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你是說他們都不願意繼續在我們家放羊了?」瑪利婭還在消化安妮帶迴來的壞消息。
她與米勒先生結婚多年,一直靠著畜牧養家,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了這樣的生計,家裏幾口人還怎麽存活呢?
難不成,把地賣了嗎?
「媽媽,我們不會輪到當掉家產這一步的,不養牛羊,我們還可以養別的。」
也不知道為什麽,瑪利婭這個時刻惶恐的女人一碰到危險就想著賣東西,安妮安撫了幾次,瑪利婭才冷靜下來,繼續坐在火邊沉默地紡線。
說到瑪利婭,她年輕時也是鎮上磨坊主的女兒,雖然沒有什麽榮華富貴,但吃喝不愁,隻有個姐姐,喪夫後做了修女,在鎮上的白教堂裏當嬤嬤。
安妮朝窗外看去,太陽已經懸掛在樹梢上,從村子到鎮上一來一迴要三四個小時,喬治和伊莎貝拉去找姨媽,應該也快迴來了。
米勒家的麵粉裝在一個陶罐裏,安妮把陶罐搬出來,見裏頭還剩幾兩麵,幹脆用鬃毛刷子全掃進了碗裏。
把青色殼拇指大的鳥蛋打在裏麵,混入切成碎末的熊蔥,加粗鹽。
壁爐裏架起的平底鍋已經燒熱了,安妮又從櫃子深處找出來一塊老米勒在世時在鎮上買的黃油。
黃油擦鍋,麵糊攤進鍋裏薄薄的一層,煎到冒出氣孔,熊蔥濃烈的香味霎時瀰漫著小屋。
安妮攤了一小堆熊蔥煎餅。
原主的爸爸在世時,家裏的飯也是原主做的,但都是些捲心菜湯之類的東西,米勒家的小屋後,有一小塊用來種蔬菜的地方,原主會種點兒應季蔬菜,但眼下地裏空蕩蕩的。
「安妮,我們迴來了!」喬治的聲音從屋外響起,伊莎貝拉推開門。
「什麽東西這麽香安妮,你猜姨媽給了我們什麽?」
喬治十歲,伊莎貝拉八歲,都是亞麻色頭髮,五官白而立體,身上穿著麻袍,穿牛皮鞋子,伊莎貝拉披著羊毛披肩。
二人跟隨去鎮上賣工具的鐵匠出門,在教堂找到了姨媽,姨媽聽說他們父親的死訊,很擔憂瑪利婭。
「姨媽帶著我們去了磨坊。」喬治把背後布袋裝的一包袱小麥遞給安妮。
在手裏掂量,大約二十斤的樣子,安妮問喬治:「姨媽花了多少錢?」
在原主的記憶中,丁戈鎮附近的幾個村落主產大麥,黑麥。
這精麥粉,粗麥粉,混合麩糠的麥粉,以及脫了殼的麥子穀,都是不同的價格。
喬治撓著腦袋答:「二十多個銅幣。」
安妮記住了,叫喬治和伊莎貝拉去吃煎餅,她把大麥放進了儲存麵粉的空罐子。
午飯一家人圍在壁爐邊吃,一人一塊用黃油煎出來的手掌大的餅,還有瑪麗送來的漿果。
伊莎貝拉與喬治好久沒吃過黑麵包之外的東西,又趕了一天的路,連話都不說,隻顧著狼吞虎咽。
瑪利婭作為媽媽,覺得安妮這麽做飯有些奢侈,但吃著味道確實比以前的黑麵包好,她沒說什麽,難道做她的女兒就隻能吃最粗糙的黑麵包嗎?
