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怎麽樣?”
“無事,一個吃飯砸鍋的文痞而已,差爺怎麽會因為這個為難我。”王啟年拍拍胸脯。“走,喝酒去!”
說著,二人來到了一家臨街賣酒的鋪子門前,王啟年摸了摸身上,發現已經沒幾個錢,正糾結著要如何救場,劉看山卻掏出了一塊碎銀子遞給了店家。
“來一壇米酒。”
米酒是此時最常見的酒,同後世的米酒已無什麽差異。見到劉看山如此知情識趣,王啟年很高興認識這樣一個朋友。“既然劉弟弟先與了錢他,我便下次在請你。”
穿過幾條簡陋但打掃幹淨的巷子,就迴到了那專為考生準備的“宿舍”。掏出簡單的鑰匙打開了木門,二人開了缸子對坐飲酒,酒香四溢,很快就彌漫了整個房間。
“祝王兄金榜題名!”
“托賢弟吉言,也願劉弟弟能夠高中啊。想來,劉弟弟自小讀書是能夠中個好名次的。”
九月初三清晨,王啟年和劉看山一同走上了通往製科考場的路途。
說是援引唐宋之時的製科考試,其實卻更像後世的公務員考試,而重視程度則堪比高考---朱由榔親自調動了禁軍封了考場附近的路段,禁止車輛出入。
若是被那群腐儒看到,少不得又要一頓吐槽;但早在幾天之前,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就在阿瓦街上招搖過市,這下連瞎子都知道要管住嘴了。
考場四周,幾個拿著鐵皮喇叭的老漢正高聲向考生們宣讀注意事項,內容與後世大同小異。但在劉看山的耳中卻極其新鮮,拉著王啟年奔過去聽。
“製科考試重要性等同科舉,作弊乃緬地餘孽敗壞朝廷之類!考生若作弊被逮,將被投入錦衣衛地牢!”老漢囫圇吞棗的念著這句話。
“劉弟弟,老頭說的啥意思呀?”
“這麽說吧,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作弊的丟錦衣衛那去。”
“阿耶!”盡管王啟年是個閻王爺麵前滾過三滾的漢子,聽到錦衣衛三個字也不由得驚叫一聲。
“噓!叫這麽大聲,人家都看過來了。”
兩人被兩雙手指關節上滿是老繭的雙手摸了個遍,確認了“身無長物”後,才被人放進考場。劉看山還有些不適,眼神呆滯著緩緩走著,王啟年倒是大大咧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趕緊跟上。
“誒,考籌還沒拿呢?”抄身子的小吏有些急了。
“這個考籌是幹什麽用的?”劉看山接過兩個竹牌,看著上麵的漢字和阿拉伯數字。
“上麵的數字是汝在考場內的座位號。”那小吏或是知道這些人都學過一點“算學”,沒有多做解釋。
按照領取的竹牌找到自己的座位號,兩人這才暫時分開。陸續有衣著各異的考生走了進來,但大多是穿長衫的或者明顯是軍服改做的,偶而有幾個二者都不是的,立刻就成了場內目光的焦點,一些激進的考生甚至要求把這些“化外之民”趕出考場,直到監考的小吏拍了拍驚堂木,這才恨恨罷手。
“等會陛下會來親自主持,爾等意欲何為?”
聽到皇帝要來主持考試,那些本隻是想糊個口來的儒生便不再鼓噪。這些每月隻有一石米糊口的窮儒清楚得很,這次考試若是沒過,朝廷不再白養著他們,自己就得餓死。雖說皇帝一路顛沛流離,但眼下卻也有一副偏安氣象,沒必要因為這等看不順眼的“小節”來得罪金主。
此時連蒸汽機都沒有,自然也沒有電鈴一說,兩道手搖鈴過後,偌大的考場內已經座無虛席。考場所在的“貢院”就在行宮的正前方,於是朱由榔從後門悄無聲息的進入了考場。
仍然帶有後世思維的朱由榔吩咐隨從和官吏們不要驚動考生,而是輕手輕腳的走進考場,想要像後世的監考老師一樣巡查一會兒,可門扉開關的聲音太大,讓所有人都幾乎同一時間抬起了頭。
見著遠處那明黃色的衣服,誰都清楚此時進來的是誰了,一齊放下紙筆跪在桌椅旁邊山唿萬歲。朱由榔也不說話,擺擺手示意他們起來,而自己則安穩的坐在類似講台後的椅子上。
“陛下對此考試如此重視,一上來就是殿試麽?”劉看山抬起頭偷偷瞟著皇帝,心裏不由得猜測起來。
“罷了,自己才疏學淺,想也想不明白,還是把自己麵前的題目解決了才是正經!”
