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祝英紅
報告殿下:美人她要入夥 作者:絲如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淩絕有些無奈,連忙勸阻道:“太妃,此事是朕的錯,你有什麽火氣衝朕來。”
聞言,易太妃連看都未看他一眼就直接無視了,顯然是被氣的不輕。
“哀家意已決,皇上不用再勸哀家了,待在這皇宮裏也沒什麽意思,一個兩個的都欺瞞於哀家,哀家還是不留在這裏繼續討嫌了。”
秦淩絕自知有愧,即使被易太妃明目張膽的指桑罵槐也不動氣,反而低聲下氣的勸道:“太妃,您一個人去金淩寺,朕實在是放心不下,何況金淩寺那邊太清貧了,您何必再去哪裏受苦?”
然而易太妃卻是決心已定,無論秦淩絕如何勸阻,她都堅持要去金淩寺繼續吃齋念佛,打算一輩子常伴青燈古佛,再也不迴皇宮了。
見易太妃如此堅決,秦淩絕有些頭疼,可惜不管他試了多少方法想要勸阻,易太妃都不為所動,到了最後,他隻能無奈同意了讓易太妃去金淩寺。
心中卻暗自吩咐了容蕭,讓他派人去金淩寺那邊多加打點,並給那邊撥了款,免得易太妃去了那裏後吃苦。
對於秦淩絕暗中做的那些事,易太妃並不知情,此時她正踏上了前往金淩寺的路上,秦淩絕為了她的安全考慮,特意派了禦林軍前去護持。
如此規模,就算是他自己出行也差不多了,然而不知為何,秦淩絕心中總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會發生什麽不好的事。
最後他思索良久,讓容蕭再派了人過去,希望易太妃不會出事。
而此刻百裏之外,易太妃正端坐於鑾駕之中,隊伍卻突然停了下來,她掀開簾子一看,就發現前方不知何時冒出了一大群黑衣人,正攔住了去路。
易太妃心中一驚,伴隨著“保護太妃娘娘!”的話語,一眾禦林軍很快就和那些黑衣人交戰在一起。
雙方戰鬥起來非常慘烈,不一會兒,到處都是殘肢斷臂,易太妃哪見過這種場麵,立即就被嚇了一跳。
而這個時候,一個黑衣刺客摸了過來,舉劍就朝易太妃刺來,恰好這個時候護衛在易太妃身旁的禦林軍們都被牽製住了。
易太妃嚇的立即閉上眼,以為自己會死在這裏,卻聽一聲金鐵相交的聲音在頭頂響起,睜眼一看就發現那刺來的劍已被人擋住,而救她一人卻是一個頗有江湖氣息的姑娘。
兩人很快就交起手來,不出片刻的功夫,那姑娘就將刺客給製服了,然後拉起易太妃就跑。
期間倒是有不少刺客過來想要阻攔,不過都被那姑娘給打退了,在跑了一陣後,那姑娘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在易太妃的麵前倒了下去。
易太妃嚇了一跳,這才發現她背上中了一箭,離心髒處很近,再不救治,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死。
她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容蕭恰好帶人追了上來,見此立刻上前道:“參見太妃娘娘,不知……”
看到他後,易太妃當即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給了他,讓容蕭立即派人去擒拿刺客,末了道:“這位姑娘是為了救哀家才變成這樣……”
聞言,容蕭立即會意,將人和易太妃一起帶上,不過因為那姑娘傷勢太重,容蕭擔心等不到進宮,於是就將人帶去了鄭秀那裏,請她出手救治。
鄭秀雖然看不慣這個處處為難自己徒弟的易太妃,但還是看在容蕭的麵子上出手救治,而易太妃則被容蕭送迴了宮中。
而秦淩絕自然早已得知易太妃遇險的事,親自率著一眾人在宮門口等候。
一旁的沈若穀看出了秦淩絕的擔憂,於是出言安慰道:“淩絕,太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應該不會有事的。”
聽了這話,秦淩絕卻還是沒放下心,直到看到容蕭將易太妃平安護送迴來後,他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然後他立即就安排人送易太妃迴去休息,他自己則將容蕭叫至身旁詢問情況。
當得知易太妃是被一個江湖女子所救後,秦淩絕頓時問道:“那女子現在何處?”
