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不用幫忙搶收糧食之後,叫江琴姐的女娘就日日上山挖野菜,想多攢一些好到冬天吃。
聽了林春燕的話,她比其他人都要激動幾分,當場就落了淚。
有了麻筍之後,他們一家能活下去的希望就更大了。
江琴姐一擦眼淚,直接往山下跑,要把家裏其他人都找來。
摘迴來的麻筍就倒在他們院子裏,張大娘正在那裏和他們說怎麽醃,林春燕就沒去管。
王英娘已經好了不少,可林春燕怕她下個月來的時候再難受,堅持給她艾灸。
屋子裏麵都是裊裊升起的艾香,林春燕就在一旁陪著她說話,手上不停地搓著艾柱。
他們家的艾柱用得特別快,溫度一天比一天地高,他們屋子裏的窗戶紙都撤下了,隻有一竹簾擋著。
不過蚊子這種東西是擋不住的,不點著艾香的話,夜裏根本就睡不著。
還不如在房頂上睡,有時候風大了,那些蚊子反而咬不到他們身上。
「今天咱們就去房頂上睡吧。」林春燕搓累了就說。
林桃紅聽了趕緊點頭,「我早就說了要去房頂上,偏你們還不願意。」
「那還不是怕你睡覺不老實,從房頂上滾下來。」
林桃紅被說得啞口無言,隻能走到一邊也幫著搓起來。
「咱們再去摘些荷花吧,我瞧著好幾個來店裏吃東西的小娘子都頭簪著荷花,那些挑著花賣的都要兩個大錢,真是太貴了。」
「行,咱們什麽時候就去摘些迴來。」
院子裏的人慢慢散了,張大娘打了個哈欠,就躺在大樹下悠閑地摟著雪團,聽見他們說話,也說要去房頂上睡。
林桃紅還在記著白天在鋪子裏的事情,不願意和張大娘挨著,母女兩個就吵吵鬧鬧地上了房頂。
這時候,隔壁二房卻突然傳來了吵鬧聲,張大娘就不再和林桃紅拌嘴,想也不想地就爬上了牆頭上。
他們兩家之間的牆頭並不是很高,張大娘下麵墊了一張椅子,剛好能露個腦袋。
林春燕看到了趕緊把她往下扒拉,「娘你做什麽呢?叫人看到了說什麽好!」
張大娘才不管這些,還和林二嬸打了招唿,「這是怎麽了?我聽著像是三郎的聲音!」
林春燕覺得她的行為十分出格,可林二嬸卻接受良好,一來都知道張大娘是個什麽人,從前這種有熱鬧看的時候,張大娘總是沖在第一個。
再者就是,村裏像張大娘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平常日子無聊,有個什麽熱鬧看的話,都趕緊過去湊趣。
柳娘子時常就覺得在村東這邊住著哪裏都好,就是沒了熱鬧看,以前能聽聽林三叔和李氏吵架,也能看旁邊洪娘子家熱鬧,東家長西家短的,就沒有她不知道的。
林二嬸迴張大娘一個苦笑,「是三郎這孩子,非要挖個池塘出來養魚,這不就和他爹吵上了。」
林春燕還在扯著張大娘,張大娘波拉幾下都沒撥拉開,隻好從椅子上跳下來,去屋子裏抓了把瓜子,直接去了林二嬸家。
林春燕都被她這操作震驚到了,林桃紅還在一旁拱火,「娘最近真是有些無法無天,哪裏有她這樣子的。」
王英娘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我猜紅娘肯定和幹娘吵架了,要不然不能這樣四處拱火。」
林桃紅就把張大娘不幹活的事情說了,「我看就該再扣她一個月的工錢。」
王英娘把之前給她做的那衣裳拿出來,「你先試試合不合身。」
