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反派隻想擺爛[慢穿] 作者:邈邈一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正月二十到二月二十日,每三日一次的朝會上必有三爺上奏,必少不得三爺和禮部官員之間的拉扯,讓人嘆為觀止。
九爺頭一次佩服三哥的韌勁和耐性,一個月了,三哥這嘴皮子是越來越利索,冊立太子的規矩扯皮到現在,連一半都還沒定下來,照這個速度下去,聖旨是下了,但二哥恐怕還要再等幾個月才能是名正言順的太子。
「要不讓咱們的人發發力?」九爺提議道,這熱鬧他們也湊一湊。
「往哪邊發力?」十爺問道。
「自然是哪邊弱就往哪邊發力,三哥這邊勢弱了咱們就幫三哥,太子勢弱了咱們就幫太子,這樣才能多熱鬧會兒嘛。」
他誰也不偏幫,就是希望多看幾日熱鬧。
三哥一個人的聲勢大,太子那邊的聲音多,長此以往,恐怕還是太子那邊要更勢大些。
十爺雖然也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但他時刻記著如今懸在他們哥仨頭頂上的劍,冊封太子的聖旨以下,無論儀式舉不舉行,老二都是太子了,在這些事情上扯皮有什麽用,真扯到皇阿瑪駕崩了,那才真是玩崩了呢。
皇阿瑪不年輕了,他們要拉太子下馬就不能把時間線拉得太久。
「八哥,咱們要不要幫幫太子,給太子那邊聚聚聲勢,順便讓一些人趁機投過去。」
「可以。」八爺把名單列好,「就這些人吧,讓他們從明日起陸續上摺子偏幫太子。」
名單上隻有七八個人,看著是不多,但其實已經有八爺黨三分之一了。
這次重聚,八爺黨精簡得幾乎隻剩以前的一成,每一個人都是八爺親自定下來的,他想要的是忠心能用之人,不是拖後腿的人,也不是牆頭草。
四哥雖然現在雖然在整頓內務府,揪出了不少蛀蟲,但省下來的和填補的都是皇阿瑪的內庫,而非國庫,國家財政支出和上輩子差不多,也就是說皇阿瑪再有幾年就會和上輩子一樣追繳戶部欠銀。
這可是個絞肉機,不少朝臣和宗親就是因此站隊和變換陣營的。
他選中召迴的這些人,也有欠下戶部銀兩的,但總歸是欠銀不多,沒那麽瘋。
萬眾矚目之下,三爺在朝堂上躥下跳跟禮部扯了一個半月的皮,才終於定下冊封太子的規製,緊跟著就上摺子請求皇阿瑪冊立皇太孫,早日定下國本。
和太子側福晉李佳氏相看兩相厭的三福晉:「…
…」
什麽玩意兒,剛出了兩個月的氣,爺這就要投誠了?
三福晉得了消息,直接怒氣沖沖跑到前院。
「十日前,雲氏進府,爺為了不引人注目,連桌喜宴都沒辦,爺現在就忘了太子毀爺名聲的仇了嗎?」
三爺把自己的茶盞遞給福晉:「福晉稍安勿躁,先喝口熱茶,爺慢慢跟你解釋。」
她倒是要好好聽聽爺能怎麽解釋請立皇太孫一事,那不是給太子加碼嗎。
她的長子長女長眠九泉之下,太子的長子卻要被側立為皇太孫,爺夜深人靜之時睡得著嗎。
「原本在冊立太子的規製上,爺隻是想上道摺子噁心噁心太子,沒想過會和禮部爭執一個半月之久,明明隻要皇阿瑪一句話,這爭執就能終止,但皇阿瑪卻放任爺對冊立太子的規製一砍再砍,這說明什麽?」
三福晉若有所思:「說明皇上並沒有從前那麽疼愛太子?」
太子從前已經被封過一次了,以前能給的規製,如今皇上卻不肯再給了。
「是這個意思。」三爺笑了笑,皇阿瑪讓太子發誓不向宗親和朝臣追究過往,可如今看來,連皇阿瑪自己都做不到這一點,康熙四十年之前,皇阿瑪可沒有現在這般防備太子。
「如果立了皇太孫,太子的地位就會更穩固,這一點你我都清楚,皇阿瑪也清楚,但皇阿瑪肯復立太子,卻未必願意立皇太孫。」
他就是想看皇阿瑪拒絕,讓太子和群臣都好好看看太子在皇阿瑪心中的地位——重要但又沒那麽重要。
「可萬一皇上要是——」
答應了呢?
