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紅樓] 林夫人種田日常 作者:秋水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可卿如今一身素服,大概是將要為人母,看上去比從前更有韻味。
「早些時候,因著害喜的緣故,什麽也吃不下,可把我愁死了。那時二嬸子才迴西府,這府裏頭的很多事情也理不清,我原是不想理事的,可想到媳婦清減得衣服都快撐不住了,她肚子裏還有個乖孫,便撐著病體起來張羅。」
尤氏坐在賈灩身旁的椅子上,跟她說起自己跟秦可卿的不易,「好在,她是個孝順的,見我辛苦張羅了吃食,不忍讓我失望,便強迫著自個兒吃些清淡的小粥,這才慢慢地養了起來。最近小半個月食慾已經恢復,能像從前一樣吃食了。」
孕育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賈灩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聽著尤氏的話,伸手過去握著尤氏的手,說道:「本該是我服侍太太的,太太疼我,不捨得讓我勞心費力,我若還是老不好,枉費太太這麽疼我了。」
賈灩問了秦可卿一些近況,然後又跟她說:「平日可以多到西府走動,也能和鳳妹妹做個伴。老太太也老是惦記著你和你家太太呢。」
這個世界,女人一旦守寡,就像是失了顏色似的。
榮國府的邢夫人在賈赦沒了之後,整個人都萎靡不振,去見賈母也是一臉菜色。
可尤氏和秦可卿卻截然不同。
賈灩覺得寧國府的這兩個女子,在沒了賈珍和賈蓉之後,雖然一身素服,依然掩不住的風流麗色,尤其是秦可卿。
對她們來說,隻要未來還有指望,死丈夫也不是什麽壞事。
看過秦可卿,尤氏跟賈灩去了東路那邊的祠堂。
祭祖是過年的大事,到時候整個賈氏的子弟都會在寧國府的祠堂裏祭拜祖宗,賈母會在祠堂裏主持祭祖儀式,所以什麽事情都不能含糊。
祭祖的事情賈敬很重視,很多事情都親自過問。
可到時候裏頭的很多事情要尤氏張羅,東西兩府是一家,王夫人不能來幫尤氏,隻好賈灩來。但尤氏說今年東府沒了賈珍、賈蓉,西府沒了賈赦,賈敬也知道平時那幾人的做派,隻當是不肖子孫無法得祖宗庇佑,因此對今年的祭祖事宜格外重視,便是她也沒什麽插得上手的,隻是張羅著到時祭完祖之後,族中女眷在府裏的安頓即可。
除了祭祖大事,榮國府過年要打點的事情比寧國府還要多,賈灩也並不是那麽想攬事做。
聽尤氏那麽說,賈灩也樂得清閑。
兩人在祠堂後的會芳園裏看梅花,會芳園和榮國府的花園隻有一牆之隔。
賈灩順著會芳園的爬山廊走上聽風軒,就能在地勢稍高的聽風軒眺望榮國府,她看到夏堇的母親帶著幾個小丫鬟在花園裏蒔花,小丫鬟們高興起來,嘴裏哼著時下流行的小曲兒。
小丫頭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尤氏站在賈灩身旁,跟她說起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二姐今年及笄,尤三姐過兩年也要及笄了,她們早就到了該要說親的時候。
「母親帶著兩個妹妹到京都,希望我能為她們找個好人家。可她們又怎麽知道我的難處?」
尤氏平日為人和善,對待下人也沒什麽架子,很能體諒別人。就是因為她和秦可卿都太能體諒別人,寧國府的奴才都不怕她們,不將她們放在眼裏。
賈灩其實對尤氏挺有好感,她不像邢夫人那麽喜歡挑事,隻是生性太過柔順,事事以賈珍為主而已。
尤氏跟榮國府的兩位太太沒什麽共同語言,跟王熙鳳這個妯娌相處得還不錯,但她總覺得西府兩個太太也好,王熙鳳也罷,都是高高在上的,唯獨在麵對曾經貧困潦倒過的賈灩,尤氏覺得可以與她傾訴一二。
「姑姑也見過我的那兩個妹妹,人品模樣皆是十分出挑。隻是小門小戶,見識不如咱們兩府裏的姑娘,也不如她們懂規矩。」
「姐姐也不必妄自菲薄,兩個妹妹也有她們的好。二妹妹嫻靜,三妹妹活潑,都是萬裏挑一的好姑娘。」
尤氏嘆息一聲,她的人脈有限,想要兩個妹妹找個好人家,多半還是要求西府幫忙。
可西府好幾個姑娘,迎春也快到說親的時候,便不說迎春,薛寶釵是王夫人的外甥女,關係也比她的兩個妹妹要親得多。
賈灩知道尤氏的心事,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姐姐可是怕她們日後沒有安身之處?」
尤氏又嘆息。
這個年頭的小姑娘們都做得一手好針線。
賈灩靈機一動,跟尤氏說道:「姐姐,你我心裏都明白,天有不測風雲。京都的好人家多不勝數,可誰能保證今日的好人家,能一直好下去呢?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旁人看來,姐姐也是嫁了好人家,可箇中滋味,隻得姐姐心裏清楚。若是兩個妹妹有技藝傍身,不愁日後生計無著落,姐姐還會如此苦悶嗎?」
尤氏並沒有什麽女性獨立的觀念,她為兩個妹妹發愁,一則是她們該到說親的時候了,卻無人上門說親。二則是家中並不富裕,兩個妹妹若不能找到好婆家,日後生計也成問題。
她雖然可以接濟兩個妹妹,讓她們住在寧國府。
可少女情懷都是詩,賈氏這麽多年輕的哥兒,萬一她們跟賈氏的子弟看對眼,鬧出些什麽事情來又該如何是好?
