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紅樓] 「賢後」上位指南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度過了一個忐忑不安的下午,夜裏,喪鍾在皇城夜空下響起,剛剛入睡的大臣們,全部驚醒。
京城已經全麵戒嚴,街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兵丁,徒耿請了宗室的長輩老勇王爺、宗正忠勇郡王;朝中閣老、六部尚書等重臣、太醫院、和軍方軍侯幾位代表進宮,剩下的人全部拘禁在府,誰要是敢出門,嗬嗬嗬——徒耿已經下令,即使皇親國戚,照殺不誤。
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聚集在皇帝的寢宮,這裏是徒耿主持大局。
為顯坦蕩無私,徒耿先讓太醫看過陛下的遺體,確定是怒極攻心而亡,並非他殺,死亡時間也對的上。經過了太醫的判斷,剩下的人,才坐下慢慢商議。
「陛下駕崩,娘娘昏迷,隻本王在宮中,本該避嫌,隻是正值家國危難之時,本王也不能為了縹緲的名聲,至陛下於不顧。」徒耿坐在上首,淡定開口道。
「恭王過謙了。」眾臣拱手道。
除了這些場麵話,大家仿佛也不知道說什麽,場麵一時靜下來了。
帝王喪儀,禮部是繞不開的,禮部尚書李光無奈開口:「陛下大喪之禮何如?」
「陛下靈堂之上,誰披麻戴孝?」顧山做了出頭鳥,問出了在座的人都想問的問題。
是啊,誰披麻戴孝?誰來做下一任帝王?
大家的眼神都看向的坐在上首的徒耿。
徒耿並沒有多此一舉得弄個假遺詔什麽的,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天下多的是識貨的人,到時候被人翻出來,就是皇位來路不正的鐵證。就是陛下沒有留下遺詔,徒耿上位也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有繼承權的就那麽幾個人,皇帝……先帝可能一時沒有想到徒耿,可大臣們不會,看到徒耿端坐在這裏,他們心裏已經繞了十七八個彎了。
最後,大家還是把鍋推給了宗正,這是皇家事務,請宗正最先發表意見。
徒瑾看了一眼老勇王,擲地有聲道:「有何可議的,陛下雖為留下明確的遺詔,可陛下身前下的最後一封詔書不是黑紙白字得寫著,讓恭王輔佐朝政嗎?」
那封徒耿晉封親王的聖旨還可以這樣解釋嗎?皇帝的意思明明是讓徒耿好好輔佐新君吧?
大臣們轉念一想,這樣解釋也說的通,先帝沒有明確的說輔佐新君,說的是輔佐朝政,這個朝政在先帝還活著的時候自然是輔佐他,現在先帝駕崩,是繼續輔佐「朝政」本身,還是輔佐新一任帝王,就要看徒耿的意思了。
☆、第七十七章
看徒耿的意思?