這幾天她肚子疼,不管是家裏的誰都不讓她下地幹活,快把王英娘給憋壞了,幹脆就把之前林桃紅讓她幫忙做的衣裳給趕製了出來。
林桃紅一看到就高興得直接蹦了起來,噌地一下子迴了屋子。
這李氏是個妙人,會那染布的手藝之後,也不是大張旗鼓地接了多少活計,隻是告訴了親近的人,她這裏能染了布出來。
她自個兒去送繡藝的時候,再買些白色的棉布迴來,慢慢地攢著布料。
這樣倒是沒引起太大的轟動。
其實那些染房們也看不上她這些用植物染出來的料子,他們早有了這樣的技術,且要更加的成熟。
像李氏會的那繡活雖然精巧,但如今追捧的可是緙絲,這些多用於佛像帆帳和世家大族的衣裳上,再不濟還有那些錦綾羅綢緞,隻用了棉布染成沒有任何圖案的顏色出來,實在是沒什麽好讓人記掛的。
不過李氏還是謹慎為上,一匹布隻賺上三五個大錢,倒也不費什麽力氣。
張大娘看了會兒熱鬧,就跑了迴來拉著林春燕就走,「你二叔和三郎吵得不可開交,說是讓你去評評理。」
林春燕手裏搓艾的動作就沒停,被張大娘拉過去的時候,手裏還拿著艾葉。
林二嬸和林翠香見她來了,都鬆了一口氣,「我們是勸不了他們兩個,怎麽一個比一個強。」
林春燕先去看三郎,平日裏三郎可是圓滑得很,今兒個卻梗著脖子在那裏不退縮,不管誰說什麽都隻死咬著要挖池塘。
見他這樣鐵心,林春燕隻能嘆了口氣看向林二叔,「好好的何故鬧成這樣,二叔也先別生氣,三郎不也是想省錢,挖了魚塘之後就不用再去別的地方買魚了。」
三郎見終於有人向著自己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梗著脖子,鬆緩了語氣說,「這一條魚買來就要幾個大錢,我這賺頭實在太少,要是自個兒養的話,可不就能多掙上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聽了林春燕的話,她比其他人都要激動幾分,當場就落了淚。
有了麻筍之後,他們一家能活下去的希望就更大了。
江琴姐一擦眼淚,直接往山下跑,要把家裏其他人都找來。
摘迴來的麻筍就倒在他們院子裏,張大娘正在那裏和他們說怎麽醃,林春燕就沒去管。
王英娘已經好了不少,可林春燕怕她下個月來的時候再難受,堅持給她艾灸。
屋子裏麵都是裊裊升起的艾香,林春燕就在一旁陪著她說話,手上不停地搓著艾柱。
他們家的艾柱用得特別快,溫度一天比一天地高,他們屋子裏的窗戶紙都撤下了,隻有一竹簾擋著。
不過蚊子這種東西是擋不住的,不點著艾香的話,夜裏根本就睡不著。
還不如在房頂上睡,有時候風大了,那些蚊子反而咬不到他們身上。
「今天咱們就去房頂上睡吧。」林春燕搓累了就說。
林桃紅聽了趕緊點頭,「我早就說了要去房頂上,偏你們還不願意。」
「那還不是怕你睡覺不老實,從房頂上滾下來。」
林桃紅被說得啞口無言,隻能走到一邊也幫著搓起來。
「咱們再去摘些荷花吧,我瞧著好幾個來店裏吃東西的小娘子都頭簪著荷花,那些挑著花賣的都要兩個大錢,真是太貴了。」
「行,咱們什麽時候就去摘些迴來。」
院子裏的人慢慢散了,張大娘打了個哈欠,就躺在大樹下悠閑地摟著雪團,聽見他們說話,也說要去房頂上睡。
林桃紅還在記著白天在鋪子裏的事情,不願意和張大娘挨著,母女兩個就吵吵鬧鬧地上了房頂。
這時候,隔壁二房卻突然傳來了吵鬧聲,張大娘就不再和林桃紅拌嘴,想也不想地就爬上了牆頭上。
