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和王英娘忙了一通,身上也微微出了汗, 兩個人也沒敢出去吹風,老老實實的呆在灶間。
秋梨膏要想熬好的話, 收汁是關鍵,時間短的話成不了膏的狀態,太長又容易發苦影響口感。
林春燕一直不停的攪動著秋梨汁水, 熬了一會兒之後, 秋梨裏麵就開始出水。等這樣熬了有小半個時辰之後, 汁水的顏色也變得越來越深,出現了許多密密麻麻的小泡泡。
這時候就是關鍵, 林春燕打起來十二分的精神,把柴火又抽出來幾根,隻用裏麵的一點餘溫繼續熬著。
「差不多快好了。」林春燕拿勺子試了試,瞧著秋梨汁水已經開始掛壁, 顏色也成了褐色的, 林春燕就把柴火全都抽走。
王英娘湊過來看, 就見剛才還是褐色的汁水樣子的秋梨,如今表麵已經多了一層浮沫似的東西。
「這個是梨絨, 不用撇去,一會兒就都變成膏樣兒了。」
熬秋梨膏倒是不難,就是略微有些費功夫。不過對林春燕和王英娘來說,什麽東西都是要經過這麽許多過程才能變成可口的吃食。
就連家裏用的那些個筐子,也都是他們拿了荊條柳條編出來的,哪怕手再快,編一個筐子出來也需要小半天的功夫。
更別說編之前還得上山砍荊條,迴來之後處理倒刺泡軟,再開始編製。
日子悠長,這樣慢工出細活的生活過久了反而沒了那樣的浮躁。
張大娘這時候推門進來,林春燕見她迴來就故意說:「怕不是掐著點迴來,知道我們把秋梨給熬好了吧。」
張大娘理虧,想嚐嚐那秋梨膏也沒好意思,隻趕緊轉移話題:「我要不過去,你二嬸子的委屈都不知道往哪裏說!今天你們三嬸子也過來了,說四郎也不聽話,兩個人在那裏說了半天生兒子的不好。」
這些話她插不上嘴,不過聽的很是開心,一副馬後炮的樣子說了許多早知道這樣的話。
林春燕很是好奇,問張大娘:「四郎又怎麽了,不是說好好的學木匠活計呢。」
「本來是安心好好學起來了,不過聽說狗蛋要去學燒瓷,那心怎麽還能安定下來,在家裏和你們三叔鬧騰呢。」
四郎本來就想學燒瓷,偏家裏人不讓,他也隻能忍下這口氣。可一聽狗蛋要去學,他哪裏還能坐的住。
「我猜肯定是狗蛋故意去說的。」
張大娘一拍大腿,「你怎麽連這個也知道?還真是這樣,你三嬸子那是著急的把狗蛋也罵了好一通。」
「這也沒什麽奇怪,那幾個小的一直不對付,成天和鬥雞眼似的不服勁。」
等秋梨不那麽燙了,王英娘就把它們都裝到了罐子裏,鍋底剩下的那些就一人沖了一碗嚐嚐味道。
張大娘喜滋滋的接過,「可惜紅娘不在,這樣好喝的東西她是喝不到了。」
倒不像是替林桃紅難過,反而帶了幾分幸災樂禍來。
那秋梨膏沒有加一點水,那麽多的梨子也總共熬了這麽一小罐子,喝起來自然是梨香醇厚。
「可真是好喝,也不像酸棗汁子那樣酸,不過當飲子喝可就太破費了。」
張大娘一想到那麽多秋梨就熬了這一小罐子,就嘖嘖嘆息。喝完碗裏的那些之後,還不忘又倒了水沖了一遍,喝的那水是一點味兒也沒了才罷休。
「每天早上起來記得喝上一些。」林春燕沒把秋梨膏放到地窖裏,就放在灶間的桌子上了。
喝完她們就刷了牙,張大娘舒服的躺在偌大的床上,把手腳都攤開呈現一個大字。
「果然還是這樣睡著舒服。」
王英娘看她這樣覺得好笑,就說:「幹娘,我們兩個先前還說紅娘不在家,都覺得少了些什麽,安靜的讓人心慌。」
張大娘翻了身對著王英娘懶懶的打了個哈欠:「她不過是出去住一晚上,不說趕緊躲躲清靜,怎麽還惦記上她了?好不容易沒人天天盯著我抓小辮子,和我有事沒事嗆上幾句嘴的,還不趕緊好好的享受一下。」
話雖然這麽說,張大娘還是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想著家裏三個女娘一直呆在一起,感情深厚,這才分開一天就這個樣子,那以後各自成了家可怎麽辦?
