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道:“剛聽聞公子似乎還想為我牯牛村跟羊角村化解冤仇,莫不是這個事情?”
洪浩道:“正是,我也知這幾十上百年,你們雙方村民各有死傷,這仇結得極深,遠不是幾句話便能化幹戈為玉帛,但我聽老人家你講來,總是因爭水而起,如能解決這一端,或能言和。”
村正道:“若水量充足,他羊角村不做截流斷水之事,我等村民,田間地頭耕作還恐來不及,哪有心思與他爭鬥。”
洪浩道:“我聽你老人家講,以前水卻是夠的,後頭上遊來水減少才導致如此。所以,我姑侄二人決定逆流而上,去看看源頭究竟是何緣故。”
村正愁道:“這個我等也都有想過,也曾一路探訪源頭,散仙不知,這河水源頭卻是群山裏麵的絕壁飛瀑,掛在幾百尺高的半空,我等卻是無可奈何。”
洪浩點頭道:“如此,我姑侄二人卻正好會些微末技法,或能一探究竟。”
村正喜道:“二位散仙若能為我等解決此等大事,我牯牛村一定給二位散仙立一座生祠。”
洪浩大為尷尬:“老人家,這卻不必,我本意隻想你兩村停止爭鬥,和睦相處足矣。”
村正道:“此刻已晚,二位散仙今日辛苦,先吃些飯菜,休息一夜,再作打算。”
洪浩便答應下來。
今日原是牯牛村大喜日子,這葉長老一下子帶走四個孩童,便把羊角村給比了下去,自然殺雞宰羊,堪比過年光景,熱鬧非凡。
尤其那送走娃娃的四戶人家,都在邊上瞧見,今日之事,全仗洪浩。自然感恩戴德,都來給洪浩敬酒。洪浩還是堅持自己原則,隻以茶代酒,和眾人喜慶一番。
席間洪浩誠懇說道:“非我要在這熱鬧喜慶之時說些喪氣話,但我也是修行之人,卻知踏上此路,便少了人間冷暖。你們皆開心孩子上山修行,但從此聚少離多,這一生,父母子女天倫之樂便沒了念想……之前羊角村的那兩名弟子,說來是給他村裏做了些事情,但下場如何你們也都見到。今後太玄宗定會管束嚴格,你們孩子能下山的迴數怕是屈指可數,更莫說用所學之術造福鄉裏了……莫說一村鄉鄰,便是自家父母,也沾不到甚光……並非是一入仙門,牯牛村就揚眉吐氣了,這一層你們卻要知曉。”
那靈氣女孩家中父母最是貧窮,聽得此話,卻並未減少臉上喜悅,歡喜說道:“散仙所說,我們心下也知,原本也沒指望孩子學成個本事就來報答我們……雖然以後見麵少了,也幫不得家裏什麽,但我們做父母的,知道她在那山上,過神仙日子,也不會挨餓受凍,也就心滿意足……”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水邊濕地,兩隻青蛙疊在一起,想是正為生兒育女在努力。
一隻胖乎乎小手伸過來,強行把兩隻青蛙分開。
“自己都這麽大隻,有手有腳卻不自己跳,還要人家背你,真不害臊。”
小女孩對著抓在手裏的青蛙一頓數落,然後用力把它扔向池塘深處,“噗通”一聲,妻離子散。
小女孩很得意,也很滿意,這是今天幫助的第三隻受欺負的青蛙了。
大人們都很忙,忙著做不完的農活,沒有時間照看小女孩,小女孩就如這山穀裏的野花一般,自由而野蠻的生長。
小女孩沒有玩伴,隻能自己跟自己玩。娘親說她是個意外。她不懂什麽叫意外,但她知道像她一般大小的,村裏邊一個都沒有。
小女孩就在四周絕壁的這一片山穀裏,盼望長大,長成大人了,就會忙起來,忙起來就不孤單了。
小女孩出生的時候,正是山穀裏一片桃花開得正緊的時節,村裏最有學問的村長老爺爺,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夭夭。
夭夭五歲,住在大山深穀裏小小村落,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
