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賽車] 又活過了一天 作者:奶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普通級別的是:路段上不知道為什麽有一個比賽賽段的圍欄被關上了,領航員隻能無奈下車開門。
高難級別的是:跑著?跑著?一群牛路過,還好沒撞死牛,不然就隻能買下這頭可憐的牛給全?部人加餐。
困惑級別的是:車手距離幾百米就能衝線奪冠,沒想?到最後時刻車子飛了出去,把車隊的人嚇得全?部抱頭攤手哀嚎。
名場景級別的話,得是這個:在2015年?的時候,塔納克在過彎的時候失誤,賽車直接衝到湖裏麵,他和領航員被迫下水遊了個泳,車則是沉到了湖底,無奈這個賽段沒有成績,乖巧等團隊來把車拖迴去。沒想?到車隊還真把這台泡水車給修好了,讓塔納克重新迴到了比賽當中。這次事故當初被粉絲們說是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一起事故。
這個「最大?事故」紀錄直到今年?的蒙特卡洛站被衝出賽道墜下懸崖那?一起事故所打破。
可能有人想?起來了,蒙特卡洛墜崖事故的倒黴蛋,還是塔納克。
塔納克真就wrc名場景貢獻者?,能打敗自己的隻有自己。
吳知和吳眷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那?過於「光輝」的歷史,既覺得好笑,又覺得擔憂。
「咱們不會?……」吳知的話還沒說完,吳眷一手就給她嘴巴給捂住了。
「閉嘴!別忘了我們之前吃過的虧!心裏知道就好了!」
什麽虧?烏鴉嘴!
吳知默默地閉上嘴,內心補完了那?句話:咱們不會?遇到這種事情吧。
不好說,不好說。
從這麽多的事故來看就已經?可以猜到墨西哥站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聽?完八卦,時間差不多了,兩人靜悄悄地離開,去取車,並且開到發車的地點。
早上時分,天?氣才二十?多度,不到最高的溫度,對於吳知眷而言是個很舒適的溫度。
賽車服內部穿的是散熱的背心,外麵再套上阻燃隔熱的賽車服,體感溫度還行,反正對於吳知眷來說總比瑞典好,她是真的不耐冷反而比較耐熱。
第一個shakedown賽段不長,5.51公裏,正宗的山路,但上山路,很曲折。
就算不是正賽路段,旁邊比賽道高出一截的山上,山崖上站了許多來看比賽的車迷,戴著?墨西哥傳統的高頂草帽,可以說是傳統和實用融為一體了。
吳知眷隻是看了兩眼,就沒再過多關注。
現在還沒輪到她們,所以在附近的賽道上簡單地跑了跑,暖暖胎。-
雖然這個砂石路和瑞典的雪地路一樣,暖胎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暖胎目的是讓輪胎溫度提高,從而提升抓地力,這種一般隻能在鋪裝路,圍場內用處大?,在野外用處就不太?大?。
不過都?是慣例動作,不暖胎也得暖其他地方。
墨西哥站不像是瑞典,並沒有限定非要用什麽輪胎,車隊自主?決定。
輪胎戰略一直都?是賽車的重要一部分,不過因為如?今信息化的透明度,車隊之間的選擇大?差不差,做好了彼此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做差了,自己鐵定被甩開一大?截。
考慮到墨西哥的路,23號賽車選用的是兩條硬胎和兩條軟胎,先來看看跑完之後的損耗如?何?,再確定正式比賽的時候帶什麽胎。-
暖完車,又等了一會?,終於輪到二組。
二組人少?,都?不需要等太?久,就等來了她發車。
山路彎道多,一上來發車沒幾十?米就是一個右二的迴頭彎,彎道還沒過完,接連著?是左四的大?彎。
一個彎接著?一個,旁邊就是懸崖,彎道如?果沒切好,說不定下一秒就是撞石頭或者?飛下去。
墨西哥站第一個下馬威就這樣來了。
吳知開得很冷靜,甚至可以說是開得很舒服。
土路一般來說路麵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石子,可23號賽車走過的事情,路麵環境特別好。
想?也是,前麵可是有12輛車給她幹了清掃工作,完美把路掃幹淨了,墨西哥站又幹旱路麵堅硬,很難會?因為車子重複路過而讓路麵出現凹進?去的車痕,後車不但沒受到前車的影響,還得到了他們的「恩惠」。
最大?的「恩惠」莫過於路上出現的一道道前車留下來的剎車痕。
不同車輛走過的剎車痕在路麵上簡直比夜裏的燈還顯眼,給吳知指了一條十?分好的明路,看著?路上的不同的車痕,腦裏麵很快出現了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剎車路徑。
這裏的路是確實窄,容錯率也低。吳知卻很快從這種仿佛的轉彎和搖擺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漂,連貫又快速,特別流暢地衝到了終點。
3:59.7。
5.5公裏的上山路在4分鍾之內跑完,直接領跑二組,不錯的成績。
距離第一組的第一名相差不到10秒,甚至還超了一個一組的選手,不錯的開始。
隻是看來吳知在好一些粉絲口中封為「短賽道的神」這種奇奇怪怪的稱號,一時間是沒法給澄清了。
第85章 85、清醒一點啊(搖晃)
上午試車的結果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故而車隊看過之後沒有進行太多的調試,車胎也是保留了?兩條軟胎的配置。
墨西哥站對於車手來說難度大,對於機械師工程師來說反而難度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高難級別的是:跑著?跑著?一群牛路過,還好沒撞死牛,不然就隻能買下這頭可憐的牛給全?部人加餐。
困惑級別的是:車手距離幾百米就能衝線奪冠,沒想?到最後時刻車子飛了出去,把車隊的人嚇得全?部抱頭攤手哀嚎。
名場景級別的話,得是這個:在2015年?的時候,塔納克在過彎的時候失誤,賽車直接衝到湖裏麵,他和領航員被迫下水遊了個泳,車則是沉到了湖底,無奈這個賽段沒有成績,乖巧等團隊來把車拖迴去。沒想?到車隊還真把這台泡水車給修好了,讓塔納克重新迴到了比賽當中。這次事故當初被粉絲們說是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一起事故。
這個「最大?事故」紀錄直到今年?的蒙特卡洛站被衝出賽道墜下懸崖那?一起事故所打破。
可能有人想?起來了,蒙特卡洛墜崖事故的倒黴蛋,還是塔納克。
塔納克真就wrc名場景貢獻者?,能打敗自己的隻有自己。
吳知和吳眷聽?著?主?持人在介紹墨西哥那?過於「光輝」的歷史,既覺得好笑,又覺得擔憂。
「咱們不會?……」吳知的話還沒說完,吳眷一手就給她嘴巴給捂住了。
「閉嘴!別忘了我們之前吃過的虧!心裏知道就好了!」
什麽虧?烏鴉嘴!
