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一縷金光騰空而去,立刻有劍靈山弟子把情況報告給掌門老者。
掌門老者麵色一沉,緩緩道:“看來,這群大師真沒把我劍靈山當迴事。”
瑤光滿是歉意:“給劍靈山帶來如此麻煩,我們實在是……過意不去,以後一定報答前輩。”
眼下情形,瑤光又要照看昏迷不醒的洪浩,又要照顧夭夭,的確難辦,由不得她硬氣。她在必贏山莊,一直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何曾有過如此委屈之時。換做以前小姐脾氣,早就打將出門,打他個落花流水,再揚長而去。
現在不同了,跟洪浩哥哥在一起時間不算長久,但哥哥的言行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迴想這一次一次的戰鬥,哥哥的每一次出劍,可曾有一次是為他自己?沒有,一次都沒有。
都說修仙證道,各人自了。說到底無非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若要逍遙快活,當然不能有太多羈絆,太多牽掛。
這些東西多了,便是累贅,便是負擔,便猶如藤蔓纏身,施展不開。就比如現在的瑤光。
可現在要瑤光放下這些東西,瑤光便是死也不願意。這些羈絆牽掛,也帶給她親情,溫暖,幸福,快樂,勇氣,安寧。
這些和尚著實可惡!明明哥哥放了他們一馬,自己也放了他們一馬,仍是不識好歹,咄咄逼人,莫不是當真以為我等隻會放馬?
氣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瑤光露出與她小仙女氣質極其不相符的猙獰,真正動了殺心。
當下寒聲道:“前輩莫要生氣,我去宰掉這些冥頑不化的老和尚。”
掌門老者連連勸住:“總是我靈劍山地盤,瑤光姑娘給老夫幾分薄麵,我去看看究竟如何,再做打算。”
掌門老者說罷出門,來到廣場邊角。
“諸位大師,為何還不離去?”
“妖魔已現,怎能離開。掌門莫非對剛剛那股妖氣視而不見?”
掌門老者眉頭緊鎖:“諸位大師,不管是兇兆還是祥瑞,這裏總是我劍靈山地界,希望你們暫時偃旗息鼓,等洪小友恢複,離開此地,再做打算。那時你們便是打個天翻地覆,我也眼不見心不煩。”
渡厄搖頭:“阿彌陀佛,掌門差亦。非是我等苦苦糾纏,這小女娃體內妖力覺醒,已隱隱有攪動風雲之勢,再不製止,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老者臉色鐵青:“說來說去,還是我風二麵子不夠,我劍靈山麵子不夠……我原本不想趟這渾水,大師既然堅持己見,我也無話可說。”
說罷大叫一聲:“送客!”
立刻便有幾位中年男子,想來是長老的人物上前。場麵立刻緊張。
“阿彌陀佛,既然風掌門堅持己見,我們也不強求。”渡厄大師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但妖魔現世,非同小可,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風掌門的臉色更加陰沉,他知道,這場紛爭遠沒有結束。他揮了揮手,示意送客。
渡厄強援未到,也不和風掌門做口舌之爭,帶領著眾僧緩緩退去,他們的步伐雖慢,卻堅定無比。
隻是退到山腳,劍靈山地界石碑之外,便又停下。
其實廣場和山腳,對渡厄這等大師而言根本不是距離,須臾之間的事情。但這須臾之間,風掌門的態度就一清二楚。
夜幕降臨,劍靈山上的燈火漸漸亮起,如同點點繁星,照亮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在這片土地上,不管是瑤光,掌門還是弟子,還是那一眾僧侶,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默默地努力著,堅持著,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
這邊大娘和蘇巧,帶著小雞仔,也在一路飛馳,邊走邊談。
大娘道:“蘇長老這一路跟著我好徒兒,是不是受益良多?老娘我可有誆你?”
蘇巧趕緊道:“跟著賢侄這一路,不知道受了他多少好處,總是說也說不完。奴家出發時原本是元嬰初期,這一路走來,現在已經是元嬰巔峰……渾如做夢一般。”
大娘哈哈大笑:“我那徒兒,是老天爺喜歡之人,跟著他自然不會錯。你剛到莊上,我便知你已經元嬰巔峰,雖然我也知你會提升,但提升如此之快,卻也出乎我的意料。這按照循序漸進的常規修行來看,怕不要幾百年?”
