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蘇軾看著對麵的蘇轍笑:「我說的不錯吧,新文學不曾與舊文學決裂,這鬱達夫,用後世的話來說,應該是……有古人之風?」


    話音剛落,就聽到楚棠悠悠補了一句:【由此可見,鬱達夫雖然是新文學的名家,骨子裏卻仍有傳統士大夫的精神氣質。】


    蘇轍眼中不禁露出了笑意:「兄長真是洞察幽微。」


    蘇軾心情愉悅地擺擺手,低頭呷了一口茶,掩蓋心下思量。


    話是這麽說,但所謂士大夫的精神氣質,可不隻在這賞景的雅趣。鬱達夫是否,太過衰頹了點?


    【說到色彩語言的暗示性,鬱達夫和李賀應該可以辯一辯,李賀詩裏的色彩運用也非常精彩。】


    突然被點名的李賀手指輕顫,隔著疏窗望向空中的水鏡。


    【李賀的詩風向來以淒艷詭激著稱,其中,「艷」即指向他詩中的色彩語言。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紅如雨」,「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他用的顏色都很鮮艷,但是大家卻不會覺得熱烈溫暖,反而是感覺很幽冷,有點中式恐怖的意思。】


    蘇軾對這個新詞很感興趣:「中式恐怖,是指中國式恐怖?」


    他聯繫李賀的詩作略作思忖,「李長吉被稱作詩鬼,詩中啼、泣、血、墳、鬼燈、幽螢、山魅等字眼屢見不鮮,又輔以冷紅、老紅、殘紅、寒綠、頹綠等色,讀起來確實如入幽冥之境。」


    「所以中式恐怖以色彩和尋常景致取勝?」


    蘇轍想了想,突然覺得後背微微發涼。嗯……暫時有些不太想讀李賀的詩了呢。


    太極宮。


    李世民對李賀這個名字有印象:「先前講杜甫時似乎提到這李賀是唐室宗親,他的詩怎的這般淒艷詭譎?」


    長孫皇後看了也是覺得心驚:「莫非是如那杜甫的《登高》詩一般?」


    從《望嶽》到《登高》,記述了家國的離亂。李世民的心不覺沉了沉。


    【李賀是沒落的唐宗室後裔,少有才學,雖然體質羸弱,但胸有淩雲,以壯士自許,曾經寫下了「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句子。】


    太極宮。


    李世民目露讚許:「是個好男兒!」


    三國。


    曹植同樣目光灼灼:「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李賀果真是個淩雲之士!」


    曹操看著神采奕奕的四子,不自覺露出欣慰的笑意,這種詩句才是他的兒子該寫出來的!再次在心裏將《燕歌行》與《白馬篇》對比了一下,曹操覺得還是子建更順眼。


    那麽問題來了,自己到底是從什麽時候覺得子建不順眼了呢?


    想起先前被透露的繼承人的問題,曹操不禁又露出了老父親般的憂傷。


    【但是他的仕途實在慘澹。即使得到了名重一時的韓愈的稱讚,李賀的仕進之路同樣走得艱難。第一次科考,恰逢父喪,他必須迴去守孝三年;


    等到守孝期滿,他去參加河南府試,一舉獲雋,隻待年底,就趕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這是他離理想最近的一次。然而,堵住他的,是一個荒唐又無解的理由。】


    「不會又遇到了個李林甫吧?」劉徹小聲猜測著。


    【李賀的父親,叫李晉肅,有人就說啦,「晉」和「進」是同音字,「肅」和「士」音又相近,李賀這是犯父諱了啊!怎麽能去考進士呢他這是不孝!然後,李賀就真不能去考了。即使韓愈「質之於律」、「稽之於典」為他辯解,最終也無濟於事。】


    ???


    未央宮。


    劉徹瞪大眼睛:不是……「這算什麽理由??」


    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隻是因為讀音相同或相近就避諱,哪有這種諱法啊??


    鹹陽。


    嬴政同樣覺得無言以對,這個理由,也太荒謬了。杜甫限於李林甫,李賀限於嫌名,這唐朝的科舉,看似是一條康莊大道,內裏卻藏著不少暗礁。嬴政輕叩書案,選吏之法,還需再行斟酌,盡量完善才是。


    太極宮。


    李世民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實在荒唐!」


    避字倒還能理解,為尊者諱,為親者諱,自古亦然,哪有連音近都不行的?不孝,真是好大一頂帽子!


    他敏銳地與秦始皇想到了同一個問題:一個杜甫,一個李賀,這還是明麵上的,暗裏不曾知曉的蹭蹬之士又有多少呢?科舉取士,是否有可以精進之處?


    中唐。


    韓愈握著拳頭的手沉沉地落到麵前的石桌之上。李賀少年英才,當年,他持詩前來拜謁,呈上一首《雁門太守行》,格律精當,風骨卓絕,「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之句更是有凜然氣勢。


    他斷定這人必是賢才,可才士到底遭妒。


    韓愈至今還能迴想起自己第一次聽到京中流言時,心中是何等的憤怒。他援筆成書為李賀申辯,卻終是難敵悠悠之口,而李賀所能做的,隻有寄書言謝,而後滿懷悲憤地離去。


    「可嘆長吉,我韓愈有愧啊!」


    無法為李賀伸張,始終是他心頭的憾恨。


    書齋裏,李賀再次聽到楚棠不無義憤的將他的遭遇一一講來,不由苦笑一聲。他低低咳嗽著,仿佛要將心肺一起咳出來,既悲嘆自身的懷才不遇,又恨極那些以嫌名汙他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