徒耿默默坐在上首,閉目養神,什麽都不說,什麽也不做。
這樣的姿態已經不是暗示,而是明說他有登位之心了,不然聽到徒瑾這番話,就該「誠惶誠恐、連連推辭」了。
能坐在這裏的,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國家命運的人,心思不比別個少,在心裏默默輪了一遍帝位人選,除了大皇子的幾個兒子,其他都是垂髫小兒,可大皇子的幾個兒子是出了命的紈絝,先帝說過「富家翁」的人選,其他幾個小兒上位,勢必要選出輔政大臣。恭王徒耿作為迄今為止唯二的親王,宗室除了老勇王,就數他了,輔政大臣必須有他的一份。如今攔了他的青雲之路,日後……
重臣們倒想爭一爭這輔政大臣之位,做臣子的極致,不就是這個嗎?現在徒耿形勢好,可不見得日後還好。
還不等人表態,顧山就上前一步道:「末將贊同忠勇郡王所言,先帝雖未有明旨,但也曾口諭末將護衛皇室。」顧山斬釘截鐵道,他可沒說謊,先帝的確這樣吩咐他了,隻是這樣說出來,容易讓人誤解這個「皇室」代指徒耿罷了。
剛剛還想爭一爭的大臣,想著顧山代表的軍方,想著顧山正掌著的禁衛軍,再想想自己不如大刀硬的脖子,默默把心思收迴來。
這時候,原大正殿副總管帶著宮人來給徒耿和諸位大人送吃食,口稱:「娘娘心疼諸位深夜為國操勞,特命奴婢送上一二吃食。」宮人輕巧得給諸人送上食物,且都是自己愛吃的口味。
禮部尚書李光多嘴問了一句:「皇後娘娘已經康泰了?」
「瞧奴婢這嘴,沒說清楚。」原副總管做勢輕輕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道:「是王妃娘娘。」
剛剛還覺得美味的東西,李光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食慾了。宮中稱唿自有講究,內命婦妃位以上都可稱娘娘,但要加封號或姓氏;外命婦郡王妃、親王妃、太妃都可稱娘娘,但也是相同的規矩,能省略前後,單獨冠以「娘娘」二字稱唿的,隻有中宮皇後!
王朔的食物,給了重臣們更加直接明確的體驗,徒耿的確有這個心,而且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後宮如今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在看看顧山代表的軍方,徒瑾代表的宗室,幾位閣老尚書想著平日裏徒耿禮賢下士、人品高潔,也不是不能做天下共主。
由閣老中資歷最老的夏啟文夏閣老打頭,道:「先帝駕崩,托之國祚,請王爺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請王爺早等大位,以安天下。」重臣起身,異口同聲彎腰請求道。老勇王和忠勇郡王徒瑾也起身、低頭、作揖。
徒耿終於睜開了眼睛,自議事起就沒有睜開過的眼睛,如今才算正眼看了重臣們一眼。
「皇叔父驟然駕崩,子孫不孝,無可託付江山家業者,本王以□□嫡子嫡孫身份登基,眾卿認為可有不妥。
京城已經全麵戒嚴,街上來來往往的都是兵丁,徒耿請了宗室的長輩老勇王爺、宗正忠勇郡王;朝中閣老、六部尚書等重臣、太醫院、和軍方軍侯幾位代表進宮,剩下的人全部拘禁在府,誰要是敢出門,嗬嗬嗬——徒耿已經下令,即使皇親國戚,照殺不誤。
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聚集在皇帝的寢宮,這裏是徒耿主持大局。
為顯坦蕩無私,徒耿先讓太醫看過陛下的遺體,確定是怒極攻心而亡,並非他殺,死亡時間也對的上。經過了太醫的判斷,剩下的人,才坐下慢慢商議。
「陛下駕崩,娘娘昏迷,隻本王在宮中,本該避嫌,隻是正值家國危難之時,本王也不能為了縹緲的名聲,至陛下於不顧。」徒耿坐在上首,淡定開口道。
「恭王過謙了。」眾臣拱手道。
除了這些場麵話,大家仿佛也不知道說什麽,場麵一時靜下來了。
帝王喪儀,禮部是繞不開的,禮部尚書李光無奈開口:「陛下大喪之禮何如?」
「陛下靈堂之上,誰披麻戴孝?」顧山做了出頭鳥,問出了在座的人都想問的問題。
是啊,誰披麻戴孝?誰來做下一任帝王?
大家的眼神都看向的坐在上首的徒耿。
徒耿並沒有多此一舉得弄個假遺詔什麽的,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天下多的是識貨的人,到時候被人翻出來,就是皇位來路不正的鐵證。就是陛下沒有留下遺詔,徒耿上位也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有繼承權的就那麽幾個人,皇帝……先帝可能一時沒有想到徒耿,可大臣們不會,看到徒耿端坐在這裏,他們心裏已經繞了十七八個彎了。
最後,大家還是把鍋推給了宗正,這是皇家事務,請宗正最先發表意見。
徒瑾看了一眼老勇王,擲地有聲道:「有何可議的,陛下雖為留下明確的遺詔,可陛下身前下的最後一封詔書不是黑紙白字得寫著,讓恭王輔佐朝政嗎?」
那封徒耿晉封親王的聖旨還可以這樣解釋嗎?皇帝的意思明明是讓徒耿好好輔佐新君吧?
