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作者:千山不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建成依舊是那副光風霽月的樣子,笑容得體,舉止謙和,溫聲道:「阿耶過譽了,即便兒臣有什麽功績,也是阿耶教導有方,諸位臣工鼎力相助的緣故。」
李淵微微頷首,沒有再說什麽,心中卻十分滿意。大方敦厚,禮賢下士,的確有明君之相。
再看另一邊黑著臉的李世民,火氣又忍不住往上湧,趕緊撇開臉,眼不見心不煩。
光幕:[根據人氣排名,我們今天先來說唐世宗。]說著畫麵一變,女子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畫像,也不知是什麽畫法,竟然十分形象生動,畫上的青年二十五六歲的模樣,身著帝王冕服,長相俊朗,氣勢不凡。
李淵一見就十分喜愛:「這孩子不錯!」
群臣紛紛附和,李元吉笑嘻嘻道:「我瞧著長相和承道很像呢。」
李淵點點頭:「的確有些相似。」
李元吉:「大哥是太宗,承道是世宗,兩位千古一帝,這也算上陣父子兵了。」
說著還得意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
李淵聽得十分高興,李建成卻沒說話,承道如今年紀還小,看不出以後的長相,可是他的眼睛似乎沒這麽大?
這時光幕裏響起鍵盤聲,畫像旁邊出現幾行字:[唐世宗李承幹,唐高祖李淵之孫,唐太宗李世民之子,生於619年,卒於706年,唐朝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書法家、詩人。主要成就:協助太宗平定四海,推動格物、科舉、經濟發展,推廣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改革吏製,平定世家,提高女子地位……]
李建成笑容一滯,李元吉得意的表情也僵住了,隨後臉色巨變,指著李世民怒道:「你敢造反?!」
李世民也沒想到自己唐太宗和唐世宗居然是自己和承幹,有些驚訝,但聽到李元吉的指責,立刻從愣神中迴過神來,冷笑道:「我有沒有做大逆不道之事,天幕自然會給出說法,四弟何必急著給我定罪呢?」
李元吉冷哼:「大哥才是嫡長子,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子,若非你使陰詭手段,怎麽可能登上皇位?」
他扭頭看向李淵,一副傷心又委屈的樣子:「阿耶,李世民不孝不悌,您一定要重重處罰他!」
李世民沒說話,梗著脖子等李淵處置。
李淵沉沉看了李世民片刻,擺擺手道:「此事暫無定論,先看天幕怎麽說吧。」
李元吉不甘心地迴到自己位置,還惡狠狠瞪了李世民一眼,像要把他吃了似的。
李世民全當沒看見,現在他心裏有點亂。李世民現在還沒生出逼宮的想法,但他清楚自己的脾氣,是絕對不會束手就擒的,若是李淵和李建成逼迫太過,真的有那一天也說不定。若事情果真如此,待天幕將一切說出,等待他的不知會是什麽後果,即便他和承幹都是歷史認證的名主,也未必能保住他們一家的性命。
李世民對官員中的某個人使了個眼色,見那人會意點頭,才抬頭繼續看天幕,隻是臉色非常難看。
他並不想這麽做,但如果走投無路,也隻能放手一搏了。隻是他事先並沒有做什麽準備,現在也很難傳消息出去,倉促之間恐怕沒多少勝算。
禦書房前一片死寂,弘義宮裏,不滿五歲的李承幹被長孫氏攬在懷裏,也在看天幕。聽到安笙提到自己的名字,他有些茫然地問長孫氏:「阿娘,這個姨母在說我嗎?我以後是皇帝?皇帝是什麽啊?」
「是啊,這個姨母是在說你,皇帝就是天下最厲害的人。」長孫氏柔聲道。
李承幹一聽就樂了,握著小拳頭奶聲奶氣道:「我要做最厲害的人!」
然後扭過頭,美滋滋繼續看天幕去了。
長孫氏卻一臉憂色,她和李世民想到了一處,想到李世民如今被困在宮裏,想做什麽都很艱難,長孫氏叫來心腹交代幾句,憂心忡忡看天幕還會說些什麽。
[李承幹出生於武德二年,是大唐建立後第一個出生的皇孫,頗受高祖喜愛,以他出生的宮殿『承幹』為名。]
[李承幹第一次嶄露頭角是在武德六年,太宗在府中為他舉辦生日宴,李承幹當眾展示倒背如流神技,震驚四座,神童之名廣為流傳。此後歷朝歷代都將能否倒背如流作為檢驗神童的一個標準,不過能做到的寥寥可數。]
在場之人也很驚訝,是他們想像的那個倒背如流嗎?
這可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娃娃啊!這就是千古一帝的實力嗎?
