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輩子仗,享受一下怎麽了?於是李隆基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後宮,他尋訪到一位美人——她的兒媳,壽王妃楊玉環。】


    「啪——」李世民當場摔碎了杯子。


    「他他他……」他氣得手直發抖,「這個孽障,簡直荒唐!」


    皇室裏竟出現這等扒灰的醜聞,如今被披露出來,天下會如何看待他們李唐王室?!


    一旁的長孫皇後連忙幫他順氣,卻到底也覺得觸目驚心。


    「承幹的兒孫輩,不該是如此啊!」


    興慶宮。


    李隆基的臉色愈發難看,他本以為自己做得足夠隱蔽,沒想到後世人竟全然知曉,還拿到水鏡上公之於眾!那豈不是,連太宗也聽到了?!


    坐在側坐的楊玉環神情有些恍惚,壽王妃啊,太久沒聽到這個稱唿了。


    吃得一口皇室大瓜的眾人連連皺眉,這玄宗皇帝,竟是連綱常倫理都不顧了。


    倒是後麵已經知道劇本的朱元璋沒有太過驚訝,他在品前麵那句話——「敵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們,資產階級的捧場卻可以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誌薄弱。」


    「如果沒記錯,楚棠前麵提了句階級局限性,資為貨、產為生,所謂資產階級,顧名思義,便是占有資財貨物的階級,也就是,大財主麽?」


    他繼續尋思,越想越覺得妙:「咱當年和那些故舊打蒙元的時候,便不怕他無力強悍,可一朝建朝,底下人的心思就大起來了,這莫不就是被『征服』了?」


    他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尤其結合後麵那句「打仗打了一輩子,享受一下怎麽了」,越品越覺得和時下貼切。不知道誰能說出這樣淺顯直白又有見地的話,若是能交談一番,必定受益匪淺。


    不過朱元璋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這話的主人十有八九就是後世的哪位大賢。


    後世的人才,真是了不得啊!


    【李隆基借給自己母親竇太後祈福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做道士,然後再暗度陳倉,把她接迴宮中,玩得好一手偷天換日。


    有一說一,李隆基這招不會是跟他爺爺李治學的吧,寺廟中轉站玩得挺熟的嘛!】


    太極宮。


    一口氣沒說過來的李世民又裂開了:「稚奴也幹了扒灰的事?!!」


    長孫皇後也滿臉震驚:「稚奴平日看著乖巧伶俐,怎麽會……」


    等等,帝後二人對視一眼:「李隆基的爺爺是稚奴?!」


    那承幹呢?難道又出了個玄武門?


    武周。


    武則天微微恍神,又想起那個已經殯天的丈夫,是他給了自己機會,給了自己無上的榮耀。


    隻是這李隆基……她冷哼一聲,向上官婉兒遞了個眼神。


    【後人常說楊妃惑主,卻不曾想過,在封建時代,麵對至高無上的皇權,她又能怎麽辦呢?她隻是一個弱女子,是李隆基選擇了沉迷聲色,拉著她共沉淪。


    在朝事上,李隆基還將張九齡罷官。


    張九齡,開元年間名臣,以直言敢諫著稱,頗有些魏徵的遺風,因讒言被貶,後辭官歸鄉。至此,玄宗朝最後的賢相離開了。


    張九齡文學造詣也不錯,大家應該讀過他的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長安院落。


    李白有些許悵然:「張相風骨白亦十分敬佩,可惜他辭官後便病逝在曲江,不得拜見。」


    賀知章也想起那位同僚,不由得輕聲一嘆。


    未央宮。


    劉徹順便咂摸了一下末了那句詩,終究是沒忍住心裏的酸水,怎麽唐朝的宰相也這麽會寫詩!


    【張九齡辭官後,唐玄宗任用李林甫為相,就是那個為我們貢獻了「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的李林甫,這個人非常擅長揣測上意。


    後來,因為楊貴妃受寵,楊家也得以雞犬升天,她的哥哥楊國忠被封為宰相,整個朝堂已經沒有清明之象了。】


    興慶宮。


    李隆基滿麵怒火,對皇權的危機感讓他短暫清醒過來:「去,把李林甫給朕叫來,還有楊國忠,朕倒要看看他們是怎樣的禍亂朝堂!」


    楊玉環急忙抓住他的袖子:「陛下,臣妾的兄長尚未封相,求您……」


    李隆基沒好氣地將她甩開:「等到他封相就晚了!」


    太極宮。


    李世民胸口不斷起伏:「沉迷聲色,貶斥忠良,重用奸佞,李隆基,好……你真是,好得很!」


    鹹陽。


    嬴政亦是冷哼一聲:此等君主,朝堂之禍,天下之禍。


    長安院落。


    尚不知曉許多後世的賀知章和李白對視一眼,臉色染上沉重。


    「老夫隻知李林甫大權獨攬,氣焰囂張,卻不想後麵還有這許多事,唉,陛下他……何以糊塗至此啊!」


    李白搖頭:「浮雲蔽日,希望陛下看到,能有所警醒吧!」


    開元年間的欣欣向榮,怎麽也不能斷送掉。


    【李白是一個純粹的人,他不願與小人為伍,而奸小必然也不能容他。離開長安後,李白終於可以將他的一腔憤懣宣之筆端,這種憤懣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兩年之,在辭別東魯友人的贈別之作中仍有迴響。


    或許當年入侍翰林,真的就是一場夢吧!詩中的海日山花、登山奇景、蓬萊宮殿、恰似帝闕中的繁華,而熊咆龍吟與雲雷之聲,未嚐不是影射著廟堂之上的暗湧。一朝賜金放還,便是大夢初醒,虛幻而又悵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