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李世民雖然早已熟知謝道韞的事跡,再聽一次卻仍舊感懷:「我想起姐姐了。」


    他沒有用朕。他的姐姐,平陽昭公主,是能以微弱兵力征伐關中,與他會師攻入長安的女巾幗。可惜……


    李世民忽然想起之前在水鏡中看到的畫麵,後世的女子,也可以從軍麽?那是不是說明,在他的大唐,也有許多如姐姐一般的女子被埋沒?李世民心內的天平動搖了。


    【就像謝道韞不太看得上自己的丈夫一樣,陶淵明也不太看得上王凝之,哪怕王凝之許他的官職是江州主薄——一個分量不輕的職位。】


    陶淵明輕聲道:「王凝之固然庸才,當時官場風氣亦令我不恥,故而我並未答應,在潯陽又住了六七年。」


    【但陶淵明畢竟還是放不下「兼濟天下」的誌向,在三十六歲的時候又復出了,投到桓玄帳下做幕僚。


    這個桓玄也比較有名,是桓溫的兒子,據現在的史學家考證,桓家的祖上應該是三國時期,在高平陵之變中被司馬氏殺掉的曹魏大司農桓範。】


    曹操眼睛一亮,在腦子裏搜索了一下,嗯……暫時沒有特別深的印象,不過可以迴去讓荀令君留意一下。至於那句被司馬氏殺掉,曹操冷哼一聲,已然在心中盤算起司馬家的一百種死法。


    【桓溫也是個梟雄,曾經三次北伐,可惜最後失敗了。他北伐其實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但客觀上確實打擊了北方異族。當年他北伐前秦,轉戰灞上,迫使苻健退守長安城南,關中百姓牽牛擔酒夾路迎接,許多老人甚至失聲痛哭,說沒想到今日竟然還能見到官軍。


    淪陷北方的百姓,每一天都在期盼著王師北上。這樣翹首以盼的百姓在南宋再次出現。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迴。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這是範成大出使金國,路過汴京的感慨。】


    「啪——」預知的杯子重重落到地上,趙匡胤眼前一陣發黑,幾乎站立不住。


    「陛下!」內侍慌忙想要上去攙扶,離得近的趙光義一把將身邊的皇帝扶住,故作緊張道:「皇兄您沒事吧!」


    趙匡胤氣得渾身發抖,血氣上湧:「汴京……金人占領了汴京。這幫孽障,簡直……簡直愧對祖宗!」


    即使開始已經聽到了南渡,再得知汴京淪陷也仍舊給趙匡胤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更何況這首詩,寥寥幾句,淺顯直白,卻字字沉痛,幾乎紮進了他的心裏。


    但這還沒有結束。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陸遊筆下,淪陷區百姓痛苦而又無望地□□。】


    趙匡胤赤紅著眼,已經說不清是痛還是怒,趙氏子孫,無德啊!


    南宋,山陰。


    賦閑在家的陸遊痛苦地佝僂下身子,一手蓋在眼上,似是想要掩蓋內心的創痛。他的另一隻手上捏著一張詩稿,被捏住的一角幾近殘破,墨色的「王師」二字近似鮮血淋漓。


    王師,王師何日才能北定中原?


    鹹陽。


    嬴政也被詩中傳遞出的沉痛情緒所感染,不過他心裏還有些疑惑,前秦,又是什麽國家?那異族,竟敢以「秦」為國號?!


    始皇陛下憤怒了。


    大明宮。


    李世民為詩中的百姓苦楚難過,他想起當年征伐所見,亂世之中百姓豈有安樂之所?更何況那宋人還在異族的統治之下,怕是水深火熱。


    「這宋朝,怎會淪落至此?」長孫無忌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搖頭,詩裏的血淚隔著文字依舊刺目驚心。


    李世民突然反應過來,滿腔怒火:「唐宋唐宋,宋奪了我李唐天下,就是這麽糟蹋的?!」


    【隻是南北朝畢竟是禮樂崩壞的時代,桓溫毫無疑問也想造反,最後被王謝家族聯手摁下去了。桓玄,史書記載長得很帥,但因為父親晚節不保,所以開始一直是被懷疑的對象,二十三歲才開始當官,最後在荊州站住腳,陶淵明就是在這裏投奔他的。


    當時,朝廷裏最大的奸臣是司馬氏的親族司馬道子,桓玄跟司馬道子有過節,陶淵明覺得桓玄能力大,肯定能搞定司馬道子,撥亂反正。他決定在桓玄手下好好實現自己的抱負。


    第二年,江南出了件大事,就是我們前麵提過的孫恩起兵了。桓玄想去討伐孫恩,派陶淵明出使建康,向朝廷請旨。但是朝廷百般阻撓,裏麵就有司馬道子的摻和。陶淵明看到司馬道子父子挾製皇室、專橫殘暴,當下那一顆熱心就涼了半截。】


    「哼,朝廷危急,司馬道子父子還把持朝政,棄國家大事於不顧,實在該殺!」


    劉徹寒聲低斥,從講到司馬氏篡魏開始,他的臉色就沒好過。


    【後來孫恩進攻京口,逼近建康,桓玄就不管了,直接起兵勤王,孫恩敗走,桓玄勢力進一步擴大,控製了整個長江中上遊地區,已然成為東晉王朝最大的威脅。


    陶淵明一看這不行,你要撥亂反正我可以跟著你,但你要造反,我就不能跟著你了,於是找了個藉口,辭官迴家了。這一次出仕,陶淵明又一次看清了官場人心的黑暗。


    當然了,從我們的視角看,這垃圾司馬家反了就反了,反正一家子神經病,得國不正就算了,還沒有統一王朝的氣度,開局即巔峰,一路走下坡,最後鬧出五胡亂華的爛事,這種家族憑什麽染指帝位啊,有他們真是中華民族的福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