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賽車] 又活過了一天 作者:奶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踩油門這個動作,雖然都是說「油門」,實際上對應的其實是節氣門,踩油門不是用來決定放油多少,而是決定進氣多少,向下踩踏板,進氣更多,係統自己計算控製實際噴油多少去匹配加速。
就算是對油門踩同樣的力度,但是進入的空氣裏麵氧氣不足就會導致速度相差很大,要想以前的速度,那就得把油門踩得比以前更低,讓進氣量更多才行。
而且這還是理論做法,實際上油門到底這種做法實際效果並不會說十分理想。
這對於車手來說是個挑戰,今天是賽車可能不會那麽地「聽話」,你得重新和車輛進行磨合適應。
還好賽程不長,可能人和車都還沒磨合好,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吳知眷倒是挺希望這種高海拔的賽段能設置得長一點,感覺會變得挺有意思的。
今年有沒有什麽賽手調查問卷之類的啊,她一定要給個這樣的建議。
……雖然明年還能不能來環塔比賽都是個不確定的問題,但意見,該提還是提的嘛。
這種短賽段,大夥也沒啥會議可以開的了。隻能說一句明天慢慢開穩穩開欣賞欣賞風景順利到終點就成。
為了避免烏鴉嘴,大夥沒說出來,內心統一想著的都是別不小心退賽了就行。
5月份最後一天的中午時分,全部賽車都排列著等待著稍後的發車。
在這個發車點,就已經能夠看到遠方的雪山。
在眾人都沉浸在風景,以及準備開賽的時候,吳知拍了拍車門,對吳眷說:「最後一個賽段了,你要不要跑一下?」
吳知說這話並沒有說想要挑戰一下規則,或者挑戰一下他們能不能分辨出她們兩個的差別。
單純是因為換成領航員跑沒有違反規則。
環塔拉力賽沒有規定一定隻能登記的車手才能坐在駕駛座上開,反正就是在車上的這兩個人把車開到終點就行,也不知道是不是考慮到車手一旦出現了什麽事情,好歹有領航把車給開到終點。
隻是一般來說車手是車手領航是領航,不怎麽會混著來跑。車輛的調整都是技術團隊偏向於車手的開車習慣進行過更改的,忽然換了讓領航員上去跑,就算是領航員開車技術再牛逼,也不一定能夠把車輛的作用最好地發揮出來。沒什麽特殊情況不會亂換人。
但顯然的,這種東西對吳知吳眷是不會造成影響。
吳知的開車習慣不就是吳眷的開車習慣嘛。
聽到吳知忽然這麽一問,吳眷放下拿著路書的手說道:「你這是想要偷懶不想跑了。」
這是真·知己,自己最知道自己想幹嘛。
吳知坦然點頭說:「我都開了那麽多個賽段了,腳都要開抽筋了,讓我今天領航吧,我不想開了。」
吳知眷是有係統,之前在德國骨科恢復速度也是max,但顯然並沒有被係統改造成超人級別,該疲憊還是會疲憊的,吳眷想起來昨天晚上吳知咧著嘴給自己小腿搓藥酒的模樣。
而且這都最後一個不需要考慮戰術和成績的賽段了,她來跑並不會影響比賽公平性。
之前如果她們經常互換進行比賽,讓今天狀態最好的那個開車,肯定是沒有人能夠發現,隻是為了比賽公平性(雖然自己給自己領航,默契度max已經挺離譜的了),所以吳知眷並不會做這種事情。更別說係統也不會允許。
吳知敢開口和吳眷說,就是因為知道肯定都能想到這個事情,吳眷不可能會拒絕的。
吳知想到,吳眷想到,她們也知道對方會想到,所以吳眷沒有再多言,直接把路書扔過去說:「距離開車隻剩下一點點時間了,那你得立馬看完路書。」
吳知接過來,笑嘻嘻地說:「好嘞,妹妹請這邊上車~」
「滾蛋,你才是妹妹。」
雙方位置互換,把車開到了起跑線前。
戴上頭盔遮住了頭髮之後看著已經是沒有差別了,裁判看了一眼車廂確定了一下人,也確實沒發現人已經換了一遍。
吳眷嘴上和吳知叭叭:「你那麽久沒領航過,不會嘴瓢說錯吧,我隻能信你了。」
「你這話,我都還沒說你那麽久沒開過賽車,不會一會跑兩個彎就退賽了吧,一會可是有,呃,我翻翻,哦對,是有懸崖邊。」
「你看著就不熟路書啊,我有點方。」
「你信我啊!或者說信你自己啊!」
嘴上擱那吵鬧,實際跑起來後倒是沒有發生掉鏈子這種情況。
今天的路全是砂石路,雖然海拔是高了點,但問題不大。
而且大多數車手都在「摸魚慢跑」,更沒有壓力了。
吳眷其實沒有開得太快,所以吳知報路書也相對應慢慢地報數,不熟悉也沒造成什麽影響。
這種正常沒什麽難度的砂石路跑起來很難會出現超車的情況了,吳知眷第一個發車,也是第一個衝線,拿到的成績是28分鍾,再次拿下了這個賽段的冠軍。
吳眷莫名其妙「撿了」一個冠軍,一臉的疑惑,側頭問吳知:「他們這是想著排名已經定下來,所以幹脆就慢慢跑了?」她這都能撿一個冠軍?