翌日清晨,洪浩和蘇巧,在村口與鄉親們道別。
村正道:“一切仰仗二位散仙,若果真能探明緣由,恢複水量,大恩大德,我牯牛村永世不忘。”
洪浩道:“老人家,我姑侄二人定當全力以赴,但此刻卻無法給大家打包票,成與不成,誰也不知。”
村正道:“這個自然,反正百十年也都這麽過來了,不成,也就無非這樣過下去。”
姑侄二人,便整理上路,沿著小小河流,一路逆流而上。
行了半日,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山裏,道路少人行走,漸漸依稀難辨。
二人平日走路都不用功法,但此刻漸漸寸步難行,便隻得施展功法,一路沿著水流向那大山深處而去。
空中飛行自然是快上許多,不多會便來到水源盡頭,一看,果然如村正所說,卻是一條瀑布從半空絕壁洞內流出,飛流直下,蔚為壯觀。若是水量充沛,落地之時響聲如雷,當更加震撼。
那絕壁如刀劈斧削,寸草不生,普通百姓絕無攀爬到達洞口可能。
洪浩蘇巧不再遲疑,直接向著洞內飛去,好在這洞口巨大,卻比劍閣那般洞口全然淹沒水下輕鬆得多。
進到洞內,姑侄二人四處仔細打量,這就是一個天然石洞,洞內十分開闊,並不逼仄壓抑。
向裏邊望,一片漆黑,顯然這洞極深。
蘇巧自上次被暮雲一頓奚落,也學聰明,此刻不再像之前那樣放出一隻一隻蝴蝶,而是直接拿出赤霞,一用功法,赤霞頓時一片霞光,照得洞內一片絢麗,煞是好看。
兩人便一路向裏而行,雖然曲曲折折,但始終寬敞,走得並不難受。
走了約莫三裏長的樣子,姑侄二人到達一處水潭,終於發現端倪。
這水潭不大,但深不可測,那流水便是從此潭往外開始流淌,想來是與地下極深處暗河相連,在此湧出。
不過蹊蹺之處在於——洪浩他們一路進來,能明顯感覺此潭向著他們進來的方向潭沿稍低,是自然流向外去形成的瀑布。但現在向著洞內前進方向亦有流水,仔細觀察,卻有人工雕鑿痕跡,是故意為之的引水。
這裏本不是尋常百姓能到之處,那這麽明顯的人工引水又是誰做出的?
洪浩蘇巧對望一眼,此刻要想解決心中迷惑,隻有沿著這開鑿的水渠一路跟隨,看是否能有所獲。
當下也不遲疑,繼續往裏行走,這山洞除了黑暗,並無半點恐怖氣息。
如此又曲折走了約一裏多路,竟然又見光亮,越往前越是明亮,後來已無需赤霞照射,蘇巧便收了功法。
再走,便到洞口,竟然也是如外麵進口處一般,在絕壁上一條水流傾泄而下,形成瀑布。
二人這才明白,他們所在,卻是大山中一個兩邊對穿的洞穴。
不同的是,他們進洞方向的瀑布是水流高低天然形成,而此刻這裏卻是靠後天之力引水而成。
姑侄二人站在洞口遠眺,這裏是茫茫大山深處,四周皆是巍峨高山,瀑布下方卻是一片平坦山穀,各種綠樹翠竹掩映間,有些屋舍田地,不曾想這大山深處竟有人家。
二人好奇心大盛,便一躍而下,來到穀底,向著那小小村落走去。
兩人邊走邊聊。
“姑姑,你覺得水流減少是不是和這裏有關係?”
“看著像,應該是這些人搬到此處,為了生活而刻意引水。導致那水潭的水一分為二,減少了一半水量。”
“可這四麵絕壁,普通百姓怎麽進得來此處?還有那洞口,也非普通百姓可以上去,那溝渠那麽長,絕非短期能完成。”
“這……這我也難講,或有我們不知曉的密道之類。一會碰見有人,問問就清楚了。”
兩人說話間,聽到前麵一個稚嫩童音:“你們是哪裏來的?我沒見過你們。”
抬頭一望,洪浩稍一愣神,旋即恢複正常,同時心中疑惑似已解開。
洪浩對女孩笑笑:“我們是從外麵來的,不知怎麽就迷路走到這裏,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你家就住這裏嗎?”