見著眼前從左到右書寫俗體字的題目,劉看山感受到了強烈的違和感。
“為何前幾日不去掏出個六錢銀子省省,買本習題冊做做?雖然發下來的小冊子也有例題,可這上麵的題目同小冊子上的,有什麽相通的地方?”
劉看山歎了口氣,隻是做了幾個簡單的計算題,就把數學丟到一邊。
看到幾行婆羅米字母的緬文,劉看山大喜過望,多虧自己每日忍著隔壁的抱怨大聲念著緬文課文呢!此時,這些小蝌蚪,竟一個個在腦子裏轉成了漢字。劉看山福至心靈,下筆有神,三兩下把卷子填滿。
剩下的曆史和臨時通法,多數是死記硬背的填空題,作為一個從小背書的孩子,劉看山感覺如砍瓜切菜一樣容易。起初他還覺得一個半時辰的考試時間有些短了,可自己卻不到一個時辰就寫完了卷子。
抬起頭一看,皇帝卻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坐在上麵的變成了那麵相兇惡的小吏,他神情如同老僧入定,一點也沒有坐皇上坐過椅子的緊張感。
劉看山正準備交卷子走人,卻被門口的小吏攔了下來。說是什麽“未到結束時間,不能離場”。將人攔在了一條紅色的布條之內,這令他著實有些不快。
不過,或許是為了不願開罪這些未來的官老爺們的緣故,兩個仆役打扮的人抬來了一大桶綠豆湯。九月初三在緬甸如同中原盛夏,兩大碗灌下去,劉看山身上的燥熱感消退了不少。
考場內不時有紙張翻動的聲音,而噠噠的腳步聲則預示著考試即將結束,越來越多的人提前交了卷子。
一些人臉上得意洋洋---這些人以自小讀書認字,又學了“吏學”的子弟居多,而有些心事重重的則多是軍中出身,無論是臉還是四肢都像中老年人。劉看山閑來無事,便盯著他們各自的微表情出神。
</p>
“怎麽樣?”
“無事,一個吃飯砸鍋的文痞而已,差爺怎麽會因為這個為難我。”王啟年拍拍胸脯。“走,喝酒去!”
說著,二人來到了一家臨街賣酒的鋪子門前,王啟年摸了摸身上,發現已經沒幾個錢,正糾結著要如何救場,劉看山卻掏出了一塊碎銀子遞給了店家。
“來一壇米酒。”
米酒是此時最常見的酒,同後世的米酒已無什麽差異。見到劉看山如此知情識趣,王啟年很高興認識這樣一個朋友。“既然劉弟弟先與了錢他,我便下次在請你。”
穿過幾條簡陋但打掃幹淨的巷子,就迴到了那專為考生準備的“宿舍”。掏出簡單的鑰匙打開了木門,二人開了缸子對坐飲酒,酒香四溢,很快就彌漫了整個房間。
“祝王兄金榜題名!”
“托賢弟吉言,也願劉弟弟能夠高中啊。想來,劉弟弟自小讀書是能夠中個好名次的。”
九月初三清晨,王啟年和劉看山一同走上了通往製科考場的路途。
說是援引唐宋之時的製科考試,其實卻更像後世的公務員考試,而重視程度則堪比高考---朱由榔親自調動了禁軍封了考場附近的路段,禁止車輛出入。
若是被那群腐儒看到,少不得又要一頓吐槽;但早在幾天之前,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就在阿瓦街上招搖過市,這下連瞎子都知道要管住嘴了。
考場四周,幾個拿著鐵皮喇叭的老漢正高聲向考生們宣讀注意事項,內容與後世大同小異。但在劉看山的耳中卻極其新鮮,拉著王啟年奔過去聽。
“製科考試重要性等同科舉,作弊乃緬地餘孽敗壞朝廷之類!考生若作弊被逮,將被投入錦衣衛地牢!”老漢囫圇吞棗的念著這句話。
“劉弟弟,老頭說的啥意思呀?”
