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老公末日來的[七零] 作者:桃花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陶清薇撇嘴道:「下鄉時候丁愛珍還笑話我們,說我們下鄉沒兩天就變土包子,肯定蓬頭垢麵沒眼看,真是狗眼看人低!」
她家境好一些,從小嬌氣長這麽大衣服都是媽媽給洗的,下鄉起初也挺為難的,下鄉後她和村裏一個小姑娘商量好,讓人家定期幫她洗衣服,她一個月給兩塊錢,小姑娘樂意她也省事。
現在看大隊有代銷點有澡堂子,當然沒有縣城好,卻也跟蓬頭垢麵不搭邊兒。
她起碼可以三四天就去洗一次澡!
而唐圓也給何鬆濤一個任務,讓他負責關注知青們的精神狀態,幫助婦女主任柳紅霞多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免得他們覺得苦想迴家啥的。
年輕人到了陌生環境,組織的關懷是很有必要的。
如此雖然今年下鄉的知青多,小問題不斷,卻沒有什麽大問題。
大家很順利地進入了秋收階段。
等漫長的秋收結束,種完冬小麥,天氣又開始冷了。
前進大隊卻是一派火熱的景象,不隻是社員們就連知青們都過年一樣擠到養豬場那邊。
養豬場的第一批豬要出欄了!
邱金萍抓著封怡的胳膊,興奮得仿佛自己要迴城一樣,「封怡,咱大隊這麽厲害呢?七個月就養這麽肥的豬?」
她有過跟著爺奶在鄉下生活的經歷,要想養肥一頭豬,咋也得一年多,甚至一年半呢。
可他們大隊的豬竟然七個月就出欄了!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照這樣,他們年底就能殺豬分肉了吧。
吸溜,一起聊天的幾個知青都不受控製地流口水了
紅燒肉、鹵豬頭、糖醋排骨、燉大棒骨……
求求大隊長,過年一定要安排。
「過秤了,過秤了!」何鬆濤扯著嗓子喊,讓大傢夥兒都過去看。
唐圓和封辰陪著季宏嶽、謝蔚然幾人參觀了養豬場,特意看了大隊自己的保育欄。
大隊自己養了兩頭大母豬,自己下崽,就不用專門去買別家的豬崽。
他們轉到出廠過秤的空地上,唐愛國和唐大哥等人正在趕豬呢。
唐圓教著他們做了柵欄,要分離哪頭豬就直接用柵欄把它圍出來,不用像從前那樣趕得它滿場跑,甚至追得它原地起飛,能跳過一米多高的隔牆。
豬是分豬欄養的,一個豬欄十頭豬,同一批的在一個豬欄,要抓也方便。
他們把個頭大的趕過來過秤,隻要鉤秤就可以出欄。
躍進大隊和向陽大隊的支書和大隊長也都特意趕過來看他們肥豬出欄。
這倆大隊對前進大隊幫助頗多,不管是幫忙幹活兒還是湊土坯青磚、粗糧的,都沒少出力,今兒肥豬出欄自然要讓他們來見證。
迴頭還得把他們也併到實驗大隊的隊伍裏來呢。
謝蔚然看得滿臉不可思議,「真的才七個月?」
季宏嶽比唐圓得意,「確切說六個月十九天。」
唐圓趕緊道:「其實是七個多月的,畢竟小豬崽抓過來的時候也挺大了呢。」
謝蔚然嘖嘖稱奇,拿著筆飛快地記錄採訪的內容。
唐圓提醒他,「不用寫太多哈,我們雖然養豬,大隊社員們卻沒豬肉吃的。」
這要是報紙上宣揚前進大隊養豬專業戶,七個月就出欄,大隊誇誇吃肉,那可不行。
謝蔚然笑道:「我懂。」
要多宣傳前進大隊的艱苦不易,吃肉啥的不要寫,免得人家眼紅。
再說這才第一次出欄,還欠著信用社好多貸款呢,真沒肉可吃。
雖然報導不用大肆宣揚,可謝蔚然還是高興,「照這麽個速度,咱大隊真的可以成為養豬大戶,貸款不是問題。」
唐圓小聲道:「謝記者,大隊人力財力有限,糧食就那些嘛,豬的數量也不會大幅度增長了。」
所以你好好給我們報導報導,說說我們多不容易,到時候允許別的大隊把餘糧賒給我們啊。
餘糧賣給我們,就意味著城裏人有肉吃嘛。
那邊給豬過秤,豬蹄子綁起來,用棍子穿過去,兩米多長的大秤桿子由兩個壯勞力用肩膀扛起來,何鬆濤負責打秤砣。
他年輕清亮的聲音傳出很遠,「185斤6兩!哇,186斤!」
知青們不太了解,但是社員們卻都家家養豬,知道七個月養到186斤是什麽概念。
他們養一年都養不到120斤啊!