“大娘你是不知道,這人和人沒法比,我以前也曾自己遊曆,晃蕩幾年,風平浪靜,全無波瀾,跟著賢侄出門之後,一路峰迴路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哦。有哪些精彩之處?說來聽聽。我也好久沒有聽到我好徒兒的消息了。”
蘇巧便把一路發生之事,按著一路行走的時間,原原本本給大娘講了一遍、
那小雞也是唧唧唧唧頗為激動,可惜唐綰不在,大娘蘇巧二人卻是聽不懂它說的啥。
大娘頗為得意:“我這好徒兒,一路竟然這麽多事情,怪不得小雞仔那次迴來說,有個絕世大美女,原來卻是暮雲仙子。”
蘇巧驚訝:“大娘也曾聽過暮雲仙子?”
“當然,那時我尚年輕,界內關於她的傳說數不勝數,毀譽參半。但功法修為高絕,卻是舉世公認。我徒兒經與她成為朋友,當真給老娘長臉。”
蘇巧笑笑:“賢侄機緣的確匪夷所思,但他真正讓人佩服的,還是他的磊落胸襟,坦蕩光明。說來這一路我最大的收獲卻不是功法提升,而是跟著賢侄重新迴歸本心,二世為人。”
大娘點頭:“我這好徒兒,其他不講,人品這一塊,跟著老娘我那是絕對不會錯。”說罷又大大給自己貼金一番。
蘇巧遲疑一陣,還是對大娘道:“大娘,這次賢侄為了夭夭小姑娘,重傷不醒……但是對是錯,此刻我心下也拿不定主意……”便把夭夭妖力覺醒時的恐怖震驚異象說了一遍。
“賢侄已經昏迷,沒有看到當時的情形,倘若……倘若知道夭夭的妖力這般可怕,不知道會不會改變主意。畢竟按老和尚的推演,夭夭以後若長成飛升大妖,那恐怕的確會屍山血海,白骨累累。”
“我倒不是質疑賢侄,這一路走來,賢侄與我生死與共,舍命救我。我這條命便是給他也絕不皺眉。我隻是擔心如果真的出現上麵的後果,賢侄自己自責內疚,道心不穩。”
大娘卻不以為意:“我這徒兒,我最清楚,但凡他認定的事情,老娘我便是身死道消,也要鼎力支持。”
“蘇長老,你可知道,洪浩這孩子為何要如此堅持保護夭夭嗎?首先,夭夭她現在隻是一個孩子,她的未來應該由她自己來選擇,而不是被那些滿口慈悲的佛門所左右。難道因為一個可能的未來,就要剝奪一個孩子的自由和成長的權利嗎?”
蘇巧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大娘繼續說道:“第二,佛門的推演雖然高深,但終究隻是推演,並非既定的事實。這世上的事,事在人為,哪有什麽絕對。夭夭現在還是一張白紙,好的引導會讓她走向光明。佛門隻看到夭夭的恐怖,我徒兒卻看到了夭夭的純真,他相信,隻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夭夭定能成為這世間的一道光。”
蘇巧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似乎被大娘的話語所打動。
“第三,”大娘的聲音更加堅定,“我好徒兒既然曾答應過要保護夭夭,他這個人,一諾千金,絕不會言而無信。他既然承諾了,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這是他的堅持,也是他的信仰。他出門之時,曾問過老娘,遇事不決當如何?老娘告訴過他,隻需遵循本心。”
這一番話說下來,蘇巧豁然開朗,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小雞仔唧唧唧唧,顯得煩躁。不知道是不是嫌兩個女人太囉嗦。
