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聽懂了他的意思,低頭也是一嘆:「亂世征伐,黎庶難安,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白居易搖搖頭:「不單單是亂世,如今也不見得昇平,積弊已多,百姓深受其苦啊」


    他突然看向元稹,目光灼灼,似有一往無前的豪氣:「詩之用,興觀群怨,不如我們將所見問題寫在詩中,或許也可警示陛下?」


    元稹拍掌:「好,我們也效仿三百篇,來個以詩諷諫!」


    【從「青青子衿」到「何枝可依」,曹操反覆吟詠,抒發思賢之情,這就是他的第二層憂思,憂賢才難得。


    最後幾句披肝瀝膽,「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前麵一句是仿用《管子·形勢解》中的句子,「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其人,故能成其眾。」


    意思是說,大海不拒絕天下水流,所以汪洋無際;高山不拒絕一土一石,所以博大巍峨;聖明的君主不滿足於麾下的才士,所以才有彬彬之盛。讀過《管子》的賢才一看就明白他的意思了,所以還是那句話,這是在求賢,也是在選賢。】


    秦朝。


    嬴政眼神微眯,這幾句表達的意思他很熟悉,來自一份諫書。


    始皇陛下深沉銳利的眼神若有若無掃過階下的李斯。


    當年,韓國派水工鄭國到秦修灌溉渠,陰謀消耗大秦國力,事發之後,宗室唯恐來秦的客卿都是為了離間秦國,故而請命,希望他驅逐一切客卿。李斯是楚人,也在驅逐之列,故而上書勸諫。


    書中李斯歷數秦國先君因客致強的故事,又直言他重物輕人,最後勸言: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恕,故能明其德。意思就是脫胎於上麵那幾句。


    他讀罷覺得氣勢縱橫,卓有見地,故而採納了李斯的意見,放棄了逐客之令,並重用李斯,封他為廷尉。


    想到這裏,他倒愈發能理解曹操詩中的情感了,無論統一諸國還是治理天下,都要有賢才驅使,方可遊刃有餘。


    【順便提一下,《管子》的這幾句話大家可以做個積累,下冊學到李斯的《諫逐客書》大家會覺得似曾相識的。】


    李斯心裏抖了一下,悄悄擦了一把汗。剛剛陛下看過來的眼神他不是沒發現,他也想起了自己當年寫的那封諫書。沒有了當時事出危急的勇氣,再想起來竟然有幾分後怕,畢竟裏麵有兩段相當於指著陛下的鼻子罵啊!


    當時陛下沒有處罰他,甚至收迴成命,他愈發覺得秦王明辨是非,可圖大業,於是盡心輔佐,助他滅六國而定天下,創統一大業,當年那諫書早被選擇性忽略了,結果這時候被水鏡點出來,聽意思是後麵還要專門評講。


    李斯表示:……


    雖然他很高興自己的作品可以流傳到後世並成為學子們學習的範本,但他並不想在自家陛下麵前被公開處刑啊喂!


    按理說供奉於秦多年,李斯也明白始皇陛下不是小心眼的人,不然當年也不會採納他的意見了,但是……看著上首玄衣肅立威嚴深重的帝王,他低下頭。


    別問,問就是敬畏。


    【最後一句大家非常熟悉,借用了周公的典故。周公禮遇賢才,一飯而三吐哺。曹操在這裏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同時又以「天下歸心」,表明自己的最終目的——他想要結束漢末動亂,使天下再次恢復統一。這就是曹操的第三重憂思,憂天下未定。】


    嬴政微不可察地點頭:確有壯心。


    劉徹撇撇嘴,挾天子以令諸侯還不是亂臣賊子嗎?以及漢末動亂到底是什麽能不能講清楚!


    李世民敲著桌子認真評價:做將帥,曹操的能力綽綽有餘,但要想以此做天下之主,卻是顯得有些不足了。


    朱元璋想起元末自己的親身經歷與所見所感,贊同地點點頭:天下未定百姓就難逃苦難,可惜曹操的願望是實現不了嘍!


    水鏡畫麵變換,將三重憂思分列一側,繼續講到。


    【課文的主要內容大家都明白了,下麵我們來試圖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曹操寫這首詩有具體場景嗎?他的目標讀者是否有具體指向,他希望目標讀者看到後有什麽樣的心理反應?】


    曹植眼中閃過一絲興趣,猜測道:「應是父親駐軍之時宴飲所作吧?」


    北宋。


    蘇轍支著下巴問他哥:「兄長,你覺得這首詩作於何種情境?」


    蘇軾看了他一眼,笑道:「當時景況難以推斷,若依我來看的話,當在赤壁之戰前夕,魏武作意銳不可當啊!」


    元末明初。


    羅貫中在書齋門口聽水鏡大談《短歌行》,他最近恰好在翻三國史料,想要寫一部演義作品,根據他目前查閱的資料來看,這首詩應該作於赤壁之戰前,嗯,就定在正式開戰前夕吧!也好安排情節。


    他又嘆了口氣,聽水鏡中這後世女子的話,似是對曹操頗為欣賞,然而如今蒙元主政,漢人深受其難,人心思漢,曹魏一脈終究是落了下乘。


    【解決第一個問題實際就是要弄明白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學界大致有5種說法,主要集中赤壁之戰前和赤壁之戰後。】


    曹操猛然一驚,他眼下即與孫劉聯軍在赤壁隔江對壘,水鏡言明此次戰役,不知是否會泄露相關戰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山有信並收藏[歷史同人]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