“迴皇上,那位姑娘為了救太妃娘娘身受重傷,屬下將她送去了鄭院首那裏,不出意外現在應該無事了。”
“待她醒來後你立即告訴朕。”
對方救了太妃,於情於理秦淩絕都應該重重的獎賞對方,不過那姑娘現在正昏迷,所以就隻能等她醒過來再行封賞一事。
而另一邊,沈若穀在得知消息,趕去了鄭秀那邊,恰好她剛過去,那姑娘就醒了過來。
沈若穀於是就幫忙照顧一二,而因著兩人都是同齡人,所以彼此很快熟絡起來,一來二去就互通了姓名。
因此沈若穀得知了那姑娘的名字,叫做祝英紅,無父無母,從小跟著她師傅長大,隻不過一年前她師傅去世,所以她就獨自一人在江湖上闖蕩,昨天恰好路過因看不慣易太妃一個婦孺被欺負,所以就出手相救,沒想到卻因自己功力不濟差點身死。
一說起這個,祝英紅到現在還心有餘悸,連連道謝道:“若穀,要不是你師傅出手相救,我恐怕早就死了。”
“不必謝我,要謝就謝我師傅吧。”
沈若穀剛說完這句話,鄭秀就走了進來,說是祝英紅的傷勢太重傷到了根本,要想全部恢複過來,必須得好好調養一番,而她這裏卻是不太合適。
恰好這個時候容蕭得到消息趕了過來,聽了鄭秀的話後,於是就將消息傳迴了皇宮。
秦淩絕沉吟片刻後,道:“祝姑娘既是為了救太妃才受的傷,那麽就接她來宮裏調養,直到她傷好。”
有了他的指令,容蕭立即就將祝英紅接去了宮中,對此易太妃倒是很滿意,經常有事沒事就去看望祝英紅。
不過祝英紅卻因為人生地不熟的原因,對沈若穀更加親近,總是去找她玩,加上沈若穀對她感官也很好,兩人聊的也很投緣,所以一來二去,他們的關係倒是愈發好了起來,大有義結金蘭的架勢。
聞言,易太妃連看都未看他一眼就直接無視了,顯然是被氣的不輕。
“哀家意已決,皇上不用再勸哀家了,待在這皇宮裏也沒什麽意思,一個兩個的都欺瞞於哀家,哀家還是不留在這裏繼續討嫌了。”
秦淩絕自知有愧,即使被易太妃明目張膽的指桑罵槐也不動氣,反而低聲下氣的勸道:“太妃,您一個人去金淩寺,朕實在是放心不下,何況金淩寺那邊太清貧了,您何必再去哪裏受苦?”
然而易太妃卻是決心已定,無論秦淩絕如何勸阻,她都堅持要去金淩寺繼續吃齋念佛,打算一輩子常伴青燈古佛,再也不迴皇宮了。
見易太妃如此堅決,秦淩絕有些頭疼,可惜不管他試了多少方法想要勸阻,易太妃都不為所動,到了最後,他隻能無奈同意了讓易太妃去金淩寺。
心中卻暗自吩咐了容蕭,讓他派人去金淩寺那邊多加打點,並給那邊撥了款,免得易太妃去了那裏後吃苦。
對於秦淩絕暗中做的那些事,易太妃並不知情,此時她正踏上了前往金淩寺的路上,秦淩絕為了她的安全考慮,特意派了禦林軍前去護持。
如此規模,就算是他自己出行也差不多了,然而不知為何,秦淩絕心中總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會發生什麽不好的事。
最後他思索良久,讓容蕭再派了人過去,希望易太妃不會出事。
而此刻百裏之外,易太妃正端坐於鑾駕之中,隊伍卻突然停了下來,她掀開簾子一看,就發現前方不知何時冒出了一大群黑衣人,正攔住了去路。
易太妃心中一驚,伴隨著“保護太妃娘娘!”的話語,一眾禦林軍很快就和那些黑衣人交戰在一起。
雙方戰鬥起來非常慘烈,不一會兒,到處都是殘肢斷臂,易太妃哪見過這種場麵,立即就被嚇了一跳。
而這個時候,一個黑衣刺客摸了過來,舉劍就朝易太妃刺來,恰好這個時候護衛在易太妃身旁的禦林軍們都被牽製住了。
易太妃嚇的立即閉上眼,以為自己會死在這裏,卻聽一聲金鐵相交的聲音在頭頂響起,睜眼一看就發現那刺來的劍已被人擋住,而救她一人卻是一個頗有江湖氣息的姑娘。
兩人很快就交起手來,不出片刻的功夫,那姑娘就將刺客給製服了,然後拉起易太妃就跑。