那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答應就答應了。」三爺毫不在意的道,「弘皙成了皇太孫,毓慶宮隻會更傲,我那些弟弟們有幾個等閑之輩,忍太子也就罷了,他們能忍得了再多一個皇太孫在頭頂上嗎。」
老四不止傲氣,還疼孩子,那麽個喜歡冷臉的人,昔日在阿哥所當鄰居的時候,他不止一次見到過老四把弘暉架在脖子上哄。
太子的庶子和親王的嫡子原本在尚書房能有多大區別,可皇太孫和親王嫡子的身份差距就大了,前者讓後者行大禮也是可以的。
老八別看身體有疾沒兒子,可是打小就傲,小時候就是處處爭先,又頗有心機,現在坐以待斃是因為有他當出頭鳥,可如果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老八還能擎等著來日被清算不成。
他甚至懷疑老八已經動手了,隻是過於隱蔽,沒有像他這樣大張旗鼓罷了,瞧瞧老八之前對付太子的手段和對付他的手段,哪一次不是朝著七寸動手。
三福晉端著茶盞一口沒喝,聞言忍不住道:「倘若皇上真的下旨封弘皙為皇太孫,那能不能讓咱們弘昇別去上書房讀書了,大爺家的弘昱不就不用讀了嗎。」
她既擔心弘昇會被做了皇太孫的弘皙欺負,也不想弘昇在上書房裏低人一等,尤其是低殺子仇人和李佳氏的兒子一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九爺頭一次佩服三哥的韌勁和耐性,一個月了,三哥這嘴皮子是越來越利索,冊立太子的規矩扯皮到現在,連一半都還沒定下來,照這個速度下去,聖旨是下了,但二哥恐怕還要再等幾個月才能是名正言順的太子。
「要不讓咱們的人發發力?」九爺提議道,這熱鬧他們也湊一湊。
「往哪邊發力?」十爺問道。
「自然是哪邊弱就往哪邊發力,三哥這邊勢弱了咱們就幫三哥,太子勢弱了咱們就幫太子,這樣才能多熱鬧會兒嘛。」
他誰也不偏幫,就是希望多看幾日熱鬧。
三哥一個人的聲勢大,太子那邊的聲音多,長此以往,恐怕還是太子那邊要更勢大些。
十爺雖然也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但他時刻記著如今懸在他們哥仨頭頂上的劍,冊封太子的聖旨以下,無論儀式舉不舉行,老二都是太子了,在這些事情上扯皮有什麽用,真扯到皇阿瑪駕崩了,那才真是玩崩了呢。
皇阿瑪不年輕了,他們要拉太子下馬就不能把時間線拉得太久。
「八哥,咱們要不要幫幫太子,給太子那邊聚聚聲勢,順便讓一些人趁機投過去。」
「可以。」八爺把名單列好,「就這些人吧,讓他們從明日起陸續上摺子偏幫太子。」
名單上隻有七八個人,看著是不多,但其實已經有八爺黨三分之一了。
這次重聚,八爺黨精簡得幾乎隻剩以前的一成,每一個人都是八爺親自定下來的,他想要的是忠心能用之人,不是拖後腿的人,也不是牆頭草。
四哥雖然現在雖然在整頓內務府,揪出了不少蛀蟲,但省下來的和填補的都是皇阿瑪的內庫,而非國庫,國家財政支出和上輩子差不多,也就是說皇阿瑪再有幾年就會和上輩子一樣追繳戶部欠銀。
這可是個絞肉機,不少朝臣和宗親就是因此站隊和變換陣營的。
他選中召迴的這些人,也有欠下戶部銀兩的,但總歸是欠銀不多,沒那麽瘋。
萬眾矚目之下,三爺在朝堂上躥下跳跟禮部扯了一個半月的皮,才終於定下冊封太子的規製,緊跟著就上摺子請求皇阿瑪冊立皇太孫,早日定下國本。
和太子側福晉李佳氏相看兩相厭的三福晉:「…
…」
什麽玩意兒,剛出了兩個月的氣,爺這就要投誠了?