吳知默默地閉上嘴,內心補完了那?句話:咱們不會?遇到這種事情吧。
不好說,不好說。
從這麽多的事故來看就已經?可以猜到墨西哥站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聽?完八卦,時間差不多了,兩人靜悄悄地離開,去取車,並且開到發車的地點。
早上時分,天?氣才二十?多度,不到最高的溫度,對於吳知眷而言是個很舒適的溫度。
賽車服內部穿的是散熱的背心,外麵再套上阻燃隔熱的賽車服,體感溫度還行,反正對於吳知眷來說總比瑞典好,她是真的不耐冷反而比較耐熱。
第一個shakedown賽段不長,5.51公裏,正宗的山路,但上山路,很曲折。
就算不是正賽路段,旁邊比賽道高出一截的山上,山崖上站了許多來看比賽的車迷,戴著?墨西哥傳統的高頂草帽,可以說是傳統和實用融為一體了。
吳知眷隻是看了兩眼,就沒再過多關注。
現在還沒輪到她們,所以在附近的賽道上簡單地跑了跑,暖暖胎。-
雖然這個砂石路和瑞典的雪地路一樣,暖胎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暖胎目的是讓輪胎溫度提高,從而提升抓地力,這種一般隻能在鋪裝路,圍場內用處大?,在野外用處就不太?大?。
不過都?是慣例動作,不暖胎也得暖其他地方。
墨西哥站不像是瑞典,並沒有限定非要用什麽輪胎,車隊自主?決定。
輪胎戰略一直都?是賽車的重要一部分,不過因為如?今信息化的透明度,車隊之間的選擇大?差不差,做好了彼此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做差了,自己鐵定被甩開一大?截。
考慮到墨西哥的路,23號賽車選用的是兩條硬胎和兩條軟胎,先來看看跑完之後的損耗如?何?,再確定正式比賽的時候帶什麽胎。-
暖完車,又等了一會?,終於輪到二組。
二組人少?,都?不需要等太?久,就等來了她發車。
山路彎道多,一上來發車沒幾十?米就是一個右二的迴頭彎,彎道還沒過完,接連著?是左四的大?彎。
一個彎接著?一個,旁邊就是懸崖,彎道如?果沒切好,說不定下一秒就是撞石頭或者?飛下去。
墨西哥站第一個下馬威就這樣來了。
吳知開得很冷靜,甚至可以說是開得很舒服。
土路一般來說路麵上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石子,可23號賽車走過的事情,路麵環境特別好。
想?也是,前麵可是有12輛車給她幹了清掃工作,完美把路掃幹淨了,墨西哥站又幹旱路麵堅硬,很難會?因為車子重複路過而讓路麵出現凹進?去的車痕,後車不但沒受到前車的影響,還得到了他們的「恩惠」。
最大?的「恩惠」莫過於路上出現的一道道前車留下來的剎車痕。
不同車輛走過的剎車痕在路麵上簡直比夜裏的燈還顯眼,給吳知指了一條十?分好的明路,看著?路上的不同的車痕,腦裏麵很快出現了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剎車路徑。
這裏的路是確實窄,容錯率也低。吳知卻很快從這種仿佛的轉彎和搖擺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漂,連貫又快速,特別流暢地衝到了終點。
3:59.7。
5.5公裏的上山路在4分鍾之內跑完,直接領跑二組,不錯的成績。
距離第一組的第一名相差不到10秒,甚至還超了一個一組的選手,不錯的開始。
隻是看來吳知在好一些粉絲口中封為「短賽道的神」這種奇奇怪怪的稱號,一時間是沒法給澄清了。
第85章 85、清醒一點啊(搖晃)
上午試車的結果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故而車隊看過之後沒有進行太多的調試,車胎也是保留了?兩條軟胎的配置。
墨西哥站對於車手來說難度大,對於機械師工程師來說反而難度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