小女孩道:“我叫夭夭,我家就住這裏。”這聲音脆脆甜甜,甚是可愛。
洪浩蘇巧看見,夭夭額頭兩邊,各有一個小小的角。
“夭夭,我叫洪浩,你可以叫我……小哥哥,這位是我姑姑,你可以叫阿姨。”
“哦,小哥哥好,阿姨好。”
“夭夭,你家大人呢?”
“大人都在地裏幹活呀。娘親說不幹活吃什麽呀。你真笨,怎麽這個都不知道呀。”
“哦哦,是小哥哥太笨了。”
“小哥哥,你和阿姨怎麽頭上沒有角呀?是斷掉了嗎?”
“……嗯,都是小時候調皮,摔斷了。”
“小哥哥,這裏不好走,我在這裏摔過好多次,來我牽著你,你牽著阿姨。”
夭夭像個小大人。
“嗯,這裏濕滑,是不好走,來我抱著你。”
夭夭聽罷,卻說:“我不要抱,我要騎馬馬。我最喜歡騎馬馬,不過爹爹忙,總沒時間讓我騎馬馬。”
洪浩聽的茫然,他從小沒有父母陪伴,卻不知這騎馬馬。
蘇巧卻知,笑道:“你蹲下,小姑娘是要騎在你脖子上,你雙手捏著她的腳,便不會摔掉。”
洪浩恍然大悟,便讓夭夭騎馬馬,夭夭指路,向著村子而去。
還未到村口,卻看見一大群人已經聚集在村口,手裏拿著各式農具,神情甚是緊張。
原來洪浩三人,還在遠處,便被田間勞作村民遠遠看見,他這裏從未有過生人出現,立刻跑迴村告訴村長老者,敲鑼示警。
洪浩見他們行狀,知道對他敵意甚大,便大喊:“我們無意闖入,並無冒犯之心,各位不必緊張。”
說罷蹲下,把夭夭放迴地上,夭夭見娘親在哭,不知原因,便幾步跑過去給娘親拭淚。
眾人見他放了夭夭,並未有傷害之意,稍微放心。
村長老者上前一步道:“能來得此處,必然不是普通人家,卻不知二位仙師為何來此?”
洪浩道:“我們探尋水源,無意中到此,並無惡意,還請諸位放心。”
老者一聽,長歎一口氣:“果然還是水源一事,當時便覺不妥,隻是大家疲敝,也抱有僥幸之心,便賭了一把……不過也賭得百年安寧,說來也該知足了。”
洪浩聽得如墜五裏雲霧,道:“老人家莫急,慢慢將來。”
“此事說來話長,不知仙師可曾聽過蠻荒之地?”
洪浩點頭:“聽我師父提起過,常有元嬰境修士,為磨礪道心,去蠻荒之地斬殺大妖。”——38章《出遊》
老者道:“這便是了。二位看我們頭上俱有長角,當知我們不是普通人類。我們便是那蠻荒之地的妖人……不過卻不是大妖,隻是尋常小妖罷了。”
“我們蠻荒之地,苦寒之地,生活極難。本來妖人自己之間就殺戮不斷,還有你們這邊過去的高人,碰見我們這種小妖,講理的還好,笑笑便一走了之。不講理的,也不管我等有無過犯,手起刀落,殺我等如同砍瓜切菜,順手就做了,並無半點愧疚。為何?斬妖除魔天經地義。”
“我們這些小妖,說到底不過與你們這邊普通百姓差不多,都是想埋頭過日子而已,也不曾做傷天害理之事,卻活得異常艱難。我年輕之時,聽過你們這邊一個高人講起你們這邊情況,極是羨慕。後來在蠻荒之地越來越難熬,便邀約了一幫鄉鄰,橫下心來,冒著千難萬險,來到了此地。”
“我們見此地偏僻幽靜,是個極好的避禍之地。唯一缺憾便是沒有水源,探查一番,發現可以引水來此,當時也隱隱擔心這般引水,那水流變化會不會引來仙師探查,發現我們進而打殺。但大家確實一路辛苦走來,已經精疲力盡,再找合適的不知到猴年馬月……便賭了一把。結果百餘年一直無事,直到今日二位仙師來此。”
“這百餘年間,我們從未外出,也從未遇有人進來,我等雖是妖人,但從無害人之心,能在這裏耕作生活,安安靜靜過好日子,已經極是滿足。”
“哎,不過今天二位仙師到來,那即是我們好日子到頭咯。”
