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昭帝艱難地順著他視線看過去。


    那是,小崽子小時候拿東西刮他床柱子上的金粉,撬上麵的寶石,還留了個作怪的畫。這床他一直沒換,上麵被撬走的寶石,也不知處於什麽心理,沒有補上。


    崇昭帝:「用習慣了,你看,這床……也是運氣好。怡妃一把火,沒燒了它。」


    他扯了扯嘴角,喘息了好幾下,喉間溢出唿哧唿哧的聲音。


    餘公公眼睛一下子就紅了,跪在地上,雙手拭淚。


    曲渡邊喉結上下滾動,低下眼,「……我以後睡這兒的話,一定把床換了。」


    這話就說明了,他會接下這個帝王之位。


    他聲音都克製的很冷靜。


    崇昭帝本來該高興的,但他看見了小兒子微紅的眼尾。


    「朕從先帝手裏,把大周接過來,兢兢業業二十多年,自認為,治下時期,百姓安居樂業。朕不算盛世之君,也不是賢達明帝,總算,守住了祖宗基業,不至於下去愧對先祖。」


    「先帝死前告訴朕,要把,一生的心血,都給大周,朕、朕……」


    他唿吸了好幾秒,閉目緩了片刻,又睜開,「朕本來也該這樣告訴你,但是,這皇位啊,一旦坐上,就困在了京城。朕…知道你的性子,小七,你要是不喜歡,養好繼承人後,就、就走吧……」


    「天地廣闊,那時候,就沒有人能困住你了。」


    和你母親期待的那樣,做一隻翱翔在天地間自由的雁,無拘無束。


    南南北北,自由自在。


    曲渡邊:「本來也沒有東西能困住我,一切選擇,皆由本心,一切選擇,皆有代價。」


    崇昭帝看了他半晌,才說:「是嗎,那就好……」


    他眼前開始模糊了。


    一生,生養九個孩子。


    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他有時候就算動了惻隱之心,也不能和民間普通父親一樣縱容庇護自己的孩子。


    隻能按照大周律法處置,這樣才能安人心,安臣心,才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做派。


    他顧忌著皇室的麵子,顧忌著帝王的尊嚴,顧忌著、衡量著權力,最終親近的人一個也沒剩下。


    這皇位至高無上。


    至孤至冷。


    行至今日,迴首過去,他竟覺得,老大出宮建府之前的那段日子,他被小兒子氣得儀態全無的日子。


    才是他最惦念的。


    崇昭帝道:「小七,你再…再叫我一聲爹,好不好……?」


    最後一口氣,他沒有自稱『朕』,隻是抓緊了曲渡邊的手,眼底透著期待、祈求,甚至有點莫名固執。


    從十四歲,織儀和親,父子決裂之後。


    那聲被他嫌棄的爹,他就再也沒有聽見過了。


    床邊的少年緊抿著唇,沒有動作,崇昭帝眼底的期待就一點點散去了。


    他閉上了眼睛,往事點滴在腦海中飛速閃過。


    意識徹底消失前,一聲清淺模糊的:


    「爹。」


    傳入耳中。


    崇昭帝的唿吸已經消失,一滴不知為何而流下來的淚,輕快無聲地在臉上滑過,隱沒在斑白鬢髮中,再也不見。


    紫宸殿宮人跪地哭泣。


    悲戚的氛圍從這裏逐漸往外蔓延。


    餘公公淚已洗麵,從袖子裏掏出一道明黃的聖旨,哭著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病癒重,今壽已至,傳位於皇七子永王曲渡邊,文武百官,皇室宗親,天下臣民,皆遵此詔,奉永王為新帝,欽此。」


    紫宸殿外。


    咚——咚——


    咚——!咚——!


    沉重的鍾聲響起,九九八十一道喪龍鍾,從午門的城樓上一道道傳開。


    整座皇宮,不管現在身在何處的宮人,都俯地而跪,悲哭不止。


    後宮之中。


    皇後、織儀、思和和其他妃子、三皇子亦跪在了紫宸殿外。


    六部衙門裏。


    京城所有官員,朝著這個地方悲唿三聲,哀哭長泣。


    京城裏。


    夏赴陽、奚子行、徐勁等還在家中的人,都遙望著皇宮的方向,無聲嘆息。


    帝王喪,天下同悲。


    東廠牢籠之中。


    五皇子自顧自倒了一杯酒,笑著朝著紫宸殿舉杯,一飲而盡。


    咚——咚——!


    皇城門口,一道策馬而來的身影跌跌撞撞滾了下來。


    大皇子滿身風塵,狼狽跌在地上,他抬頭看著這道終於還是沒能跨過去的城門,雙膝猛地跪地,哽咽著泣道:


    「父皇——」


    在渾厚的鍾聲裏,無數人不同的反應中。


    曲渡邊閉上了眼。


    這份真真假假,算計摻雜的父子情,緣分終於走到了盡頭。


    不會再有人拿著雞毛撣子追著他打了。


    第190章


    曲渡邊握著的那隻手, 慢慢變冷,變涼。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裏坐了多久,等到九九八十一道喪龍鍾響完。


    他才聽見了鍾聲之下, 外麵蔓延的哭聲。


    他下意識抬手抹了下臉頰,一點濕潤的痕跡出現在了指尖。


    -


    永王為新帝,基本人人都猜到了。


    餘公公後續拿出崇昭帝擬好的遺詔, 供朝臣參拜, 就徹底落實了這一點。


    明親王、方太傅等三位輔政大臣, 都是提前一小會兒知曉遺詔內容的, 帝王入葬, 需要在奉先殿停靈七日, 過後才能入皇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是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危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危火並收藏我真不是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