三福晉得了消息,直接怒氣沖沖跑到前院。
「十日前,雲氏進府,爺為了不引人注目,連桌喜宴都沒辦,爺現在就忘了太子毀爺名聲的仇了嗎?」
三爺把自己的茶盞遞給福晉:「福晉稍安勿躁,先喝口熱茶,爺慢慢跟你解釋。」
她倒是要好好聽聽爺能怎麽解釋請立皇太孫一事,那不是給太子加碼嗎。
她的長子長女長眠九泉之下,太子的長子卻要被側立為皇太孫,爺夜深人靜之時睡得著嗎。
「原本在冊立太子的規製上,爺隻是想上道摺子噁心噁心太子,沒想過會和禮部爭執一個半月之久,明明隻要皇阿瑪一句話,這爭執就能終止,但皇阿瑪卻放任爺對冊立太子的規製一砍再砍,這說明什麽?」
三福晉若有所思:「說明皇上並沒有從前那麽疼愛太子?」
太子從前已經被封過一次了,以前能給的規製,如今皇上卻不肯再給了。
「是這個意思。」三爺笑了笑,皇阿瑪讓太子發誓不向宗親和朝臣追究過往,可如今看來,連皇阿瑪自己都做不到這一點,康熙四十年之前,皇阿瑪可沒有現在這般防備太子。
「如果立了皇太孫,太子的地位就會更穩固,這一點你我都清楚,皇阿瑪也清楚,但皇阿瑪肯復立太子,卻未必願意立皇太孫。」
他就是想看皇阿瑪拒絕,讓太子和群臣都好好看看太子在皇阿瑪心中的地位——重要但又沒那麽重要。
「可萬一皇上要是——」
答應了呢?
那豈不是弄巧成拙了。
「答應就答應了。」三爺毫不在意的道,「弘皙成了皇太孫,毓慶宮隻會更傲,我那些弟弟們有幾個等閑之輩,忍太子也就罷了,他們能忍得了再多一個皇太孫在頭頂上嗎。」
老四不止傲氣,還疼孩子,那麽個喜歡冷臉的人,昔日在阿哥所當鄰居的時候,他不止一次見到過老四把弘暉架在脖子上哄。
太子的庶子和親王的嫡子原本在尚書房能有多大區別,可皇太孫和親王嫡子的身份差距就大了,前者讓後者行大禮也是可以的。
老八別看身體有疾沒兒子,可是打小就傲,小時候就是處處爭先,又頗有心機,現在坐以待斃是因為有他當出頭鳥,可如果太子的地位更加穩固,老八還能擎等著來日被清算不成。
他甚至懷疑老八已經動手了,隻是過於隱蔽,沒有像他這樣大張旗鼓罷了,瞧瞧老八之前對付太子的手段和對付他的手段,哪一次不是朝著七寸動手。
三福晉端著茶盞一口沒喝,聞言忍不住道:「倘若皇上真的下旨封弘皙為皇太孫,那能不能讓咱們弘昇別去上書房讀書了,大爺家的弘昱不就不用讀了嗎。」
她既擔心弘昇會被做了皇太孫的弘皙欺負,也不想弘昇在上書房裏低人一等,尤其是低殺子仇人和李佳氏的兒子一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