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祝英紅入宮
報告殿下:美人她要入夥 作者:絲如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此易太妃卻很不滿意,因為她看沈若穀非常的不順眼,很擔心她會把祝英紅給帶壞了。
可惜祝英紅確實很喜歡沈若穀,總是喜歡往她身邊湊,礙於祝英紅是她救命恩人的情分上,易太妃的也不好表現的太過,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而隨著祝英紅身上的傷勢逐漸好轉,她肯定不會一直留在宮裏,但是易太妃卻不舍她離開,很希望祝英紅能留在宮裏陪她。
因為之前刺殺的事,秦淩絕是無論如何也不願讓易太妃再離宮了,而易太妃也因為刺殺的事產生了心理陰影,因此也沒有提去金淩寺的事,於是就這麽在宮裏待了下來。
但是她無兒無女,秦淩絕忙著國事肯定不能一直陪著她,許貴妃雖然能陪她,但是她也要幫慧明處理後宮的事務,因為慧明根本不會處理,隻一心想著和雲嬪鬥,所以管理後宮的重任最後還是落迴到了許貴妃的頭上。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祝英紅這個和她眼緣的,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因此易太妃不太想要祝英紅離開。
而易太妃身邊的大宮女則看出了她的心思,於是提議道:“太妃,既然你不想要祝姑娘離開,那不如就下旨讓她留下吧。”
“不行,哀家怎麽能強行留她?”
易太妃的雖然很想留下祝英紅,但是卻不願強迫對方,畢竟不管怎麽說對方也救過她的命,她不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
聞言,大宮女有些苦惱,不過隨即她不知想到了什麽,又道:“太妃既然不想強留祝姑娘,我們可以讓她自願留下。”
易太妃一愣,“自願留下?”
隨即她就明白了大宮女的意思,眼前一亮,“好,就按你說的這麽辦!”
接下來的時間裏,易太妃就想盡辦法的將祝英紅和秦淩絕湊在一起,起初秦淩絕沒看出來,後來弄清楚易太妃的想法後,他就找各種借口拒絕易太妃的安排。
不過易太妃很聰明,很快就找到了應對之策,每次都把沈若穀給搭上,讓秦淩絕無法拒絕。
就這樣,三人一來二去的,倒是日漸熟絡了起來,當然,主要是祝英紅對秦淩絕愈發熟悉了,甚至隱隱動了其他心思。
易太妃旁觀者清,自然看了出來,心中頓時高興了起來,總算沒有白費她的心思。
這天,易太妃的將祝英紅叫到了身邊,裝作不經意的詢問道:“英紅啊,你覺得皇上怎麽樣?”
聞言,祝英紅一愣,隨即臉上一紅,“這……民女不敢妄議皇上。”
“你盡管說,哀家相信皇上不會怪罪你的。”
“這……”見易太妃都這麽說了,祝英紅遲疑了一下,說道:“民女覺得皇上勤政愛民,是一個好君主。”
聽到這話,易太妃有些無奈,“哀家不是問這個,哀家是問你究竟對他是什麽感覺?”
“啊?”祝英紅目瞪口呆,半天沒迴過神來。
“哀家看的出來,你對皇上跟其他人不一樣,如果你真的喜歡他,哀家可以為你做主,讓你入宮。”
說到這裏,易太妃圖窮匕見,將自己的意圖給暴露了出來。
她也不是隨便什麽都讓進宮的,祝英紅的身世早在她進宮的第一天就被調查清楚了,身家清白,也確實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父母家人都死絕了,身世格外可憐,她一個女人在江湖中獨自闖蕩實在是太辛苦了,恰好易太妃又格外喜歡她,因此就動了將她留在宮裏的念頭。
而祝英紅在聽了易太妃的話後,整個人頓時沉默了下來,“太妃,就算民女確實……但是皇上喜歡的是沈姐姐,民女不能……”
“傻孩子,這有什麽,你可以和沈才人一起伺候皇上,哀家相信沈才人不會介意的,能有你這麽一個好妹妹陪她,她高興還來不及。”
聞言,祝英紅有些遲疑,“真的嗎?”
“當然,哀家怎麽會騙你?”