瑪利婭有一架織機,已經有很多年頭了,擺在壁爐正對的那一角,她用羊毛紡出了十碼細線,還有上次織布沒有用完的亞麻線。
她盤算著混織些有顏色和花紋的布,這樣每一碼布都能賣上十幾個銅幣的高價。
接近兩個月的產出,可以賺一塊銀幣,可以交給安妮,讓她去買糧食迴來。
「安妮,你等會兒有什麽事情嗎?」瑪利婭問。
「我打算去一趟山裏。」
作為上輩子在世末混跡的人,安妮最喜歡在山裏找物資,既不用擔心有喪屍,又可以一些肉類。
米勒家不常吃肉,通常隻有過聖誕時才會烤一隻雞。
米勒家的孩子,喬治和伊莎貝拉,包括安妮自己,都是瘦的皮包骨,她準備帶上老米勒的鐮刀和鐵鋤去山上看看,能不能碰運氣。
喬治一聽是去山裏,說要跟安妮一起,天黑前迴來。
那麽伊莎貝拉就選擇留在家裏,跟媽媽一起給線染上洋蔥皮天然的淡棕色。
村子建立在高山下,河流邊,屬實是個風水優美的魚米之鄉,從平緩的山坡爬進針葉樹林,安妮拎著鐵鋤和籃子,喬治提著鐮刀。
喬治還不知道安妮要做什麽,他的性格與所有小男孩一樣,活潑好動,見到什麽東西都很好奇。
「那有一隻鬆鼠。」
喬治指了指不遠處的樹梢,話音剛落,他的臉色忽然僵硬起來。
以前喬治都是跟著米勒先生一起上山的,如今他不在了,喬治陡然覺得很難過,他收迴手,局促不安地朝前麵的安妮看去。
安妮比他高一個頭,挎著籃子走在前麵,她看起來認真極了,低著頭冷靜巡視,目光銳利,像經常穿梭在叢林中的捕食者。
喬治的難過被驅散了幾分,他趕緊加快步伐跟上。
午後的陽光照射在溪流之上,一人合抱不住的茁壯樹木矗立在溪流兩邊,小溪邊的這條路常有人走,到半山腰時,安妮脫了鞋,涉水走進溪裏。
這條小溪很寬,深處有好幾尺,堆著大小石塊,安妮彎腰在石縫裏找了許久,發現一群黑色小魚,她讓示意喬治噤聲,緩緩地抬手,那群魚兒就溫馴地被收進了籃子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與米勒先生結婚多年,一直靠著畜牧養家,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了這樣的生計,家裏幾口人還怎麽存活呢?
難不成,把地賣了嗎?
「媽媽,我們不會輪到當掉家產這一步的,不養牛羊,我們還可以養別的。」
也不知道為什麽,瑪利婭這個時刻惶恐的女人一碰到危險就想著賣東西,安妮安撫了幾次,瑪利婭才冷靜下來,繼續坐在火邊沉默地紡線。
說到瑪利婭,她年輕時也是鎮上磨坊主的女兒,雖然沒有什麽榮華富貴,但吃喝不愁,隻有個姐姐,喪夫後做了修女,在鎮上的白教堂裏當嬤嬤。
安妮朝窗外看去,太陽已經懸掛在樹梢上,從村子到鎮上一來一迴要三四個小時,喬治和伊莎貝拉去找姨媽,應該也快迴來了。
米勒家的麵粉裝在一個陶罐裏,安妮把陶罐搬出來,見裏頭還剩幾兩麵,幹脆用鬃毛刷子全掃進了碗裏。
把青色殼拇指大的鳥蛋打在裏麵,混入切成碎末的熊蔥,加粗鹽。
壁爐裏架起的平底鍋已經燒熱了,安妮又從櫃子深處找出來一塊老米勒在世時在鎮上買的黃油。
黃油擦鍋,麵糊攤進鍋裏薄薄的一層,煎到冒出氣孔,熊蔥濃烈的香味霎時瀰漫著小屋。
安妮攤了一小堆熊蔥煎餅。
