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灩微笑說道:「如今敬大哥哥在東府裏住著,族裏年輕的子弟確實也常去找他請教事情。姐姐若是擔心兩個妹妹在府裏不便,我倒是有個法子。」
尤氏一聽賈灩說有辦法,頓時眼前一亮,看向賈灩。
賈灩跟尤氏說了陸清洛到京都的事情,沒說太多,隻說這位妹妹是刺繡高手,母親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如今跟著未婚夫婿到京都創業。因著這位妹妹是她在揚州的故交,賈灩對她的手藝也十分佩服,因此特地畫了一副工筆畫給她,讓她做成繡品。
賈灩跟尤氏說:「那幅繡品,我打算在明年春天時獻給老太太的。」
尤氏神色不解。
賈灩含蓄說道:「明年三月,是平南王太妃八十歲誕辰。」
賈灩畫那幅雙壽圖,前前後後花了個把月,陸清洛要挑選絲線,配色,還要將那麽大一幅畫繡出來,要費很多的功夫。
賈灩想將錦葵送去幫陸清洛,但是陸清洛說身邊有兩個丫鬟可以當副手,不至於要錦葵去。
陸清洛那是想為賈灩省事,她知道賈灩和王熙鳳辦繡坊的事情,榮國府的人和林如海還都不知道。
當然,賈灩也不想讓尤氏知道。
她隻是跟尤氏說:「雙壽圖是我畫的,能不能入得了老太太的法眼,尚且不清楚。我就是想著哄老太太高興,萬一老太太覺得繡品很好,送去給平南王太妃也能長麵子呢?」
尤氏聽出了賈灩的言外之意。
大戶人家的老人過生辰,擺起壽宴來都是很盛大的,光是收禮都累人。尤氏見過賈母七十大壽的陣仗,東、西兩府輪著開擺宴席,禮物堆積成山,開始兩日老太太還樂嗬嗬地拆禮物,後來都乏了,禮物堆在庫房裏,有空想起來便問王夫人誰誰誰送來的什麽東西在哪兒,有多少,問過也就算了。唯獨是很喜歡的東西,會放在身邊擺弄。
賈母的審美,寧、榮兩府幾乎無人能及。
若是老太太能看上那幅繡品,送去給平南王太妃自然是好,若是她捨不得送去,那便是更好。到時老太太肯定會問繡品出自誰手,到那時尤二姐和尤三姐便能趁機在老太太跟前出一把風頭。
兩個妹妹找婆家的事情,求王夫人幫忙不如求賈母。
求賈母的話,除去兩個妹妹的模樣,好歹也得有讓老太太覺得她們好的地方。
賈灩跟尤氏說道:「我那個揚州來妹妹身邊雖有兩個丫鬟,但女紅未必會比姐姐的兩個妹妹更好。姐姐若是放心,不覺得委屈了兩個妹妹,我明個兒便親自送兩個妹妹過去給她當副手。」
尤氏正愁沒有由頭跟賈母說兩個妹妹的事情,現在賈灩遞了台階過來,喜道:「姑姑安排的事情,斷然委屈不了她們。我迴去後便去與母親商量此事。」
「八字都沒一撇的事情,姐姐也不必給大娘說得太明白,隻說我看中兩個妹妹的手藝,想讓她們給故友幫個忙。」
賈灩提醒尤氏,「兩府人多口雜,太過張揚,容易壞事。」
尤氏也知道事情的利害。
如今賈灩是賈母跟前的紅人,林如海馬上要迴京當吏部尚書,吏部尚書是個有實權的位置,明年春闈,合格的那些進士們能謀個什麽樣的職位,都是吏部尚書作主的事情。
