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歷史衍生] 今天也在努力當太子 作者:千山不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79:有道理誒184:請問樓裏諸位大佬,唐初這段的歷史知識點該怎麽記啊,高中生快要狗帶了。
187:這段歷史確實不好學,那段時間一會兒一個政策,一會兒又一個國家,名人和大小事太多了。
191:是這樣,幸好我已經大學了。
192:嗚嗚!
195:同大學,但我每天被陳長生和李承道折磨,一個搞發明一個搞理論,我看他們倆是想搞死我。
202:同大學,我是天天學孫思邈。
203:樓上學中醫還是外科啊?
205:我都學,哪邊都少不了孫老。
208:咱們國家還好啦,聽說外國人學孫思邈才叫痛苦,尤其是學中醫的,跟聽天書一樣。
211:幸好我是華國人,不用一邊學語言一邊學古代文化。
217:初中生背詩詞背麻了,唐朝怎麽那麽多詩詞啊啊啊!
222:可能是大唐的文人太浪了吧(bushi)
226:哈哈哈哈哈哈,不過大唐的文人確實很會玩,也很愛寫。
230:說到這個,為什麽李承幹最愛《詠鵝》啊?這首詩是不錯,駱賓王才六七歲就能寫出這樣的詩的確很有才華,但是唐朝群星璀璨,優秀的文化人和詩詞不要太多,怎麽就駱賓王入了李承幹的眼呢?
235:這個歷史上沒有定論,有一個說法是李承幹小時候寫過一首詩,跟駱賓王的這首《詠鵝》有點像,所以才偏愛一點。不過我覺得不太靠譜啦!
239:話說我們不是在討論李世民和李承幹誰是穿越者嗎,正樓正樓!
……
第227章 番外2
武德六年春。
眾臣坐在坐在太極殿內,餘光看向最前麵隱隱對峙的父子二人,心中惴惴不安。
今日早朝,太子和秦王又起了衝突,而聖上照舊和稀泥拉偏架,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令情況越發嚴重,秦王梗著脖子不肯退讓,聖上十分惱怒,卻又拿秦王沒有辦法,事情就這麽尬住了。
齊王李元吉還在火上澆油:「二哥怎麽能這麽跟阿耶說話呢?阿耶不管做什麽都是為了朝廷好,為了咱們兄弟好,你也太不體諒阿耶了!」
心愛的四兒子如此貼心,李淵目光柔和了些,再看白眉赤眼的李世民,心中火氣更盛,沒好氣道:「此事就這麽定了,你不必再說。」
李世民冷笑一聲,當即就要甩袖離開,小太監卻急匆匆進來通報,說外麵出現異象,天空中竟平白出現一個黑洞。
眾人聞言大驚,異象有好有壞,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李淵和李世民也顧不得置氣,確認過沒什麽危險後率領眾臣出殿去看。
就在他們盯著那黑洞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黑洞突然亮了起來。
一陣動聽的音樂過後,一位女子出現在他們麵前,這女子並不十分漂亮,但是氣質不俗,滿身書卷氣,穿著一身淺紫色旗袍,露出白嫩細膩的胳膊。
許多人下意識皺起了眉,這時候女子地位不低,但約束還是很多的,尤以賢惠貞靜為美,女子出門都要帶冪籬,這女子大庭廣眾下露麵,穿著還如此大膽,實在挑戰有些人的底線。
人群中有人斥責對方不知廉恥,被李世民淡淡瞟了一眼,訕訕住嘴。
李世民心中嗤笑,如此奇特的場景,這些人還在糾結性別穿著,實在是見小忘大。且十裏不同俗,更別說這女子手段不凡,許是天上仙子也說不定,拿大唐風俗來苛責對方豈不可笑?
在眾人的注目中,女子微笑開口:[大家好,我是愛看書的安笙,今天還是跟大家談談歷史。]
眾人不是很感興趣,在場之人誰沒還沒讀過幾本書,更有不少博學鴻儒,哪需要一個年輕女子給他們講歷史?
然而女子似乎聽不到他們的話,更不會因為他們的反應有任何動搖,繼續道:[上次大致捋了一下歷史時間線,我看很多粉絲對那幾位著名的皇帝很感興趣,所以就來盤點一下千古一帝吧,也算是老生常談了。]
的確是老生常談,千古一帝不就是秦皇漢武麽,他們的事跡早就被研究透了,眾人根本提不起聽的興趣。
然而女子下一句就讓他們驚了:[眾所周知,公認的千古一帝有四位,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唐世宗。]
眾人:「???」
他們沒聽錯吧?是唐什麽宗?什麽太宗和世宗?
李淵也愣住了,喃喃道:「如果沒記錯的話,歷史上沒有另外一個唐朝吧?」
「沒有!」迴答他的是李世民,「若此唐有兩位千古一帝,我們絕對不可能沒聽過!」
看看這兩人對標的是誰吧?秦始皇和漢武帝哪個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能與他們齊名的唐太宗和唐世宗也不可能是無名之輩。
可他們確實沒聽過此二人,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隻有唯一一個可能。
「莫非這女子乃是神仙?」
「想必是了,凡人哪來的如此手段?」
隻是……
眾人的目光忍不住在李世民和李建成身上打轉,世宗也就罷了,太宗通常是給王朝第二位皇帝的廟號,不知到底是這兩位中的誰?
李淵卻沒那麽多想法,他從不曾想過將皇位傳給李世民,自然認為太宗便是李建成,滿意地對李建成點點頭,誇讚道:「你幹得不錯。」
四位千古一帝,大唐獨占兩位,自然是不錯的。雖然李淵自己不在此列,畢竟他是開國之君,廟號該用「祖」而不是「宗」,但李淵有自知之明,本來也沒有什麽妄想,自然也不會失望。況且子孫爭氣,他的麵上也有光嘛!