“這麽說吧,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作弊的丟錦衣衛那去。”
“阿耶!”盡管王啟年是個閻王爺麵前滾過三滾的漢子,聽到錦衣衛三個字也不由得驚叫一聲。
“噓!叫這麽大聲,人家都看過來了。”
兩人被兩雙手指關節上滿是老繭的雙手摸了個遍,確認了“身無長物”後,才被人放進考場。劉看山還有些不適,眼神呆滯著緩緩走著,王啟年倒是大大咧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趕緊跟上。
“誒,考籌還沒拿呢?”抄身子的小吏有些急了。
“這個考籌是幹什麽用的?”劉看山接過兩個竹牌,看著上麵的漢字和阿拉伯數字。
“上麵的數字是汝在考場內的座位號。”那小吏或是知道這些人都學過一點“算學”,沒有多做解釋。
按照領取的竹牌找到自己的座位號,兩人這才暫時分開。陸續有衣著各異的考生走了進來,但大多是穿長衫的或者明顯是軍服改做的,偶而有幾個二者都不是的,立刻就成了場內目光的焦點,一些激進的考生甚至要求把這些“化外之民”趕出考場,直到監考的小吏拍了拍驚堂木,這才恨恨罷手。
“等會陛下會來親自主持,爾等意欲何為?”
聽到皇帝要來主持考試,那些本隻是想糊個口來的儒生便不再鼓噪。這些每月隻有一石米糊口的窮儒清楚得很,這次考試若是沒過,朝廷不再白養著他們,自己就得餓死。雖說皇帝一路顛沛流離,但眼下卻也有一副偏安氣象,沒必要因為這等看不順眼的“小節”來得罪金主。
此時連蒸汽機都沒有,自然也沒有電鈴一說,兩道手搖鈴過後,偌大的考場內已經座無虛席。考場所在的“貢院”就在行宮的正前方,於是朱由榔從後門悄無聲息的進入了考場。
仍然帶有後世思維的朱由榔吩咐隨從和官吏們不要驚動考生,而是輕手輕腳的走進考場,想要像後世的監考老師一樣巡查一會兒,可門扉開關的聲音太大,讓所有人都幾乎同一時間抬起了頭。
見著遠處那明黃色的衣服,誰都清楚此時進來的是誰了,一齊放下紙筆跪在桌椅旁邊山唿萬歲。朱由榔也不說話,擺擺手示意他們起來,而自己則安穩的坐在類似講台後的椅子上。
“陛下對此考試如此重視,一上來就是殿試麽?”劉看山抬起頭偷偷瞟著皇帝,心裏不由得猜測起來。
“罷了,自己才疏學淺,想也想不明白,還是把自己麵前的題目解決了才是正經!”
見著眼前從左到右書寫俗體字的題目,劉看山感受到了強烈的違和感。
“為何前幾日不去掏出個六錢銀子省省,買本習題冊做做?雖然發下來的小冊子也有例題,可這上麵的題目同小冊子上的,有什麽相通的地方?”
劉看山歎了口氣,隻是做了幾個簡單的計算題,就把數學丟到一邊。
看到幾行婆羅米字母的緬文,劉看山大喜過望,多虧自己每日忍著隔壁的抱怨大聲念著緬文課文呢!此時,這些小蝌蚪,竟一個個在腦子裏轉成了漢字。劉看山福至心靈,下筆有神,三兩下把卷子填滿。
剩下的曆史和臨時通法,多數是死記硬背的填空題,作為一個從小背書的孩子,劉看山感覺如砍瓜切菜一樣容易。起初他還覺得一個半時辰的考試時間有些短了,可自己卻不到一個時辰就寫完了卷子。
抬起頭一看,皇帝卻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走了,坐在上麵的變成了那麵相兇惡的小吏,他神情如同老僧入定,一點也沒有坐皇上坐過椅子的緊張感。
劉看山正準備交卷子走人,卻被門口的小吏攔了下來。說是什麽“未到結束時間,不能離場”。將人攔在了一條紅色的布條之內,這令他著實有些不快。
不過,或許是為了不願開罪這些未來的官老爺們的緣故,兩個仆役打扮的人抬來了一大桶綠豆湯。九月初三在緬甸如同中原盛夏,兩大碗灌下去,劉看山身上的燥熱感消退了不少。
考場內不時有紙張翻動的聲音,而噠噠的腳步聲則預示著考試即將結束,越來越多的人提前交了卷子。
一些人臉上得意洋洋---這些人以自小讀書認字,又學了“吏學”的子弟居多,而有些心事重重的則多是軍中出身,無論是臉還是四肢都像中老年人。劉看山閑來無事,便盯著他們各自的微表情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