到時不僅對兩個妹妹的名聲不好,她也會被鬧得沒臉。
「早些時候,因著害喜的緣故,什麽也吃不下,可把我愁死了。那時二嬸子才迴西府,這府裏頭的很多事情也理不清,我原是不想理事的,可想到媳婦清減得衣服都快撐不住了,她肚子裏還有個乖孫,便撐著病體起來張羅。」
尤氏坐在賈灩身旁的椅子上,跟她說起自己跟秦可卿的不易,「好在,她是個孝順的,見我辛苦張羅了吃食,不忍讓我失望,便強迫著自個兒吃些清淡的小粥,這才慢慢地養了起來。最近小半個月食慾已經恢復,能像從前一樣吃食了。」
孕育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賈灩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聽著尤氏的話,伸手過去握著尤氏的手,說道:「本該是我服侍太太的,太太疼我,不捨得讓我勞心費力,我若還是老不好,枉費太太這麽疼我了。」
賈灩問了秦可卿一些近況,然後又跟她說:「平日可以多到西府走動,也能和鳳妹妹做個伴。老太太也老是惦記著你和你家太太呢。」
這個世界,女人一旦守寡,就像是失了顏色似的。
榮國府的邢夫人在賈赦沒了之後,整個人都萎靡不振,去見賈母也是一臉菜色。
可尤氏和秦可卿卻截然不同。
賈灩覺得寧國府的這兩個女子,在沒了賈珍和賈蓉之後,雖然一身素服,依然掩不住的風流麗色,尤其是秦可卿。
對她們來說,隻要未來還有指望,死丈夫也不是什麽壞事。
看過秦可卿,尤氏跟賈灩去了東路那邊的祠堂。
祭祖是過年的大事,到時候整個賈氏的子弟都會在寧國府的祠堂裏祭拜祖宗,賈母會在祠堂裏主持祭祖儀式,所以什麽事情都不能含糊。
祭祖的事情賈敬很重視,很多事情都親自過問。
可到時候裏頭的很多事情要尤氏張羅,東西兩府是一家,王夫人不能來幫尤氏,隻好賈灩來。但尤氏說今年東府沒了賈珍、賈蓉,西府沒了賈赦,賈敬也知道平時那幾人的做派,隻當是不肖子孫無法得祖宗庇佑,因此對今年的祭祖事宜格外重視,便是她也沒什麽插得上手的,隻是張羅著到時祭完祖之後,族中女眷在府裏的安頓即可。
除了祭祖大事,榮國府過年要打點的事情比寧國府還要多,賈灩也並不是那麽想攬事做。
聽尤氏那麽說,賈灩也樂得清閑。
兩人在祠堂後的會芳園裏看梅花,會芳園和榮國府的花園隻有一牆之隔。
賈灩順著會芳園的爬山廊走上聽風軒,就能在地勢稍高的聽風軒眺望榮國府,她看到夏堇的母親帶著幾個小丫鬟在花園裏蒔花,小丫鬟們高興起來,嘴裏哼著時下流行的小曲兒。
小丫頭們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尤氏站在賈灩身旁,跟她說起尤二姐和尤三姐。
尤二姐今年及笄,尤三姐過兩年也要及笄了,她們早就到了該要說親的時候。
「母親帶著兩個妹妹到京都,希望我能為她們找個好人家。可她們又怎麽知道我的難處?」
尤氏平日為人和善,對待下人也沒什麽架子,很能體諒別人。就是因為她和秦可卿都太能體諒別人,寧國府的奴才都不怕她們,不將她們放在眼裏。
賈灩其實對尤氏挺有好感,她不像邢夫人那麽喜歡挑事,隻是生性太過柔順,事事以賈珍為主而已。
尤氏跟榮國府的兩位太太沒什麽共同語言,跟王熙鳳這個妯娌相處得還不錯,但她總覺得西府兩個太太也好,王熙鳳也罷,都是高高在上的,唯獨在麵對曾經貧困潦倒過的賈灩,尤氏覺得可以與她傾訴一二。
「姑姑也見過我的那兩個妹妹,人品模樣皆是十分出挑。隻是小門小戶,見識不如咱們兩府裏的姑娘,也不如她們懂規矩。」
「姐姐也不必妄自菲薄,兩個妹妹也有她們的好。二妹妹嫻靜,三妹妹活潑,都是萬裏挑一的好姑娘。」
尤氏嘆息一聲,她的人脈有限,想要兩個妹妹找個好人家,多半還是要求西府幫忙。
可西府好幾個姑娘,迎春也快到說親的時候,便不說迎春,薛寶釵是王夫人的外甥女,關係也比她的兩個妹妹要親得多。
賈灩知道尤氏的心事,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姐姐可是怕她們日後沒有安身之處?」
尤氏又嘆息。
這個年頭的小姑娘們都做得一手好針線。
賈灩靈機一動,跟尤氏說道:「姐姐,你我心裏都明白,天有不測風雲。京都的好人家多不勝數,可誰能保證今日的好人家,能一直好下去呢?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旁人看來,姐姐也是嫁了好人家,可箇中滋味,隻得姐姐心裏清楚。若是兩個妹妹有技藝傍身,不愁日後生計無著落,姐姐還會如此苦悶嗎?」
尤氏並沒有什麽女性獨立的觀念,她為兩個妹妹發愁,一則是她們該到說親的時候了,卻無人上門說親。二則是家中並不富裕,兩個妹妹若不能找到好婆家,日後生計也成問題。
她雖然可以接濟兩個妹妹,讓她們住在寧國府。
可少女情懷都是詩,賈氏這麽多年輕的哥兒,萬一她們跟賈氏的子弟看對眼,鬧出些什麽事情來又該如何是好?
到時不僅對兩個妹妹的名聲不好,她也會被鬧得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