洪浩道:“正是,我也知這幾十上百年,你們雙方村民各有死傷,這仇結得極深,遠不是幾句話便能化幹戈為玉帛,但我聽老人家你講來,總是因爭水而起,如能解決這一端,或能言和。”
村正道:“若水量充足,他羊角村不做截流斷水之事,我等村民,田間地頭耕作還恐來不及,哪有心思與他爭鬥。”
洪浩道:“我聽你老人家講,以前水卻是夠的,後頭上遊來水減少才導致如此。所以,我姑侄二人決定逆流而上,去看看源頭究竟是何緣故。”
村正愁道:“這個我等也都有想過,也曾一路探訪源頭,散仙不知,這河水源頭卻是群山裏麵的絕壁飛瀑,掛在幾百尺高的半空,我等卻是無可奈何。”
洪浩點頭道:“如此,我姑侄二人卻正好會些微末技法,或能一探究竟。”
村正喜道:“二位散仙若能為我等解決此等大事,我牯牛村一定給二位散仙立一座生祠。”
洪浩大為尷尬:“老人家,這卻不必,我本意隻想你兩村停止爭鬥,和睦相處足矣。”
村正道:“此刻已晚,二位散仙今日辛苦,先吃些飯菜,休息一夜,再作打算。”
洪浩便答應下來。
今日原是牯牛村大喜日子,這葉長老一下子帶走四個孩童,便把羊角村給比了下去,自然殺雞宰羊,堪比過年光景,熱鬧非凡。
尤其那送走娃娃的四戶人家,都在邊上瞧見,今日之事,全仗洪浩。自然感恩戴德,都來給洪浩敬酒。洪浩還是堅持自己原則,隻以茶代酒,和眾人喜慶一番。
席間洪浩誠懇說道:“非我要在這熱鬧喜慶之時說些喪氣話,但我也是修行之人,卻知踏上此路,便少了人間冷暖。你們皆開心孩子上山修行,但從此聚少離多,這一生,父母子女天倫之樂便沒了念想……之前羊角村的那兩名弟子,說來是給他村裏做了些事情,但下場如何你們也都見到。今後太玄宗定會管束嚴格,你們孩子能下山的迴數怕是屈指可數,更莫說用所學之術造福鄉裏了……莫說一村鄉鄰,便是自家父母,也沾不到甚光……並非是一入仙門,牯牛村就揚眉吐氣了,這一層你們卻要知曉。”
那靈氣女孩家中父母最是貧窮,聽得此話,卻並未減少臉上喜悅,歡喜說道:“散仙所說,我們心下也知,原本也沒指望孩子學成個本事就來報答我們……雖然以後見麵少了,也幫不得家裏什麽,但我們做父母的,知道她在那山上,過神仙日子,也不會挨餓受凍,也就心滿意足……”
可憐天下父母心。
……
水邊濕地,兩隻青蛙疊在一起,想是正為生兒育女在努力。
一隻胖乎乎小手伸過來,強行把兩隻青蛙分開。
“自己都這麽大隻,有手有腳卻不自己跳,還要人家背你,真不害臊。”
小女孩對著抓在手裏的青蛙一頓數落,然後用力把它扔向池塘深處,“噗通”一聲,妻離子散。
小女孩很得意,也很滿意,這是今天幫助的第三隻受欺負的青蛙了。
大人們都很忙,忙著做不完的農活,沒有時間照看小女孩,小女孩就如這山穀裏的野花一般,自由而野蠻的生長。
小女孩沒有玩伴,隻能自己跟自己玩。娘親說她是個意外。她不懂什麽叫意外,但她知道像她一般大小的,村裏邊一個都沒有。
小女孩就在四周絕壁的這一片山穀裏,盼望長大,長成大人了,就會忙起來,忙起來就不孤單了。
小女孩出生的時候,正是山穀裏一片桃花開得正緊的時節,村裏最有學問的村長老爺爺,給她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夭夭。
夭夭五歲,住在大山深穀裏小小村落,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
翌日清晨,洪浩和蘇巧,在村口與鄉親們道別。