季宏嶽也喜上眉梢,他跟唐圓和封辰道:「第一批豬咱們不需要賣給豬站,直接賣給市裏幾個單位。」
市委食堂還有另外幾個大廠的食堂,都跟他說過要買幾頭豬,尤其過年的時候想多要幾頭。
當然價格也比豬站給得高。
豬站生豬五毛錢,黑市能賣到八毛到一塊,他們是機關單位當然不是黑市,但是要給大隊飼料、路費補貼,所以一斤七毛五是要的。
這樣各單位高興,大隊也有的賺。
謝蔚然沒忘了自己單位,「我們單位也得要兩頭。」
唐圓:「你們要生豬,是送肉聯廠去屠宰收拾?」
謝蔚然:「那不行,送到肉聯廠去,過一道手他們就得雁過拔毛。」他理直氣壯道:「咱大隊開著養豬場,自然也要有屠宰資格,天冷了那肉放兩天也不會壞。」
現在計劃經濟,各大隊隻能給豬站交任務豬,即便屠宰也隻能在村裏自己屠宰自己吃,不能往外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家境好一些,從小嬌氣長這麽大衣服都是媽媽給洗的,下鄉起初也挺為難的,下鄉後她和村裏一個小姑娘商量好,讓人家定期幫她洗衣服,她一個月給兩塊錢,小姑娘樂意她也省事。
現在看大隊有代銷點有澡堂子,當然沒有縣城好,卻也跟蓬頭垢麵不搭邊兒。
她起碼可以三四天就去洗一次澡!
而唐圓也給何鬆濤一個任務,讓他負責關注知青們的精神狀態,幫助婦女主任柳紅霞多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免得他們覺得苦想迴家啥的。
年輕人到了陌生環境,組織的關懷是很有必要的。
如此雖然今年下鄉的知青多,小問題不斷,卻沒有什麽大問題。
大家很順利地進入了秋收階段。
等漫長的秋收結束,種完冬小麥,天氣又開始冷了。
前進大隊卻是一派火熱的景象,不隻是社員們就連知青們都過年一樣擠到養豬場那邊。
養豬場的第一批豬要出欄了!
