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唐與東突厥大戰,東突厥滅亡,頡利可汗、頡利可汗被俘。]


    「哈哈哈哈哈!」李淵還沒從自己很快就要退位的驚訝中迴神,就聽到老仇人東突厥被兒子打滅了,立即發出一陣大笑。


    其他人被嚇了一跳,卻不以為怪,如果不是作為臣子有規矩要守,他們也想放聲大笑呢。


    東突厥強橫,而中原積弱,大唐麵對東突厥少不得委曲求全,不止李淵,但凡有點氣性的官員都覺得憋屈。本以為要休養生息許久才能揚眉吐氣,沒想到李世民短短幾年就做到了!


    蕭瑀出列道:「聖上大喜!」


    李淵哈哈大笑,也難得誇了李世民一句:「二郎幹得不錯!」


    李建成低下頭,掩飾住複雜的情緒。


    光幕:[貞觀二年,開放市場試點,是經濟開放的開始。]


    [貞觀六年,女學建立。]


    [貞觀八年,蒸汽機發明,標誌著工業騰飛。]


    [貞觀九年,第一座圖書館成立,李建成為第一任館長,同年,科舉開始實行糊名製。]


    李建成聽到這話驚訝地抬起頭。


    有這天幕為李世民和李承幹背書,他已經知道自己登基不成了,被廢的太子能有什麽下場?即便他主動退位,最多也不過做個富貴閑人,庸碌一生罷了。


    他沒想到李世民竟然還願意用他。


    李建成雖不曾聽說圖書館,但聽名字也能大致明白,這樣一個收攏人心、提升名望的好差事交給自己,李世民的心胸竟寬廣至此嗎?


    李建成不由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對他點點頭,他不知道日後的自己怎麽想,反正如果現在李建成主動讓賢,他是不會介意用他的。


    其他人也很驚訝,然後就是對李世民的敬佩,縱然他們之前已經足夠敬佩李世民了。


    李淵臉上同樣帶著笑意,心中的天平又朝李世民偏了一大截。二兒子做皇帝確實還不錯的樣子。


    就在大家覺得李世民很適合做皇帝的時候,光幕又來了個大反轉:[貞觀十一年,李世民禪位於李承幹。]


    眾人:「???」


    是他們聽錯了嗎?真的是貞觀十一年,不是貞觀二十一年,或者貞觀三十一年?


    粗略一算,李世民那時候應該還不夠四十吧?這麽年輕退位幹什麽?


    難道得了什麽重病,不得不退位?


    不過光幕打消了他們的想法:[退位後半月,太上皇李世民領兵西征。]


    說到這裏她頓了一下,再開口時聲音已多了幾分激動,一字一頓道:


    [貞觀十一年冬,吐蕃亡!]


    [啟興元年春,吐穀渾投降!]


    [同年夏,高昌投降!]


    [啟興二年秋,西突厥兵敗投降!]


    [啟興三年夏,薛延陀投降!]


    [啟興三年冬,室韋、契丹投降!]


    大唐眾人已經被這一連串軍功震住了,但是還沒完。


    [啟興六年,大唐海軍首秀告捷,流求歸於大唐!]


    [啟興七年,高麗、新羅、百濟投降!]


    [啟興八年,靺鞨投降、倭國亡!]


    ……


    天幕還在繼續,後麵提到的地名眾人甚至都沒聽說過,大家聽得都有點麻木。


    這也太能打了,讓他當皇帝真是屈才了!


    但心中也有隱秘的驕傲,大唐就是如此強大!大唐的皇帝文治武功冠絕古今!世界都臣服在大唐腳下!


    血液似乎在身體裏沸騰,胸口的酸脹感極其明顯,眾人看李世民的目光滿是激動,此刻他們不是看秦王李世民,而是帶著大唐強勢崛起,橫掃半個世界的未來聖主唐太宗。


    他們已經認定他了!


    第229章 番外4


    天幕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給大唐留下巨大的影響。


    天幕消失後,李淵便迫不及待召見了李承幹,在此之前,李淵已經許久不曾見過李承幹,此次一見,果然十分喜歡這個機靈可愛的孩子,覺得他一股聰明勁兒,看著就是能成大事的樣子。


    然而細細問過之後發現,李承幹並不知道土豆、火炮這些東西。李淵難免失望,但因為早有心理準備,並不多麽失落。


    他本來就沒有把所有指望放在李承幹身上,即便李承幹日後大有成就,現在也隻是一個才五歲的小孩子而已。


    李淵選擇性遺忘了天幕說李承幹在武德六年就做了那麽多事,畢竟聽著是一迴事,但真看到這麽小小的一隻崽,也很難對他寄託什麽大事。


    好在方才天幕提到的東西他們都有仔細觀察和認真記錄,炕孵法、印刷術這些原理並不複雜,隻是大家從前沒往這方麵想,現在有天幕提點,立馬就可以找匠人研究。太醫署、報紙要創建也不難,隻是現在還不是時機。天幕提到過的能人,諸如孫思邈和陳淑慧,李淵和李世民已經派人去尋了。便是格物學和土豆、棉花,他也派人去找了。


    李承幹一個孩子能辦到的事,李淵不認為自己辦不到。


    相比這些,李淵更看重李承幹本身的聰慧。根據天幕所說,李承幹極有治國之才,李世民打下的土地極多,後來的君主守都守不住,而李承幹不僅守住了,還將之治理得很好,這絕不是依靠外物可以做到的。


    大唐即將迎來巨變,這樣一位繼承人正是他和李世民需要的。


    是的,李淵已經決定廢除李建成,改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止是對李建成心存芥蒂,更重要的是他已經不適合做這個儲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山不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山不關並收藏[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