“那……就請太妃幫民女。”
見祝英紅同意了,易太妃很高興,立即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秦淩絕。
“太妃,你要朕納祝英紅為妃?”
得知易太妃的意圖後,秦淩絕臉色微變,立即拒絕道:“不行,朕絕不同意!”
見秦淩絕拒絕,易太妃有些不解:“皇上,你後宮的妃嬪實在太少了,而且到現在連一個子嗣也沒有,英紅人又不錯,哀家看你對她也挺欣賞的,讓她入宮又什麽不可以的?”
在她看來這完全是兩全其美的事,實在不明白秦淩絕為何要拒絕。
“太妃,你明知道若穀和祝姑娘情同姐妹,朕豈能……”
“這樣不是更好?古有娥皇女英,哀家相信沈才人和英紅一定能夠相處的很好的。”
然而不管易太妃如何勸說,秦淩絕就是不同意,到了後麵,易太妃不高興了。
“皇上,你是不是對哀家有什麽不滿?哀家好不容易看中英紅這麽一個合眼緣的,想要她入宮陪哀家,你卻一直拒絕,既然如此,哀家也不繼續留在宮裏礙你的眼了,哀家這就走!”
說罷,易太妃就起身打算離開,見此,秦淩絕隻好同意了,“好,朕答應你。”
聞言,易太妃頓時高興了,不過麵上她卻仍舊是一副淡定的模樣,然後立即迴宮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祝英紅。
“多謝太妃娘娘,英紅感激不盡。”
“不必多禮,哀家也是有私心的,想要你留在宮裏多陪陪哀家這個老婆子。”
“太妃娘娘別這麽說,您看起來很年輕。”
易太妃和祝英紅這邊其樂融融,而另一邊沈若穀在得知了秦淩絕要納祝英紅為妃的消息,整個人臉色頓時就變了。
“你說什麽?皇上要納英紅為妃?”
“娘娘,此事千真萬確,沒想到祝姑娘看著耿直,其實心思卻那麽多。”沈若穀身邊的宮女頓時替自家娘娘打抱不平了。
此時沈若穀已經沒工夫去聽她說什麽了,她的心中有些難以接受。
可惜祝英紅確實很喜歡沈若穀,總是喜歡往她身邊湊,礙於祝英紅是她救命恩人的情分上,易太妃的也不好表現的太過,隻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
而隨著祝英紅身上的傷勢逐漸好轉,她肯定不會一直留在宮裏,但是易太妃卻不舍她離開,很希望祝英紅能留在宮裏陪她。
因為之前刺殺的事,秦淩絕是無論如何也不願讓易太妃再離宮了,而易太妃也因為刺殺的事產生了心理陰影,因此也沒有提去金淩寺的事,於是就這麽在宮裏待了下來。
但是她無兒無女,秦淩絕忙著國事肯定不能一直陪著她,許貴妃雖然能陪她,但是她也要幫慧明處理後宮的事務,因為慧明根本不會處理,隻一心想著和雲嬪鬥,所以管理後宮的重任最後還是落迴到了許貴妃的頭上。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祝英紅這個和她眼緣的,又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因此易太妃不太想要祝英紅離開。
而易太妃身邊的大宮女則看出了她的心思,於是提議道:“太妃,既然你不想要祝姑娘離開,那不如就下旨讓她留下吧。”
“不行,哀家怎麽能強行留她?”
易太妃的雖然很想留下祝英紅,但是卻不願強迫對方,畢竟不管怎麽說對方也救過她的命,她不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
聞言,大宮女有些苦惱,不過隨即她不知想到了什麽,又道:“太妃既然不想強留祝姑娘,我們可以讓她自願留下。”
易太妃一愣,“自願留下?”
隨即她就明白了大宮女的意思,眼前一亮,“好,就按你說的這麽辦!”