[在此之前,太宗李世民的處境並不好,當時的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忌憚太宗的軍功和威望,對他多有打壓。不僅在朝堂上排擠李世民,還收買李淵的寵妃張婕妤和尹德妃吹枕頭風,挑撥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給李世民使了許多絆子,比如尹阿鼠無故毆打杜如晦,甚至致其手骨骨折,張婕妤之父與李神通爭地事件等等。]
李建成和李元吉臉色大變,趕緊為自己辯解:「阿耶,我們絕對沒有做過這些事!」
李元吉:「二哥後來當了皇帝,歷史還不是由著他寫?這些都是他汙衊我們的!」
李淵沒有說話,他固然糊塗了些,卻不是真的傻子,隻是從前沒往這方麵想而已,如今迴想起來,自然能發現其中貓膩。
他對李建成和李元吉有些失望,原以為大兒子光風霽月,四兒子聰明伶俐,沒想到私底下卻有這麽多小心思。
李淵微微頷首,沒有再說什麽,心中卻十分滿意。大方敦厚,禮賢下士,的確有明君之相。
再看另一邊黑著臉的李世民,火氣又忍不住往上湧,趕緊撇開臉,眼不見心不煩。
光幕:[根據人氣排名,我們今天先來說唐世宗。]說著畫麵一變,女子身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畫像,也不知是什麽畫法,竟然十分形象生動,畫上的青年二十五六歲的模樣,身著帝王冕服,長相俊朗,氣勢不凡。
李淵一見就十分喜愛:「這孩子不錯!」
群臣紛紛附和,李元吉笑嘻嘻道:「我瞧著長相和承道很像呢。」
李淵點點頭:「的確有些相似。」
李元吉:「大哥是太宗,承道是世宗,兩位千古一帝,這也算上陣父子兵了。」
說著還得意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
李淵聽得十分高興,李建成卻沒說話,承道如今年紀還小,看不出以後的長相,可是他的眼睛似乎沒這麽大?
這時光幕裏響起鍵盤聲,畫像旁邊出現幾行字:[唐世宗李承幹,唐高祖李淵之孫,唐太宗李世民之子,生於619年,卒於706年,唐朝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書法家、詩人。主要成就:協助太宗平定四海,推動格物、科舉、經濟發展,推廣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改革吏製,平定世家,提高女子地位……]
李建成笑容一滯,李元吉得意的表情也僵住了,隨後臉色巨變,指著李世民怒道:「你敢造反?!」
李世民也沒想到自己唐太宗和唐世宗居然是自己和承幹,有些驚訝,但聽到李元吉的指責,立刻從愣神中迴過神來,冷笑道:「我有沒有做大逆不道之事,天幕自然會給出說法,四弟何必急著給我定罪呢?」
李元吉冷哼:「大哥才是嫡長子,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子,若非你使陰詭手段,怎麽可能登上皇位?」
他扭頭看向李淵,一副傷心又委屈的樣子:「阿耶,李世民不孝不悌,您一定要重重處罰他!」
李世民沒說話,梗著脖子等李淵處置。
李淵沉沉看了李世民片刻,擺擺手道:「此事暫無定論,先看天幕怎麽說吧。」
李元吉不甘心地迴到自己位置,還惡狠狠瞪了李世民一眼,像要把他吃了似的。
李世民全當沒看見,現在他心裏有點亂。李世民現在還沒生出逼宮的想法,但他清楚自己的脾氣,是絕對不會束手就擒的,若是李淵和李建成逼迫太過,真的有那一天也說不定。若事情果真如此,待天幕將一切說出,等待他的不知會是什麽後果,即便他和承幹都是歷史認證的名主,也未必能保住他們一家的性命。
李世民對官員中的某個人使了個眼色,見那人會意點頭,才抬頭繼續看天幕,隻是臉色非常難看。
他並不想這麽做,但如果走投無路,也隻能放手一搏了。隻是他事先並沒有做什麽準備,現在也很難傳消息出去,倉促之間恐怕沒多少勝算。
禦書房前一片死寂,弘義宮裏,不滿五歲的李承幹被長孫氏攬在懷裏,也在看天幕。聽到安笙提到自己的名字,他有些茫然地問長孫氏:「阿娘,這個姨母在說我嗎?我以後是皇帝?皇帝是什麽啊?」
「是啊,這個姨母是在說你,皇帝就是天下最厲害的人。」長孫氏柔聲道。
李承幹一聽就樂了,握著小拳頭奶聲奶氣道:「我要做最厲害的人!」
然後扭過頭,美滋滋繼續看天幕去了。
長孫氏卻一臉憂色,她和李世民想到了一處,想到李世民如今被困在宮裏,想做什麽都很艱難,長孫氏叫來心腹交代幾句,憂心忡忡看天幕還會說些什麽。
[李承幹出生於武德二年,是大唐建立後第一個出生的皇孫,頗受高祖喜愛,以他出生的宮殿『承幹』為名。]
[李承幹第一次嶄露頭角是在武德六年,太宗在府中為他舉辦生日宴,李承幹當眾展示倒背如流神技,震驚四座,神童之名廣為流傳。此後歷朝歷代都將能否倒背如流作為檢驗神童的一個標準,不過能做到的寥寥可數。]
在場之人也很驚訝,是他們想像的那個倒背如流嗎?
這可是一個才幾歲的小娃娃啊!這就是千古一帝的實力嗎?
[在此之前,太宗李世民的處境並不好,當時的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忌憚太宗的軍功和威望,對他多有打壓。不僅在朝堂上排擠李世民,還收買李淵的寵妃張婕妤和尹德妃吹枕頭風,挑撥李淵和李世民的關係,給李世民使了許多絆子,比如尹阿鼠無故毆打杜如晦,甚至致其手骨骨折,張婕妤之父與李神通爭地事件等等。]
李建成和李元吉臉色大變,趕緊為自己辯解:「阿耶,我們絕對沒有做過這些事!」
李元吉:「二哥後來當了皇帝,歷史還不是由著他寫?這些都是他汙衊我們的!」
李淵沒有說話,他固然糊塗了些,卻不是真的傻子,隻是從前沒往這方麵想而已,如今迴想起來,自然能發現其中貓膩。
他對李建成和李元吉有些失望,原以為大兒子光風霽月,四兒子聰明伶俐,沒想到私底下卻有這麽多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