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陛下召吾進京,不知道會不會放吾迴來!不去,眾矢之的,去的話,又怕深陷囹圄…”
這事情,其實就和鴻門宴一樣,可又不是每個人都如同劉邦一樣運氣好+nb(何況還有個項伯給他當肉盾呢!)
知府找了個借口,拖延些時間商議對策。
“大人可知道西梁故事?”老童生用食指蘸了茶水在桌麵上畫圈圈,配上茴香豆就是個活脫脫的孔乙己了。
“並無。”
“那,學生便講一講了。”
“南北朝中,南朝中的南朝梁一分為二,分為占據僅僅幾百裏地的江陵(西梁)和大多數地區的陳朝。”
土知府並不知道南北朝是什麽,更不知西梁和陳朝是什麽,但還是很有耐心的在聽。
“西梁實際上是隋朝的附屬,有點類似於大人您是阿瓦附屬一樣。隋朝要吞並西梁的時候,就召見當時的西梁皇帝,然後接管了西梁的土地。難道大人就不怕重演西梁故事麽?”
“元江府地域廣闊,高山峻嶺隨處可見,難道官軍還能長期駐留?何況,人家派了流官過來,咱們也一樣能架空他。”能直接說出來架空,也就這些土司“膽大妄為”了,要是朝廷派的流官,說不定就是一副夾棍伺候!可要是自己主動跑到窩外麵,去扯旗造(zhao)反(si)的話,那自己也就比隴幹多拖一個星期而已。
知府看了看麵前這位冒充舉人的師爺,細細思索著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他不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曆史,但他了解雲南最近幾百年的曆史---主旋律就是盡量的改土歸流。君不見,永昌軍民府之前還是土司呢,可現在呢?所以,這位讀書人的話還挺有道理的。
可是,難道自己非要掌握這麽多兵,這麽多人?
權力終究是為了富貴。如果隻為了權力,不為富貴,難道學海青天麽?
如果單純是圖謀延續富貴,討價還價的地方可就多了去,而武力抗拒是性價比最低,甚至是附屬的方法。
知府不知道的是,西梁的故事那個師爺隻講了一半。後麵一半是那時候有幾個西梁皇族帶人跑到了陳朝,結果兩年後陳朝被隋朝滅掉,這幾個人被押到長安處斬,可謂不作不死也。
當然,他並不知道這位師爺不僅僅給他一位這樣出謀劃策,還參與了之前的隴幹叛亂,最後腳底一抹油開溜了。更不知道,這位的真實身份是滿清四川巡撫李國英派出來的細作,專門跑到明廷後方搗亂的,他的一副文人氣質在文教不興的各處土司那裏非常吃香。
“吾會認真考慮的,還是請王舉人下去休息吧。”
王爾格也知道自己一直說下去對方會煩,便點點頭迴到了自己單獨居住的院子,叫來侍女表示要洗個澡,好不容易從芒市跑到這裏,終於有機會每天洗澡啦。
“南邊反應如何?”請走了王爾格以後,知府問自己常年在山下銷售全府山貨的妹夫,那處貨棧不僅僅用於貿易,而且也是搜集緬甸情報的情報站。
“大舅子,”他的妹夫掏出一張仔細疊好的報紙。“這是阿瓦那邊朝廷發的邸報,不過,這種邸報是公開賣的。”
“噢?還有這種新奇事情?”知府第一眼就看到了標題,瞳孔抖了一下。“這是什麽時候的邸報?”
知府的妹夫指了指日期,“這裏有日期,是五月十五日印刷的報紙。”
“這已經是十幾天之前的消息了,如果要突然發難的話,就不會在公開的報紙上印出來明確針對土官製度的話…”
“可,要是想逼反…不,現在誰還敢反啊?”