賈灩要送繡品給賈母,不管賈母會不會借花獻佛,將繡品送給平南王太妃,賈母都會看重那幅繡品,跟繡娘的工藝並無直接關係。若是秀娘的技巧出神入化,令老太太讚不絕口,那便是更好了。
這樣出風頭的好機會,賈灩暗中給了自己的兩個妹妹,尤氏內心很感激。
賈灩迴榮國府,尤氏和秦可卿親自送她出垂花門。
賈灩坐在青軸車上,靠著身後的大引枕,想著錦繡坊的事情。
她打算等林如海到京都之後,再跟他說這件事情。陸清洛和鄔書君到了京都的事情,鬆月早就知情,鬆月知道的事情,林如海自然也會知道。
自己最近頻繁跟陸清洛交往,又跟王熙鳳在護國寺的禪房見過陸清洛,這些事情賈灩都沒藏著掖著。陸清洛離開揚州的時候,林絳玉已經三歲多,雖然小孩子容易忘事,但三歲之後都有記憶了,可能已經淡忘了,卻還有印象。
至於林黛玉,賈灩心想那麽冰雪聰明的小姑娘,也沒必要瞞她。
再說,雙壽圖上的字還是林黛玉的寫的。
她自作主張將雙壽圖拿去給陸清洛做成繡品的事情,還沒跟林黛玉說,賈灩打算晚上的時候跟林黛玉說一下錦繡坊的事情。
晚上,賈灩跟林黛玉說她和陸清洛辦錦繡坊的事情。
林黛玉跟賈灩說道:「我知道。」
「玉兒知道?」賈灩有些意外,問林黛玉:「此事除了跟我一起的鳳姐姐,旁人都不清楚,玉兒怎麽會還知道?」
「這有什麽難猜的?」林黛玉抿著嘴笑,說道:「從前在揚州的時候,太太便十分佩服陸姑姑的女紅,還讓錦葵姐姐她們跟著陸姑姑學針線。陸姑姑要迴蘇州,太太聽說陸姑姑打算在家中繡坊指導秀娘針線時,說陸姑姑也算是學有所用,沒有被埋沒。陸姑姑與我們一般是姑蘇人士,父兄又在蘇州,她在京都無親無故的,卻不遠萬裏而來,肯定是有原因的。」
賈灩靠著炕上的引枕,看向林黛玉的眼裏是盈盈笑意,「那怎麽想到是我要和她辦繡坊呢?」
尤氏一聽賈灩說有辦法,頓時眼前一亮,看向賈灩。
賈灩跟尤氏說了陸清洛到京都的事情,沒說太多,隻說這位妹妹是刺繡高手,母親在江南一帶小有名氣,如今跟著未婚夫婿到京都創業。因著這位妹妹是她在揚州的故交,賈灩對她的手藝也十分佩服,因此特地畫了一副工筆畫給她,讓她做成繡品。
賈灩跟尤氏說:「那幅繡品,我打算在明年春天時獻給老太太的。」
尤氏神色不解。
賈灩含蓄說道:「明年三月,是平南王太妃八十歲誕辰。」
賈灩畫那幅雙壽圖,前前後後花了個把月,陸清洛要挑選絲線,配色,還要將那麽大一幅畫繡出來,要費很多的功夫。
賈灩想將錦葵送去幫陸清洛,但是陸清洛說身邊有兩個丫鬟可以當副手,不至於要錦葵去。
陸清洛那是想為賈灩省事,她知道賈灩和王熙鳳辦繡坊的事情,榮國府的人和林如海還都不知道。
當然,賈灩也不想讓尤氏知道。
她隻是跟尤氏說:「雙壽圖是我畫的,能不能入得了老太太的法眼,尚且不清楚。我就是想著哄老太太高興,萬一老太太覺得繡品很好,送去給平南王太妃也能長麵子呢?」
尤氏聽出了賈灩的言外之意。
大戶人家的老人過生辰,擺起壽宴來都是很盛大的,光是收禮都累人。尤氏見過賈母七十大壽的陣仗,東、西兩府輪著開擺宴席,禮物堆積成山,開始兩日老太太還樂嗬嗬地拆禮物,後來都乏了,禮物堆在庫房裏,有空想起來便問王夫人誰誰誰送來的什麽東西在哪兒,有多少,問過也就算了。唯獨是很喜歡的東西,會放在身邊擺弄。