此刻若唐綰或者洪浩在旁,便能聽懂小雞仔所說——“說個錘子,幹就是了。”
……
太陽再次升起,山上,不願離開小哥哥的夭夭,經過大半夜折騰,此刻偎依著洪浩,早已沉沉的睡去。她畢竟隻是孩童,並不知洪浩為她才變作現在模樣。但夭夭並不是白眼狼,這一路小哥哥對她的好,使她對小哥哥產生了無限的親近和信任。小哥哥現在的樣子,夭夭真心的心疼。
瑤光望著這躺著不動的一大一小,心裏寧靜安詳,原來,有值得守護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山下,一群和尚盤膝打坐,雙手合十,清晨的陽光照在他們袈裟,反射出點點金光,顯出無比莊嚴慈悲,讓人不由得生出敬畏和供養之心。
眾生皆苦,所以要普度眾生。眼下這是一群立下大誓言的大修行人,有大發心,有大智慧,有大精進,都是燃指供佛的高僧。可以說他們頑固,但不能說他們不虔誠,不悲憫。
立場不同罷了。
兩道淡淡的佛光從天際劃過,它們並不似流星般璀璨,卻帶著一股古老而神秘的力量。這兩道佛光,如同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降臨在劍靈山腳。
佛光消散,兩位高僧的身影緩緩顯現。他們的到來,沒有驚天動地的聲勢,卻讓周圍的空氣都為之一凝,仿佛連時間都在他們麵前靜止。
這兩位高僧,形態枯瘦,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滄桑。
他們的年齡顯然遠超渡厄,屬於佛門中的老祖一輩,平日裏絕少踏出寺廟,隻在最關鍵的時刻才會現世。
其中一位高僧,名為“觀寂”,身著一襲洗得發白的袈裟,雙目深邃如同古井無波,他的身形雖瘦,卻站得筆直,如同一株曆經風霜的鬆樹,巋然不動。
另一位高僧名為“觀滅”,他的身材矮小,麵容更是枯槁,仿佛所有的生命精華都已內斂,隻留下最純粹的精神力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淡然,世間的一切紛擾都難以動搖他的心誌。
渡厄大師立刻起身,連忙上前合十行禮:“師叔,我等弟子無能,未能收服妖邪。還要勞煩兩位師叔親自前來,實在慚愧。”
觀寂這等高僧,早已返璞歸真,並不在意禮節用詞,隻是簡單點頭道:“一個小女娃娃,便要兩次求助於寺裏,你等確實無能。”
觀滅笑道:“師弟莫要責怪他們,看他們樣子已經盡力了,你看還有一個把腿都弄丟了。雖說隻是皮囊,總也算是舍得……說說吧,怎麽迴事?”
渡厄便把在劍靈山的遭遇說了一遍。
觀滅一聽倒有興趣:“你說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便破了大日如來誅魔陣?這年輕人還是元嬰初期?你們擺陣之前沒用齋飯麽?竟這般無力?”
渡厄老臉一紅:“我等全力,雖重傷洪施主,也受了陣法反噬,此刻功法十不存一,實在無奈才不得不求助師叔。”
觀寂沉思一會,緩緩道:“這個年輕人,既然接得下飛升大妖這麽滔天業障的因果,能破陣也在情理之中,師兄莫要小看。”
觀滅道:“我怎會小看,我就是好奇,想見上一見。”
渡厄道:“那洪施主還在山上,不過已經重傷昏迷,現在情況我們也不知……靈劍山風掌門對我等……似乎不太友好。”
觀滅笑道:“你等跑到人家地盤打架,還如此固執糾纏,人家沒把你們打一頓,已是十分客氣,你還想怎樣?給你奉上清茶一杯?”
