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老公末日來的[七零] 作者:桃花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關係,他們可以幫前進大隊拿到屠宰許可的。
這第一批嘛可以先送活豬進城,在固定地方屠宰收拾完再送到各單位去。
其實即便有規定不許自己屠宰,也不耽誤有些單位自己買生豬自己屠宰,就一兩頭,屠宰了自己吃肉又不往外賣,也沒人管。
第一批出欄32頭,自己大隊屠宰兩頭,犒勞社員們秋收辛苦。
謝蔚然和季宏嶽自然要留下吃肉,順便去參觀蘑菇大棚和藥田。
蘑菇大棚如今規模並不大,隻有三間屋子的位置,主要先讓社員們熟悉流程積累經驗,等技術成熟再擴大規模。
之前唐圓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帶著蘑菇小隊準備需要的各種材料、堆料發酵,菌種是季宏嶽發動關係從外省賒來的。
目前種植的是小白蘑菇,這種蘑菇的優勢是生長周期短,營養也豐富。
唐圓的計劃是等社員們熟練掌握種蘑菇的技術以後,就擴大種植麵積,到時候在大隊的罐頭廠裏加一條罐裝蘑菇的生產線,然後出口創匯。
到時候除了雙孢菇還可以增加其他品種,例如平菇、杏鮑菇、金針菇、秀珍菇以及猴頭菇等,甚至可以培育高檔野生菇。
參觀蘑菇大棚的時候唐圓重點給謝蔚然講種蘑菇的辛苦,「堆料發酵的時候特別熏人,酸臭酸臭的,一般人都頂不住那味兒。」
跟在旁邊幫唐圓查漏補缺的大丫笑道:「謝記者要是想看,後頭還堆著一些料呢,雖然沒有夏天那會兒熏人,不過也能聞出來一點。」
發酵好的料味兒不大,但是發酵過程卻是相當難聞的。
謝蔚然沒拒絕,他真的跟著過去參觀一下,聞聞味道,還親自上手翻動一下。
他感慨道:「咱農民種啥都不容易啊。」
說是養豬賺錢,可養豬的風險也大,活兒也更多更累,還髒呢。
說是蘑菇大棚也賺錢,但是看這過程也不容易。
他鄭重道:「放心,我會幫你們好好宣傳的。」
唐圓笑道:「那我們的大隊辦廠罐頭生產線就靠謝記者啦。」
謝蔚然可不敢攬活兒,他朝季宏嶽笑道:「那還是要靠各位領導的。」
季宏嶽:「大家一起努力,隻要前進大隊成功,其他公社就可以學習這種成功的模式。」
當然,要做不同的產品。
參觀完蘑菇大棚,他們又去看藥田那邊看看。
為了便於管理,唐圓帶著大隊種的藥草多半是兩三年生的,春秋季採摘莖葉,秋天收種子或者挖根,需要花朵的也會在花期採摘。
那些一年生的草藥很多在野地裏隨處可見,像蒺藜、藿香、蒼耳、艾蒿、薄荷等,這種收割方便,有專門指派此類任務的大隊,唐圓就沒讓自己大隊種植。
她指著那一片片藥田給謝蔚然介紹,「這是板藍根田,開花一片黃跟油菜花田似的,也很好看的。」
謝蔚然:「社員們在收穫了嗎?」
唐圓搖頭:「沒呢,這個要來年才能收,社員們再培土深埋,怕冬天凍壞了。」
她詳細給謝蔚然講述種草藥的艱難和辛苦,「比種莊稼還要辛苦呢,耕地整地是一樣的,甚至要求更高,鋤草抓蟲一天都不能少。除了糞肥我們沒有用一把化肥,都是用的綠肥和沼渣肥料,這就要社員們定期施肥,定期噴灑沼液除蟲……」
她娓娓道來,謝蔚然聽得入神,一支筆悉數記錄下來。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致富,那是傾注了比旁人更多的汗水和辛苦。
殺豬菜燉好了,何鬆濤個勤快地就跑來吆喝,「季領導、謝記者、唐老師、封大哥吃飯啦——」
他跟唐愛國混熟了,對封辰一樣佩服,也跟著叫老大、大哥。
絲毫不管封辰樂不樂意答應。
晚上他們在大隊那邊吃飯,劉支書以及躍進大隊和向陽大隊的支書、大隊長都過來作陪了。
幾人臉上還掛著沒褪去的興奮和驚訝,「是真的,要不是親眼看見,我們指定以為你們放衛星,吹牛!」
陳發達:「真是厲害了。」
唐炳德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謙虛道:「科學養豬。」
單大隊長:「唐大隊長,咱們可說好了啊,你們不能撇下我們自己吃肉,要帶上我們。」
唐炳德看向唐圓和季宏嶽幾個,笑道:「領導都在呢,隻要到時候上了罐頭生產線肯定落不下你們。」
大隊辦廠需要人手,單純靠自己大隊肯定不行。
一大盆殺豬菜,一大盆豬肉燉粉條,香氣能飄出十裏地去。
幾人紛紛下筷子,夾起顫巍巍的五花肉,入口噴香流油,肥肉入口即化有爆漿的感覺,瘦肉也是嫩而不柴,吃著滿口生香。
陳發達:「怪不得封辰兄弟不愛去打野豬了呢,這野豬哪有家豬香啊。」
單大隊長也連連點頭:「對,這豬肉真香,比咱們自己家養的還香呢,都吃粗糧長大的,咋就這麽香?」
謝蔚然和季宏嶽和嚐了,不得不說,的確比其他豬肉更好吃。
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有嚼勁還汁水飽滿,味道香甜。
劉支書也服氣,「是更好吃,沒有一點肉騷氣。」
