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


    盛田昭夫 下村滿子 著


    周征文 譯


    (本書共364頁)


    (始於2023-1-28至2023-2-2收官)


    讀書心得:本書2017年買的,前幾天找出來有了灰塵,但打開後,嶄新如初,剛剛看完,發現外觀看著依舊嶄新,我平時看書還是比較愛惜書籍的。


    買這本書的初衷是,中國製造,因為中國與日本是鄰國,時差也就一個小時,都是黃種人,我當時的疑惑是為什麽沒有中國製造的書,確有《日本製造》,出書就說明有市場,有需求,我想了解日本,中國骨子明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很多人說我是文藝青年,實際上我骨子裏更喜歡理科,我不聰明,但是高數沒有掛科,我更喜歡有邏輯思維的書,我覺得有意思,推理結論假設,有趣,我不喜歡枯燥的記,背,更喜歡理解與領悟,但是上學因為記憶力與基礎不牢固,犯了很多無知的錯誤,常識性錯誤,所以知恥而後勇,讀了三個版本歐洲文學史,還有中國文學史,有一段時間對曆史,音樂感興趣~曾經也對經濟,戰爭,貨幣,哲學,宗教,文化起源感興趣,讀過《貨幣戰爭》、《石油戰爭》~


    要了解一個地方的製度與文化,風俗,才可以融入一個地方,讀懂故事,曾經有些地名與人名讀的焦頭亂額,看《日本製造》反而輕鬆,本書是針對美國讀者出版的,有關盛田昭夫的個人經曆,公司有關的發展規劃,而中間涉及的中國讀起來,情緒複雜,書中與中國有關的人物,三位,鄧小平、蔣介石、宋美齡。而日本在戰爭之前先工業革命,在亞洲比中國強大,中國當時確實落後,這是事實,有關戰爭,頭疼,作者的觀點,當時宋美齡英語好,美國有同情弱者的同理心,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敗給美國,後蘇聯對日宣戰,日本投降,中國自始至終都不是戰勝國,可想而知當時中國人有多憤怒,當看見文中日本人全民支持戰爭,而廣島與長崎一瞬間失去幾十萬人,我大腦一瞬間想起南京三十萬人,戰爭是殘酷,但是人類麵對戰爭都會有恐懼心態,中國人也不例外,畢竟大自然的災害與人為戰爭,受苦受難隻是平民,有一段時間,中國人批評中國說崇洋媚外,那是慕強,強者為尊,其實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傷痕,但是國人勤勞勇敢,溫良,我也一直覺得中國人被戰爭與文化革命毀掉了信心,也許我的觀點是錯誤的。


    書中中庸之道,企業哲學,都讓我覺得也是講中國人,其實外國人分不清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隻認為是黃種人,而且外國人依舊存在歧視黃種人的現象,也許國外最初都是從日本了解亞洲文化,東方文化,最初輸出的也許是日本,此書講的時間跨度1887-1986年,我還未出生,書中信息過期了,但是文案有一定意義,其實身邊有很多日本產生的汽車與電子產品,有關創新與科技,與時俱進,現在依舊是科技時代,信息時代,有關用人,企業以人為本,與商業的競爭力、占有率、技術-生存的手段、匯率、政策、關稅…技術開發、產品企劃、市場營銷都與經濟息息相關,理論與實踐,基礎與應用,預見性(前沿性)、敏銳度(第六感)、創造力、包容力~都用案例與遇見問題來論述,我了解一些問題,但有些問題並不認同,學習有用的就好。隻有了解,見過,經曆過,融入過,但也要有自己的底線。


    書已經過去40年,但是有些也有一定意義,但也有我不認同的,不過確實男人更愛看的實用性書籍,商人愛看的書,書中有關科技技術,經濟,商業~三分之二內容都是經濟,經濟高度自由化和全球一體化。


    本書?可以提高人的邏輯思維,提高人的專注度與學習思考能力,進而反思,努力奮鬥。


    希望新世界,中國更加強大,麵對精彩紛紜的挑戰,有日本這個強國做競爭對手挺好,也許50-70年代,我們都沒有資格進場,而今2023年,中國已經不一樣,所以有對手不可怕,有好的競爭對手也是一種幸運,中國與日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相互包容影響的同時相互競爭也可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風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風子並收藏一葉知秋的讀書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