原主的爸爸在世時,家裏的飯也是原主做的,但都是些捲心菜湯之類的東西,米勒家的小屋後,有一小塊用來種蔬菜的地方,原主會種點兒應季蔬菜,但眼下地裏空蕩蕩的。
「安妮,我們迴來了!」喬治的聲音從屋外響起,伊莎貝拉推開門。
「什麽東西這麽香安妮,你猜姨媽給了我們什麽?」
喬治十歲,伊莎貝拉八歲,都是亞麻色頭髮,五官白而立體,身上穿著麻袍,穿牛皮鞋子,伊莎貝拉披著羊毛披肩。
二人跟隨去鎮上賣工具的鐵匠出門,在教堂找到了姨媽,姨媽聽說他們父親的死訊,很擔憂瑪利婭。
「姨媽帶著我們去了磨坊。」喬治把背後布袋裝的一包袱小麥遞給安妮。
在手裏掂量,大約二十斤的樣子,安妮問喬治:「姨媽花了多少錢?」
在原主的記憶中,丁戈鎮附近的幾個村落主產大麥,黑麥。
這精麥粉,粗麥粉,混合麩糠的麥粉,以及脫了殼的麥子穀,都是不同的價格。
喬治撓著腦袋答:「二十多個銅幣。」
安妮記住了,叫喬治和伊莎貝拉去吃煎餅,她把大麥放進了儲存麵粉的空罐子。
午飯一家人圍在壁爐邊吃,一人一塊用黃油煎出來的手掌大的餅,還有瑪麗送來的漿果。
伊莎貝拉與喬治好久沒吃過黑麵包之外的東西,又趕了一天的路,連話都不說,隻顧著狼吞虎咽。
瑪利婭作為媽媽,覺得安妮這麽做飯有些奢侈,但吃著味道確實比以前的黑麵包好,她沒說什麽,難道做她的女兒就隻能吃最粗糙的黑麵包嗎?
瑪利婭有一架織機,已經有很多年頭了,擺在壁爐正對的那一角,她用羊毛紡出了十碼細線,還有上次織布沒有用完的亞麻線。
她盤算著混織些有顏色和花紋的布,這樣每一碼布都能賣上十幾個銅幣的高價。
接近兩個月的產出,可以賺一塊銀幣,可以交給安妮,讓她去買糧食迴來。
「安妮,你等會兒有什麽事情嗎?」瑪利婭問。
「我打算去一趟山裏。」
作為上輩子在世末混跡的人,安妮最喜歡在山裏找物資,既不用擔心有喪屍,又可以一些肉類。
米勒家不常吃肉,通常隻有過聖誕時才會烤一隻雞。
米勒家的孩子,喬治和伊莎貝拉,包括安妮自己,都是瘦的皮包骨,她準備帶上老米勒的鐮刀和鐵鋤去山上看看,能不能碰運氣。
喬治一聽是去山裏,說要跟安妮一起,天黑前迴來。
那麽伊莎貝拉就選擇留在家裏,跟媽媽一起給線染上洋蔥皮天然的淡棕色。
村子建立在高山下,河流邊,屬實是個風水優美的魚米之鄉,從平緩的山坡爬進針葉樹林,安妮拎著鐵鋤和籃子,喬治提著鐮刀。
喬治還不知道安妮要做什麽,他的性格與所有小男孩一樣,活潑好動,見到什麽東西都很好奇。
「那有一隻鬆鼠。」
喬治指了指不遠處的樹梢,話音剛落,他的臉色忽然僵硬起來。
以前喬治都是跟著米勒先生一起上山的,如今他不在了,喬治陡然覺得很難過,他收迴手,局促不安地朝前麵的安妮看去。
安妮比他高一個頭,挎著籃子走在前麵,她看起來認真極了,低著頭冷靜巡視,目光銳利,像經常穿梭在叢林中的捕食者。
喬治的難過被驅散了幾分,他趕緊加快步伐跟上。
午後的陽光照射在溪流之上,一人合抱不住的茁壯樹木矗立在溪流兩邊,小溪邊的這條路常有人走,到半山腰時,安妮脫了鞋,涉水走進溪裏。
這條小溪很寬,深處有好幾尺,堆著大小石塊,安妮彎腰在石縫裏找了許久,發現一群黑色小魚,她讓示意喬治噤聲,緩緩地抬手,那群魚兒就溫馴地被收進了籃子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