187:這段歷史確實不好學,那段時間一會兒一個政策,一會兒又一個國家,名人和大小事太多了。
191:是這樣,幸好我已經大學了。
192:嗚嗚!
195:同大學,但我每天被陳長生和李承道折磨,一個搞發明一個搞理論,我看他們倆是想搞死我。
202:同大學,我是天天學孫思邈。
203:樓上學中醫還是外科啊?
205:我都學,哪邊都少不了孫老。
208:咱們國家還好啦,聽說外國人學孫思邈才叫痛苦,尤其是學中醫的,跟聽天書一樣。
211:幸好我是華國人,不用一邊學語言一邊學古代文化。
217:初中生背詩詞背麻了,唐朝怎麽那麽多詩詞啊啊啊!
222:可能是大唐的文人太浪了吧(bushi)
226:哈哈哈哈哈哈,不過大唐的文人確實很會玩,也很愛寫。
230:說到這個,為什麽李承幹最愛《詠鵝》啊?這首詩是不錯,駱賓王才六七歲就能寫出這樣的詩的確很有才華,但是唐朝群星璀璨,優秀的文化人和詩詞不要太多,怎麽就駱賓王入了李承幹的眼呢?
235:這個歷史上沒有定論,有一個說法是李承幹小時候寫過一首詩,跟駱賓王的這首《詠鵝》有點像,所以才偏愛一點。不過我覺得不太靠譜啦!
239:話說我們不是在討論李世民和李承幹誰是穿越者嗎,正樓正樓!
……
第227章 番外2
武德六年春。
眾臣坐在坐在太極殿內,餘光看向最前麵隱隱對峙的父子二人,心中惴惴不安。
今日早朝,太子和秦王又起了衝突,而聖上照舊和稀泥拉偏架,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令情況越發嚴重,秦王梗著脖子不肯退讓,聖上十分惱怒,卻又拿秦王沒有辦法,事情就這麽尬住了。
齊王李元吉還在火上澆油:「二哥怎麽能這麽跟阿耶說話呢?阿耶不管做什麽都是為了朝廷好,為了咱們兄弟好,你也太不體諒阿耶了!」
心愛的四兒子如此貼心,李淵目光柔和了些,再看白眉赤眼的李世民,心中火氣更盛,沒好氣道:「此事就這麽定了,你不必再說。」
李世民冷笑一聲,當即就要甩袖離開,小太監卻急匆匆進來通報,說外麵出現異象,天空中竟平白出現一個黑洞。
眾人聞言大驚,異象有好有壞,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李淵和李世民也顧不得置氣,確認過沒什麽危險後率領眾臣出殿去看。
就在他們盯著那黑洞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黑洞突然亮了起來。
一陣動聽的音樂過後,一位女子出現在他們麵前,這女子並不十分漂亮,但是氣質不俗,滿身書卷氣,穿著一身淺紫色旗袍,露出白嫩細膩的胳膊。
許多人下意識皺起了眉,這時候女子地位不低,但約束還是很多的,尤以賢惠貞靜為美,女子出門都要帶冪籬,這女子大庭廣眾下露麵,穿著還如此大膽,實在挑戰有些人的底線。
人群中有人斥責對方不知廉恥,被李世民淡淡瞟了一眼,訕訕住嘴。
李世民心中嗤笑,如此奇特的場景,這些人還在糾結性別穿著,實在是見小忘大。且十裏不同俗,更別說這女子手段不凡,許是天上仙子也說不定,拿大唐風俗來苛責對方豈不可笑?
在眾人的注目中,女子微笑開口:[大家好,我是愛看書的安笙,今天還是跟大家談談歷史。]
眾人不是很感興趣,在場之人誰沒還沒讀過幾本書,更有不少博學鴻儒,哪需要一個年輕女子給他們講歷史?
然而女子似乎聽不到他們的話,更不會因為他們的反應有任何動搖,繼續道:[上次大致捋了一下歷史時間線,我看很多粉絲對那幾位著名的皇帝很感興趣,所以就來盤點一下千古一帝吧,也算是老生常談了。]
的確是老生常談,千古一帝不就是秦皇漢武麽,他們的事跡早就被研究透了,眾人根本提不起聽的興趣。
然而女子下一句就讓他們驚了:[眾所周知,公認的千古一帝有四位,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唐世宗。]
眾人:「???」
他們沒聽錯吧?是唐什麽宗?什麽太宗和世宗?
李淵也愣住了,喃喃道:「如果沒記錯的話,歷史上沒有另外一個唐朝吧?」
「沒有!」迴答他的是李世民,「若此唐有兩位千古一帝,我們絕對不可能沒聽過!」
看看這兩人對標的是誰吧?秦始皇和漢武帝哪個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能與他們齊名的唐太宗和唐世宗也不可能是無名之輩。
可他們確實沒聽過此二人,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隻有唯一一個可能。
「莫非這女子乃是神仙?」
「想必是了,凡人哪來的如此手段?」
隻是……
眾人的目光忍不住在李世民和李建成身上打轉,世宗也就罷了,太宗通常是給王朝第二位皇帝的廟號,不知到底是這兩位中的誰?
李淵卻沒那麽多想法,他從不曾想過將皇位傳給李世民,自然認為太宗便是李建成,滿意地對李建成點點頭,誇讚道:「你幹得不錯。」
四位千古一帝,大唐獨占兩位,自然是不錯的。雖然李淵自己不在此列,畢竟他是開國之君,廟號該用「祖」而不是「宗」,但李淵有自知之明,本來也沒有什麽妄想,自然也不會失望。況且子孫爭氣,他的麵上也有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