知府想了一想,心中有了底細,連忙命令下人擺好香案,迎接天使進衙開讀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朝廷大計,召元江軍民府知府劉夢元進行在阿瓦入見。欽此。”
劉夢元叩首接下旨意,又讓人塞了銀子好好招待,心下定了要去阿瓦的主意。又覺得那師爺越來越不對勁。一個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人,下人見到的時候穿著殘破不堪,沒有仆人……雖然劉夢元了解不深很多,但本能覺得不對勁。
“給我盯緊些這個人,看看他還要做什麽事情。”劉夢元吩咐下去。
……
劉夢元接旨做出決策的時候,其他地方的土司官也陸續接到了旨意,有的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最後稱病不去,有的則索性自暴自棄,啟程上路。
與此同時,李定國終於接到了迴到阿瓦的旨意,讓他從快一年的繁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在這一年裏,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成了雲南的頂梁柱。堆積如山的工作讓他的身體變差了許多,幸好,迴程主要在船上度過,不用車馬勞頓。朱由榔為了防止李定國和曆史上一樣死在明年,親自下旨拿出各種最優質的物資備好了與他沿路使用。從硝石製取的冰塊到隻能小批量生產的肥皂,毛巾,都和不要錢一樣送到船上。
李定國把腦袋伸出窗外,雙手放在一桶冰塊裏,感受著前所未有的清涼。他戎馬一生,無論春夏秋冬都在打仗,夏天披著鎧甲可以連日不洗澡,哪有如今這般舒爽?
對著鬱鬱蔥蔥的兩岸,李定國哈了一大口氣從肺部噴出,隻覺得豪氣萬丈,身體好了許多。距離阿瓦越近,眼中的風景就越有人氣,小碼頭上堆滿了箱子,兩岸隨處可見拖著物資的馬車。甚至就連賣力氣的穿的都比昆明要好很多。
“一年未見,不僅阿瓦有了變化,就連王畿之地都開始有變化了,幸好華夏有此英主啊。”
帶著對一年來變化的讚歎,李定國踏上了阿瓦城的碼頭。
“下官奉陛下之命來迎接晉王歸來。”已經升任阿瓦知府的王啟年對晉王恭敬的下拜道,對於這位曾經的總上司,他的尊敬可是一百個真心。
“以君迎臣,微臣愧不敢當。”李定國對著宮內的方向迴拜。
“阿瓦最近弄出來個新玩意兒,陛下這次讓下官來,也讓下官帶晉王去試試。”沒走幾步路,李定國就到了一輛看起來像後世玩具火車的的列車旁邊。
“這,前麵的是什麽?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李定國心說這馬也不是木的,是鐵的啊。
(本章完)
</p>
“陛下召吾進京,不知道會不會放吾迴來!不去,眾矢之的,去的話,又怕深陷囹圄…”
這事情,其實就和鴻門宴一樣,可又不是每個人都如同劉邦一樣運氣好+nb(何況還有個項伯給他當肉盾呢!)
知府找了個借口,拖延些時間商議對策。
“大人可知道西梁故事?”老童生用食指蘸了茶水在桌麵上畫圈圈,配上茴香豆就是個活脫脫的孔乙己了。
“並無。”
“那,學生便講一講了。”
“南北朝中,南朝中的南朝梁一分為二,分為占據僅僅幾百裏地的江陵(西梁)和大多數地區的陳朝。”
土知府並不知道南北朝是什麽,更不知西梁和陳朝是什麽,但還是很有耐心的在聽。
“西梁實際上是隋朝的附屬,有點類似於大人您是阿瓦附屬一樣。隋朝要吞並西梁的時候,就召見當時的西梁皇帝,然後接管了西梁的土地。難道大人就不怕重演西梁故事麽?”
“元江府地域廣闊,高山峻嶺隨處可見,難道官軍還能長期駐留?何況,人家派了流官過來,咱們也一樣能架空他。”能直接說出來架空,也就這些土司“膽大妄為”了,要是朝廷派的流官,說不定就是一副夾棍伺候!可要是自己主動跑到窩外麵,去扯旗造(zhao)反(si)的話,那自己也就比隴幹多拖一個星期而已。
知府看了看麵前這位冒充舉人的師爺,細細思索著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他不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曆史,但他了解雲南最近幾百年的曆史---主旋律就是盡量的改土歸流。君不見,永昌軍民府之前還是土司呢,可現在呢?所以,這位讀書人的話還挺有道理的。
可是,難道自己非要掌握這麽多兵,這麽多人?
權力終究是為了富貴。如果隻為了權力,不為富貴,難道學海青天麽?