村正道:“一切仰仗二位散仙,若果真能探明緣由,恢複水量,大恩大德,我牯牛村永世不忘。”
洪浩道:“老人家,我姑侄二人定當全力以赴,但此刻卻無法給大家打包票,成與不成,誰也不知。”
村正道:“這個自然,反正百十年也都這麽過來了,不成,也就無非這樣過下去。”
姑侄二人,便整理上路,沿著小小河流,一路逆流而上。
行了半日,不知不覺已經進入山裏,道路少人行走,漸漸依稀難辨。
二人平日走路都不用功法,但此刻漸漸寸步難行,便隻得施展功法,一路沿著水流向那大山深處而去。
空中飛行自然是快上許多,不多會便來到水源盡頭,一看,果然如村正所說,卻是一條瀑布從半空絕壁洞內流出,飛流直下,蔚為壯觀。若是水量充沛,落地之時響聲如雷,當更加震撼。
那絕壁如刀劈斧削,寸草不生,普通百姓絕無攀爬到達洞口可能。
洪浩蘇巧不再遲疑,直接向著洞內飛去,好在這洞口巨大,卻比劍閣那般洞口全然淹沒水下輕鬆得多。
進到洞內,姑侄二人四處仔細打量,這就是一個天然石洞,洞內十分開闊,並不逼仄壓抑。
向裏邊望,一片漆黑,顯然這洞極深。
蘇巧自上次被暮雲一頓奚落,也學聰明,此刻不再像之前那樣放出一隻一隻蝴蝶,而是直接拿出赤霞,一用功法,赤霞頓時一片霞光,照得洞內一片絢麗,煞是好看。
兩人便一路向裏而行,雖然曲曲折折,但始終寬敞,走得並不難受。
走了約莫三裏長的樣子,姑侄二人到達一處水潭,終於發現端倪。
這水潭不大,但深不可測,那流水便是從此潭往外開始流淌,想來是與地下極深處暗河相連,在此湧出。
不過蹊蹺之處在於——洪浩他們一路進來,能明顯感覺此潭向著他們進來的方向潭沿稍低,是自然流向外去形成的瀑布。但現在向著洞內前進方向亦有流水,仔細觀察,卻有人工雕鑿痕跡,是故意為之的引水。
這裏本不是尋常百姓能到之處,那這麽明顯的人工引水又是誰做出的?
洪浩蘇巧對望一眼,此刻要想解決心中迷惑,隻有沿著這開鑿的水渠一路跟隨,看是否能有所獲。
當下也不遲疑,繼續往裏行走,這山洞除了黑暗,並無半點恐怖氣息。
如此又曲折走了約一裏多路,竟然又見光亮,越往前越是明亮,後來已無需赤霞照射,蘇巧便收了功法。
再走,便到洞口,竟然也是如外麵進口處一般,在絕壁上一條水流傾泄而下,形成瀑布。
二人這才明白,他們所在,卻是大山中一個兩邊對穿的洞穴。
不同的是,他們進洞方向的瀑布是水流高低天然形成,而此刻這裏卻是靠後天之力引水而成。
姑侄二人站在洞口遠眺,這裏是茫茫大山深處,四周皆是巍峨高山,瀑布下方卻是一片平坦山穀,各種綠樹翠竹掩映間,有些屋舍田地,不曾想這大山深處竟有人家。
二人好奇心大盛,便一躍而下,來到穀底,向著那小小村落走去。
兩人邊走邊聊。
“姑姑,你覺得水流減少是不是和這裏有關係?”
“看著像,應該是這些人搬到此處,為了生活而刻意引水。導致那水潭的水一分為二,減少了一半水量。”
“可這四麵絕壁,普通百姓怎麽進得來此處?還有那洞口,也非普通百姓可以上去,那溝渠那麽長,絕非短期能完成。”
“這……這我也難講,或有我們不知曉的密道之類。一會碰見有人,問問就清楚了。”
兩人說話間,聽到前麵一個稚嫩童音:“你們是哪裏來的?我沒見過你們。”
抬頭一望,洪浩稍一愣神,旋即恢複正常,同時心中疑惑似已解開。
洪浩對女孩笑笑:“我們是從外麵來的,不知怎麽就迷路走到這裏,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你家就住這裏嗎?”