總不能還呆在一塊兒,天天膩歪著吧?
不過張大娘沒擔心一會兒,翻了個過去就唿唿睡著了。
可惜,她喝的水太多,一晚上也沒睡好,起了好幾次的夜,讓她十分難受後悔。
林桃紅來了梅子家裏之後,一開始還覺得處處稀奇,在他們家逛完還去旁邊同宋娘子的祖母說了會兒話,吃了好些個零嘴兒,導致肚子撐脹起來,連晚飯都沒吃多少。
不過天一黑,林桃紅的高興勁兒褪去,就開始想家了。
「我娘肯定不會想我,但我大姐和英娘肯定會想我。」
林桃紅托著下巴和梅子說,「她們兩個今天還要做秋梨膏,我雖然不用幹活省了好大力氣,可也沒辦法立刻嚐到秋梨膏的味道了。」
梅子聽的噗嗤就笑了出來:「我說你在這裏嘟嘟囔囔說什麽呢,原來是想家了。平日裏看著和個大人一樣,誰都敢懟迴去,原來心裏還是個小孩子。」
林桃紅瞪她,「瞧這話說的,你不過也就比我大上幾歲,怎麽就因為要嫁人了就來我這裏說教了。」
梅子不和她強嘴,倒是真有了幾分大人模樣。林桃紅看了一會兒,見宋娘子不在跟前,才挪過去問她:「梅子,你同我說,你願意成親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秋梨膏要想熬好的話, 收汁是關鍵,時間短的話成不了膏的狀態,太長又容易發苦影響口感。
林春燕一直不停的攪動著秋梨汁水, 熬了一會兒之後, 秋梨裏麵就開始出水。等這樣熬了有小半個時辰之後, 汁水的顏色也變得越來越深,出現了許多密密麻麻的小泡泡。
這時候就是關鍵, 林春燕打起來十二分的精神,把柴火又抽出來幾根,隻用裏麵的一點餘溫繼續熬著。
「差不多快好了。」林春燕拿勺子試了試,瞧著秋梨汁水已經開始掛壁, 顏色也成了褐色的, 林春燕就把柴火全都抽走。
王英娘湊過來看, 就見剛才還是褐色的汁水樣子的秋梨,如今表麵已經多了一層浮沫似的東西。
「這個是梨絨, 不用撇去,一會兒就都變成膏樣兒了。」
熬秋梨膏倒是不難,就是略微有些費功夫。不過對林春燕和王英娘來說,什麽東西都是要經過這麽許多過程才能變成可口的吃食。
就連家裏用的那些個筐子,也都是他們拿了荊條柳條編出來的,哪怕手再快,編一個筐子出來也需要小半天的功夫。
更別說編之前還得上山砍荊條,迴來之後處理倒刺泡軟,再開始編製。
日子悠長,這樣慢工出細活的生活過久了反而沒了那樣的浮躁。
張大娘這時候推門進來,林春燕見她迴來就故意說:「怕不是掐著點迴來,知道我們把秋梨給熬好了吧。」
張大娘理虧,想嚐嚐那秋梨膏也沒好意思,隻趕緊轉移話題:「我要不過去,你二嬸子的委屈都不知道往哪裏說!今天你們三嬸子也過來了,說四郎也不聽話,兩個人在那裏說了半天生兒子的不好。」
這些話她插不上嘴,不過聽的很是開心,一副馬後炮的樣子說了許多早知道這樣的話。
林春燕很是好奇,問張大娘:「四郎又怎麽了,不是說好好的學木匠活計呢。」
「本來是安心好好學起來了,不過聽說狗蛋要去學燒瓷,那心怎麽還能安定下來,在家裏和你們三叔鬧騰呢。」
