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
兩條船相戀了[娛樂圈] 作者:雪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刻也結婚了。」
「那我還有張耿。」
「張耿好像在跟一個男人傳緋聞。」
「……」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這女孩好像不是單戀一枝花,而是單戀好幾支花。
女孩丟掉便簽,哼著歌蹦蹦跳跳迴病院,「我還有好多好多老公,不讓你知道。」
燕玦出院那天,與病友們告別,大家都叫他「老師」,問他什麽時候迴來。
「我有空就會來看你們的。」燕玦笑道。
「還是不要迴來了。」那個脖子上掛聽診器的女人嘆道,「這裏不是什麽好地方。」
病友們煞有其事點頭,「對,老師要聽醫生的。」
燕玦說:「不,這裏很好。」起碼,是這些無處可去的病人們的一個歸宿。
院長依依不捨,含淚相送,說:「等明年春天蠶豆長出來,我寄兩斤給你。」
「那就多謝了。」
燕玦與傅臨驅車離開病院。
傅臨說:「先不迴去。」
「那去工作室?」
「你除了迴家就是工作?」
「不然去哪兒?」
傅臨調出手機導航,說:「去這個地方。」
目的地是個離工作室不遠的小區名,燕玦問:「去那裏做什麽?」
「去了就知道。」
車開到那小區大門口,傅臨說:「進去。」
燕玦越發困惑:「這裏有你朋友?」
傅臨笑而不答。
按照傅臨的指示,燕玦把車徐徐開進地下車庫,出來後,傅臨牽著他走向一棟居民樓,登上電梯,來到一扇門前。
傅臨鄭重地將一串鑰匙交到燕玦手中。
燕玦茫然地看著他。
「從現在開始,我們有新家了。」傅臨說,「進去看看。」
燕玦稀裏糊塗開了門,入眼即是敞亮的客廳,一應裝修家具,全部貼合他的喜好,簡單溫馨。
房子不大,兩個人住足矣。
燕玦小心翼翼踏進這個新家,拉開客廳的窗簾,霎時日光大亮,陽台上綠植花盆生機盎然地闖進眼簾。
燕玦剛想問為什麽忽然決定搬家,就被擁進一個懷抱,傅臨在他耳畔低喃:「燕玦,我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重新開始,好嗎?」
良久,燕玦眼眶發熱嗯了聲。
過去很難遺忘,遑論抹除,這段記憶對他們而言永遠是個折磨,也許要用一生去撫平傷痛。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在失去對方後,上天垂憐,讓他們皆失而復得。
餘生漫長,他們可以一起走。
這般溫情脈脈傷感須臾,燕玦忽然想起來問:「這房子多少錢?你哪兒來的錢買房子?」
要知道,這兩年都是燕玦在養傅臨。傅臨十指不沾陽春水,隻負責貌美如花,一毛錢都沒賺過。
傅臨:「……」
在燕玦的壓迫性的注視中,傅臨隻得實話實說:「我向你弟弟借了錢。我會還他的。」
話音剛落,燕玦接到喬今的電話:「哥,你到新家了吧?我剛想起來,家具都是新的,你們過段時間住進去比較好,小心甲醛中毒。這是我的血淚教訓。」
燕玦:「……嗯。」
第174章 番外18
紀錄片《住在精神病院的他們》於春節檔上映。
這樣的黃金時段,各中各樣的賀歲片在各大影院幾乎掙破了腦袋,此冷門紀錄片如果不是喬今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宣傳了一下,恐怕上映三天都沒人知道。
各影院也是看在喬今這過氣頂流的份上,沒抱太大的希望給排片。
誰知,三天後,此紀錄片爆了。
宛如一匹黑馬,在眾多惡俗或喜氣洋洋的賀歲片中脫穎而出,扶搖直上,好幾個專業影評人給出了五星推薦,與長篇評價。
原本網友們覺得,什麽紀錄片,肯定是披著紀錄片的皮,蹭喬今的熱度恰爛錢。看了才發現,這確實是一部實打實的、誠意滿滿的紀錄片。
片子與喬今的視覺出發,但他不是主角,主角是那些病人,給病人的鏡頭占據全片的百分之九十。
看過此紀錄片一律表示看哭了,幾個病人的經歷太苦了。當然也有歡樂的時候,但想到那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笑著笑著就忍不住心酸。
特別是最後病人們合唱表演那裏,那麽認真,那麽純粹的開心。
傅臨的出鏡讓人驚艷又心疼,網友再次對林家口誅筆伐,多年前把你們兒子送進精神病院,迫於輿論壓力才接出來,結果就這??不管了???
林家果然心黑,再也不去他家超市買東西!
林家:「…………」操啊,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個大兒子有完沒完?!
