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 作者:春山有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植已然捨不得唿吸了,他仿佛看見了吳越的崇山峻嶺間,一座峭拔的山峰挺立而出,於雲霞掩映間兀自靈秀。
他自幼在北地長大,遍地兵戈,江東又為孫氏所控,他還未曾遊覽過吳越風光,如今被李白在詩裏一寫,他恨不得立刻順江南下,一訪名山。
想到這裏,曹植頗為幽怨地看了曹操一眼:爹,什麽時候把江東打下來唄,我也想去天姥山看看。
曹操詭異地領會了自家兒子的眼神,不僅臉上一黑,個糟心孩子,哪壺不開提哪壺。你爹我不想打江東嗎?隔壁是個縱火團能怎麽辦?要不是這水鏡來得及時,上次自己的幾十萬大軍就要交代在赤壁了。
不過,李白真的太會寫了!他也想去天姥山看看,還是快點把江東打下來吧,既能肅清南方,又能一訪仙山,雙贏!
曹家父子的思路儼然如脫韁野馬一般跑偏了,水鏡卻絲毫不知情,仍在講述。
【那麽天姥山具體究竟有什麽特色呢?李白也不知道,他隻是道聽途說的,所以隻能虛著寫一寫。可是越想他越抓心撓肝,天姥山真有那麽好看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在夢裏還真去到天姥山了。】
【大家看第二段,夢中所見,這是詩歌主體,我們還是來簡單梳理一下,李白在夢境中見到了哪些景致呢?大家默讀課文,試著給李白的夢中所見劃分一下層次,並給每幅景色取一個小標題,想想,哪副景色最令你神往?】
大家已經熟悉流程了,聽到提問條件反射便開始看詩文。
楚棠的ppt做得很是精美,內容也很詳細,講到哪裏,內容便同步到哪裏。賀知章才思敏捷,很快心中便有了分曉,當下便道:「太白以為可分幾幅圖景?」
李白笑笑,自己解自己的詩,這感覺真是相當奇妙。
「想來應是寫了四幅吧!從首句至『淥水蕩漾』是一景;『腳著謝公屐』至『迷花倚石』是一景;『熊咆龍吟』至『水澹澹兮生煙』又是一景;『列缺霹靂』至『仙之人兮列如麻』為最後一景。」
話音剛落,水鏡裏出現一張表格,詩景劃分與他所言分毫不差。賀知章不禁大笑起來:
「好,看來後世之人並未浪費你這一篇好詩!此事可喜,當浮一大白!」
李白也笑了:「賀監莫不是找藉口來我這裏討酒喝?」
賀知章笑意更深:「那這酒老夫是喝得還是喝不得?」
李白朗盛聲一笑:「當然喝得!」
好詩,好友,當配好酒!
【我這裏將夢中所見分為四部分,分別命名為「飛度鏡湖」、「登山奇景」、「山林震顫」和「洞天仙境」,我們一幅幅來看。】
【首先是飛度鏡湖。鏡湖,又叫鑑湖,在今天的浙江紹興。說起來,鏡湖之於李白,倒也有些緣分,緣分的紐結是賀知章。】
李白倒酒的手微微一頓,賀知章笑了,他的精神依然矍鑠,目光中卻透出幾分懷念:「山陰在後世原是被叫作紹興,那鏡湖,在老夫的家鄉。」
【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教科書上的第一批大佬,他是武則天年間的狀元,李唐光復後官運仍然亨通,在玄宗朝任秘書監、太子賓客,也是唐玄宗麵前的大紅人,正是他將李白舉薦給唐玄宗。】
賀知章聽水鏡提起自己多有讚譽,擺擺手道:「什麽紅人,仗著把老骨頭忝列朝堂罷了。」李白托起杯盞,肅斂神色向他敬酒:「賀監德高望重,白也要多謝賀監的引薦。」
賀知章隻是搖頭:「你本高才,老夫本便有為國舉賢之責,當不得謝,隻是如今看來,倒不如不薦得好。」
這是想起了水鏡說的李白最終被賜金放還之事。李白聽懂了他的意思,心中微嘆,卻仍笑道:「無論如何,賀監予我一條門徑,縱最終我誌不行,卻仍有奮進之為,又復何憾?」
他想起水鏡評說過的陶淵明,直麵人生痛苦,最終找到解決之法。或許,他最終的歸宿也是陶淵明。
武周。
武則天想起了自己不日前禦筆欽點的乙未科狀元,唇角微勾。她沒記錯,這水鏡是各個時空都能看到的吧,不知太宗陛下,聽到這個消息會是何種反應,真是令人期待啊!
貞觀年間,太極宮。
李世民眉頭狠狠一跳:「李唐光復?!這武則天如何篡了我李唐天下?」
長孫皇後趕緊握住他的手細聲安慰:「二哥,您先別急,好在大唐光復了不是嗎?後代子孫還是爭氣。」
李世民心情猶自不能平靜:「那賀知章是武則天年間的進士,又任職於玄宗朝,說不得便是玄宗光復了李唐江山。朕本以為他是個隻知尋歡作樂的昏君,現在看來應該有些能力。」
「是啊,兒孫自有兒孫福,二哥何必置氣,當心氣壞了身子。」
長孫皇後軟語溫柔,眼含關心,李世民心中一暖,怕拍她的手背:「朕知曉了,觀音婢勿要擔憂。」
話雖如此,他的心裏卻到底對那武姓存了疑。
【天寶三年,年老的賀知章請求歸隱,迴家鄉做道士。唐玄宗答應,並贈詩相送,將鏡湖一角劃給賀知章養老,賀知章就這樣榮歸故裏。
迴鄉之後,他寫下了最耳熟能詳的一首詩,《迴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句淺顯,如敘閑話,卻寫進了一位老者歸鄉的悵然。】
他自幼在北地長大,遍地兵戈,江東又為孫氏所控,他還未曾遊覽過吳越風光,如今被李白在詩裏一寫,他恨不得立刻順江南下,一訪名山。
想到這裏,曹植頗為幽怨地看了曹操一眼:爹,什麽時候把江東打下來唄,我也想去天姥山看看。
曹操詭異地領會了自家兒子的眼神,不僅臉上一黑,個糟心孩子,哪壺不開提哪壺。你爹我不想打江東嗎?隔壁是個縱火團能怎麽辦?要不是這水鏡來得及時,上次自己的幾十萬大軍就要交代在赤壁了。
不過,李白真的太會寫了!他也想去天姥山看看,還是快點把江東打下來吧,既能肅清南方,又能一訪仙山,雙贏!