四郎本來就想學燒瓷,偏家裏人不讓,他也隻能忍下這口氣。可一聽狗蛋要去學,他哪裏還能坐的住。
「我猜肯定是狗蛋故意去說的。」
張大娘一拍大腿,「你怎麽連這個也知道?還真是這樣,你三嬸子那是著急的把狗蛋也罵了好一通。」
「這也沒什麽奇怪,那幾個小的一直不對付,成天和鬥雞眼似的不服勁。」
等秋梨不那麽燙了,王英娘就把它們都裝到了罐子裏,鍋底剩下的那些就一人沖了一碗嚐嚐味道。
張大娘喜滋滋的接過,「可惜紅娘不在,這樣好喝的東西她是喝不到了。」
倒不像是替林桃紅難過,反而帶了幾分幸災樂禍來。
那秋梨膏沒有加一點水,那麽多的梨子也總共熬了這麽一小罐子,喝起來自然是梨香醇厚。
「可真是好喝,也不像酸棗汁子那樣酸,不過當飲子喝可就太破費了。」
張大娘一想到那麽多秋梨就熬了這一小罐子,就嘖嘖嘆息。喝完碗裏的那些之後,還不忘又倒了水沖了一遍,喝的那水是一點味兒也沒了才罷休。
「每天早上起來記得喝上一些。」林春燕沒把秋梨膏放到地窖裏,就放在灶間的桌子上了。
喝完她們就刷了牙,張大娘舒服的躺在偌大的床上,把手腳都攤開呈現一個大字。
「果然還是這樣睡著舒服。」
王英娘看她這樣覺得好笑,就說:「幹娘,我們兩個先前還說紅娘不在家,都覺得少了些什麽,安靜的讓人心慌。」
張大娘翻了身對著王英娘懶懶的打了個哈欠:「她不過是出去住一晚上,不說趕緊躲躲清靜,怎麽還惦記上她了?好不容易沒人天天盯著我抓小辮子,和我有事沒事嗆上幾句嘴的,還不趕緊好好的享受一下。」
話雖然這麽說,張大娘還是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想著家裏三個女娘一直呆在一起,感情深厚,這才分開一天就這個樣子,那以後各自成了家可怎麽辦?
總不能還呆在一塊兒,天天膩歪著吧?
不過張大娘沒擔心一會兒,翻了個過去就唿唿睡著了。
可惜,她喝的水太多,一晚上也沒睡好,起了好幾次的夜,讓她十分難受後悔。
林桃紅來了梅子家裏之後,一開始還覺得處處稀奇,在他們家逛完還去旁邊同宋娘子的祖母說了會兒話,吃了好些個零嘴兒,導致肚子撐脹起來,連晚飯都沒吃多少。
不過天一黑,林桃紅的高興勁兒褪去,就開始想家了。
「我娘肯定不會想我,但我大姐和英娘肯定會想我。」
林桃紅托著下巴和梅子說,「她們兩個今天還要做秋梨膏,我雖然不用幹活省了好大力氣,可也沒辦法立刻嚐到秋梨膏的味道了。」
梅子聽的噗嗤就笑了出來:「我說你在這裏嘟嘟囔囔說什麽呢,原來是想家了。平日裏看著和個大人一樣,誰都敢懟迴去,原來心裏還是個小孩子。」
林桃紅瞪她,「瞧這話說的,你不過也就比我大上幾歲,怎麽就因為要嫁人了就來我這裏說教了。」
梅子不和她強嘴,倒是真有了幾分大人模樣。林桃紅看了一會兒,見宋娘子不在跟前,才挪過去問她:「梅子,你同我說,你願意成親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