賈母的審美,寧、榮兩府幾乎無人能及。
若是老太太能看上那幅繡品,送去給平南王太妃自然是好,若是她捨不得送去,那便是更好。到時老太太肯定會問繡品出自誰手,到那時尤二姐和尤三姐便能趁機在老太太跟前出一把風頭。
兩個妹妹找婆家的事情,求王夫人幫忙不如求賈母。
求賈母的話,除去兩個妹妹的模樣,好歹也得有讓老太太覺得她們好的地方。
賈灩跟尤氏說道:「我那個揚州來妹妹身邊雖有兩個丫鬟,但女紅未必會比姐姐的兩個妹妹更好。姐姐若是放心,不覺得委屈了兩個妹妹,我明個兒便親自送兩個妹妹過去給她當副手。」
尤氏正愁沒有由頭跟賈母說兩個妹妹的事情,現在賈灩遞了台階過來,喜道:「姑姑安排的事情,斷然委屈不了她們。我迴去後便去與母親商量此事。」
「八字都沒一撇的事情,姐姐也不必給大娘說得太明白,隻說我看中兩個妹妹的手藝,想讓她們給故友幫個忙。」
賈灩提醒尤氏,「兩府人多口雜,太過張揚,容易壞事。」
尤氏也知道事情的利害。
如今賈灩是賈母跟前的紅人,林如海馬上要迴京當吏部尚書,吏部尚書是個有實權的位置,明年春闈,合格的那些進士們能謀個什麽樣的職位,都是吏部尚書作主的事情。
賈灩要送繡品給賈母,不管賈母會不會借花獻佛,將繡品送給平南王太妃,賈母都會看重那幅繡品,跟繡娘的工藝並無直接關係。若是秀娘的技巧出神入化,令老太太讚不絕口,那便是更好了。
這樣出風頭的好機會,賈灩暗中給了自己的兩個妹妹,尤氏內心很感激。
賈灩迴榮國府,尤氏和秦可卿親自送她出垂花門。
賈灩坐在青軸車上,靠著身後的大引枕,想著錦繡坊的事情。
她打算等林如海到京都之後,再跟他說這件事情。陸清洛和鄔書君到了京都的事情,鬆月早就知情,鬆月知道的事情,林如海自然也會知道。
自己最近頻繁跟陸清洛交往,又跟王熙鳳在護國寺的禪房見過陸清洛,這些事情賈灩都沒藏著掖著。陸清洛離開揚州的時候,林絳玉已經三歲多,雖然小孩子容易忘事,但三歲之後都有記憶了,可能已經淡忘了,卻還有印象。
至於林黛玉,賈灩心想那麽冰雪聰明的小姑娘,也沒必要瞞她。
再說,雙壽圖上的字還是林黛玉的寫的。
她自作主張將雙壽圖拿去給陸清洛做成繡品的事情,還沒跟林黛玉說,賈灩打算晚上的時候跟林黛玉說一下錦繡坊的事情。
晚上,賈灩跟林黛玉說她和陸清洛辦錦繡坊的事情。
林黛玉跟賈灩說道:「我知道。」
「玉兒知道?」賈灩有些意外,問林黛玉:「此事除了跟我一起的鳳姐姐,旁人都不清楚,玉兒怎麽會還知道?」
「這有什麽難猜的?」林黛玉抿著嘴笑,說道:「從前在揚州的時候,太太便十分佩服陸姑姑的女紅,還讓錦葵姐姐她們跟著陸姑姑學針線。陸姑姑要迴蘇州,太太聽說陸姑姑打算在家中繡坊指導秀娘針線時,說陸姑姑也算是學有所用,沒有被埋沒。陸姑姑與我們一般是姑蘇人士,父兄又在蘇州,她在京都無親無故的,卻不遠萬裏而來,肯定是有原因的。」
賈灩靠著炕上的引枕,看向林黛玉的眼裏是盈盈笑意,「那怎麽想到是我要和她辦繡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