如果單純是圖謀延續富貴,討價還價的地方可就多了去,而武力抗拒是性價比最低,甚至是附屬的方法。
知府不知道的是,西梁的故事那個師爺隻講了一半。後麵一半是那時候有幾個西梁皇族帶人跑到了陳朝,結果兩年後陳朝被隋朝滅掉,這幾個人被押到長安處斬,可謂不作不死也。
當然,他並不知道這位師爺不僅僅給他一位這樣出謀劃策,還參與了之前的隴幹叛亂,最後腳底一抹油開溜了。更不知道,這位的真實身份是滿清四川巡撫李國英派出來的細作,專門跑到明廷後方搗亂的,他的一副文人氣質在文教不興的各處土司那裏非常吃香。
“吾會認真考慮的,還是請王舉人下去休息吧。”
王爾格也知道自己一直說下去對方會煩,便點點頭迴到了自己單獨居住的院子,叫來侍女表示要洗個澡,好不容易從芒市跑到這裏,終於有機會每天洗澡啦。
“南邊反應如何?”請走了王爾格以後,知府問自己常年在山下銷售全府山貨的妹夫,那處貨棧不僅僅用於貿易,而且也是搜集緬甸情報的情報站。
“大舅子,”他的妹夫掏出一張仔細疊好的報紙。“這是阿瓦那邊朝廷發的邸報,不過,這種邸報是公開賣的。”
“噢?還有這種新奇事情?”知府第一眼就看到了標題,瞳孔抖了一下。“這是什麽時候的邸報?”
知府的妹夫指了指日期,“這裏有日期,是五月十五日印刷的報紙。”
“這已經是十幾天之前的消息了,如果要突然發難的話,就不會在公開的報紙上印出來明確針對土官製度的話…”
“可,要是想逼反…不,現在誰還敢反啊?”
知府想了一想,心中有了底細,連忙命令下人擺好香案,迎接天使進衙開讀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朝廷大計,召元江軍民府知府劉夢元進行在阿瓦入見。欽此。”
劉夢元叩首接下旨意,又讓人塞了銀子好好招待,心下定了要去阿瓦的主意。又覺得那師爺越來越不對勁。一個不知道從哪裏來的人,下人見到的時候穿著殘破不堪,沒有仆人……雖然劉夢元了解不深很多,但本能覺得不對勁。
“給我盯緊些這個人,看看他還要做什麽事情。”劉夢元吩咐下去。
……
劉夢元接旨做出決策的時候,其他地方的土司官也陸續接到了旨意,有的內部爆發了激烈的爭論,最後稱病不去,有的則索性自暴自棄,啟程上路。
與此同時,李定國終於接到了迴到阿瓦的旨意,讓他從快一年的繁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在這一年裏,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成了雲南的頂梁柱。堆積如山的工作讓他的身體變差了許多,幸好,迴程主要在船上度過,不用車馬勞頓。朱由榔為了防止李定國和曆史上一樣死在明年,親自下旨拿出各種最優質的物資備好了與他沿路使用。從硝石製取的冰塊到隻能小批量生產的肥皂,毛巾,都和不要錢一樣送到船上。
李定國把腦袋伸出窗外,雙手放在一桶冰塊裏,感受著前所未有的清涼。他戎馬一生,無論春夏秋冬都在打仗,夏天披著鎧甲可以連日不洗澡,哪有如今這般舒爽?
對著鬱鬱蔥蔥的兩岸,李定國哈了一大口氣從肺部噴出,隻覺得豪氣萬丈,身體好了許多。距離阿瓦越近,眼中的風景就越有人氣,小碼頭上堆滿了箱子,兩岸隨處可見拖著物資的馬車。甚至就連賣力氣的穿的都比昆明要好很多。
“一年未見,不僅阿瓦有了變化,就連王畿之地都開始有變化了,幸好華夏有此英主啊。”
帶著對一年來變化的讚歎,李定國踏上了阿瓦城的碼頭。
“下官奉陛下之命來迎接晉王歸來。”已經升任阿瓦知府的王啟年對晉王恭敬的下拜道,對於這位曾經的總上司,他的尊敬可是一百個真心。
“以君迎臣,微臣愧不敢當。”李定國對著宮內的方向迴拜。
“阿瓦最近弄出來個新玩意兒,陛下這次讓下官來,也讓下官帶晉王去試試。”沒走幾步路,李定國就到了一輛看起來像後世玩具火車的的列車旁邊。
“這,前麵的是什麽?諸葛武侯的木牛流馬?”李定國心說這馬也不是木的,是鐵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