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表完看法沒多久的範成大:???這是我的原話?


    蘇轍冷笑一聲:我兄長的詞寫得不好?!


    第68章 念奴嬌5


    未央宮裏,劉徹沒忍住笑出了聲:「早知道楚棠促狹,真是……時時刻刻都會給朕意外之喜啊!」


    看這語氣、這表達方式,不和前麵的「曹氏集團大舞台,五險一金包吃住」有異曲同工之妙嗎?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唐朝。


    王維也是搖頭:「範成大亦是詩家,豈不知詩家多有靈視心象,不可以等閑觀之?」


    白居易和元稹對視一眼,含笑打趣:「蘇軾的詞寫得這樣好,可惜這範成大不是知音咯!」


    看他的詩,就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正與好友在簷下賞月聽詩的柳宗元同樣忍不住露出笑意,蘇軾真慘,後世的評論真有趣。


    然而下一秒他們就高興不出來了,因為楚棠接著說:


    【像範成大這樣較真的人其實還不少,比如說王維的那首《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有人就說王維寫得不對,桂花是秋天開的,怎麽就春山空呢?他一定是寫錯了。】


    王維:???


    我說你們別太荒謬。


    玉真公主因為一首《鬱輪袍》對王維青睞有加,此時聽到有人攻擊自己欣賞的才子,當場坐不住了,凝著眉滿臉嫌棄:


    「這些人到底懂不懂什麽叫意境?」


    人閑而感花落,夜靜而覺山空,夜靜又暗暗迴扣前文之人閑,此等清幽淡遠之境,怎麽就是寫錯了?不會賞詩別賞!


    【不過也是有人為王維鳴不平的,他們考證了一下,確實有一種桂花是春季的,王維沒寫錯。】


    眾人:……


    王維:……


    一時不知道該不該說一聲謝謝。


    【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句詩同樣因為開花的時間不對而受到質疑,於是也有人去考證,說這是因為山上的氣候比山下低,所以白居易沒寫錯。


    這一句的官司流傳得非常廣,以致於現在已經成了一道經典的地理考題。但正像有些老師所指出的,這種科學的求證,某種程度上會破壞詩歌意境。】


    白居易的笑容僵在臉上,剛還嘲笑蘇軾,迴旋鏢紮到自己身上了,他無奈地搖頭,好一會兒才道:「後世之人也太較真了。」


    看了一通熱鬧的元稹忍笑打趣:「樂天兄此言差矣,此種求真務實的態度,正是治學之要略啊!」


    白居易很想在心裏翻個白眼:嗬嗬,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幸災樂禍。


    另一邊,酈道元精神一振:地理考題!山川物理之事也可列入科舉取士的篇目麽?後世學子涉獵範圍真廣!


    這麽想著,酈道元的幹勁更足了,他要努力為後世多留下些文質兼美的水文著作。


    【另外還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背過都說好,打卡之後都搖頭,永州八記,頂級文案詐騙。】


    安心吃瓜的柳宗元謔地一聲站起來,大聲辯駁:「大家都在詐騙怎麽我就是頂級了???」


    劉禹錫聽到好友的口不擇言,不由得失笑出聲:「子厚兄啊,連你自己都被帶歪了。」


    柳宗元反應過來,剛要分辨,忽然想起什麽似的頓在原地,難以置信地抬頭看向劉禹錫,恰好劉禹錫也覺出不對,神情嚴肅地看了過去,兩人四目相對,眼中都有訝異,異口同聲道:


    「我/你怎麽去永州了?!」


    二人一齊沉默,過了片刻,柳宗元垂眸,開口道:「永州地處偏遠,瘴癘叢生,先前楚姑娘曾言我等被貶,想必我的貶謫之地,就是永州吧!」


    他那時竟有閑心,去寫些山水遊記。柳宗元有些自嘲地笑了。


    劉禹錫看著好友傷懷的樣子也不好受,他心知這個猜測是八九不離十了,在心裏嘆了口氣,他出言寬慰道:


    「子厚暫勿煩憂,如今水鏡已出,未來之事或許並不如楚姑娘所講。」


    柳宗元搖搖頭:「文章憎命達,屈原放逐、賈生罹憂,仕途幽寐總難料,命定之由,豈是容易更改?」


    他臉上的輕鬆不見,都沒心思去駁斥所謂的「文案詐騙」了,水鏡裏的楚棠還在繼續。


    【這裏他們其實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以科學之真去求文學之真。他們忽略了蘇軾所寫的赤壁江景是他心象的描繪,王維側重於意境的呈現,白居易隻是以詩筆繪眼前之景,而柳宗元更是將謫居的孤寂與失落投射於永州風物之上。


    這些景物都經過了詩人的藝術改造,是一種文學的真實,而文學的真實應該是主觀的真實、假定的真實、內蘊的真實,它具有詩藝性,更多的訴諸於心,而不能簡單粗暴地用現實去求證或否定。】


    蘇軾蘇轍王維白居易柳宗元等人一齊點頭:沒錯,就是這樣。


    太極宮。


    孔穎達撚須輕輕頷首:「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他念起魏晉玄學家王弼《周易略例》中的句子,作為經學大師、孔子第三十二代孫,孔穎達對言、象、意同樣有著自己的見解。


    「這主觀之真實、假定之真實、內蘊之真實、詩藝性,聽來直白,卻頗值得玩味,應是後世那位論家的學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