這老老和尚,竟是比老和尚要通透許多。
說罷對著觀寂道:“師弟,要不要上山去看看?我對這年輕人興趣倒是比小女娃那飛升大妖更甚。”
觀寂道:“這等年輕人,我也想見識一番。”
觀滅隨即對渡厄說道:“你等就在此等候,莫要再生出事端。我和師弟上山去瞧一瞧。”
渡厄遲疑道:“那……那小女孩的事情……”
觀滅原本身材矮小,此刻竟然一跳老高,給了渡厄一個爆栗,喝到:“你等著實討打,學了這許久佛法,連一個‘緣’字都參不透!還敢誑語降妖除魔,先除自己心魔吧。”
渡厄頭上立刻冒出一個大包,卻仍然不解觀滅之意:“請師叔教誨。”
不但是禿驢,還是頭強驢。
觀寂看不下去,對渡厄這等不開竅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上來仍是一個爆栗:“老和尚來給你說說法緣。”
掌門老者麵色一沉,緩緩道:“看來,這群大師真沒把我劍靈山當迴事。”
瑤光滿是歉意:“給劍靈山帶來如此麻煩,我們實在是……過意不去,以後一定報答前輩。”
眼下情形,瑤光又要照看昏迷不醒的洪浩,又要照顧夭夭,的確難辦,由不得她硬氣。她在必贏山莊,一直是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何曾有過如此委屈之時。換做以前小姐脾氣,早就打將出門,打他個落花流水,再揚長而去。
現在不同了,跟洪浩哥哥在一起時間不算長久,但哥哥的言行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迴想這一次一次的戰鬥,哥哥的每一次出劍,可曾有一次是為他自己?沒有,一次都沒有。
都說修仙證道,各人自了。說到底無非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若要逍遙快活,當然不能有太多羈絆,太多牽掛。
這些東西多了,便是累贅,便是負擔,便猶如藤蔓纏身,施展不開。就比如現在的瑤光。
可現在要瑤光放下這些東西,瑤光便是死也不願意。這些羈絆牽掛,也帶給她親情,溫暖,幸福,快樂,勇氣,安寧。
這些和尚著實可惡!明明哥哥放了他們一馬,自己也放了他們一馬,仍是不識好歹,咄咄逼人,莫不是當真以為我等隻會放馬?
氣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瑤光露出與她小仙女氣質極其不相符的猙獰,真正動了殺心。
當下寒聲道:“前輩莫要生氣,我去宰掉這些冥頑不化的老和尚。”
掌門老者連連勸住:“總是我靈劍山地盤,瑤光姑娘給老夫幾分薄麵,我去看看究竟如何,再做打算。”
掌門老者說罷出門,來到廣場邊角。
“諸位大師,為何還不離去?”
“妖魔已現,怎能離開。掌門莫非對剛剛那股妖氣視而不見?”
掌門老者眉頭緊鎖:“諸位大師,不管是兇兆還是祥瑞,這裏總是我劍靈山地界,希望你們暫時偃旗息鼓,等洪小友恢複,離開此地,再做打算。那時你們便是打個天翻地覆,我也眼不見心不煩。”
渡厄搖頭:“阿彌陀佛,掌門差亦。非是我等苦苦糾纏,這小女娃體內妖力覺醒,已隱隱有攪動風雲之勢,再不製止,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老者臉色鐵青:“說來說去,還是我風二麵子不夠,我劍靈山麵子不夠……我原本不想趟這渾水,大師既然堅持己見,我也無話可說。”
說罷大叫一聲:“送客!”
立刻便有幾位中年男子,想來是長老的人物上前。場麵立刻緊張。
“阿彌陀佛,既然風掌門堅持己見,我們也不強求。”渡厄大師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但妖魔現世,非同小可,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風掌門的臉色更加陰沉,他知道,這場紛爭遠沒有結束。他揮了揮手,示意送客。
渡厄強援未到,也不和風掌門做口舌之爭,帶領著眾僧緩緩退去,他們的步伐雖慢,卻堅定無比。
隻是退到山腳,劍靈山地界石碑之外,便又停下。
其實廣場和山腳,對渡厄這等大師而言根本不是距離,須臾之間的事情。但這須臾之間,風掌門的態度就一清二楚。
夜幕降臨,劍靈山上的燈火漸漸亮起,如同點點繁星,照亮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在這片土地上,不管是瑤光,掌門還是弟子,還是那一眾僧侶,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默默地努力著,堅持著,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
這邊大娘和蘇巧,帶著小雞仔,也在一路飛馳,邊走邊談。
大娘道:“蘇長老這一路跟著我好徒兒,是不是受益良多?老娘我可有誆你?”
蘇巧趕緊道:“跟著賢侄這一路,不知道受了他多少好處,總是說也說不完。奴家出發時原本是元嬰初期,這一路走來,現在已經是元嬰巔峰……渾如做夢一般。”
大娘哈哈大笑:“我那徒兒,是老天爺喜歡之人,跟著他自然不會錯。你剛到莊上,我便知你已經元嬰巔峰,雖然我也知你會提升,但提升如此之快,卻也出乎我的意料。這按照循序漸進的常規修行來看,怕不要幾百年?”