期間倒是有不少刺客過來想要阻攔,不過都被那姑娘給打退了,在跑了一陣後,那姑娘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在易太妃的麵前倒了下去。
易太妃嚇了一跳,這才發現她背上中了一箭,離心髒處很近,再不救治,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死。
她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容蕭恰好帶人追了上來,見此立刻上前道:“參見太妃娘娘,不知……”
看到他後,易太妃當即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給了他,讓容蕭立即派人去擒拿刺客,末了道:“這位姑娘是為了救哀家才變成這樣……”
聞言,容蕭立即會意,將人和易太妃一起帶上,不過因為那姑娘傷勢太重,容蕭擔心等不到進宮,於是就將人帶去了鄭秀那裏,請她出手救治。
鄭秀雖然看不慣這個處處為難自己徒弟的易太妃,但還是看在容蕭的麵子上出手救治,而易太妃則被容蕭送迴了宮中。
而秦淩絕自然早已得知易太妃遇險的事,親自率著一眾人在宮門口等候。
一旁的沈若穀看出了秦淩絕的擔憂,於是出言安慰道:“淩絕,太妃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應該不會有事的。”
聽了這話,秦淩絕卻還是沒放下心,直到看到容蕭將易太妃平安護送迴來後,他懸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然後他立即就安排人送易太妃迴去休息,他自己則將容蕭叫至身旁詢問情況。
當得知易太妃是被一個江湖女子所救後,秦淩絕頓時問道:“那女子現在何處?”
“迴皇上,那位姑娘為了救太妃娘娘身受重傷,屬下將她送去了鄭院首那裏,不出意外現在應該無事了。”
“待她醒來後你立即告訴朕。”
對方救了太妃,於情於理秦淩絕都應該重重的獎賞對方,不過那姑娘現在正昏迷,所以就隻能等她醒過來再行封賞一事。
而另一邊,沈若穀在得知消息,趕去了鄭秀那邊,恰好她剛過去,那姑娘就醒了過來。
沈若穀於是就幫忙照顧一二,而因著兩人都是同齡人,所以彼此很快熟絡起來,一來二去就互通了姓名。
因此沈若穀得知了那姑娘的名字,叫做祝英紅,無父無母,從小跟著她師傅長大,隻不過一年前她師傅去世,所以她就獨自一人在江湖上闖蕩,昨天恰好路過因看不慣易太妃一個婦孺被欺負,所以就出手相救,沒想到卻因自己功力不濟差點身死。
一說起這個,祝英紅到現在還心有餘悸,連連道謝道:“若穀,要不是你師傅出手相救,我恐怕早就死了。”
“不必謝我,要謝就謝我師傅吧。”
沈若穀剛說完這句話,鄭秀就走了進來,說是祝英紅的傷勢太重傷到了根本,要想全部恢複過來,必須得好好調養一番,而她這裏卻是不太合適。
恰好這個時候容蕭得到消息趕了過來,聽了鄭秀的話後,於是就將消息傳迴了皇宮。
秦淩絕沉吟片刻後,道:“祝姑娘既是為了救太妃才受的傷,那麽就接她來宮裏調養,直到她傷好。”
有了他的指令,容蕭立即就將祝英紅接去了宮中,對此易太妃倒是很滿意,經常有事沒事就去看望祝英紅。
不過祝英紅卻因為人生地不熟的原因,對沈若穀更加親近,總是去找她玩,加上沈若穀對她感官也很好,兩人聊的也很投緣,所以一來二去,他們的關係倒是愈發好了起來,大有義結金蘭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