接下來的時間裏,易太妃就想盡辦法的將祝英紅和秦淩絕湊在一起,起初秦淩絕沒看出來,後來弄清楚易太妃的想法後,他就找各種借口拒絕易太妃的安排。
不過易太妃很聰明,很快就找到了應對之策,每次都把沈若穀給搭上,讓秦淩絕無法拒絕。
就這樣,三人一來二去的,倒是日漸熟絡了起來,當然,主要是祝英紅對秦淩絕愈發熟悉了,甚至隱隱動了其他心思。
易太妃旁觀者清,自然看了出來,心中頓時高興了起來,總算沒有白費她的心思。
這天,易太妃的將祝英紅叫到了身邊,裝作不經意的詢問道:“英紅啊,你覺得皇上怎麽樣?”
聞言,祝英紅一愣,隨即臉上一紅,“這……民女不敢妄議皇上。”
“你盡管說,哀家相信皇上不會怪罪你的。”
“這……”見易太妃都這麽說了,祝英紅遲疑了一下,說道:“民女覺得皇上勤政愛民,是一個好君主。”
聽到這話,易太妃有些無奈,“哀家不是問這個,哀家是問你究竟對他是什麽感覺?”
“啊?”祝英紅目瞪口呆,半天沒迴過神來。
“哀家看的出來,你對皇上跟其他人不一樣,如果你真的喜歡他,哀家可以為你做主,讓你入宮。”
說到這裏,易太妃圖窮匕見,將自己的意圖給暴露了出來。
她也不是隨便什麽都讓進宮的,祝英紅的身世早在她進宮的第一天就被調查清楚了,身家清白,也確實如她自己所說的那樣。
父母家人都死絕了,身世格外可憐,她一個女人在江湖中獨自闖蕩實在是太辛苦了,恰好易太妃又格外喜歡她,因此就動了將她留在宮裏的念頭。
而祝英紅在聽了易太妃的話後,整個人頓時沉默了下來,“太妃,就算民女確實……但是皇上喜歡的是沈姐姐,民女不能……”
“傻孩子,這有什麽,你可以和沈才人一起伺候皇上,哀家相信沈才人不會介意的,能有你這麽一個好妹妹陪她,她高興還來不及。”
聞言,祝英紅有些遲疑,“真的嗎?”
“當然,哀家怎麽會騙你?”
“那……就請太妃幫民女。”
見祝英紅同意了,易太妃很高興,立即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秦淩絕。
“太妃,你要朕納祝英紅為妃?”
得知易太妃的意圖後,秦淩絕臉色微變,立即拒絕道:“不行,朕絕不同意!”
見秦淩絕拒絕,易太妃有些不解:“皇上,你後宮的妃嬪實在太少了,而且到現在連一個子嗣也沒有,英紅人又不錯,哀家看你對她也挺欣賞的,讓她入宮又什麽不可以的?”
在她看來這完全是兩全其美的事,實在不明白秦淩絕為何要拒絕。
“太妃,你明知道若穀和祝姑娘情同姐妹,朕豈能……”
“這樣不是更好?古有娥皇女英,哀家相信沈才人和英紅一定能夠相處的很好的。”
然而不管易太妃如何勸說,秦淩絕就是不同意,到了後麵,易太妃不高興了。
“皇上,你是不是對哀家有什麽不滿?哀家好不容易看中英紅這麽一個合眼緣的,想要她入宮陪哀家,你卻一直拒絕,既然如此,哀家也不繼續留在宮裏礙你的眼了,哀家這就走!”
說罷,易太妃就起身打算離開,見此,秦淩絕隻好同意了,“好,朕答應你。”
聞言,易太妃頓時高興了,不過麵上她卻仍舊是一副淡定的模樣,然後立即迴宮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了祝英紅。
“多謝太妃娘娘,英紅感激不盡。”
“不必多禮,哀家也是有私心的,想要你留在宮裏多陪陪哀家這個老婆子。”
“太妃娘娘別這麽說,您看起來很年輕。”
易太妃和祝英紅這邊其樂融融,而另一邊沈若穀在得知了秦淩絕要納祝英紅為妃的消息,整個人臉色頓時就變了。
“你說什麽?皇上要納英紅為妃?”
“娘娘,此事千真萬確,沒想到祝姑娘看著耿直,其實心思卻那麽多。”沈若穀身邊的宮女頓時替自家娘娘打抱不平了。
此時沈若穀已經沒工夫去聽她說什麽了,她的心中有些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