被搶嗎?欺負他百年之後不能說話是吧?


    周瑜的粉絲摩拳擦掌:嗬嗬,羅貫中是吧,記住你了。


    被張冠李戴的另一主角諸葛亮禁不住撫額,後世對他如此厚愛,他理當感念,就是這方式……他失笑,莫說周瑜,他都有些惶恐咯。


    大殿裏的孫權調整坐姿,沉吟著摸了摸下巴,神色頗為認真:「子敬啊,我江東可有哪家才子有小說家之才?」


    魯肅一愣:「主公的意思是?」


    孫權一臉嚴肅:「我們也編一冊《江東演義》,如何?」


    魯肅:……突然就理解曹氏二位公子的心情了。


    【由此可見,周瑜在史書上最為人稱道的,除了容人雅量,便是軍事才能,這樣的人,無愧於「豪傑」之稱。但蘇軾心中的周瑜顯然不止於此,他筆下的周瑜出場竟顯得頗為柔情——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他先寫到他的婚姻愛情。小喬是江東有名的美女,所謂「江南有二喬,河北甄氏俏。」以美女來襯英雄,愈發顯得英雄豪俊,奮發有為。周瑜和小喬的姻緣應該始於建安四年,距赤壁之戰近十年之久了,蘇軾在此著一「初」字,與赤壁之戰並舉,實際是為了更好地襯托周瑜的形象,這一點大家理解就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