邱金萍抓著封怡的胳膊,興奮得仿佛自己要迴城一樣,「封怡,咱大隊這麽厲害呢?七個月就養這麽肥的豬?」
她有過跟著爺奶在鄉下生活的經歷,要想養肥一頭豬,咋也得一年多,甚至一年半呢。
可他們大隊的豬竟然七個月就出欄了!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照這樣,他們年底就能殺豬分肉了吧。
吸溜,一起聊天的幾個知青都不受控製地流口水了
紅燒肉、鹵豬頭、糖醋排骨、燉大棒骨……
求求大隊長,過年一定要安排。
「過秤了,過秤了!」何鬆濤扯著嗓子喊,讓大傢夥兒都過去看。
唐圓和封辰陪著季宏嶽、謝蔚然幾人參觀了養豬場,特意看了大隊自己的保育欄。
大隊自己養了兩頭大母豬,自己下崽,就不用專門去買別家的豬崽。
他們轉到出廠過秤的空地上,唐愛國和唐大哥等人正在趕豬呢。
唐圓教著他們做了柵欄,要分離哪頭豬就直接用柵欄把它圍出來,不用像從前那樣趕得它滿場跑,甚至追得它原地起飛,能跳過一米多高的隔牆。
豬是分豬欄養的,一個豬欄十頭豬,同一批的在一個豬欄,要抓也方便。
他們把個頭大的趕過來過秤,隻要鉤秤就可以出欄。
躍進大隊和向陽大隊的支書和大隊長也都特意趕過來看他們肥豬出欄。
這倆大隊對前進大隊幫助頗多,不管是幫忙幹活兒還是湊土坯青磚、粗糧的,都沒少出力,今兒肥豬出欄自然要讓他們來見證。
迴頭還得把他們也併到實驗大隊的隊伍裏來呢。
謝蔚然看得滿臉不可思議,「真的才七個月?」
季宏嶽比唐圓得意,「確切說六個月十九天。」
唐圓趕緊道:「其實是七個多月的,畢竟小豬崽抓過來的時候也挺大了呢。」
謝蔚然嘖嘖稱奇,拿著筆飛快地記錄採訪的內容。
唐圓提醒他,「不用寫太多哈,我們雖然養豬,大隊社員們卻沒豬肉吃的。」
這要是報紙上宣揚前進大隊養豬專業戶,七個月就出欄,大隊誇誇吃肉,那可不行。
謝蔚然笑道:「我懂。」
要多宣傳前進大隊的艱苦不易,吃肉啥的不要寫,免得人家眼紅。
再說這才第一次出欄,還欠著信用社好多貸款呢,真沒肉可吃。
雖然報導不用大肆宣揚,可謝蔚然還是高興,「照這麽個速度,咱大隊真的可以成為養豬大戶,貸款不是問題。」
唐圓小聲道:「謝記者,大隊人力財力有限,糧食就那些嘛,豬的數量也不會大幅度增長了。」
所以你好好給我們報導報導,說說我們多不容易,到時候允許別的大隊把餘糧賒給我們啊。
餘糧賣給我們,就意味著城裏人有肉吃嘛。
那邊給豬過秤,豬蹄子綁起來,用棍子穿過去,兩米多長的大秤桿子由兩個壯勞力用肩膀扛起來,何鬆濤負責打秤砣。
他年輕清亮的聲音傳出很遠,「185斤6兩!哇,186斤!」
知青們不太了解,但是社員們卻都家家養豬,知道七個月養到186斤是什麽概念。
他們養一年都養不到120斤啊!
季宏嶽也喜上眉梢,他跟唐圓和封辰道:「第一批豬咱們不需要賣給豬站,直接賣給市裏幾個單位。」
市委食堂還有另外幾個大廠的食堂,都跟他說過要買幾頭豬,尤其過年的時候想多要幾頭。
當然價格也比豬站給得高。
豬站生豬五毛錢,黑市能賣到八毛到一塊,他們是機關單位當然不是黑市,但是要給大隊飼料、路費補貼,所以一斤七毛五是要的。
這樣各單位高興,大隊也有的賺。
謝蔚然沒忘了自己單位,「我們單位也得要兩頭。」
唐圓:「你們要生豬,是送肉聯廠去屠宰收拾?」
謝蔚然:「那不行,送到肉聯廠去,過一道手他們就得雁過拔毛。」他理直氣壯道:「咱大隊開著養豬場,自然也要有屠宰資格,天冷了那肉放兩天也不會壞。」
現在計劃經濟,各大隊隻能給豬站交任務豬,即便屠宰也隻能在村裏自己屠宰自己吃,不能往外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