他們兩家之間的牆頭並不是很高,張大娘下麵墊了一張椅子,剛好能露個腦袋。
林春燕看到了趕緊把她往下扒拉,「娘你做什麽呢?叫人看到了說什麽好!」
張大娘才不管這些,還和林二嬸打了招唿,「這是怎麽了?我聽著像是三郎的聲音!」
林春燕覺得她的行為十分出格,可林二嬸卻接受良好,一來都知道張大娘是個什麽人,從前這種有熱鬧看的時候,張大娘總是沖在第一個。
再者就是,村裏像張大娘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平常日子無聊,有個什麽熱鬧看的話,都趕緊過去湊趣。
柳娘子時常就覺得在村東這邊住著哪裏都好,就是沒了熱鬧看,以前能聽聽林三叔和李氏吵架,也能看旁邊洪娘子家熱鬧,東家長西家短的,就沒有她不知道的。
林二嬸迴張大娘一個苦笑,「是三郎這孩子,非要挖個池塘出來養魚,這不就和他爹吵上了。」
林春燕還在扯著張大娘,張大娘波拉幾下都沒撥拉開,隻好從椅子上跳下來,去屋子裏抓了把瓜子,直接去了林二嬸家。
林春燕都被她這操作震驚到了,林桃紅還在一旁拱火,「娘最近真是有些無法無天,哪裏有她這樣子的。」
王英娘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我猜紅娘肯定和幹娘吵架了,要不然不能這樣四處拱火。」
林桃紅就把張大娘不幹活的事情說了,「我看就該再扣她一個月的工錢。」
王英娘把之前給她做的那衣裳拿出來,「你先試試合不合身。」
這幾天她肚子疼,不管是家裏的誰都不讓她下地幹活,快把王英娘給憋壞了,幹脆就把之前林桃紅讓她幫忙做的衣裳給趕製了出來。
林桃紅一看到就高興得直接蹦了起來,噌地一下子迴了屋子。
這李氏是個妙人,會那染布的手藝之後,也不是大張旗鼓地接了多少活計,隻是告訴了親近的人,她這裏能染了布出來。
她自個兒去送繡藝的時候,再買些白色的棉布迴來,慢慢地攢著布料。
這樣倒是沒引起太大的轟動。
其實那些染房們也看不上她這些用植物染出來的料子,他們早有了這樣的技術,且要更加的成熟。
像李氏會的那繡活雖然精巧,但如今追捧的可是緙絲,這些多用於佛像帆帳和世家大族的衣裳上,再不濟還有那些錦綾羅綢緞,隻用了棉布染成沒有任何圖案的顏色出來,實在是沒什麽好讓人記掛的。
不過李氏還是謹慎為上,一匹布隻賺上三五個大錢,倒也不費什麽力氣。
張大娘看了會兒熱鬧,就跑了迴來拉著林春燕就走,「你二叔和三郎吵得不可開交,說是讓你去評評理。」
林春燕手裏搓艾的動作就沒停,被張大娘拉過去的時候,手裏還拿著艾葉。
林二嬸和林翠香見她來了,都鬆了一口氣,「我們是勸不了他們兩個,怎麽一個比一個強。」
林春燕先去看三郎,平日裏三郎可是圓滑得很,今兒個卻梗著脖子在那裏不退縮,不管誰說什麽都隻死咬著要挖池塘。
見他這樣鐵心,林春燕隻能嘆了口氣看向林二叔,「好好的何故鬧成這樣,二叔也先別生氣,三郎不也是想省錢,挖了魚塘之後就不用再去別的地方買魚了。」
三郎見終於有人向著自己說話,也不像剛才那樣梗著脖子,鬆緩了語氣說,「這一條魚買來就要幾個大錢,我這賺頭實在太少,要是自個兒養的話,可不就能多掙上不少。」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