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撐著床榻站了起來,走到窗邊望空中流光溢彩的水鏡,仿佛望見鬱達夫一顆赤心。


    他喃喃自語:「筆可為刀……」


    柳宗元輕輕唿出一口氣,神色似有震動:「我小看鬱達夫了。」


    他有悲哀,卻難涼熱血。


    太極宮。


    李世民也是意外:「竟是個血性文士。」


    在苦楚中瀝出熱心,有文人筆,也有兵士氣,他為之前草率的看法道歉。鬱達夫不是重壓之下的鬱悶文人,而是文竹節士,秀拔挺立。


    未央宮。


    劉徹眸光微動:「鬱達夫還有軍士之才。」


    那《估敵》文,非有遠見卓識不能寫。他摸了摸下巴,想起楚棠順便的那一句:


    「《論持久戰》,聽來似是一本兵略之書?」


    他神情又凝重了幾分,微微沉吟:「那偉人,果真不是一般詞人。」


    詩詞已經是上佳之筆,還能寫出兵略要論,怎麽可能有這樣的人?!


    第50章 故都的秋結尾+琵琶行序


    【鬱達夫也為我黨提供了許多援助,這樣的人,是民族的義士,卻是敵人的仇讎。由於漢奸告密,日本憲兵開始全麵調查他,鬱達夫不得不開始流亡。


    1945年8月29日,他被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此前的8月15日,日軍已降;9月9日,於南京舉行簽字儀式。天光似欲曉,他卻無法得見。1952年,鬱達夫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怎會如此?」


    蘇轍不受控製地睜大眼睛,「明明已經勝利了啊!」


    蘇軾亦是搖頭,語帶嘆息:「寇賊本性,即使敗局已定,也要困獸猶鬥,將那些義士趕盡殺絕。」


    可嘆鬱達夫,為抗戰奔走半生,卻無法迴到勝利後的國土。


    唐朝。


    李賀闔眸:「雖非馬革裹屍,亦是為國為民,死而後已。」他佩服這樣的文士。


    另一邊,白居易忽然起身,將房中的紙筆俱拿了出來,神情鄭重地鋪紙研磨。


    對麵的元稹奇道:「樂天兄你這是做什麽?」


    白居易一手拉著袖口研磨,一邊答道:「此等義士,當為之賦詩一首。」


    元稹看了他一眼,打趣道:「不怪人家搶了你的位置?」


    白居易停下手,搖搖頭笑道:「戲言罷了,鬱達夫有好文章,更有卓絕風骨,一介文士捐軀國難,實是難得之英豪,令人感佩,我讓賢讓得心服口服。」


    「樂天兄何必妄自菲薄,」元稹笑了笑,接著道,「不過你所言甚是,義士高古,我也來為他賦詩一首,略表敬意!」


    白居易心情甚好,奉筆而上:「好,我二人同作!」


    一旁的白行簡看了看兄長又看了看兄長的好友:「那,我便為他作一篇傳奇吧?」


    沒有人聽到這樣的事跡能不動容,他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懷。


    未央宮。


    劉徹憤憤地一拍桌案:「日本寇賊可惡如斯!那漢奸是什麽意思,漢人的奸賊?」


    他甚至無暇為後世自稱「漢人」而高興:「身為漢人不顧袍澤,竟幫著異族殘害同胞義士,這等小人朕見一個砍一個!」


    代入以下大漢與匈奴開戰,有大漢子民暗通敵國謀害軍將,漢武帝覺得肺都氣炸了。


    鹹陽。


    嬴政心下也略有感嘆:「戰勝之後猶被除之後快,鬱達夫為抗戰之助力,必不隻楚棠話中所敘寥寥。革命烈士,是指那些為抗戰犧牲之人?」


    李斯道:「『革命』一詞,出自《易辭》;烈為火猛,又有剛直、堅貞之意,此諡倒也恰當。」


    嬴政不置可否:「後世所謂『革命』,似與《易辭》不同。」


    但他暫時無法參悟其意,隻好將目光投放到另一個關注點:「新朝初立便該表彰有功,敵寇1945年便已投降,怎麽到1952年才追認?」


    1945到1952,中間竟隔了七年之久,到底是因為什麽耽擱了?


    【《故都的秋》裏,展現的是一個具有傳統氣質的現代文人獨特的雅俗交融的審美趣味,對秋的敘述,對秋日清、靜、悲涼的呈現,都有一種唯美的色彩,所以我們很容易認為鬱達夫就是個憂鬱的文學青年。但事實上,大廈將傾的時代裏,但凡有一點良知的人,都無法獨善其身。


    他曾舉起個性解放的旗幟,和郭沫若、和魯迅等人一起,向著幾千年封建思想擲下投木倉;又在國家存亡之際與無數誌士共同戰鬥,無所畏懼地迎向敵人的屠刀;


    他有憂鬱蕭索的情懷,又有傳統知識分子的狂狷之氣,更有令人側目的錚錚風骨!這些都共同組合成一個鬱達夫。


    另外,他還是個通才,除了散文小說,舊體詩詞也寫得非常好,簡單看兩句:


    「三分天下二分亡,四海何人吊國殤」,「好是陽春三月暮,沿途開邊紫藤花」,「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最後一句莫名給人一種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的感覺。


    五四一代文人,既有寫作新文學的能力,古典文學修養也很深厚,確實是新舊交替的一代了,大家感興趣也可以看看。】


    水鏡下的文人學士眼前一亮,說到這他們可是專業對口了!


    白居易停下筆細細品味著:「好是陽春三月暮,沿途開邊紫藤花。造語清新、明白如話,真是深得七言絕句之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