大臣們轉念一想,這樣解釋也說的通,先帝沒有明確的說輔佐新君,說的是輔佐朝政,這個朝政在先帝還活著的時候自然是輔佐他,現在先帝駕崩,是繼續輔佐「朝政」本身,還是輔佐新一任帝王,就要看徒耿的意思了。
☆、第七十七章
看徒耿的意思?
徒耿默默坐在上首,閉目養神,什麽都不說,什麽也不做。
這樣的姿態已經不是暗示,而是明說他有登位之心了,不然聽到徒瑾這番話,就該「誠惶誠恐、連連推辭」了。
能坐在這裏的,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國家命運的人,心思不比別個少,在心裏默默輪了一遍帝位人選,除了大皇子的幾個兒子,其他都是垂髫小兒,可大皇子的幾個兒子是出了命的紈絝,先帝說過「富家翁」的人選,其他幾個小兒上位,勢必要選出輔政大臣。恭王徒耿作為迄今為止唯二的親王,宗室除了老勇王,就數他了,輔政大臣必須有他的一份。如今攔了他的青雲之路,日後……
重臣們倒想爭一爭這輔政大臣之位,做臣子的極致,不就是這個嗎?現在徒耿形勢好,可不見得日後還好。
還不等人表態,顧山就上前一步道:「末將贊同忠勇郡王所言,先帝雖未有明旨,但也曾口諭末將護衛皇室。」顧山斬釘截鐵道,他可沒說謊,先帝的確這樣吩咐他了,隻是這樣說出來,容易讓人誤解這個「皇室」代指徒耿罷了。
剛剛還想爭一爭的大臣,想著顧山代表的軍方,想著顧山正掌著的禁衛軍,再想想自己不如大刀硬的脖子,默默把心思收迴來。
這時候,原大正殿副總管帶著宮人來給徒耿和諸位大人送吃食,口稱:「娘娘心疼諸位深夜為國操勞,特命奴婢送上一二吃食。」宮人輕巧得給諸人送上食物,且都是自己愛吃的口味。
禮部尚書李光多嘴問了一句:「皇後娘娘已經康泰了?」
「瞧奴婢這嘴,沒說清楚。」原副總管做勢輕輕打了打自己的嘴巴,道:「是王妃娘娘。」
剛剛還覺得美味的東西,李光現在已經沒有任何食慾了。宮中稱唿自有講究,內命婦妃位以上都可稱娘娘,但要加封號或姓氏;外命婦郡王妃、親王妃、太妃都可稱娘娘,但也是相同的規矩,能省略前後,單獨冠以「娘娘」二字稱唿的,隻有中宮皇後!
王朔的食物,給了重臣們更加直接明確的體驗,徒耿的確有這個心,而且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後宮如今以在他的掌控之下,在看看顧山代表的軍方,徒瑾代表的宗室,幾位閣老尚書想著平日裏徒耿禮賢下士、人品高潔,也不是不能做天下共主。
由閣老中資歷最老的夏啟文夏閣老打頭,道:「先帝駕崩,托之國祚,請王爺早登大位,以安天下。」
「請王爺早等大位,以安天下。」重臣起身,異口同聲彎腰請求道。老勇王和忠勇郡王徒瑾也起身、低頭、作揖。
徒耿終於睜開了眼睛,自議事起就沒有睜開過的眼睛,如今才算正眼看了重臣們一眼。
「皇叔父驟然駕崩,子孫不孝,無可託付江山家業者,本王以□□嫡子嫡孫身份登基,眾卿認為可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