小女孩道:“我叫夭夭,我家就住這裏。”這聲音脆脆甜甜,甚是可愛。
洪浩蘇巧看見,夭夭額頭兩邊,各有一個小小的角。
“夭夭,我叫洪浩,你可以叫我……小哥哥,這位是我姑姑,你可以叫阿姨。”
“哦,小哥哥好,阿姨好。”
“夭夭,你家大人呢?”
“大人都在地裏幹活呀。娘親說不幹活吃什麽呀。你真笨,怎麽這個都不知道呀。”
“哦哦,是小哥哥太笨了。”
“小哥哥,你和阿姨怎麽頭上沒有角呀?是斷掉了嗎?”
“……嗯,都是小時候調皮,摔斷了。”
“小哥哥,這裏不好走,我在這裏摔過好多次,來我牽著你,你牽著阿姨。”
夭夭像個小大人。
“嗯,這裏濕滑,是不好走,來我抱著你。”
夭夭聽罷,卻說:“我不要抱,我要騎馬馬。我最喜歡騎馬馬,不過爹爹忙,總沒時間讓我騎馬馬。”
洪浩聽的茫然,他從小沒有父母陪伴,卻不知這騎馬馬。
蘇巧卻知,笑道:“你蹲下,小姑娘是要騎在你脖子上,你雙手捏著她的腳,便不會摔掉。”
洪浩恍然大悟,便讓夭夭騎馬馬,夭夭指路,向著村子而去。
還未到村口,卻看見一大群人已經聚集在村口,手裏拿著各式農具,神情甚是緊張。
原來洪浩三人,還在遠處,便被田間勞作村民遠遠看見,他這裏從未有過生人出現,立刻跑迴村告訴村長老者,敲鑼示警。
洪浩見他們行狀,知道對他敵意甚大,便大喊:“我們無意闖入,並無冒犯之心,各位不必緊張。”
說罷蹲下,把夭夭放迴地上,夭夭見娘親在哭,不知原因,便幾步跑過去給娘親拭淚。
眾人見他放了夭夭,並未有傷害之意,稍微放心。
村長老者上前一步道:“能來得此處,必然不是普通人家,卻不知二位仙師為何來此?”
洪浩道:“我們探尋水源,無意中到此,並無惡意,還請諸位放心。”
老者一聽,長歎一口氣:“果然還是水源一事,當時便覺不妥,隻是大家疲敝,也抱有僥幸之心,便賭了一把……不過也賭得百年安寧,說來也該知足了。”
洪浩聽得如墜五裏雲霧,道:“老人家莫急,慢慢將來。”
“此事說來話長,不知仙師可曾聽過蠻荒之地?”
洪浩點頭:“聽我師父提起過,常有元嬰境修士,為磨礪道心,去蠻荒之地斬殺大妖。”——38章《出遊》
老者道:“這便是了。二位看我們頭上俱有長角,當知我們不是普通人類。我們便是那蠻荒之地的妖人……不過卻不是大妖,隻是尋常小妖罷了。”
“我們蠻荒之地,苦寒之地,生活極難。本來妖人自己之間就殺戮不斷,還有你們這邊過去的高人,碰見我們這種小妖,講理的還好,笑笑便一走了之。不講理的,也不管我等有無過犯,手起刀落,殺我等如同砍瓜切菜,順手就做了,並無半點愧疚。為何?斬妖除魔天經地義。”
“我們這些小妖,說到底不過與你們這邊普通百姓差不多,都是想埋頭過日子而已,也不曾做傷天害理之事,卻活得異常艱難。我年輕之時,聽過你們這邊一個高人講起你們這邊情況,極是羨慕。後來在蠻荒之地越來越難熬,便邀約了一幫鄉鄰,橫下心來,冒著千難萬險,來到了此地。”
“我們見此地偏僻幽靜,是個極好的避禍之地。唯一缺憾便是沒有水源,探查一番,發現可以引水來此,當時也隱隱擔心這般引水,那水流變化會不會引來仙師探查,發現我們進而打殺。但大家確實一路辛苦走來,已經精疲力盡,再找合適的不知到猴年馬月……便賭了一把。結果百餘年一直無事,直到今日二位仙師來此。”
“這百餘年間,我們從未外出,也從未遇有人進來,我等雖是妖人,但從無害人之心,能在這裏耕作生活,安安靜靜過好日子,已經極是滿足。”
“哎,不過今天二位仙師到來,那即是我們好日子到頭咯。”