這頓飯個個吃得心滿意足,社員們分了肉自家迴去燉,知青點沒自己做而是在大隊吃的大鍋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第一批嘛可以先送活豬進城,在固定地方屠宰收拾完再送到各單位去。
其實即便有規定不許自己屠宰,也不耽誤有些單位自己買生豬自己屠宰,就一兩頭,屠宰了自己吃肉又不往外賣,也沒人管。
第一批出欄32頭,自己大隊屠宰兩頭,犒勞社員們秋收辛苦。
謝蔚然和季宏嶽自然要留下吃肉,順便去參觀蘑菇大棚和藥田。
蘑菇大棚如今規模並不大,隻有三間屋子的位置,主要先讓社員們熟悉流程積累經驗,等技術成熟再擴大規模。
之前唐圓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帶著蘑菇小隊準備需要的各種材料、堆料發酵,菌種是季宏嶽發動關係從外省賒來的。
目前種植的是小白蘑菇,這種蘑菇的優勢是生長周期短,營養也豐富。
唐圓的計劃是等社員們熟練掌握種蘑菇的技術以後,就擴大種植麵積,到時候在大隊的罐頭廠裏加一條罐裝蘑菇的生產線,然後出口創匯。
到時候除了雙孢菇還可以增加其他品種,例如平菇、杏鮑菇、金針菇、秀珍菇以及猴頭菇等,甚至可以培育高檔野生菇。
參觀蘑菇大棚的時候唐圓重點給謝蔚然講種蘑菇的辛苦,「堆料發酵的時候特別熏人,酸臭酸臭的,一般人都頂不住那味兒。」
跟在旁邊幫唐圓查漏補缺的大丫笑道:「謝記者要是想看,後頭還堆著一些料呢,雖然沒有夏天那會兒熏人,不過也能聞出來一點。」
發酵好的料味兒不大,但是發酵過程卻是相當難聞的。
謝蔚然沒拒絕,他真的跟著過去參觀一下,聞聞味道,還親自上手翻動一下。
他感慨道:「咱農民種啥都不容易啊。」
說是養豬賺錢,可養豬的風險也大,活兒也更多更累,還髒呢。
說是蘑菇大棚也賺錢,但是看這過程也不容易。
他鄭重道:「放心,我會幫你們好好宣傳的。」
唐圓笑道:「那我們的大隊辦廠罐頭生產線就靠謝記者啦。」
謝蔚然可不敢攬活兒,他朝季宏嶽笑道:「那還是要靠各位領導的。」
季宏嶽:「大家一起努力,隻要前進大隊成功,其他公社就可以學習這種成功的模式。」
當然,要做不同的產品。
參觀完蘑菇大棚,他們又去看藥田那邊看看。
為了便於管理,唐圓帶著大隊種的藥草多半是兩三年生的,春秋季採摘莖葉,秋天收種子或者挖根,需要花朵的也會在花期採摘。
那些一年生的草藥很多在野地裏隨處可見,像蒺藜、藿香、蒼耳、艾蒿、薄荷等,這種收割方便,有專門指派此類任務的大隊,唐圓就沒讓自己大隊種植。
她指著那一片片藥田給謝蔚然介紹,「這是板藍根田,開花一片黃跟油菜花田似的,也很好看的。」
謝蔚然:「社員們在收穫了嗎?」
唐圓搖頭:「沒呢,這個要來年才能收,社員們再培土深埋,怕冬天凍壞了。」
她詳細給謝蔚然講述種草藥的艱難和辛苦,「比種莊稼還要辛苦呢,耕地整地是一樣的,甚至要求更高,鋤草抓蟲一天都不能少。除了糞肥我們沒有用一把化肥,都是用的綠肥和沼渣肥料,這就要社員們定期施肥,定期噴灑沼液除蟲……」
她娓娓道來,謝蔚然聽得入神,一支筆悉數記錄下來。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致富,那是傾注了比旁人更多的汗水和辛苦。
殺豬菜燉好了,何鬆濤個勤快地就跑來吆喝,「季領導、謝記者、唐老師、封大哥吃飯啦——」
他跟唐愛國混熟了,對封辰一樣佩服,也跟著叫老大、大哥。
絲毫不管封辰樂不樂意答應。
晚上他們在大隊那邊吃飯,劉支書以及躍進大隊和向陽大隊的支書、大隊長都過來作陪了。
幾人臉上還掛著沒褪去的興奮和驚訝,「是真的,要不是親眼看見,我們指定以為你們放衛星,吹牛!」
陳發達:「真是厲害了。」
唐炳德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謙虛道:「科學養豬。」
單大隊長:「唐大隊長,咱們可說好了啊,你們不能撇下我們自己吃肉,要帶上我們。」
唐炳德看向唐圓和季宏嶽幾個,笑道:「領導都在呢,隻要到時候上了罐頭生產線肯定落不下你們。」
大隊辦廠需要人手,單純靠自己大隊肯定不行。
一大盆殺豬菜,一大盆豬肉燉粉條,香氣能飄出十裏地去。
幾人紛紛下筷子,夾起顫巍巍的五花肉,入口噴香流油,肥肉入口即化有爆漿的感覺,瘦肉也是嫩而不柴,吃著滿口生香。
陳發達:「怪不得封辰兄弟不愛去打野豬了呢,這野豬哪有家豬香啊。」
單大隊長也連連點頭:「對,這豬肉真香,比咱們自己家養的還香呢,都吃粗糧長大的,咋就這麽香?」
謝蔚然和季宏嶽和嚐了,不得不說,的確比其他豬肉更好吃。
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有嚼勁還汁水飽滿,味道香甜。
劉支書也服氣,「是更好吃,沒有一點肉騷氣。」
這頓飯個個吃得心滿意足,社員們分了肉自家迴去燉,知青點沒自己做而是在大隊吃的大鍋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