曹家父子的思路儼然如脫韁野馬一般跑偏了,水鏡卻絲毫不知情,仍在講述。
【那麽天姥山具體究竟有什麽特色呢?李白也不知道,他隻是道聽途說的,所以隻能虛著寫一寫。可是越想他越抓心撓肝,天姥山真有那麽好看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在夢裏還真去到天姥山了。】
【大家看第二段,夢中所見,這是詩歌主體,我們還是來簡單梳理一下,李白在夢境中見到了哪些景致呢?大家默讀課文,試著給李白的夢中所見劃分一下層次,並給每幅景色取一個小標題,想想,哪副景色最令你神往?】
大家已經熟悉流程了,聽到提問條件反射便開始看詩文。
楚棠的ppt做得很是精美,內容也很詳細,講到哪裏,內容便同步到哪裏。賀知章才思敏捷,很快心中便有了分曉,當下便道:「太白以為可分幾幅圖景?」
李白笑笑,自己解自己的詩,這感覺真是相當奇妙。
「想來應是寫了四幅吧!從首句至『淥水蕩漾』是一景;『腳著謝公屐』至『迷花倚石』是一景;『熊咆龍吟』至『水澹澹兮生煙』又是一景;『列缺霹靂』至『仙之人兮列如麻』為最後一景。」
話音剛落,水鏡裏出現一張表格,詩景劃分與他所言分毫不差。賀知章不禁大笑起來:
「好,看來後世之人並未浪費你這一篇好詩!此事可喜,當浮一大白!」
李白也笑了:「賀監莫不是找藉口來我這裏討酒喝?」
賀知章笑意更深:「那這酒老夫是喝得還是喝不得?」
李白朗盛聲一笑:「當然喝得!」
好詩,好友,當配好酒!
【我這裏將夢中所見分為四部分,分別命名為「飛度鏡湖」、「登山奇景」、「山林震顫」和「洞天仙境」,我們一幅幅來看。】
【首先是飛度鏡湖。鏡湖,又叫鑑湖,在今天的浙江紹興。說起來,鏡湖之於李白,倒也有些緣分,緣分的紐結是賀知章。】
李白倒酒的手微微一頓,賀知章笑了,他的精神依然矍鑠,目光中卻透出幾分懷念:「山陰在後世原是被叫作紹興,那鏡湖,在老夫的家鄉。」
【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教科書上的第一批大佬,他是武則天年間的狀元,李唐光復後官運仍然亨通,在玄宗朝任秘書監、太子賓客,也是唐玄宗麵前的大紅人,正是他將李白舉薦給唐玄宗。】
賀知章聽水鏡提起自己多有讚譽,擺擺手道:「什麽紅人,仗著把老骨頭忝列朝堂罷了。」李白托起杯盞,肅斂神色向他敬酒:「賀監德高望重,白也要多謝賀監的引薦。」
賀知章隻是搖頭:「你本高才,老夫本便有為國舉賢之責,當不得謝,隻是如今看來,倒不如不薦得好。」
這是想起了水鏡說的李白最終被賜金放還之事。李白聽懂了他的意思,心中微嘆,卻仍笑道:「無論如何,賀監予我一條門徑,縱最終我誌不行,卻仍有奮進之為,又復何憾?」
他想起水鏡評說過的陶淵明,直麵人生痛苦,最終找到解決之法。或許,他最終的歸宿也是陶淵明。
武周。
武則天想起了自己不日前禦筆欽點的乙未科狀元,唇角微勾。她沒記錯,這水鏡是各個時空都能看到的吧,不知太宗陛下,聽到這個消息會是何種反應,真是令人期待啊!
貞觀年間,太極宮。
李世民眉頭狠狠一跳:「李唐光復?!這武則天如何篡了我李唐天下?」
長孫皇後趕緊握住他的手細聲安慰:「二哥,您先別急,好在大唐光復了不是嗎?後代子孫還是爭氣。」
李世民心情猶自不能平靜:「那賀知章是武則天年間的進士,又任職於玄宗朝,說不得便是玄宗光復了李唐江山。朕本以為他是個隻知尋歡作樂的昏君,現在看來應該有些能力。」
「是啊,兒孫自有兒孫福,二哥何必置氣,當心氣壞了身子。」
長孫皇後軟語溫柔,眼含關心,李世民心中一暖,怕拍她的手背:「朕知曉了,觀音婢勿要擔憂。」
話雖如此,他的心裏卻到底對那武姓存了疑。
【天寶三年,年老的賀知章請求歸隱,迴家鄉做道士。唐玄宗答應,並贈詩相送,將鏡湖一角劃給賀知章養老,賀知章就這樣榮歸故裏。
迴鄉之後,他寫下了最耳熟能詳的一首詩,《迴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迴,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句淺顯,如敘閑話,卻寫進了一位老者歸鄉的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