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頭搶地,急聲道:「後輩無知妄議天子,怎麽能當真?祖奶奶,無論水鏡說了什麽,那都是後來的李隆基做的,和現在的孫兒無關啊!」


    「哦?」武則天冷笑著挑眉,「你的意思是,讓朕給天下人,留下你這個禍害?」


    「孫……孫兒怎會是禍害?水鏡也說我創下盛世,孫兒隻是被……被李林甫那個小人蒙蔽,這不是孫兒的本意啊!還有那安史之亂,這都是叛軍膽大包天,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如何能全數怪到孫兒的身上?」


    「被蒙蔽?」武則天氣極反笑,「你也是皇子皇孫,讀過聖賢書,豈不聞諸葛武侯之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李林甫既是小人你為何未能明察,反到讓他取代賢相,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那安史之亂,亦是在你治下發生,你還逃離長安,都城盡失,若非你不察,又怎會禍害至此?!」


    帝王威怒毫不掩飾,李隆基雙腿一軟,伏在地上的手輕輕顫抖。


    洛陽。


    杜甫對楚棠的解詩之句十分欣賞,他此時尚未議親,但仍可感念詩中情意,亦對最後那句「天下亂離的悲哀」感受頗深,隻是末了的評價……他神色奇異:


    「後世之人,竟可如此點評帝王。」


    李白覺得接受良好,他甚至有些欣賞:「楚姑娘點評的帝王不止陛下一位,她的態度,確實並未有多少尊重,想來後世風氣必是十分開明。」


    女子也能開壇設教、談古論今,而不懼世俗白眼、皇權壓製。


    李白想起之前講的自己的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世之人,應該能「開心顏」了吧!他仰頭望著茫茫水鏡,對楚棠所處的時代充滿了嚮往。


    【唐玄宗逃往蜀地,杜甫聽說肅宗已經即位,當場決定趕赴行在,麵見天子,卻不想失陷賊手,被叛軍帶迴長安。


    安祿山有稱製之心,自然需要官員名士給他撐場子,杜甫雖然是個小官,但好歹也是一條蚊子腿嘛!被關押的同時還有大詩人王維。】


    正在府中的王維神色一頓,手裏的筆啪嗒一聲落在桌上,旁邊的劉氏緊張地拉著丈夫的手,眼中滿是驚惶。


    怎麽會這樣呢?王維暗自心驚,他是大唐的臣子,聖上尚在,自己失陷賊手,若一朝光復,豈非成了偽官?聖上會如何看他?天下人會如何看他?


    興慶宮。


    李隆基豁然起身,他剛剛聽到了什麽?謀反的竟然是安祿山?!他狠狠地一拍桌子:「好啊,安祿山,朕對你委以重任,你竟然敢謀反,你對得起朕嗎!」


    高力士也是忍不住錯愕,之前想到安祿山時,他自己都覺得有點荒唐,可水鏡現在明明白白白說了,就是安祿山。他想起安祿山送往宮中的東西,安祿山是個精明人,不僅給陛下送,連他這個陛下身邊伺候的也沒有漏下。


    想到院中堆的物什,高力士隻覺燙手極了,心中叫苦不迭。可此時陛下還氣著,高力士不暇多想,趕緊上去勸人:


    「陛下息怒啊!安祿山亂臣賊子枉顧皇恩,陛下如今知曉,正該懲處以絕後患,這是水鏡在給陛下提醒啊!」


    盛怒的李隆基反應過來,「對,快,傳旨,派人將安祿山抓迴長安,朕要將他碎屍萬段!」


    他仿佛找到了一個發泄口,隻要將安祿山殺了,安史之亂就不會發生,後世人就不會那樣罵他,他還是那個創下盛世的明主聖君,他要比肩太宗!


    平盧。


    安祿山正在請諸官將喝酒,他是胡人,當年因為違抗軍令、貪功冒進,差點被處斬,好不容易才活下來,又當上了平盧節度使。


    節度使權力頗大,又能向朝廷參奏議論事,他得意極了,一邊討好皇上一邊拉攏周圍的人,這宴會就是他精心設計的拉攏人心的一環。


    如今水鏡扔下一個驚天炸雷,滿堂官將頓時鴉雀無聲,安祿山當場呆愣在原地,滿臉橫肉擠在一起,竟生出幾分滑稽的意味。


    「胡言亂語,胡言亂語!這是汙衊!我對大唐忠心耿耿,這女子一定是在陷害我!」


    他大聲喊著,掩蓋內裏的心虛,其實他自己也知道這番話沒有可信度,楚棠和他全無相關,為什麽要陷害他呢?


    院中的諸官將同樣不信,楚棠來自後世,讀的是歷代史書,安史之亂這樣大的事,必然是記載於冊,安祿山,他當真謀反了!


    眾人看著桌上的酒菜,隻覺冷汗涔涔,這分明是一場斷頭飯!


    【王維名氣很高,也是叛軍的重點監視對象,據說安祿山特別賞識他,強迫他接受偽職。王維反抗無果,被硬塞了個官。後來兩京收復,朝廷懲處偽官,王維赫然在冊,論罪當誅,還好朋友呈上了王維身陷賊營時作的《凝碧池》詩,又有弟弟王縉鼎力相助,才勉於一死。


    後麵王維官當得還挺大的,世稱王右丞,又被稱為詩佛,也是大唐頂流之一了。】


    王維鬆了口氣,幸好,自己的名節保全了。至於後麵說他的官當得挺大之類的,王維權當沒聽見。


    他素來信佛,生性恬淡,如今聽說朝堂混亂,未來將有兵戈,甚至自己也會深陷於偽軍之手,不覺心驚肉跳,官場果真如履薄冰。


    王維想著水鏡裏所說的種種,一腔熱誠忽然就散了幾分,竟生出了一種歸去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