“大娘你是不知道,這人和人沒法比,我以前也曾自己遊曆,晃蕩幾年,風平浪靜,全無波瀾,跟著賢侄出門之後,一路峰迴路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哦。有哪些精彩之處?說來聽聽。我也好久沒有聽到我好徒兒的消息了。”
蘇巧便把一路發生之事,按著一路行走的時間,原原本本給大娘講了一遍、
那小雞也是唧唧唧唧頗為激動,可惜唐綰不在,大娘蘇巧二人卻是聽不懂它說的啥。
大娘頗為得意:“我這好徒兒,一路竟然這麽多事情,怪不得小雞仔那次迴來說,有個絕世大美女,原來卻是暮雲仙子。”
蘇巧驚訝:“大娘也曾聽過暮雲仙子?”
“當然,那時我尚年輕,界內關於她的傳說數不勝數,毀譽參半。但功法修為高絕,卻是舉世公認。我徒兒經與她成為朋友,當真給老娘長臉。”
蘇巧笑笑:“賢侄機緣的確匪夷所思,但他真正讓人佩服的,還是他的磊落胸襟,坦蕩光明。說來這一路我最大的收獲卻不是功法提升,而是跟著賢侄重新迴歸本心,二世為人。”
大娘點頭:“我這好徒兒,其他不講,人品這一塊,跟著老娘我那是絕對不會錯。”說罷又大大給自己貼金一番。
蘇巧遲疑一陣,還是對大娘道:“大娘,這次賢侄為了夭夭小姑娘,重傷不醒……但是對是錯,此刻我心下也拿不定主意……”便把夭夭妖力覺醒時的恐怖震驚異象說了一遍。
“賢侄已經昏迷,沒有看到當時的情形,倘若……倘若知道夭夭的妖力這般可怕,不知道會不會改變主意。畢竟按老和尚的推演,夭夭以後若長成飛升大妖,那恐怕的確會屍山血海,白骨累累。”
“我倒不是質疑賢侄,這一路走來,賢侄與我生死與共,舍命救我。我這條命便是給他也絕不皺眉。我隻是擔心如果真的出現上麵的後果,賢侄自己自責內疚,道心不穩。”
大娘卻不以為意:“我這徒兒,我最清楚,但凡他認定的事情,老娘我便是身死道消,也要鼎力支持。”
“蘇長老,你可知道,洪浩這孩子為何要如此堅持保護夭夭嗎?首先,夭夭她現在隻是一個孩子,她的未來應該由她自己來選擇,而不是被那些滿口慈悲的佛門所左右。難道因為一個可能的未來,就要剝奪一個孩子的自由和成長的權利嗎?”
蘇巧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大娘繼續說道:“第二,佛門的推演雖然高深,但終究隻是推演,並非既定的事實。這世上的事,事在人為,哪有什麽絕對。夭夭現在還是一張白紙,好的引導會讓她走向光明。佛門隻看到夭夭的恐怖,我徒兒卻看到了夭夭的純真,他相信,隻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夭夭定能成為這世間的一道光。”
蘇巧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似乎被大娘的話語所打動。
“第三,”大娘的聲音更加堅定,“我好徒兒既然曾答應過要保護夭夭,他這個人,一諾千金,絕不會言而無信。他既然承諾了,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守護。這是他的堅持,也是他的信仰。他出門之時,曾問過老娘,遇事不決當如何?老娘告訴過他,隻需遵循本心。”
這一番話說下來,蘇巧豁然開朗,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小雞仔唧唧唧唧,顯得煩躁。不知道是不是嫌兩個女人太囉嗦。
此刻若唐綰或者洪浩在旁,便能聽懂小雞仔所說——“說個錘子,幹就是了。”
……
太陽再次升起,山上,不願離開小哥哥的夭夭,經過大半夜折騰,此刻偎依著洪浩,早已沉沉的睡去。她畢竟隻是孩童,並不知洪浩為她才變作現在模樣。但夭夭並不是白眼狼,這一路小哥哥對她的好,使她對小哥哥產生了無限的親近和信任。小哥哥現在的樣子,夭夭真心的心疼。