過年期間正是超市最紅火的時候,大批的人趕著購置年貨,結果林家連鎖超市銷售額直線下降,這可急壞了他們,試了各中辦法搞促銷,也就不知情的老人會進去買。
眾所周知,花錢的主力軍向來是工薪階層,這些人過年放鬆看個電影,上網逛逛,新聞頭條再推送一下,輕輕鬆鬆就能知道林家那些醃臢事,下意識避雷。
林家人氣得七竅生煙,但也隻能按捺怒火,去燕玦工作室好聲好氣地求傅臨發個聲,表示我們林家沒有虧待你。
傅臨沒給眼神,該幹嘛幹嘛,反正他不會要林家一毛錢,虧不虧待也跟他沒關係。
「那我還有張耿。」
「張耿好像在跟一個男人傳緋聞。」
「……」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這女孩好像不是單戀一枝花,而是單戀好幾支花。
女孩丟掉便簽,哼著歌蹦蹦跳跳迴病院,「我還有好多好多老公,不讓你知道。」
燕玦出院那天,與病友們告別,大家都叫他「老師」,問他什麽時候迴來。
「我有空就會來看你們的。」燕玦笑道。
「還是不要迴來了。」那個脖子上掛聽診器的女人嘆道,「這裏不是什麽好地方。」
病友們煞有其事點頭,「對,老師要聽醫生的。」
燕玦說:「不,這裏很好。」起碼,是這些無處可去的病人們的一個歸宿。
院長依依不捨,含淚相送,說:「等明年春天蠶豆長出來,我寄兩斤給你。」
「那就多謝了。」
燕玦與傅臨驅車離開病院。
傅臨說:「先不迴去。」
「那去工作室?」
「你除了迴家就是工作?」
「不然去哪兒?」
傅臨調出手機導航,說:「去這個地方。」
目的地是個離工作室不遠的小區名,燕玦問:「去那裏做什麽?」
「去了就知道。」
車開到那小區大門口,傅臨說:「進去。」
燕玦越發困惑:「這裏有你朋友?」
傅臨笑而不答。
按照傅臨的指示,燕玦把車徐徐開進地下車庫,出來後,傅臨牽著他走向一棟居民樓,登上電梯,來到一扇門前。
傅臨鄭重地將一串鑰匙交到燕玦手中。
燕玦茫然地看著他。
「從現在開始,我們有新家了。」傅臨說,「進去看看。」
燕玦稀裏糊塗開了門,入眼即是敞亮的客廳,一應裝修家具,全部貼合他的喜好,簡單溫馨。
房子不大,兩個人住足矣。
燕玦小心翼翼踏進這個新家,拉開客廳的窗簾,霎時日光大亮,陽台上綠植花盆生機盎然地闖進眼簾。
燕玦剛想問為什麽忽然決定搬家,就被擁進一個懷抱,傅臨在他耳畔低喃:「燕玦,我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重新開始,好嗎?」
良久,燕玦眼眶發熱嗯了聲。
過去很難遺忘,遑論抹除,這段記憶對他們而言永遠是個折磨,也許要用一生去撫平傷痛。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在失去對方後,上天垂憐,讓他們皆失而復得。
餘生漫長,他們可以一起走。
這般溫情脈脈傷感須臾,燕玦忽然想起來問:「這房子多少錢?你哪兒來的錢買房子?」
要知道,這兩年都是燕玦在養傅臨。傅臨十指不沾陽春水,隻負責貌美如花,一毛錢都沒賺過。
傅臨:「……」
在燕玦的壓迫性的注視中,傅臨隻得實話實說:「我向你弟弟借了錢。我會還他的。」
話音剛落,燕玦接到喬今的電話:「哥,你到新家了吧?我剛想起來,家具都是新的,你們過段時間住進去比較好,小心甲醛中毒。這是我的血淚教訓。」
燕玦:「……嗯。」
第174章 番外18
紀錄片《住在精神病院的他們》於春節檔上映。
這樣的黃金時段,各中各樣的賀歲片在各大影院幾乎掙破了腦袋,此冷門紀錄片如果不是喬今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宣傳了一下,恐怕上映三天都沒人知道。
各影院也是看在喬今這過氣頂流的份上,沒抱太大的希望給排片。
誰知,三天後,此紀錄片爆了。
宛如一匹黑馬,在眾多惡俗或喜氣洋洋的賀歲片中脫穎而出,扶搖直上,好幾個專業影評人給出了五星推薦,與長篇評價。
原本網友們覺得,什麽紀錄片,肯定是披著紀錄片的皮,蹭喬今的熱度恰爛錢。看了才發現,這確實是一部實打實的、誠意滿滿的紀錄片。
片子與喬今的視覺出發,但他不是主角,主角是那些病人,給病人的鏡頭占據全片的百分之九十。
看過此紀錄片一律表示看哭了,幾個病人的經歷太苦了。當然也有歡樂的時候,但想到那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笑著笑著就忍不住心酸。
特別是最後病人們合唱表演那裏,那麽認真,那麽純粹的開心。
傅臨的出鏡讓人驚艷又心疼,網友再次對林家口誅筆伐,多年前把你們兒子送進精神病院,迫於輿論壓力才接出來,結果就這??不管了???
林家果然心黑,再也不去他家超市買東西!
林家:「…………」操啊,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個大兒子有完沒完?!
過年期間正是超市最紅火的時候,大批的人趕著購置年貨,結果林家連鎖超市銷售額直線下降,這可急壞了他們,試了各中辦法搞促銷,也就不知情的老人會進去買。
眾所周知,花錢的主力軍向來是工薪階層,這些人過年放鬆看個電影,上網逛逛,新聞頭條再推送一下,輕輕鬆鬆就能知道林家那些醃臢事,下意識避雷。
林家人氣得七竅生煙,但也隻能按捺怒火,去燕玦工作室好聲好氣地求傅臨發個聲,表示我們林家沒有虧待你。
傅臨沒給眼神,該幹嘛幹嘛,反正他不會要林家一毛錢,虧不虧待也跟他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