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健康》


    靜清和 著


    (本書共315頁)


    (始於2023-2-7至2023-3-14收官)


    讀書心得:有人說我最近大多數讀的都是有關於茶的書,一是我感興趣,二是也有實用性,跟我的茶友有話說,不至於她們聊的我一無所知,讀書最重要的一點是解惑去愚笨,因為自小我自知我不夠聰慧,所以笨鳥先飛,我總會多付出一些努力,才可以把事情做到正常的水平,讀茶書也是為了去無知,不至於再犯低級錯誤,而後是修身養性。我上本書是《日本製造》與茶無關,其實我們擇書也能代表這一階段下意識的選擇什麽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你有五千塊錢,你是買衣服包包,還是去趟鳳凰或西安,還是與朋友大吃一頓,還是存起來,還是換個手機買個家電,還是買你一直喜歡確未舍得買的事物,其實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未見全貌而肆無忌憚的評價,因為你要知道,也許這個不愛穿衣打扮,但是她確可以花一兩萬換個單反相機,也許這個省吃儉用的人確可以為家人傾盡全力,每個人都有自己偏愛,都有自己的選擇,求同存異,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的,大家都會拿錢換讓自己高興滿足的事情,我也是個俗人,我也不例外。但我知道,用書中一句話說,情有深淺,物無貴賤,記得伊兵在《如果你在這個城市遇見我》也說過:人有貧富,但無貴賤。所以當我變成大人,我都盡力不變成我小時候最討厭的大人,我知道這很難,閱曆豐富,經曆越多隻會變得麻木、心硬、從容淡定、毫無波瀾~但是尊重他人,包容家人朋友是基本操作。後來的我慢慢喜歡獨處,不願社交,朋友還是三五知己,足夠了。


    跑題了,因為《飲茶小史》、《茶席窺美》、《茶路無盡》(我看書的順序列的)都看過,這本《茶與健康》應該是第四本靜清和的書,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輕鬆了不少,我大概18年接觸茶,我是偏愛綠茶,再加上湖北恩施玉露,喜歡茶的顏色喜歡茶的鮮,但是我偏瘦,綠茶太寒,胃吃不消,所以就改喜歡紅茶與黑茶,其實六大茶類,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烏龍茶)、黑茶,我都喜歡,隻要是好茶,有人分享,我就忍不住想喝(包括花茶,水果茶),偶爾手癢,還想泡茶,其實我應該是書中說的虛人,不適合喝茶的人群,但是又愛,所以現在節製了,一個月喝一次茶,飯後半個小時~不喝茶,10點以後不喝茶、不空腹喝茶,在外再好喝的茶,我都是先吃不少茶點(偶爾也會因為見喜歡我的人聊的太開心,而忘記了吃。),所以偶爾茶友見我不是在喝茶而是不停的吃吃,吃水果,吃堅果~茶、咖啡、可可等飲品少用可以興奮神經,多則有害~其實主要是咖啡堿的作用。


    讀這本書,還是查了不少生字,也抄了一些名句與著作與作者,加深記憶,我的觀念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自己不梳理一遍,不消化吸收,忘記特別快,今天一天讀了一百多頁,前麵一百多頁都是斷斷續續讀的,會遺忘,感覺做事情還是要一氣嗬成,但是成年人沒有大片的時間來幹喜歡的事情,隻能時間碎片化。


    本書講的是茶與健康,茶應少飲,不宜多,我是讚成作者講的,喝好茶、少喝茶、喝淡茶。好茶需要好水配,水的源、清、輕、甘、活、冽作者都有分析,我隻是了解皮毛,而且,真心話,我今天看過,也許明天就忘記了。


    作者的《茶與茶器》我沒有買到,《茶味初見》目前擁有的應該是盜版的書,個人認為書籍還是應該支持正版,因為書也是作者嘔心瀝血的勞動成果,當時渴望擁有書,閨蜜從網上給我訂的書(當禮物送的,現在還是很溫暖)。


    本書先從曆史由遠到近講,飲茶方式,名人典故,結合中醫醫藥名典加以謹慎求證,唐宋元明清,後有從綠紅黃白青(烏龍茶)黑論述,最後講寒性,內質,還有水。


    喝水是為了健康,那就更應該健康飲茶。


    書中金句


    1.求真存美,最終一定會撥雲見日,行則將至。


    2.淡中有味清中貴,人間有味是清歡。


    3.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飲食衛生與營養學的專著。


    4.好茶不怕開水燙,葉底能否耐得住高溫的浸泡,是檢驗茶品優劣的一個重要標誌。


    5.所謂的“養”,就是順四時,適寒暑,養氣血,調情誌,應該是自性的協調與完善,反求諸己,莫向外求。故《黃帝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6.熱則寒之,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實則瀉之~(有關虛人感興趣的自己去買書)


    7.知者樂,仁者壽。


    8.在世俗的世界裏,市場永遠比情懷重要。


    9.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其實很久不看書,大腦都轉不動了,對文字的敏銳度也下降了,很多習慣與技能都要常用常動,不然真的會不進則退,我很感恩作者,看作者的書讓我找迴對書的喜愛與熱情,同時對生活也有了信心,其實書可以治愈撫慰心靈,書是良友,一路結伴同行,等我變成老太婆,希望我抱著書還能如此,依舊能找到初心,讀完書也很滿足,幸福感滿滿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風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風子並收藏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