瑤光望著這躺著不動的一大一小,心裏寧靜安詳,原來,有值得守護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山下,一群和尚盤膝打坐,雙手合十,清晨的陽光照在他們袈裟,反射出點點金光,顯出無比莊嚴慈悲,讓人不由得生出敬畏和供養之心。
眾生皆苦,所以要普度眾生。眼下這是一群立下大誓言的大修行人,有大發心,有大智慧,有大精進,都是燃指供佛的高僧。可以說他們頑固,但不能說他們不虔誠,不悲憫。
立場不同罷了。
兩道淡淡的佛光從天際劃過,它們並不似流星般璀璨,卻帶著一股古老而神秘的力量。這兩道佛光,如同穿越了時空的界限,降臨在劍靈山腳。
佛光消散,兩位高僧的身影緩緩顯現。他們的到來,沒有驚天動地的聲勢,卻讓周圍的空氣都為之一凝,仿佛連時間都在他們麵前靜止。
這兩位高僧,形態枯瘦,歲月在他們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每一道皺紋都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滄桑。
他們的年齡顯然遠超渡厄,屬於佛門中的老祖一輩,平日裏絕少踏出寺廟,隻在最關鍵的時刻才會現世。
其中一位高僧,名為“觀寂”,身著一襲洗得發白的袈裟,雙目深邃如同古井無波,他的身形雖瘦,卻站得筆直,如同一株曆經風霜的鬆樹,巋然不動。
另一位高僧名為“觀滅”,他的身材矮小,麵容更是枯槁,仿佛所有的生命精華都已內斂,隻留下最純粹的精神力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淡然,世間的一切紛擾都難以動搖他的心誌。
渡厄大師立刻起身,連忙上前合十行禮:“師叔,我等弟子無能,未能收服妖邪。還要勞煩兩位師叔親自前來,實在慚愧。”
觀寂這等高僧,早已返璞歸真,並不在意禮節用詞,隻是簡單點頭道:“一個小女娃娃,便要兩次求助於寺裏,你等確實無能。”
觀滅笑道:“師弟莫要責怪他們,看他們樣子已經盡力了,你看還有一個把腿都弄丟了。雖說隻是皮囊,總也算是舍得……說說吧,怎麽迴事?”
渡厄便把在劍靈山的遭遇說了一遍。
觀滅一聽倒有興趣:“你說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便破了大日如來誅魔陣?這年輕人還是元嬰初期?你們擺陣之前沒用齋飯麽?竟這般無力?”
渡厄老臉一紅:“我等全力,雖重傷洪施主,也受了陣法反噬,此刻功法十不存一,實在無奈才不得不求助師叔。”
觀寂沉思一會,緩緩道:“這個年輕人,既然接得下飛升大妖這麽滔天業障的因果,能破陣也在情理之中,師兄莫要小看。”
觀滅道:“我怎會小看,我就是好奇,想見上一見。”
渡厄道:“那洪施主還在山上,不過已經重傷昏迷,現在情況我們也不知……靈劍山風掌門對我等……似乎不太友好。”
觀滅笑道:“你等跑到人家地盤打架,還如此固執糾纏,人家沒把你們打一頓,已是十分客氣,你還想怎樣?給你奉上清茶一杯?”
這老老和尚,竟是比老和尚要通透許多。
說罷對著觀寂道:“師弟,要不要上山去看看?我對這年輕人興趣倒是比小女娃那飛升大妖更甚。”
觀寂道:“這等年輕人,我也想見識一番。”
觀滅隨即對渡厄說道:“你等就在此等候,莫要再生出事端。我和師弟上山去瞧一瞧。”
渡厄遲疑道:“那……那小女孩的事情……”
觀滅原本身材矮小,此刻竟然一跳老高,給了渡厄一個爆栗,喝到:“你等著實討打,學了這許久佛法,連一個‘緣’字都參不透!還敢誑語降妖除魔,先除自己心魔吧。”
渡厄頭上立刻冒出一個大包,卻仍然不解觀滅之意:“請師叔教誨。”
不但是禿驢,還是頭強驢。
觀寂看不下去,對渡厄這等不開竅也是氣不打一處來,上來仍是一個爆栗:“老和尚來給你說說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