吳知說:「我們不也沒跑得很快,撿到就笑笑唄。」
吳眷:「……你說得對。」
今天的成績是整體大摸魚,來最快的吳知眷平均時速也沒到80公裏/小時,這麽一看其他人是更不用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就算是對油門踩同樣的力度,但是進入的空氣裏麵氧氣不足就會導致速度相差很大,要想以前的速度,那就得把油門踩得比以前更低,讓進氣量更多才行。
而且這還是理論做法,實際上油門到底這種做法實際效果並不會說十分理想。
這對於車手來說是個挑戰,今天是賽車可能不會那麽地「聽話」,你得重新和車輛進行磨合適應。
還好賽程不長,可能人和車都還沒磨合好,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吳知眷倒是挺希望這種高海拔的賽段能設置得長一點,感覺會變得挺有意思的。
今年有沒有什麽賽手調查問卷之類的啊,她一定要給個這樣的建議。
……雖然明年還能不能來環塔比賽都是個不確定的問題,但意見,該提還是提的嘛。
這種短賽段,大夥也沒啥會議可以開的了。隻能說一句明天慢慢開穩穩開欣賞欣賞風景順利到終點就成。
為了避免烏鴉嘴,大夥沒說出來,內心統一想著的都是別不小心退賽了就行。
5月份最後一天的中午時分,全部賽車都排列著等待著稍後的發車。
在這個發車點,就已經能夠看到遠方的雪山。
在眾人都沉浸在風景,以及準備開賽的時候,吳知拍了拍車門,對吳眷說:「最後一個賽段了,你要不要跑一下?」
吳知說這話並沒有說想要挑戰一下規則,或者挑戰一下他們能不能分辨出她們兩個的差別。
單純是因為換成領航員跑沒有違反規則。
環塔拉力賽沒有規定一定隻能登記的車手才能坐在駕駛座上開,反正就是在車上的這兩個人把車開到終點就行,也不知道是不是考慮到車手一旦出現了什麽事情,好歹有領航把車給開到終點。
隻是一般來說車手是車手領航是領航,不怎麽會混著來跑。車輛的調整都是技術團隊偏向於車手的開車習慣進行過更改的,忽然換了讓領航員上去跑,就算是領航員開車技術再牛逼,也不一定能夠把車輛的作用最好地發揮出來。沒什麽特殊情況不會亂換人。
但顯然的,這種東西對吳知吳眷是不會造成影響。
吳知的開車習慣不就是吳眷的開車習慣嘛。
聽到吳知忽然這麽一問,吳眷放下拿著路書的手說道:「你這是想要偷懶不想跑了。」
這是真·知己,自己最知道自己想幹嘛。
吳知坦然點頭說:「我都開了那麽多個賽段了,腳都要開抽筋了,讓我今天領航吧,我不想開了。」
吳知眷是有係統,之前在德國骨科恢復速度也是max,但顯然並沒有被係統改造成超人級別,該疲憊還是會疲憊的,吳眷想起來昨天晚上吳知咧著嘴給自己小腿搓藥酒的模樣。
而且這都最後一個不需要考慮戰術和成績的賽段了,她來跑並不會影響比賽公平性。
之前如果她們經常互換進行比賽,讓今天狀態最好的那個開車,肯定是沒有人能夠發現,隻是為了比賽公平性(雖然自己給自己領航,默契度max已經挺離譜的了),所以吳知眷並不會做這種事情。更別說係統也不會允許。
吳知敢開口和吳眷說,就是因為知道肯定都能想到這個事情,吳眷不可能會拒絕的。
吳知想到,吳眷想到,她們也知道對方會想到,所以吳眷沒有再多言,直接把路書扔過去說:「距離開車隻剩下一點點時間了,那你得立馬看完路書。」
吳知接過來,笑嘻嘻地說:「好嘞,妹妹請這邊上車~」
「滾蛋,你才是妹妹。」
雙方位置互換,把車開到了起跑線前。
戴上頭盔遮住了頭髮之後看著已經是沒有差別了,裁判看了一眼車廂確定了一下人,也確實沒發現人已經換了一遍。
吳眷嘴上和吳知叭叭:「你那麽久沒領航過,不會嘴瓢說錯吧,我隻能信你了。」
「你這話,我都還沒說你那麽久沒開過賽車,不會一會跑兩個彎就退賽了吧,一會可是有,呃,我翻翻,哦對,是有懸崖邊。」
「你看著就不熟路書啊,我有點方。」
「你信我啊!或者說信你自己啊!」
嘴上擱那吵鬧,實際跑起來後倒是沒有發生掉鏈子這種情況。
今天的路全是砂石路,雖然海拔是高了點,但問題不大。
而且大多數車手都在「摸魚慢跑」,更沒有壓力了。
吳眷其實沒有開得太快,所以吳知報路書也相對應慢慢地報數,不熟悉也沒造成什麽影響。
這種正常沒什麽難度的砂石路跑起來很難會出現超車的情況了,吳知眷第一個發車,也是第一個衝線,拿到的成績是28分鍾,再次拿下了這個賽段的冠軍。
吳眷莫名其妙「撿了」一個冠軍,一臉的疑惑,側頭問吳知:「他們這是想著排名已經定下來,所以幹脆就慢慢跑了?」她這都能撿一個冠軍?
吳知說:「我們不也沒跑得很快,撿到就笑笑唄。」
吳眷:「……你說得對。」
今天的成績是整體大摸魚,來最快的吳知眷平均時速也沒到80公裏/小時,這麽一看其他人是更不用說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